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其评价
1
作者 许晶荣 徐敏 张阳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0-63,77,共5页
依据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对"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 依据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对"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要素,具体包括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生态状况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水谷 创新生态环境 协同创新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雯 屈维意 王玉 《水利经济》 2016年第4期57-60,68,共5页
立足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水生态文明发展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明确对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协同主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剖析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四类协... 立足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水生态文明发展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明确对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协同主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剖析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四类协同主体在水生态文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以实现静态建设向动态发展转变、实现过度依赖财政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实现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为内容的基于全面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基于社会主体参与的协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协同创新理念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研究
3
作者 徐敏 许晶荣 张阳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55-59,85,共5页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系统,该系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5个子系统;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构建基于BCC模型的多系统DEA模型,提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三阶段DEA模型,... 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系统,该系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5个子系统;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构建基于BCC模型的多系统DEA模型,提出"世界水谷"协同创新效率测度模型——三阶段DEA模型,第一阶段为多系统DEA模型,第二阶段引入SFA模型,消除随机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三阶段将结果代入第一阶段DEA模型得出最终效率值。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有关协同创新系统效率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水谷” 协同创新 效率测度 三阶段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兆丹 王张琪 赵敏 《水利经济》 2015年第6期40-44,81,共6页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该支撑作用需要满足科技创新生态化这一前提,需要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内部制度等内生动力,以及需求拉动力、政策推动力、社会协同力、法律保障力、文化引领力等外生动力;支撑作用主要通过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提高、支撑水资源配置优化、支撑节约用水管理、支撑水生态环境保护等4种路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水生态文明建设 作用机制 节约用水 水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卫兵 丰景春 张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5,共8页
农村水环境治理仅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需要其他治理主体特别是作为主要受益者的农户的积极参与。为探讨农户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愿及其程度,应用条件价值法调查了江苏省农户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 农村水环境治理仅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需要其他治理主体特别是作为主要受益者的农户的积极参与。为探讨农户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愿及其程度,应用条件价值法调查了江苏省农户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较高,有73.64%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主要影响因素有水环境现状评价、非农收入比重、对政府的信任度、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和年龄,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着力改善政府形象,加强宣传教育,并创新投入机制和明确支付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支付意愿 条件价值法 LOGISTIC模型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姜翠玲 严伟 +2 位作者 朱立琴 徐慧 程嫣嫣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3-76,86,共5页
在阐述水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化表现形态划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简要分析其特征与内涵,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嵌入方式。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从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 在阐述水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化表现形态划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简要分析其特征与内涵,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嵌入方式。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从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提炼传统治水、用水理念,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建设水文化示范点4个方面入手,探讨芦江河流域水文化嵌入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生态文明 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管理 芦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视角的江苏省与我国其他省区水足迹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1 位作者 石常峰 马超 《水利经济》 2017年第2期16-21,共6页
基于生产视角,在"总量-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相关指标"分析框架下,比较江苏省与我国其他省区水足迹并分析差异成因。研究表明:(1)总量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在30省区按该水足迹由高到低排序中位居第11位。(2)产业结构比较中,江... 基于生产视角,在"总量-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相关指标"分析框架下,比较江苏省与我国其他省区水足迹并分析差异成因。研究表明:(1)总量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在30省区按该水足迹由高到低排序中位居第11位。(2)产业结构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高于其他19省区,主要源于其较高的居民生活直接用水、农林牧渔业最终需求量及直接用水系数、纺织业直接用水系数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终需求量。(3)需求结构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高于其他19省区,主要与其较高的虚拟水出口量、居民生活直接用水、城镇居民最终需求有关。(4)相关指标比较中,江苏水资源压力指标值高于其他15省区的主要原因是江苏水资源总量较低;江苏生产水足迹强度仅高于天津对应值,两者差异主要源于两省市生产水足迹差异;江苏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71.51%)高于其他27省区废弃率,且与江苏较高的年工业废水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生产视角 绿水发展 用水管理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虚拟水贸易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兆丹 张珊珊 +1 位作者 马子建 吴兆磊 《水利经济》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基于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运用修正后的投入产出模型,定量计算江苏省贸易用水强度、虚拟水净输出量,并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最大化实现节水效应。研究表明:2012年江苏省虚拟水贸易整体上呈现净流入,有利于节约省... 基于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运用修正后的投入产出模型,定量计算江苏省贸易用水强度、虚拟水净输出量,并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最大化实现节水效应。研究表明:2012年江苏省虚拟水贸易整体上呈现净流入,有利于节约省内水资源;从贸易额调整来看,在设定的5%、10%、15%3个调整幅度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贸易输出、输入结构,化学产品、煤炭采选产品部门出现大规模节水效应,随着调整幅度的增加,净输出量大的部门节水效应越来越大。江苏省虚拟水贸易是当前实现资源节约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投入产出模型 虚拟水贸易 贸易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海良 施陈玲 王若梅 《水利经济》 2015年第3期1-5,75,共5页
在构建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3年间江苏省的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资源和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并不具有一致性。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 在构建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3年间江苏省的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资源和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并不具有一致性。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升,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这决定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呈现出独有的特征:2004年之前处于波动的较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或磨合阶段),2004年起迅速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并随后一直保持在此水平。据此提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水灾风险防范能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耦合 协调发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水生态文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雯 屈维意 王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30-134,共5页
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延续和升华,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得以创新转变的理论来源。立足于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分析了目前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以产业支撑、金融调控、公众参与、创新驱动为核心内容的水生态... 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延续和升华,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得以创新转变的理论来源。立足于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分析了目前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以产业支撑、金融调控、公众参与、创新驱动为核心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发展路径,以期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发展 实现路径 水生态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低技术企业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可 左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中低技术企业数量众多、影响创新的因素广泛,为深入研究中低技术企业创新的规律,基于江苏省48 7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从大数据分析角度将中低技术企业创新驱动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并通过多种模型对比,选择最优的随机森林... 中低技术企业数量众多、影响创新的因素广泛,为深入研究中低技术企业创新的规律,基于江苏省48 7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从大数据分析角度将中低技术企业创新驱动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并通过多种模型对比,选择最优的随机森林方法对创新驱动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设备、软件等资源的获取和人员培训是中低技术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知识技术的获取、新产品外观设计等创新准备活动对中低技术企业创新有重要影响;内部研发投入在一个较低区间内有较为显著的驱动作用;获取信息资源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中低技术企业创新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技术企业 创新驱动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运作机理研究——基于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与新服务开发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敏 于霞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8-73,86,共6页
