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为例
1
作者 杨霖 倪彰 +2 位作者 杭卫星 王奎洋 张旭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2期175-177,191,共4页
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导向性强、追求学以致用,而传统“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因此,文章立足于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以及当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导向性强、追求学以致用,而传统“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因此,文章立足于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以及当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设计并实施了一套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改革方案。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案例,重构教学内容,融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前瞻性案例内容和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对前沿领域、产业动态的认知;通过项目式实验让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同时亲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过程考核体系,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创新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反馈评价效果好,学生成绩明显上升,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需持续改进,进一步融入新能源汽车新知识、新技术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验,为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课程改革 理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散热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鹤曦 张兰春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影响电机的效率和寿命,因此有效的散热设计和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内外双层螺旋互逆冷却结构。首先,基于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计算出电机损...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影响电机的效率和寿命,因此有效的散热设计和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内外双层螺旋互逆冷却结构。首先,基于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计算出电机损耗,将损耗代入电机热源从而计算各部件生热率和表面散热系数;其次,利用ANSYS软件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和流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双螺旋互逆冷却水道温度场的分布,证明圆形截面的双螺旋互逆冷却水道对电机的温升抑制明显,为后续永磁同步电机冷却水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永磁同步电机 水冷散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3
作者 徐彬焜 徐建业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58,共4页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转变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工程认证技能的优秀学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实践能力培养、跨学科整合、项目导向学习、实时反馈和评估等四方面出发,探讨基于工程...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转变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工程认证技能的优秀学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实践能力培养、跨学科整合、项目导向学习、实时反馈和评估等四方面出发,探讨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旨在为高校提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一流本科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实践教育 反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汽车电池用储氢合金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胡文娟 申小中 +2 位作者 王汝佳 路露 邹联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对铸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进行了850~1050℃保温4 h的退火处理,并对比分析了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曲线、压力-组成-...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负极用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对铸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进行了850~1050℃保温4 h的退火处理,并对比分析了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曲线、压力-组成-温度曲线、循环曲线、极化曲线和倍率放电曲线)。结果表明:铸态和低温(850、900℃)退火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主要由CaCu_(5)型相、Ce_(2)Ni_(7)/Gd_(2)Co_(7)型相和Ce_(5)Co_(19)型相组成;950℃及以上温度退火态储氢合金由Ce_(2)Ni_(7)型相和Ce_(5)Co_(19)型相组成,Ce_(2)Ni_(7)型相丰度在退火温度为950℃时取得最大值。退火态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C_(max))均高于铸态储氢合金,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态储氢合金的C_(max)先增加后减小,在退火温度为950℃时取得最大值(372.6 mA·h/g)。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放电电流密度下,950℃退火态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最佳。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主要由氢扩散系数(D0)控制,通过调整退火温度可以获得电化学性能良好的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适宜的退火温度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0.2)La_(0.8)Ni_(3.2)Al_(0.2)Mn_(0.2)储氢合金 退火温度 相结构 显微形貌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自适应优化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宁 贝绍轶 +2 位作者 李波 汤浩然 殷国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73,共10页
