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
作者 沈玉萍 李军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 综述了2005年以来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共计报道了从茯苓中分离得到的58个化合物,包括萜类37个、甾体类2个、多糖类11个、蛋白质1个和7个其它类别化合物。认为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以三萜类、多糖类化合物为主导;同时茯苓中活性蛋白质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方向。另外建议将三萜单体和总多糖联合作为茯苓的含量测定指标,并需对其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化学成分 茯苓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晓斌 钱浅 +1 位作者 孙娥 崔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93-2197,共5页
淫羊藿为我国临床常用补益中药,在心血管和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淫羊藿的单一成分、提取液以及复方药三个方面首次对淫羊藿黄酮代谢产物研究和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淫羊藿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 淫羊藿为我国临床常用补益中药,在心血管和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从淫羊藿的单一成分、提取液以及复方药三个方面首次对淫羊藿黄酮代谢产物研究和药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分析淫羊藿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药代动力学 补益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补骨脂肝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豪 宋捷 +4 位作者 仲青香 韦英杰 封亮 汪晶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肝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评价微乳提取灵芝有效组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贺俊杰 陈彦 +2 位作者 杜萌 曹伟 袁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溶剂提取灵芝,可同时提取灵芝中的脂溶性三萜组分及水溶性多糖组分,且微乳温浸法及微乳超声法较佳。微乳超声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96.43%,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77.63%;微乳温浸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80.96%,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85.36%。结论微乳可同时提取灵芝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提取 灵芝 灵芝酸A 总三萜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毒/效联合评价的强骨胶囊抗骨质疏松活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丹丹 韦英杰 +2 位作者 景莉君 贾晓斌 刘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8-943,共6页
目的用斑马鱼毒/效联合模型评价强骨胶囊(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活性与初步安全性。方法将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幼鱼暴露在对照组(0.4%DMSO胚胎培养用水),泼尼松龙组,依替膦酸二钠组和强骨胶囊组溶液中培养至9 d。采用茜素红对斑马鱼幼... 目的用斑马鱼毒/效联合模型评价强骨胶囊(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活性与初步安全性。方法将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幼鱼暴露在对照组(0.4%DMSO胚胎培养用水),泼尼松龙组,依替膦酸二钠组和强骨胶囊组溶液中培养至9 d。采用茜素红对斑马鱼幼鱼头部骨骼染色,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将受精后24 h的健康斑马鱼胚胎置于不同浓度药物组中,观察记录给药后1至9 d的死亡数和3 d的斑马鱼幼鱼形态。结果 25μmol/L泼尼松龙能够成功诱导斑马鱼骨量显著丢失。与模型组比较,25 mg/L的强骨胶囊及30 mg/L依替膦酸二钠阳性药均能显著抑制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头部骨骼染色面积和累计光密度值的下降;强骨胶囊对于9 d斑马鱼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529.87 mg/L,400 mg/L强骨胶囊溶液处理48 h斑马鱼未见明显脏器中毒,当质量浓度大于500 mg/L强骨胶囊均导致斑马鱼心脏中毒,出现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及囊肿等现象。其最低中毒浓度为有效剂量浓度的20倍。结论斑马鱼毒/效联合模型成功评价了强骨胶囊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及其初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强骨胶囊 毒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富马酸钠应用于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宁青 蒋艳荣 +1 位作者 张振海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研究硬脂酰富马酸钠在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在当归水提液中添加硬脂酰富马酸钠,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不同用量硬脂酰富马酸钠的抗粘壁效果及共喷雾粉体流动性、粒径分布和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度。结果硬脂酰富... 目的研究硬脂酰富马酸钠在当归提取液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在当归水提液中添加硬脂酰富马酸钠,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不同用量硬脂酰富马酸钠的抗粘壁效果及共喷雾粉体流动性、粒径分布和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度。结果硬脂酰富马酸钠抗粘壁效果显著,共喷雾粉体流动性提高、粒径增大、阿魏酸体外溶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硬脂酰富马酸钠应用于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富马酸钠 喷雾干燥 流动性 体外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青青 陈彦 +1 位作者 蔡垠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03-2106,共4页
