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调控胃干细胞对胃癌前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培 严展鹏 +1 位作者 肖雄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中医理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药能通过影响胃干细胞标志物表达、调控胃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以及对癌变胃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等胃癌前疾病的生物学作用。就近10年上述内容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干细胞 中医药 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胃癌炎症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婉珍 胡莹 +1 位作者 邵长乐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84-2487,共4页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炎症微环境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中...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炎症微环境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中医药在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中医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性T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等胃癌炎症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面作一综述,为探讨中医药预防及辅助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胃癌 肿瘤炎症微环境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灵常 霍介格 王小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32-334,共3页
从中药抗癌的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抑瘤及抗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改善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药效筛选的中医药干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核心方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施铮 王璐瑶 +5 位作者 韦英杰 汪晶 鲁晏武 潘扬 余黎 虞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8,共9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斑马鱼模型,分析中医药干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TDILI)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方药。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方剂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将核心方药在斑马鱼模型进行药效验证。结果筛选方剂342首,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斑马鱼模型,分析中医药干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TDILI)的用药规律,筛选核心方药。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方剂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将核心方药在斑马鱼模型进行药效验证。结果筛选方剂342首,分析得到41味常用药物,17种常用药对,1组核心方。核心方药干预下的ATDILI模型,斑马鱼幼鱼的畸形率、死亡率均显著下降(P<0.05),形态学改善,肝脏荧光面积显著上升、荧光光密度显著增强(P<0.01)。结论中医药干预ATDILI以补虚、清热、利湿为总原则,注重肝脾同治。数据挖掘得到的核心方药,在斑马鱼ATDILI模型上均显示出一定的保肝作用,验证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可靠与适用。研究将数据挖掘与药理实验验证相结合,为ATDILI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肝损伤 数据挖掘 斑马鱼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实验研究现状的评述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72-475,共4页
就中医药对CHB实验研究的现状,从中医证型实质、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肝损伤作用以及对CHB相关基因研究初试等几方面进行了评述。归纳分析认为,通过探求证型的实质,促进了CHB中医证型诊断逐步走向客观化、微观化和标准化的进程... 就中医药对CHB实验研究的现状,从中医证型实质、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肝损伤作用以及对CHB相关基因研究初试等几方面进行了评述。归纳分析认为,通过探求证型的实质,促进了CHB中医证型诊断逐步走向客观化、微观化和标准化的进程;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肝损伤作用的实验探讨,为揭示和阐明中医药对CHB疗效的作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对CHB相关基因研究的初步尝试,是CHB中医药研究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从实验设计、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实验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不足和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药 实验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段金廒 钱士辉 +1 位作者 史发枝 袁昌齐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第6期42-45,共4页
根据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的现状,运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原理,研究提出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为宏观指导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与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苏 中药资源 发展战略 中药产业 中药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的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艳艳 王欢欢 +3 位作者 仲子怡 刘欣莲 孙利 汪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OF/MS技术找出柴胡属混淆品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果薄层色谱显示,不同基原柴胡饮片均具有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根据荧光斑点强度和位置可将其进行区分。北柴胡及其醋炙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14、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个成分。不同产地北柴胡饮片所含化学组分类似,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柴胡特征。进一步通过特征图谱比较发现,竹叶柴胡在成分类群组成上与正品北柴胡接近,锥叶柴胡和大叶柴胡具有各自响应值较高的特征峰,藏柴胡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北柴胡。利用UPLC-Q-TOF/MS共鉴定出69种柴胡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次是黄酮类,少数色酮、苯丙素类和炔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种间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柴胡混淆品具有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用于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柴胡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特征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薄层色谱法 化学成分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中医药治疗房颤的核心中药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良英 孙园园 +2 位作者 高磊 王炜 石开虎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挖掘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其核心药对机制。检索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房颤用药规律;通过TCMSP... 本研究主要挖掘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其核心药对机制。检索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房颤用药规律;通过TCMSP数据库、OMIM和DrugBank等数据库分析核心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构建房颤靶点-活性成分-药物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到房颤核心靶点PPI网络,以及使用Metascape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治疗房颤用药频率前五分别是丹参、炙甘草、麦冬、桂枝和当归,高频药对有“丹参-苦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丹参-苦参”核心药分析发现其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ⅡA等关键成分作用于房颤AKT1、TNF、IL-6、VEGFA、IL-1β和CASP3核心靶点,参与NF-κB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和AMPK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与AKT1、CASP3、IL-1β等靶点紧密结合,AKT1-丹参酮ⅡA为结合亲和力最高的复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蛋白-配体构象在40 ns形成稳定构象,并在活性位点形成了氢键。治疗房颤中药主要有丹参、麦冬和桂枝等,关键成分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控AKT1等关键靶点治疗房颤,参与NF-κB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和AMPK等通路,并在调控离子通道和影响炎症因子释放等方面发挥治疗房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用药规律 丹参 苦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增生平治疗肺癌的处方优化及其免疫调节机制