为改善在极限状态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模型预测控制(SAMPC)输入权重的控制方法。基于相平面失稳判断,将相平面分为稳定域、稳定边界和失稳域,设计影响因子,以备计算附加横摆力矩和转矩分配权重;... 为改善在极限状态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模型预测控制(SAMPC)输入权重的控制方法。基于相平面失稳判断,将相平面分为稳定域、稳定边界和失稳域,设计影响因子,以备计算附加横摆力矩和转矩分配权重;考虑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对车辆稳定性的重要影响,设计SAMPC中的输入权重,获取准确的附加横摆力矩;同时提出可以缩短优化时间的转矩分配方法,设计多目标函数用于量化车辆的稳定性和动力性。仿真结果显示: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比,采用SAMPC,在μ=0.4、v_(x)=70 km/h时,质心侧偏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减少49.4%,均方根误差减少55.3%,改善效果最佳;在μ=0.2、v_(x)=90 km/h时,质心侧偏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减少24.5%,均方根误差减少23.8%,改善效果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工况 DYC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爆胎工况下稳定性控制研究
6
作者 庞文亚 贝绍轶 +1 位作者 李波 殷国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80,共9页
根据智能车辆爆胎后失去稳定性,行驶轨迹发生偏离等特性,提出一种内外环联合控制策略。外环采用纯追踪算法设计主动纠偏控制,模拟驾驶员视线,以预瞄点和当下车辆的实际位置计算,得到使车体回归到规定路径上的目标点,输出车辆的前轮转角... 根据智能车辆爆胎后失去稳定性,行驶轨迹发生偏离等特性,提出一种内外环联合控制策略。外环采用纯追踪算法设计主动纠偏控制,模拟驾驶员视线,以预瞄点和当下车辆的实际位置计算,得到使车体回归到规定路径上的目标点,输出车辆的前轮转角。内环采用分层控制结构,以模糊PID控制理论为核心设计上层控制器,由实际质心侧偏角、实际横摆角速度与期望值的差值,计算出附加横摆力矩;下层采用白鲸优化算法对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转矩分配系数的优化,从而实现爆胎后控制器规划方向盘转角以及优化分配车轮转矩。最后建立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直行爆胎工况下,质心侧偏角是未施加控制的10.61%,相较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改善了8.87%。弯道工况下,横摆角速度,侧向位移以及侧向加速度的波动程度同样更小,更快地稳定和收敛。此策略显著提高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爆胎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UniTire轮胎爆胎模型 主动纠偏 转矩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Insight的BAJA赛车悬架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凯 李文杰 吴凡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目的】对赛车悬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赛车性能和赛事竞争力。【方法】以某参赛巴哈赛车的前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CATIA进行建模与硬点坐标提取,基于ADAMS/Car平台对其悬架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选用前悬平行轮跳仿真分析... 【目的】对赛车悬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赛车性能和赛事竞争力。【方法】以某参赛巴哈赛车的前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CATIA进行建模与硬点坐标提取,基于ADAMS/Car平台对其悬架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选用前悬平行轮跳仿真分析悬架系统,通过控制台绘制轮跳行程变化时四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曲线,分析悬架系统存在的缺陷,并针对悬架系统表现出的问题,选取上下控制臂内点与外连接点共12个作为优化硬点,基于Insight模块选择实验设计法进行参数的优化分析。【结果】优化前后曲线对比表明,通过调整上下控制臂内外点的空间坐标,可以有效提升赛车在高速弯的操稳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适乘性与通过性,优化效果符合预期。【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悬架硬点参数的精确分析和优化,有效降低了硬点参数误差,显著提高了赛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为巴哈赛车的悬架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为赛车手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硬点优化 跑动测试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多目标拓扑优化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兰春 赵清海 +2 位作者 张洪信 陈潇凯 张铁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设计是一个静动态多性能指标的优化过程。为克服单目标拓扑优化的局限性,以静态多工况下刚度和动态特征值为性能指标,采用折衷规划法定义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悬置支架多目标拓扑优...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设计是一个静动态多性能指标的优化过程。为克服单目标拓扑优化的局限性,以静态多工况下刚度和动态特征值为性能指标,采用折衷规划法定义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悬置支架多目标拓扑优化。依据拓扑优化结果并考虑制造工艺性等要求,对悬置支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支架设计模型进行强度校核、模态仿真分析和耐久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悬置支架的概念设计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悬置支架 拓扑优化 多目标优化 折衷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智能轮胎载荷估计
9
作者 胡梦丹 李波 +2 位作者 贝绍轶 林棻 殷国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轮胎载荷是车辆稳定性控制以及车辆参数估计的关键,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轮胎载荷估计算法。采用ABAQUS建立轮胎模型,搭建试验台架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柔性环模型研究轮胎载荷与中心角的内在机理,提取轮胎不同位置的应变信... 轮胎载荷是车辆稳定性控制以及车辆参数估计的关键,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轮胎载荷估计算法。采用ABAQUS建立轮胎模型,搭建试验台架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柔性环模型研究轮胎载荷与中心角的内在机理,提取轮胎不同位置的应变信号,对不同载荷下的应变进行响应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选取特征点;基于中心角等模型参数和应变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搭建轮胎载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结合应变信号与柔性环模型参数的预测效果比单一使用应变信号或物理模型的效果更好,该方法增加了数据驱动的可解释性,可为研究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轮胎 应变 轮胎载荷 物理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成本、油耗和排放多目标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育平 秦大同 +1 位作者 苏岭 姚明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2,434,共7页
