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吸收式蓄能循环特性分析
1
作者 陈泽华 王刚 +1 位作者 赵泳涵 张群力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66,共8页
溶液吸收式蓄能是一种热能存储和释放的新型技术,具有蓄能密度高、热量损失小、流动性好、可实现热能长期储存等优点。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是衡量系统热能储存能力和评估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关键指标参数。基于热力学原理,对比研究了6种... 溶液吸收式蓄能是一种热能存储和释放的新型技术,具有蓄能密度高、热量损失小、流动性好、可实现热能长期储存等优点。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是衡量系统热能储存能力和评估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关键指标参数。基于热力学原理,对比研究了6种吸收工质溶液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蓄能特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均随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热源温度为70~120℃、冷凝温度为24~36℃时,NaOH-H 2O的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最大,CaCl_(2)-H_(2)O的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最小,LiBr-H 2O的温度范围适用性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 蓄能 蓄能密度 蓄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F407微型植物工厂智能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左志宇 卓敏敏 +4 位作者 毛罕平 谭洁 唐学平 张文忠 赵常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3-218,248,共7页
为了给微型植物工厂内部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407的微型植物工厂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网络模块和执行机构驱动模块等。同时,制定了环境因子控制策略,构建了微型植物工... 为了给微型植物工厂内部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407的微型植物工厂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网络模块和执行机构驱动模块等。同时,制定了环境因子控制策略,构建了微型植物工厂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并进行了作物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温湿度和水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植物工厂 智能控制 STM32F407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微型植物工厂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左志宇 谭洁 +5 位作者 毛罕平 卓敏敏 胡胜尧 唐学平 张文忠 赵常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79,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安全、卫生、绿色的蔬菜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微型植物工厂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型植物工厂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用户通过Web浏览器或手机APP远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安全、卫生、绿色的蔬菜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微型植物工厂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微型植物工厂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用户通过Web浏览器或手机APP远程查看微型植物工厂运行状态、修改控制系统设置参数和即时干预控制设置;用户也可以将微型植物工厂托管给专家或服务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环境参数的采集设定、用户及时干预、历史数据的查看,以及在线付费完成服务器托管等功能均能达到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植物工厂 物联网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热泵气体冷却器对系统性能及最优排气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宋昱龙 唐学平 +3 位作者 王守国 杨东方 曹锋 王冬青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5,共9页
为了研究气体冷却器换热面积及其内部制冷剂质量流速对跨临界CO2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及其最优排气压力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变换热面积和变质量流速的气体冷却器数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当CO2质量流速不变时,增加气体冷却... 为了研究气体冷却器换热面积及其内部制冷剂质量流速对跨临界CO2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及其最优排气压力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变换热面积和变质量流速的气体冷却器数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当CO2质量流速不变时,增加气体冷却器的换热面积可以提高系统制热量及制热能效比;但由于压降的影响,增加气体冷却器内CO2质量流速而换热面积不变时,系统的性能系数会先上升后降低。同时,气体冷却器换热面积的增加会使系统的最优排气压力降低,气体冷却器内CO2质量流速的升高会使系统的最优排气压力升高,因此在跨临界CO2热泵设计中,确定气体冷却器换热面积及质量流速对系统获得较高的COP并维持最优排气压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超临界状态 气体冷却器 最优排气压力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跨临界CO_2热泵最优排气压力的理论和实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昱龙 唐学平 +2 位作者 王守国 杨东方 曹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7,共7页
为了研究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中影响最优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以跨临界CO2热泵机组为平台,在焓差室中进行了制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气冷器出口温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下降,过热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上升,制热量与... 为了研究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中影响最优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以跨临界CO2热泵机组为平台,在焓差室中进行了制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气冷器出口温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下降,过热度随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上升,制热量与制热能效比随排气压力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且存在一个最优值。综合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系统的最优排气压力随着环境温度、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进水温度(环境水温)没有剧烈变动的条件下,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环境温度及出水温度为自变量的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实验关联式。实验对比证明,系统运行在预测最优排气压力时,制热能效比与实验最优值的偏差小于1.3%,说明以环境温度及出水温度为自变量的预测最优排气压力的方法是值得同行参考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临界CO2热泵 最优排气压力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性能与温度相关性的基础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立玉 路昭 +5 位作者 韦立川 漆鹏程 孟祥兆 康三娜 赵民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41,共9页
为综合分析影响电池性能的热环境因素,利用恒温油浴工况、近似绝热工况分别模拟有无热管理措施的动力电池组工作热环境,对松下18650锂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与温度相关性的基础测试,研究了电池工作热条件、电池状态及放电倍率对其充放电... 为综合分析影响电池性能的热环境因素,利用恒温油浴工况、近似绝热工况分别模拟有无热管理措施的动力电池组工作热环境,对松下18650锂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与温度相关性的基础测试,研究了电池工作热条件、电池状态及放电倍率对其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热条件下,电池充电容量总是小于上次放电容量;当充电温度低于20℃时,电池充电容量随着充电温度的降低迅速衰减,若前一次放电倍率为0.5C、充电温度从20℃降至-10℃时,充电容量衰减12%;较高的放电温度能有效抵消电池大倍率放电引起的容量损失,当电池在40℃环境中以2C倍率电流放电时,其容量衰减仅为3.7%;当电池放电倍率较小,且工作温度高于30℃时,温度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放电容量随温度降低迅速衰减,当电池放电温度为-10℃时,其2C倍率放电容量衰减高达50%。本研究期望对高效、可靠及合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条件 放电倍率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