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变革:模式创新与保障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明成 郑旭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0-35,共6页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深入应用,可有效驱动培训需求识别更加精准、培训项目设计更具针对性、培训方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培训评价反馈更加及时。根据职业教育教师...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深入应用,可有效驱动培训需求识别更加精准、培训项目设计更具针对性、培训方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培训评价反馈更加及时。根据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过程中的教师数据、课程数据、学习数据和评估数据,构建了基于大数据闭环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需要从培育教师培训的大数据文化,树立数据化治理思维;建立全周期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化过程管理;建设赋能教师成长的资源体系,满足多阶段培训需求;构建多元协同的教师培训生态,形成培训治理新格局等,保障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变革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职业教育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 被引量:38
2
作者 庄西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1,共4页
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希望高等职业院校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助推实体产业发展、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交流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以服务社会多元化生源为己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基于这些利益诉求而制定的'... 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希望高等职业院校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助推实体产业发展、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交流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以服务社会多元化生源为己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基于这些利益诉求而制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将有利于挖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潜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有利于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思路,构建产教融合的高端平台;有利于描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应避免'短期效应''马太效应''羊群效应''超限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职业教育 “双高计划”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公共政策的视角 被引量:9
3
作者 臧志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1,共6页
中国职业教育具有开门办学的传统,“十八大”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是向职业教育办学开放化、社会化的复兴。以此审视疫情对职业教育的影响,需要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社会治理的总要求下,明确后疫情条件下职业教育改... 中国职业教育具有开门办学的传统,“十八大”以来的职业教育改革是向职业教育办学开放化、社会化的复兴。以此审视疫情对职业教育的影响,需要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社会治理的总要求下,明确后疫情条件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策略,即职业教育需要同时在服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条战线作战,职业教育需要构建促进立体流动的培养培训教学体系,职业教育需要完善布局以适用新的就业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应该全面参与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公共政策 社会治理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36份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聂伟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54,共6页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规模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与我国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通过NVivo12Plus软件对2010-2020年国家发布的36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疏理出我国高职...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规模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与我国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通过NVivo12Plus软件对2010-2020年国家发布的36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疏理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5个一级编码、14个二级编码和38个三级编码。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逻辑是:界定标准从教师个体向结构化团队转变;建设路径从注重职后培训向构建培养培训体系转变;招聘聘用从注重学历向学历实践并重转变;保障制度从参照执行向独立成类转变;考核评价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参与转变。进一步优化高职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需要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政策内容、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政策协同推进、关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政策中的教师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 教学创新团队 政策分析 演进逻辑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银龄教师优势 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奉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共1页
2023年7月,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国家层面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充分利用退休教师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强国,并把支持职业教育行动作为五大目标任务之一。... 2023年7月,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国家层面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充分利用退休教师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强国,并把支持职业教育行动作为五大目标任务之一。这是教育部继颁布《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和《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之后的第三个相关文件,是一次针对教师队伍全面建设的系统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实施方案 学习型社会 老有所为 教师队伍 优化升级 退休教师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的治理框架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婉 刘奉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24,共9页
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欧盟的重要关注领域。基于对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动因的分析,建构基于主体、内容、方向和工具维度的治理框架,发现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绿色转型包括四条实施路径:... 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欧盟的重要关注领域。基于对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治理动因的分析,建构基于主体、内容、方向和工具维度的治理框架,发现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绿色转型包括四条实施路径:发挥政策目标引导作用,推动绿色转型理念传播;深入推进教学形式变革,促进就业市场相协调;切实保障教师能力提升,落实职业教育与培训绿色转型实践;开拓多元资金供给渠道,保障绿色转型中的包容性与公平性。进一步探析法国、西班牙、丹麦和爱沙尼亚等成员国的案例实践,总结治理的有效手段为:进行技能需求预测,实现多方协同合作,促进国家财政支撑,加强弱势群体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与培训 绿色转型 欧盟 治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要素、困境与改革路径——以江苏省C市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韩连权 臧志军 尤婷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0,共5页
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是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创新实践,对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教育创新发展、城市现代化整体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江苏省C市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针对当前地方城市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运行机制... 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是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创新实践,对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教育创新发展、城市现代化整体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江苏省C市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针对当前地方城市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服务产业系统发展能力不足、支撑教育系统发展动力不够的现实困境,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了产教融合型城市各核心要素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型,并从政府层面、产业系统、教育系统三个维度提出改革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城市 构成要素 实践困境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及其实践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房子磊 王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26-28,共3页