动力系统部件参数与控制策略参数相互耦合,共同影响整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旨在对某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成本、油耗和排放多目标参数优化。首先提出使整车动力系统效率最优为目标的瞬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动力系统部件参数与控制策略参数相互耦合,共同影响整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旨在对某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成本、油耗和排放多目标参数优化。首先提出使整车动力系统效率最优为目标的瞬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然后以最小化动力系统成本、考虑发动机热状况的油耗和排放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动力系统部件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同时优化,从而获得该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与原始车型相比,除了个别方案NOx略有增加外,Pareto最优解集所对应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都有明显提高。同时Pareto解集提供了多组可行的参数优化方案,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对动力系统成本、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重视程度不同而选择所需的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系统 成本 油耗 排放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B与EBD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燕 贝绍轶 +2 位作者 汪伟 蔡银贵 朱燕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机电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制动强度为依据划分制动模式,提出了以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来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电动机...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机电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制动强度为依据划分制动模式,提出了以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来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电动机制动与机械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再生制动系统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模型,并且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还可以有效防止车轮在低附着路面上抱死,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机械制动器 协调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OMP的滚动轴承静电在线监测信号降噪方法
12
作者 刘新宇 刘若晨 +2 位作者 孙见忠 左洪福 张兰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57,共5页
基于静电感应原理的滚动轴承磨损状态静电监测方法对早期性能退化敏感,但存在易受工频及宽频背景噪声干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正交匹配追踪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首先通过灰狼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惩罚... 基于静电感应原理的滚动轴承磨损状态静电监测方法对早期性能退化敏感,但存在易受工频及宽频背景噪声干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正交匹配追踪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首先通过灰狼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惩罚因子和分解层数进行优化。然后,通过综合指标从分解后的静电信号中选取适合的模态分量,并根据饱和值法确定稀疏度,实现静电信号分量的重构,从而合并得到降噪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将信噪比提升了4.7 dB左右,还极大限度地保留了静电异常信号的原始特征,为滚动轴承静电在线监测信号处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滚动轴承 信号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阻尼可调减振器多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景波 倪彰 +1 位作者 贝绍轶 冯俊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4,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阻尼可调减振器工作模式单一、阻尼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为了增加减振器阻尼可调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建立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动力学模... 针对电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阻尼可调减振器工作模式单一、阻尼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为了增加减振器阻尼可调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建立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INSTRON8800单通道数字控制液压伺服激振台的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不同阻尼模式下的示功图曲线和"速度-力"特性曲线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不同的阻尼模式下变化明显,"阻尼力-速度"关系曲线反映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阻尼特性的可行性.对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阻尼可调减振器 多模式切换 动力学模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强化现状
14
作者 韩冰源 孙一麟 +3 位作者 韩国峰 崔方方 赵泳林 朱胜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4,共16页
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具有BCC结构,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高强度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运用。本文从涂层耐磨性的角度,综述了三种典型方法制备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耐磨性研究的发展现状、两种通过改性提高涂层... 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具有BCC结构,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高强度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运用。本文从涂层耐磨性的角度,综述了三种典型方法制备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耐磨性研究的发展现状、两种通过改性提高涂层耐磨性能的方式和三种强化涂层耐磨性能的后处理方法。在制备技术方面,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的典型制备方法主要有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激光熔覆等工艺,制备的涂层在高温下均展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能;在成分改性方面,涂层的耐磨性能会受到主要元素成分与元素摩尔占比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引入碳化物强化相和添加其他元素对高熵合金涂层的成分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控,以进一步增强涂层的耐磨性能;在后处理方面,激光重熔、退火和感应重熔三种后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高熵合金涂层的缺陷,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最后,根据Al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性能特点,提出了工艺参数优化、引入强化相与其他元素和涂层后处理三种方法,对涂层性能提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涂层 耐磨性 表面工程 涂层改性 涂层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青 贝绍轶 +2 位作者 汪伟 岳亮亮 戴笠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80,共5页