9
作者 孟祥琪 李明雨 +3 位作者 顾慧敏 封亮 孙娥 贾晓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6-1671,共6页
目的 针对增生平治疗肺癌的作用,优化处方,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指导下,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以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为指标对原方的配比及剂量进行优化。随后对肿瘤... 目的 针对增生平治疗肺癌的作用,优化处方,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指导下,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以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为指标对原方的配比及剂量进行优化。随后对肿瘤及结肠组织IRE-1/XBP-1通路相关蛋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进行考察,观察优化方对肺癌小鼠免疫调节及肠机械屏障的作用,以此对优化方治疗肺癌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软件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可得最佳配比山豆根∶拳参∶夏枯草∶黄芩=1∶3∶1.5∶1,给药质量浓度为30 g/kg时处方治疗肺癌的效果最佳。与原方相比,优化方能更好地抑制肿瘤生长,抑制IRE-1/XBP-1通路XBP-1、IRE-1、GRP78蛋白表达,升高CHOP蛋白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及ZO-1表达。结论 优化方可以增加原方的抗肺癌作用,提示其抗肺癌作用可能与调控XBP-1介导的ERs相关,为增生平的二次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平 肺癌 处方优化 肺与大肠相表里 均匀设计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江苏省中药资源品种、分布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辉 巢建国 +20 位作者 谷巍 刘启新 秦民坚 王康才 钱士辉 李亚 任全进 谈献和 陈建伟 丁安伟 田方 张瑜 刘圣金 吴宝成 汪庆 宋春凤 于金平 唐晓清 郭盛 吴啟南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78,共6页
介绍了江苏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物种调查成果,发现江苏省域中药资源种类2173种,与第三次普查结果相比超出715种,发现植物新种1个,新分布及新引种资源植物5种。通过将江苏省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与第四次资源普查工作调查中药资源种... 介绍了江苏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物种调查成果,发现江苏省域中药资源种类2173种,与第三次普查结果相比超出715种,发现植物新种1个,新分布及新引种资源植物5种。通过将江苏省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与第四次资源普查工作调查中药资源种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江苏省域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品种大幅度增加及减少的成因,并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升科研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品种 分布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生理学的研究、发展与未来
11
作者 华兴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4-327,共4页
中医生理学是祖国医学阐述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它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为指导 ,阐述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结构功能与活动规律。半个世纪以来 ,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 ,这些... 中医生理学是祖国医学阐述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它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为指导 ,阐述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结构功能与活动规律。半个世纪以来 ,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 ,这些成就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 ,而且为现代生物医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及中医现代化 ,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生理学 ,为新世纪生命科学开拓崭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生理学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气血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周方芳 桂涛 +6 位作者 黄美华 甘霖 熊露 周文娟 陈燕 王智慧 万贵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医药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宫颈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及两者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HR-HPV感染相关危... 目的研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医药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宫颈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及两者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HR-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82例,其中宫颈HR-HPV感染309例,总体感染率为39.51%;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布大致呈"U"形。感染人群多见脾虚湿热证(50.48%,156/309),体质分布以湿热质(25.89%,80/309)、阳虚质(17.48%,54/309)为主;部分体质与中医证型联系紧密。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20~39岁、多孕多产和湿热质体质为宫颈HRHPV感染独立危险因素(Ρ<0.05),平和质体质是保护因素(Ρ<0.05)。结论宫颈HR-HPV感染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做到体、病、证三位一体,及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后防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HPV 中医证型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醇提浸膏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热裂解产物的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兴贵 方泗杨 +5 位作者 陈蕊 熊怡乐 董卉林 张健 秦艳华 殷志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测。结果表明:醛类、醇类、酮类为青钱柳浸膏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占总香气成分的62.28%。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青钱柳浸膏裂解产物差异较大,在200℃、360℃、440℃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24种致香成分对卷烟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醛、酮、醇、酚、呋喃、芳香族化合物和其他一些天然香气物质,其中含量较多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是由含有类似愈创木酚单元和丁香酚单元结构的化合物通过侧链的断裂、脱甲基化、脱甲氧基化、脱水等形成,呋喃及呋喃衍生物主要由糖类或糖苷类化合物通过断裂糖苷键和脱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浸膏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裂解产物 裂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14