1+X证书制度的持续、深入推进,缓解了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无证可考的困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既要考虑其专业特性,即高度的规范性以及快速的动态变化性,还要重视会计行业已有... 1+X证书制度的持续、深入推进,缓解了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无证可考的困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既要考虑其专业特性,即高度的规范性以及快速的动态变化性,还要重视会计行业已有证书考试的影响。会计专业X证书设计要遵循与时俱进、规范性、多证书联动、整合性原则。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在实现路径上可尝试参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推进X证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互认互通,多部门联动,凸显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会计专业 1+X证书制度 学生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教育治理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胜军 孙建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0,共6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问题日渐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区教育治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陷入了治理力量碎片化、治理过程公共性不足、治理绩效不佳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可归之于治理观念的偏差、治理制度建设的滞后...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问题日渐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区教育治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治理陷入了治理力量碎片化、治理过程公共性不足、治理绩效不佳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可归之于治理观念的偏差、治理制度建设的滞后、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的惯性作用。农村社区教育治理理念的更新、治理制度环境的优化、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以及精准化治理的推行,应是突破农村社区教育治理困境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社区教育 治理困境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的困境与突破——基于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房子磊 王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2,共4页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办学主体高质量的行政管理水平。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是整个学校的枢纽,其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良性运转,但由于存在办公室工作人员配置数量偏少、人才配置水平偏低、学科背景缺乏、工...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办学主体高质量的行政管理水平。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是整个学校的枢纽,其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良性运转,但由于存在办公室工作人员配置数量偏少、人才配置水平偏低、学科背景缺乏、工作时间难统筹、职业培训缺失、上升通道受限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难以有效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扭转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的低质量和内卷化问题,通过打造二级学院办公室人员发展平台、构建新型行政纪律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式来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动能,办公室人员也要不断训练、强化系统工作思维,不断挖掘、寻找学习渠道,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层管理人员 二级学院 办公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势、困境及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丹晴 陈春霞 马建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65-74,共10页
返乡农民工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培育对象,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其在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优势。然而,现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供给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基于返乡农民工的专项针对性... 返乡农民工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培育对象,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其在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优势。然而,现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供给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基于返乡农民工的专项针对性培训稀缺;培训内容无差异化,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培训方式传统单一,缺乏实时性与吸引力;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跟踪服务机制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基于问题原因的深度剖析,提出培育返乡农民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策略:考量需求差异,分层分类分段培训;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契机,打造数字平台农村产业链培育模式;健全评价机制,完善和强化跟踪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返乡农民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的构建——以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教育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印升 臧志军 俞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8-40,共3页
以江苏理工学院培养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师范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架构科学、实践体系合理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 以江苏理工学院培养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师范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架构科学、实践体系合理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案。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本专业逐步形成了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所特有的职业性,现代产业技术及其实践技能训练的技术性,师德养成、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师范性于一体的三性和谐统一的中职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培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培养模式 技术师范 信息技术类专业 职教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师培训项目的转变:从“参照式”到“适合性”——来自江苏省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2
13
作者 聂伟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88,共8页
