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玉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36-140,共5页
本文从当代课程观的范式转向(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一课程研究背景出发,论述了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影响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的实体思维、技术理性和西方中心论倾向,在此基础上对建构以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民族音乐课... 本文从当代课程观的范式转向(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一课程研究背景出发,论述了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影响下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建构的实体思维、技术理性和西方中心论倾向,在此基础上对建构以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民族音乐 课程 实践论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虚静远 古韵新风——储望华钢琴前奏曲《筝箫吟》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晓岚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筝箫吟》的解析,挖掘标题及音乐的深刻内涵,作品在吸收西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创作技法的同时,巧妙地融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做到作品艺术性、技术性、听赏性的完美结合。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调性思维"模式与"和声技法... 通过对《筝箫吟》的解析,挖掘标题及音乐的深刻内涵,作品在吸收西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创作技法的同时,巧妙地融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做到作品艺术性、技术性、听赏性的完美结合。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调性思维"模式与"和声技法"运用的探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情趣,还洋溢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筝箫 传统文化 中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学生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志仙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5期97-98,共2页
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无数老一辈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乐派。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音乐工作者,作为转承、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一支生力军,肩负着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无数老一辈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乐派。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音乐工作者,作为转承、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一支生力军,肩负着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推广和普及中国钢琴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学生 中国钢琴作品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大海》的创作风格探析
4
作者 周建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交响素描《大海》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最杰出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其构思深受英国画家特纳、法国画家莫奈作品的启发。本文对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大海》进行简述,从结构形式、艺术特点、旋律、和声配器等方面对《大海》这部作品进行概... 交响素描《大海》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最杰出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其构思深受英国画家特纳、法国画家莫奈作品的启发。本文对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大海》进行简述,从结构形式、艺术特点、旋律、和声配器等方面对《大海》这部作品进行概述;分别通过在海上,黎明到中午、海浪的嬉戏以及风与浪的对话三个乐章的音乐本体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海》的创作风格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管弦乐 《大海》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