作者 谢东浩 蔡宝昌 +2 位作者 安益强 李霞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柴胡皂苷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柴胡 柴胡皂苷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赵明 段金廒 +2 位作者 黄文哲 周荣汉 车镇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对贺兰山黄芪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解析对其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 得到 3个异黄烷及一个异黄酮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 3为新化合物 ,结构为 2′,4′-二甲氧基 -3′-羟基 -异黄烷 -6-O-β... 目的 对贺兰山黄芪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解析对其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 得到 3个异黄烷及一个异黄酮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 3为新化合物 ,结构为 2′,4′-二甲氧基 -3′-羟基 -异黄烷 -6-O-β-葡萄糖甙 ;化合物 1和 4为黄芪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黄芪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波谱解析 异黄烷 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角主要药效学评价及解热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49
16
作者 刘睿 段金廒 +2 位作者 李友宾 戴俊 彭蕴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97-301,共5页
目的对水牛角的解热、镇静、促凝血等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其解热活性的物质基础开展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皮下酵母致热法、光电管法、毛细管法评价了水牛角粉、热提液和冷浸液的解热、镇静、促凝血作用;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将水... 目的对水牛角的解热、镇静、促凝血等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其解热活性的物质基础开展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皮下酵母致热法、光电管法、毛细管法评价了水牛角粉、热提液和冷浸液的解热、镇静、促凝血作用;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将水牛角热提液按分子量分为大、中、小3个部位,并以皮下酵母致热法评价了各部位的解热作用。结果水牛角粉、水牛角热提液和冷浸液均可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降低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其中热提液的作用强于冷浸液样品;水牛角热提液的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部位均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中分子量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水牛角粉、水牛角热提液均具有明显的解热、镇静、促凝血作用,冷浸液解热作用较弱;水牛角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源于大分子和小分子部位的共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角 解热 镇静 促凝血 活性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旭波 顾芹英 +3 位作者 沈玉萍 秦冬 杨欢 贾晓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速生药材树种,通过SciFinder等工具或数据库检索、查阅近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系统地综述了香椿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到目前为止,共计报道了从香椿中分离得到的100个化...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速生药材树种,通过SciFinder等工具或数据库检索、查阅近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系统地综述了香椿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到目前为止,共计报道了从香椿中分离得到的100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19个、萜类44个、苯丙素类7个、酚类14个和16个其它类别化合物。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以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楝科 化学成分 黄酮 三萜 苯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张健 钱大玮 +1 位作者 李友宾 殷志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3,91,共4页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纯化,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离鉴定为香叶木素(chrysoeriol,1),木犀草素(luteolin,2),芹菜素(apigenin,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纯化,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离鉴定为香叶木素(chrysoeriol,1),木犀草素(luteolin,2),芹菜素(apigenin,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chrysoeriol 7-O-β-D-glucopyranoside,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 7-O-β-D-glucopyranoside,5),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 7-O-β-D-glucopyranoside,6),刺槐苷(acacetin 7-O-β-D-glucopyranosyl(6→1)-α-L-rhamnopyranoside,7),金合欢素7-O-(6″-O-乙酰)-β-D-葡萄糖苷(acacetin 7-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8),金合欢素(acacetin,9),山奈酚(kaempferol,10),异泽兰黄素(eupatilin,11),大黄素(emodin,12),大黄酚(chrysophanol,13)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14)。其中化合物8-14均为首次从菊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化学成分 黄酮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人参注射液的HPLC指纹谱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贾晓斌 施亚芳 +3 位作者 陈彦 王晓雷 黄一平 范淦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研究复方人参注射液的色谱指纹谱测定方法。方法 :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 ,应用HPLC法 ,色谱柱 :ZORBAXSB C18(4 .6× 2 5 0mm ,5 Micro) ,流动相 :乙腈 :水 (梯度洗脱 ) ,柱温 :30°C ,检测波长 :2 0 3nm ,分析时间 :77m... 目的 :研究复方人参注射液的色谱指纹谱测定方法。方法 :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 ,应用HPLC法 ,色谱柱 :ZORBAXSB C18(4 .6× 2 5 0mm ,5 Micro) ,流动相 :乙腈 :水 (梯度洗脱 ) ,柱温 :30°C ,检测波长 :2 0 3nm ,分析时间 :77min ,流速 :1.0mL·min-1。结果 :标示出复方人参注射液 2 7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为复方人参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人参注射液 HPLC 色谱指纹谱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研究(Ⅱ)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斐 段金廒 +1 位作者 钱大玮 李友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八种角中牛磺酸及胆固醇进行分析,运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氨基己糖及游离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对角类药材中牛磺酸、胆固醇、氨基己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论结... 目的犀角及羚羊角替代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八种角中牛磺酸及胆固醇进行分析,运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氨基己糖及游离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对角类药材中牛磺酸、胆固醇、氨基己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论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研究结果提示,牛磺酸可能是角类药材的活性物质之一;不同种类角中的小分子成分组成相似,但含量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类 牛磺酸 胆固醇 氨基己糖 蛋白质 犀角 羚羊面 替代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