目的考察羊藿三七(淫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考察羊藿三七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转运并与淫羊藿提取物及淫羊藿苷单体比较。结果在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相同的... 目的考察羊藿三七(淫羊藿、三七)提取物中主成分淫羊藿苷的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考察羊藿三七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转运并与淫羊藿提取物及淫羊藿苷单体比较。结果在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吸收渗透系数都较小,且略小于单体,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两者分泌渗透系数与单体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外排比率均下降了1倍左右。结论虽然单体淫羊藿苷的吸收较差,但羊藿三七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外排泵对淫羊藿苷的外排作用,从而有利于淫羊藿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藿三七提取物 淫羊藿提取物 淫羊藿苷 CACO-2细胞模型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妍 丁敏 +4 位作者 贾晓斌 张勇妹 郭贵宾 孙锐 林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康复灵颗粒可用于治疗辐射损伤,但其质量标准并未建立,文中旨在建立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 目的康复灵颗粒可用于治疗辐射损伤,但其质量标准并未建立,文中旨在建立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水(17∶83),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5℃。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当归时,供试品的色谱图中,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030 6~0.612 0 mg/m L,R2=0.999;稳定性试验RSD为2.17%;精密度试验RSD为1.89%;重复性试验RSD为1.5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6%。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24~4.80μg/m L,R2=0.999;稳定性试验RSD为1.37%;精密度试验RSD为0.83%;重复性试验RSD为1.1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9%。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克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19mg,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8 mg。结论文中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康复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灵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振海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吕慧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考察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方法以丹皮酚含有量为考察指标,对颗粒进行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照射试验。结果在热、湿、光等因素影响下,颗粒中丹皮酚含有量降低较少,而丹皮酚混合物的含有量大幅度下降。结论颗粒中... 目的考察丹皮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包衣颗粒的稳定性。方法以丹皮酚含有量为考察指标,对颗粒进行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照射试验。结果在热、湿、光等因素影响下,颗粒中丹皮酚含有量降低较少,而丹皮酚混合物的含有量大幅度下降。结论颗粒中的丹皮酚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颗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中药物质基础认识与创新中药研发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贾晓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中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基于整体观的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已取得一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组分结构理论&... 中药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基于整体观的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已取得一定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围绕"组分结构理论",系统阐述了中药物质基础认识和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科学内涵,以期为现代创新中药制剂研发提供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物质基础 组分结构理论 整体观 组分结构创新中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俊杰 张振海 陈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最佳摩尔比,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pH等条件下胶束的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量... 目的研究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形成的最佳摩尔比,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pH等条件下胶束的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方法对胶束的物相进行表征,并应用HPLC法测定胶束溶液中甘草酸的量。结果当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的摩尔比为1∶2时,所形成的胶束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49.30%,平均粒径为(103.6±2.9)nm,PDI为(0.059±0.002),Zeta电位为-(45.5±0.4)mV。该胶束在4~37℃温度范围内及pH2.0~5.5时稳定。结论本研究发现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脱氧胆酸钠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在体模型高效筛选补骨脂配伍减毒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宁青 刘中秋 +1 位作者 韦英杰 胡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基于斑马鱼在体模型高效筛选补骨脂配伍减毒药味,探讨其减毒机制,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受精后1~6 dpf斑马鱼,研究不同药味对斑马鱼的影响,观察鱼脏器行态/形态,计数死亡数,快速筛选确定安全浓度;以补骨脂素为代表... 目的基于斑马鱼在体模型高效筛选补骨脂配伍减毒药味,探讨其减毒机制,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受精后1~6 dpf斑马鱼,研究不同药味对斑马鱼的影响,观察鱼脏器行态/形态,计数死亡数,快速筛选确定安全浓度;以补骨脂素为代表毒性成分,观察不同药味与其配伍后对斑马鱼毒性的变化,筛选有效减毒的药味及成分;采用RNA-seq技术(RNA sequencing)对杜仲代表活性成分桃叶珊瑚苷配伍补骨脂素进行转录组测序,建立基因表达谱(DGE)文库,进行肝毒相关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肝脏相关通路中有代表性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探讨桃叶珊瑚苷配伍减毒机制。结果通过筛选表明桃叶珊瑚苷可显著降低补骨脂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影响。