以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为视角,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研究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 以新服务开发理论和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为视角,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研究孵化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基于这两个视角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参考借鉴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服务开发理论 政产学研金共生网络 “世界水谷”区域孵化器 运行机理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对"世界水谷"建设的战略需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露 黄德春 +1 位作者 Rauschenbach Thomas Karimanzira Divas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74-77,86,共4页
分析"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需求,阐述"世界水谷"模式在破解"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的应用,提出发挥"政产学研"创新驱动,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创新驱... 分析"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需求,阐述"世界水谷"模式在破解"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的应用,提出发挥"政产学研"创新驱动,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创新驱动主体协同,为产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排污权分配问题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世界水谷 战略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硅谷成因及其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启示
14
作者 黄德春 吴海燕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51-54,59,共5页
在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政府支持、风险资本的孵化力、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以及独特文化等美国硅谷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特点,提出"世界水谷"的建设路径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前提... 在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政府支持、风险资本的孵化力、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以及独特文化等美国硅谷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特点,提出"世界水谷"的建设路径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前提,以政产学研金一体化为重点,以营造独特的文化为核心,以面向市场、完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为动力,从而推动"世界水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的成因 世界水谷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建设的战略问题
15
作者 黄德春 井璐 +1 位作者 Rauschenbach Thomas Karimanzira Divas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海洋新型技术的匮乏、海外园区建设经验不足、文化交流水道形势严峻等问题,结合产业、教育、科技、资本、创业等协同创新方式,构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包括协同创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和分谷的组织体系、全球化战略目标等... 针对海洋新型技术的匮乏、海外园区建设经验不足、文化交流水道形势严峻等问题,结合产业、教育、科技、资本、创业等协同创新方式,构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包括协同创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和分谷的组织体系、全球化战略目标等。通过战略需求分析,得出:"世界水谷"全球体系将满足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合作的经贸需求,对海外水产业园区及中国-东盟水安全共同体的建设需求,对水产业的资金支持以及水文化交流和水科学创新的诉求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世界水谷 全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谷制度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16
作者 张阳 贺正齐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46-50,84-85,共5页
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总结了硅谷的制度体系,得出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四点启示:注重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重视竞争的市场机制、构建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与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硅谷制度体系对"世界... 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总结了硅谷的制度体系,得出对"世界水谷"建设的四点启示:注重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重视竞争的市场机制、构建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与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硅谷制度体系对"世界水谷"建设启示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水谷"的自身特点,提出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构建"世界水谷"制度体系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制度 世界水谷 协同创新 水交易 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苏北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及动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艳冰 胡娜 +1 位作者 刘高峰 吴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5-281,共7页
利用江苏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气象资料,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计算苏北地区近25 a(1989—2013年)的季节干旱指标,分析江苏省苏北地区五市的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其进行动态干旱风险评价。基于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 利用江苏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气象资料,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计算苏北地区近25 a(1989—2013年)的季节干旱指标,分析江苏省苏北地区五市的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其进行动态干旱风险评价。基于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四个影响因子构建相应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适合苏北五市的气象、水文、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相关二级指标,组合运用熵权法和CRITIC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通过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苏北五市进行动态旱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干旱时间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发生干旱多为轻旱和中旱,且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盐城市冬季发生中旱和重旱相对较频繁;干旱强度变化趋势和干旱频率趋势大体一致,五市发生春旱的频数和强度总体都呈增加趋势,而秋季情况略有好转。近年来,苏北地区五市的旱灾风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风险排名依次为: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其中,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干旱风险的动态变化体现出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干旱成因 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 苏北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丽 李政霖 华坚 《水利经济》 2017年第4期16-23,共8页
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建设和运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交织影响。由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子系统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系统具有开放复杂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等特性。... 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建设和运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交织影响。由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子系统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系统具有开放复杂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等特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的评价模型,以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交织影响总体上来说是有利的,而且运营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建设期,通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增长。提出了完善移民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污力度以及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监测力度等措施,以推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交织影响 系统动力学 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约束下江苏省节能减排效率时空演化及分异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泽 严铭 李楠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49-55,共7页
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运用DEA的GML指数法和A-EBM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测算有碳约束下2006—2014年江苏省地级市节能减排效率。结果表明:江苏省节能减排效率均值为0.829,9年间整体上升2.0%,其中A-EBM效率呈&qu... 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运用DEA的GML指数法和A-EBM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测算有碳约束下2006—2014年江苏省地级市节能减排效率。结果表明:江苏省节能减排效率均值为0.829,9年间整体上升2.0%,其中A-EBM效率呈"W"型变化,GML指数的变化呈现波动向上的"M"型;空间区域分布特点为苏南地区领先、苏中次之、苏北地区相对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效率 全局ML指数 A-E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华坚 刘秀 李晶晶 《水利经济》 2018年第5期1-6,35,共7页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协调度受水利工程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水域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为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 协调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