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含混合储能微电网双层调度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晓艳
-
机构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江苏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0,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
校科研基金(JSEIY2021003)。
-
文摘
针对含混合储能微电网调度中忽略光伏/风电出力波动及荷电状态变化,导致并网波动超限及混合储能内能量调度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双层跟踪调度方法。上层控制通过预测控制模型对微电网内光伏/风电出力进行优化,建立微电网跟踪调度模型。基于上层调度模型,下层控制中确定混合储能调度日的荷电状态初值,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混合储能中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容量进行分配,并将荷电状态变化量反馈至上层预测控制模型,优化并网功率交互。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与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偏差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策略具有并网抑制功能,实现了良好的跟踪调度,兼顾了混合储能内不同储能元件的充放电特性,实现混合储能内功率协调配置。
-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荷电状态
双层控制
-
Keywords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ate of charge
two-layer control
-
分类号
TM73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点源干扰下红外导引头成像鲁棒跟踪方法
- 2
-
-
作者
霍雅洁
谢国亚
何静
史宜巧
-
机构
重庆移通学院数理教学部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出处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4期1101-110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64026)
2019年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19304)。
-
文摘
红外导引头在外部点源干扰下,存在大量噪声信息,在降噪的过程中出现模糊图像边缘信息,导致高频细节信息的丢失,从而影响到红外目标图像的跟踪效果。提出了点源干扰下红外导引头成像跟踪方法。利用似然比挖掘潜在红外目标,目标灰度服从高斯分布原则,通过像素灰度检测图像获得界阈;准确划分目标与非目标特征;并采取自适应双边滤波处理,使特征构建后的红外图像块数据更精准,应用红外导引头成像,在目标框内选取重要特征点,整合监测与跟踪获得的目标框,完成精准红外跟踪。通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很好地跟踪目标,跟踪误差较小,鲁棒性好。
-
关键词
红外导引头
干扰点源
自适应红外跟踪
目标特征建模
阈值分割
鲁棒性
-
Keywords
laser seeker
interference point source
adaptive infrared tracking
target feature modeling
threshold segmentation
robustness
-
分类号
TN97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基于模型预测-动态规划的微网混合储能能量管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晓艳
-
机构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江苏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出处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43,共5页
-
基金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HABZ201807)
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HXYC2019004)。
-
文摘
针对由蓄电池和氢储能装置的混合储能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动态规划的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协调能源并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降低系统能量损耗和储能运行成本。建立混合储能系统功率预测模型,构建惩罚函数将三个评价目标转化为单一目标求解,约束储能系统的容量、功率等指标,并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算例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协调了混合储能的功率分配,具有更好的并网平波抑制效果,降低能耗效果,使微网运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关键词
混合储能
模型预测
动态规划
-
Keywords
hybrid energy storag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real-time coordinated dispatching
-
分类号
TM7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连续时间级联Σ-Δ调制器的系统综合设计
- 4
-
-
作者
史宜巧
赵辉
-
机构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出处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6-993,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BRA2019304)。
-
文摘
针对连续时间级联Σ-Δ调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完整的系统综合设计方法,它主要包括结构综合设计阶段、高级尺寸调整阶段和电路级尺寸调整阶段。在结构综合设计阶段,设计空间探索和传输规范依赖于某种性能评估与优化器的交互来构建合适的成本函数,尝试获得满足调制器性能指标的可选体系结构的集合;在高级尺寸调整阶段,自动尺寸调整过程采用行为仿真器以及全局优化程序来得到在仍然满足调制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可接受的不同构建模块的非理想性的最大值;在电路级尺寸调整阶段,通过将电气仿真器与全局优化过程相结合来调整各构建模块的尺寸,以满足每个构建模块的性能要求。最终获得满足调制器系统性能指标的结构设计。采用1.2 V 130 nm CMOS工艺设计了12位20 MHz连续时间Σ-Δ调制器,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
关键词
连续时间
Σ-Δ调制器
综合设计
成本函数
自动尺寸调整
-
Keywords
continuous time
Σ-Δ modulator
synthetical design
cost function
automated sizing
-
分类号
TN43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