RNA-Seq富集显示,加入桃叶珊瑚苷配伍后与原有的单一补骨脂素组相比,毒性、疾病(癌症)、免疫激活、化学致癌特征信号方面有明显的减少,神经营养因子、长寿调节、血小板激活信号通路增强。同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gpx1b、pgd、rrm2、gstp2、anpepb、cyp1a、prf1.5、nfκb2。结论利用斑马鱼在体快速评价的优势,实现基于体内过程的毒性评价,先从毒性明确的代表成分补骨脂素配伍可快速锁定减毒药味及成分,利用RNA-seq技术可进一步分析其配伍减毒的机制,该研究对其临床药味配伍减毒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配伍减毒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仝萌 于翔羽 +3 位作者 李淑坤 胡子奇 汪晶 舒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 目的针对姜黄色素进行微粉化处理,系统考察分析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行星球磨机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姜黄色素粉末,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方法分析比较姜黄色素普通粉和微粉的微观区别,测定其粉体学参数,考察其溶出度的区别,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过微粉化后,姜黄色素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微粉化对姜黄色素的熔点及吸湿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微粉的压缩度却逐渐增加,休止角增大,微粉更易出现团聚现象;在pH1.2及pH6.8溶出介质中,微粉化后的姜黄色素中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溶出速率及累计溶出率均明显提升,与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粒径微粉在3个月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溶出率略有降低。结论微粉化技术对于改善姜黄色素性质,促进姜黄色素吸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色素 微粉化 粉体学性质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制备淫羊藿中的朝藿定A、B、C对照品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莉 孙娥 +2 位作者 王静静 贾晓斌 吴伏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 目的采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从淫羊藿原药材中分离制备朝藿定A、B、C 3种成分。方法淫羊藿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离获得相应的组分后,利用中压制备系统联合自动纯化系统完成精制纯化。结果从4.5kg淫羊藿原药材(总黄酮含量约5%)中获得朝藿定A 2.4g、朝藿定B 14.8g和朝藿定C 1.7g,纯度均达到98%以上。结论此方法通过三步分离即可实现朝藿定A、B、C 3种成分的完全分离,具有高效快速、产品纯度高的特点,适于淫羊藿中朝藿定A、B、C系列对照品的规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制备系统 自动纯化系统 朝藿定A 、B、 C 淫羊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筛选壮骨关节丸毒性药味高效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颖 王茉 +3 位作者 景莉君 张宁 陈书琴 韦英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33-141,共9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高效筛选壮骨关节丸中有毒性的药味。方法:将受精后1天(1 day post fertilization,1d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方中12种药味不同浓度水煎液和醇提液中,观察记录给药后2-6 dpf或2-8 dpf的死亡数量,于3 dpf...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高效筛选壮骨关节丸中有毒性的药味。方法:将受精后1天(1 day post fertilization,1dpf)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方中12种药味不同浓度水煎液和醇提液中,观察记录给药后2-6 dpf或2-8 dpf的死亡数量,于3 dpf显微检视斑马鱼幼鱼状态,SPSS软件计算6 dpf的斑马鱼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斑马鱼暴露于壮骨关节丸及补骨脂、续断、乳香没药、独活和木香的水、醇提取液,以及鸡血藤和狗脊的醇提液毒性较大,致鱼卵黄囊肿大、变形或变黑,提示与肝毒相关,6 dpf鱼的LC50为33.2-392.7μg·m L-1(已折算为生药量,下同);淫羊藿水、醇提取液均在1 500μg·m L-1致鱼卵黄囊肿大、变黑,LC50为1 100-1 350μg·m L-1,有一定毒性;鸡血藤和狗脊的水煎液,以及骨碎补、桑寄生和熟地黄的水、醇提取液未致鱼脏器明显改变,LC50大于1 500μg·m L-1,故安全性较好。结论:斑马鱼模型高效辨识了壮骨关节丸不同药味毒性差异,可实现复杂中药中潜在毒性物质的在体、实时、动态、规模化的高效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关节丸 斑马鱼 毒性药味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丹散瘀酊有效成分及其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16
作者 施胜彤 曾锐 陈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目的测定红丹散瘀酊中丹参酮Ⅱ_(A)、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D_(2)、前列腺素F_(2)-α、血栓素B_(2)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分析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 目的测定红丹散瘀酊中丹参酮Ⅱ_(A)、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D_(2)、前列腺素F_(2)-α、血栓素B_(2)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分析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丹参酮ⅡA流动相乙腈-水(含0.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而三七皂苷R_(1)及人参皂苷Rg_(1)、Rb_(1)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10μL。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消肿止痛酊)组、不同批号红丹散瘀酊组,每组6只,建立外伤血瘀证模型,UPLC-TSQ-MS/MS法测定血浆中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含量,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结果4种有效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1.91%~104.68%,RSD 1.84%~2.60%;5种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平均提取回收率57.63%~93.56%,RSD 0.86%~13.94%。与模型组、阳性药组比较,不同批号红丹散瘀酊组PGD2、PGE 2含量降低(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红丹散瘀酊质量标准制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丹散瘀酊 有效成分 体内靶向代谢产物 含量测定 外伤血瘀 HPLC UPLC-TSQ-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嘉焱 张锦锦 +3 位作者 王程成 封亮 贾晓斌 谭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研究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南蛇藤水提液和南蛇藤、鸡血藤合煎液分别作用于脂多糖刺激的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2 h,取上清,检测IL-6、TNF-α、IL-10水平。