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断型抗人CD258(LIGHT)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1
作者 黄子逸 申春苹 +3 位作者 陈晨 胡玉敏 王雪峰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分析CD258(LIGHT)/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介导的信号通路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与机制。方法以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目的分析CD258(LIGHT)/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介导的信号通路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与机制。方法以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杂交瘤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筛选阳性克隆,经过4次亚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小鼠抗人LIGHT单克隆抗体(m Ab),检测其是否识别特异性抗原位点,体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LIGHT m Ab共培养。结果反复筛选并亚克隆获得一株鼠抗人LIGHT单克隆抗体7A8,亚类为Ig G2b,轻链为κ型。流式细胞术分析该m Ab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LIGHT分子。LIGHT m Ab与转基因细胞的结合率受到HVEM-Ig融合蛋白干预而有所降低。PBMC与LIGHT转基因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证实,该m Ab阻断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进一步减少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成功获得一株特异性识别人LIGHT分子的单克隆抗体7A8,与HVEM-Ig融合蛋白结合L929/LIGHT的抗原表位不完全相同,是一株有阻断效应的功能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CD258(LIGHT)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彦霖 陈雨琪 +3 位作者 李赵继 王若沁 石通国 陈卫昌(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59-276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内γδT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CRC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达变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γδ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内γδT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CRC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达变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γδ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卡方检验探讨γδ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CRC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评估γδ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探究CRC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织内γδT淋巴细胞表达变化与CRC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与CR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N分期无关。CD8^+T淋巴细胞表达与CR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N分期、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CRC组织内γδT淋巴细胞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表达呈正相关。γδT淋巴细胞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更佳,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与CRC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γδT淋巴细胞是评估CR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C组织中γδT淋巴细胞表达变化与CR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CRC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ΓΔ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同源物5(B7-H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李军涛 王若沁 +2 位作者 孙琳青 石通国 陈卫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B7同源物5(B7-H5)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69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7-H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7-H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 目的探讨B7同源物5(B7-H5)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69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7-H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7-H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预测相互作用的GeneMANIA程序获得与B7-H5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使用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工具Metascape数据库对B7-H5及相互作用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B7-H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7-H5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显著正相关。GeneMANIA数据库显示B7-H5与半乳糖凝集素9(LGALS9)、含双PH结构域ArfGTP酶激活蛋白2(ADAP2)、Ras和Rab相互作用蛋白3(RIN3)、1号染色体可读框162(C1orf162)、Src酪氨酸激酶家族原癌基因FGR等20个蛋白相互作用。GO生物学功能富集显示B7-H5蛋白集参与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胞吐调控作用、淋巴细胞活化负调控、过氧化物代谢过程、磷脂酰肌醇磷酸盐结合、肽链内切酶活性调控、天然免疫调控和酶激活物活性调节。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B7-H5蛋白集参与磷酸酪氨酸相互作用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ID/PTP1B)通路、PID/白细胞介素8/CXC趋化因子受体1(PID/IL-8/CXCR1)通路和破骨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B7-H5表达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此外,B7-H5蛋白集涉及细胞代谢、天然免疫和肿瘤免疫逃逸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7同源物5(B7-H5)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