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乙基淀粉对脊麻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皋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容量治疗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前30min从外周静脉按10ml/kg液体量分别注入6%羟乙基淀粉130/0.4(Ⅰ组)和复方乳酸钠(Ⅱ组)。然后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7.5~10mg腰麻。于输液前(T0... 目的探讨容量治疗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前30min从外周静脉按10ml/kg液体量分别注入6%羟乙基淀粉130/0.4(Ⅰ组)和复方乳酸钠(Ⅱ组)。然后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7.5~10mg腰麻。于输液前(T0)、输液后(T1)、脊麻后1min(T2)、5min(T3)和10min(T4)记录BP、HR、SpO2、ECG。同时测定输液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两组产妇T1时SBP和DBP都有所提高,在T2~T4时都有所下降。但Ⅱ组下降较Ⅰ组更显著(P<0.05)。输液后Hb及Hct均降低,但Fib、APTT和血栓弹性描记仪测定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麻前输入10ml/kg6%羟乙基淀粉130/0.4较复方乳酸钠液能更有效地扩充剖宫产产妇的血容量,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对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抗体脑炎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勤明 蔡勇 +4 位作者 倪优 孟环宇 石红琴 陈生弟 陈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2-867,共6页
目的总结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抗体脑炎之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岁男性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肌阵挛、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呼吸困难和腹泻,实验室检查血清DPPX抗体阳性,18F-FDG PET提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特征,文... 目的总结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抗体脑炎之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岁男性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肌阵挛、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呼吸困难和腹泻,实验室检查血清DPPX抗体阳性,18F-FDG PET提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特征,文献检索获得7篇国外文献计36例病例,经分析显示抗DPPX抗体脑炎以男性、中年好发,慢性病程;肌阵挛、震颤、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脑或脑干损害及体重下降等为其主要症状与体征,可合并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或血清DPPX抗体呈阳性;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预后良好。结论抗DPPX抗体脑炎临床罕见,症状复杂多样,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早期予免疫调节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钾通道 电压门控 血清学 脑脊髓液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石欣怡 吴限 +2 位作者 彭明瑶 张子楠 王中华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9,共7页
目的:构建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有效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政策分析、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基于服务链理论,从服务保障、服务指导、服务提供、服务评估四个维度建立初始指标池... 目的:构建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有效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政策分析、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基于服务链理论,从服务保障、服务指导、服务提供、服务评估四个维度建立初始指标池;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进行完善,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服务保障、服务指导、服务提供和服务评估的权重分别为0.133、0.301、0.401和0.165。结论:本研究基于服务链理论,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咨询,旨在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我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有效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医共体 整合健康管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陆翠 蔡勇 +4 位作者 赵迎春 张鹏 薛冬梅 周水阳 陈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总结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4日收治的1例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并以neuro Behcet’s syndrome、neuro Behcet’s disease、chronic progressive,以及白塞、神经白塞... 目的总结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4日收治的1例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并以neuro Behcet’s syndrome、neuro Behcet’s disease、chronic progressive,以及白塞、神经白塞、慢性进展为中英文检索词,"AND"为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库中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相关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总结其社会人口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原则及预后。结果共检索14篇国外文献计122例患者,结合本文病例,共纳入12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好发于中年男性,高峰发病年龄45~47岁,呈慢性病程;表现为共济失调、假性延髓麻痹和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为其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脑干萎缩是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治疗原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多预后不良。结论慢性进展型神经白塞综合征是白塞综合征的少见亚型,易误诊或漏诊,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和MRI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弥散磁共振成像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