弗氏佐剂建立SD大鼠佐剂性关... 目的研究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南蛇藤水提液和南蛇藤、鸡血藤合煎液分别作用于脂多糖刺激的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2 h,取上清,检测IL-6、TNF-α、IL-10水平。弗氏佐剂建立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给药25 d后测定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指数,HE染色后观察膝关节病变,检测血清ALT、AST、MDA水平。结果与南蛇藤组比较,配伍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提高(P<0.05),足跖肿胀度、关节指数显著改善(P<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膝关节病变显著减轻,ALT、AST、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南蛇藤、鸡血藤配伍能明显增强前者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药效,并降低其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 鸡血藤 佐剂性关节炎 药效学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丁妍 周向毅 +5 位作者 崔莉 陈海江 张勇妹 郭贵宾 孙锐 陈邦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辐射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文中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灵芝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 目的辐射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文中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灵芝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灌胃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灵芝多糖高剂量保护组、灵芝多糖低剂量保护组。灵芝多糖保护组小鼠在照射前3 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连续灌胃14 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 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检测用药后外周血指标、脾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灵芝多糖组小鼠的30 d生存期[(23.7±6.8)、(28.3±5.9)d]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18.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芝多糖组小鼠的外周血WBC[(2.89±0.67)×109/L、(2.77±0.72)×109/L]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2.54±0.6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灵芝多糖组PLT数[(487.20±165.77)×109/L、(716.36±223.44)×109/L]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387.45±154.2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芝多糖高剂量组脾指数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0.005 4±0.002 1)vs(0.003 2±0.000 7),P<0.05)];灵芝多糖组小鼠的血清SOD含量[(401.27±35.26)、(369.02±29.70)U/m L]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311.32±23.71)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的损伤作用,并提高SOD活性,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家全 王慧 +2 位作者 李冬玉 翟小婷 朱粉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分别发现了9、4、1个原儿茶酸代谢产物,而粪便中未发现。结论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入血代谢,不经粪便原形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代谢产物 血浆 尿液 胆汁 粪便 大鼠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水煎液和醇提物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影响及其毒性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颖 王茉 +5 位作者 宋捷 詹扬 景莉君 陈书芹 贾晓斌 韦英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1-669,共9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WD)和醇提物(EE)促骨骼发育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将受精后3 d(3 dpf)斑马鱼幼鱼暴露于泼尼松龙(PN)25μmol·L^(-1)和WD或EE 0.1,1,10和100 mg生药·L^(-1),以及依替膦酸二钠(ED)30 mg·L^(-1)溶液中...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WD)和醇提物(EE)促骨骼发育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将受精后3 d(3 dpf)斑马鱼幼鱼暴露于泼尼松龙(PN)25μmol·L^(-1)和WD或EE 0.1,1,10和100 mg生药·L^(-1),以及依替膦酸二钠(ED)30 mg·L^(-1)溶液中,隔天换液至9 dpf处死。茜素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头骨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 dpf斑马鱼骨保护素(OPG)和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 RNA表达。另将1 dpf斑马鱼胚胎置于EE 10,20,30,35,40,50和60 mg生药·L^(-1)、WD 10,50,100,125,150,175,200和500 mg生药·L^(-1)、补骨脂素(PS)12.5,25,50,100,200和400μmol·L^(-1)及补骨脂酚(BK)1,5,10,25和50μmol·L^(-1)溶液中,光镜检测3 dpf斑马鱼胚胎形态,观察记录给药后2~9 dpf胚胎或幼鱼死亡数,SPSS软件计算4,6和9 dpf LC50;另用速率法检测6 dpf斑马幼鱼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E 0.1 mg生药·L^(-1)和WD 1 mg生药·L^(-1)能显著增加斑马鱼头部骨骼染色面积和骨密度(P<0.01),提示增加骨矿化量;且WD和EE 1 mg生药·L^(-1)均上调OPG m RNA、下调RANKL m RNA表达水平(P<0.01),OPG/RANKL比值显著提高(P<0.01)。EE,WD,PS和BK可致斑马鱼心包、卵黄囊肿大,GOT活性降低(P<0.01),WD和PS的LC50值分别为EE和BK的4~7倍和4.3~20倍。结论 EE较WD促骨骼发育活性强,且毒性更大,提示脂溶性特征性成分可能是起效或致毒的关键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骨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