教师培训是当前我国高职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径,但由于路径依赖等方面原因,当前的高职教师培训项目具有“参照式”的特点,表现为项目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项目形式上过多课堂讲授、项目师资主要为兼职理论专家、项目评价... 教师培训是当前我国高职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径,但由于路径依赖等方面原因,当前的高职教师培训项目具有“参照式”的特点,表现为项目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项目形式上过多课堂讲授、项目师资主要为兼职理论专家、项目评价上简单笑脸表格和亟待构建的培训项目体系。“参照式”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使高职教师培训难以形成特色并取得实效,从“参照式”到“适合性”的转变,也许是高职教师培训项目突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培训 参照式 适合性 项目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小军 孙建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3,共6页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好奇心等7个品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和理科专业的学生在判断力等6个特质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团队精神...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好奇心等7个品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和理科专业的学生在判断力等6个特质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团队精神等4个积极特质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学生在好奇心等6个积极特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12项积极特质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业困难学生群体与普通学生群体在好奇心等8个积极品质上有显著性差异,身心异常学生群体与普通学生群体在爱和亲密感等3个积极特质上有显著性差异。学业困难与专业热爱、离异家庭、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经历过负性事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身心异常学生群体与父母离异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经历过负性事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此,文章提出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及教育引导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重点关注学生群体 积极心理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联合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奉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关键、以质优为核心的生产力形态,是传统生产力的质变与跃升。产教联合体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具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以及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产教联合...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关键、以质优为核心的生产力形态,是传统生产力的质变与跃升。产教联合体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具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以及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产教联合体通过塑造新素质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对象、拓展劳动资料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教联合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着组织架构运行难度大、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亟待加强、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不足以及校企契合度不高等诸多挑战。为更好地使产教联合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健全保障制度、树立新质人才观、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注重与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进实体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联合体 新质生产力 逻辑理路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基于虚拟现实2.0的实训教学:内涵、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会 彭明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4,共6页
随着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和5G等新型技术的创新融合,虚拟现实技术2.0呈现出智能化特征,并能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使用体验。基于虚拟现实2.0的实训教学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教师的角色转变,... 随着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和5G等新型技术的创新融合,虚拟现实技术2.0呈现出智能化特征,并能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使用体验。基于虚拟现实2.0的实训教学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教师的角色转变,基于生产情境实训场景的创建和基于数据化工作流程的精准评估。基于虚拟现实2.0的实训教学是落实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载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抓手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通过加强政企校对实训教学的协同治理、推进虚拟现实2.0实训资源建设、打造善于开展实训教学的教师队伍和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实训教学评价,能有效提升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2.0 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教育现代化20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解答的三个命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德方 孙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关键期和加速期。在建设启动伊始,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涵特征;在规划设计环节,如何科学界定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在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准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关键期和加速期。在建设启动伊始,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涵特征;在规划设计环节,如何科学界定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在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准妥善处理好"借鉴与创新""内部与外部""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答的三个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院校” 内涵特征 建设方略 关系 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意蕴、实践路径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31
18
作者 彭明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14,共5页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制度。自2014年全国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和试点单位积极实践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面向未来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命运共同体和美...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制度。自2014年全国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和试点单位积极实践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面向未来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命运共同体和美好生活的需要,优化和改进现代学徒制,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关注教育主体转向学徒成长,从关注资源投入转向成果产出,从经验推广转向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中国特色 学徒成长 成果产出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逻辑依据、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庆文 聂伟进 李曙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6-50,共5页
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就是要通过打造精品项目、深化培训模式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从政策依据、现实问题与学理支撑等角度探讨了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的逻辑与前提,从界定标准、来源、培养路... 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就是要通过打造精品项目、深化培训模式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从政策依据、现实问题与学理支撑等角度探讨了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的逻辑与前提,从界定标准、来源、培养路径与空间等维度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其与培训项目实践的关联性发现,高职师资培训项目的目标必须聚焦到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与团队。高职师资培训项目提质培优的实施路径为:建全培训体系,构建“三足鼎立”的师资培训新格局;改革培训模式,探索“三环相扣”的师资培训新模式;加强协同培训管理,创设“三位一体”师资培训管理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师资培训项目 提质培优 “双师型”教师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价值、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明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28-32,共5页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重大机遇。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挥着系统性的作用,通过建立人机耦合的智能教育理念、健全多方联动的智能关键机制、形成开放协同的智能治理模式、建立技术生态的智能教...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重大机遇。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挥着系统性的作用,通过建立人机耦合的智能教育理念、健全多方联动的智能关键机制、形成开放协同的智能治理模式、建立技术生态的智能教育体系,进而构建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框架。优化智能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探索智能技术赋能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升职校师生胜任未来新型产业的智能素养和健全智能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智能技术 新型产业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