以某电动车为目标车辆,根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对该车辆进行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通过ADVISOR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且在各种循环工况下进行整车动力性能、纯电动行驶里程与燃油经济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 以某电动车为目标车辆,根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对该车辆进行动力系统参数匹配。通过ADVISOR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并且在各种循环工况下进行整车动力性能、纯电动行驶里程与燃油经济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合理,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 参数匹配 ADVISO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阻尼可调减振器设计及固有频率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妹 倪彰 +1 位作者 贝绍轶 冯俊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154,共8页
为了增加电动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工作模式及其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分析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阻尼特性.基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软压... 为了增加电动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工作模式及其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分析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阻尼特性.基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软压缩软回弹"、"硬压缩软回弹"、"软压缩硬回弹"和"硬压缩硬回弹"工作模式,设计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减振支柱总成和电磁阀总成.同时设计了基于INSTRON8800单通道数字控制液压伺服激振台的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不同阻尼模式下的固有频率试验和车身振动加速度响应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后悬架簧上质量的固有频率均高于前悬架,比值关系接近于1.2∶1,后悬架的簧下质量固有频率小于前悬架,比值关系约为1∶1.1~1∶1,反映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阻尼特性的可行性,对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悬架系统 阻尼可调减振器 多模式切换 阻尼特性 固有频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参数的相对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永志 汪伟 +1 位作者 贝绍轶 张兰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基于灵敏度的函数求导思想,变换出单因素扰动法。用该方法首次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进行状态估计后的汽车状态参数的相对敏感度进行分析。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理论基础上,分析估计所得的状态量(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 基于灵敏度的函数求导思想,变换出单因素扰动法。用该方法首次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进行状态估计后的汽车状态参数的相对敏感度进行分析。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理论基础上,分析估计所得的状态量(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对动力学模型中的汽车的质量、转动惯量以及质心到前轴距离的灵敏度。研究汽车状态参数对汽车结构参数的相对灵敏度,通过仿真试验和实车试验数据对相对灵敏度进行分析,最终的结论将对汽车状态估计算法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 状态参数 灵敏度 单因素扰动法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划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优化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晓玲 贝绍轶 +2 位作者 汪伟 朱凯 杭卫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5,共6页
针对给定工况下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整车动力系统的能量流以及能源管理控制原理,建立了以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为状态变量和发动机-发电机组成的增程... 针对给定工况下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整车动力系统的能量流以及能源管理控制原理,建立了以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为状态变量和发动机-发电机组成的增程器(Auxiliary Power Unit,APU)输出功率为控制变量的最优控制数学模型,并以油耗最低为目标函数,采用离散动态规划方法,建立动态规划递归方程,求解其最优控制策略。基于ADVISOR平台对整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相比,基于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能够在蓄电池和APU之间合理地分配功率,可以有效提高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能源管理策略 动态规划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索——以中职A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施卫 崔伟 +1 位作者 臧志军 冯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62-64,共3页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 汽车运用与维修 学、训、赛一体化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通道-接收体”模型的汽车异常振动故障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贝绍轶 赵景波 +2 位作者 雷卫宁 汪伟 邓书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基于"源-通道-接收体"模型对样车特定车速下的异常振动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整车道路行驶振动测试后,确定轮胎总成为异常振动的激励源,车身/车轮总成偏频试验和车架/车身模态试验可确定异常振动的放大路径。在确定异常振动原因... 基于"源-通道-接收体"模型对样车特定车速下的异常振动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整车道路行驶振动测试后,确定轮胎总成为异常振动的激励源,车身/车轮总成偏频试验和车架/车身模态试验可确定异常振动的放大路径。在确定异常振动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振动源的消除和传递路径的改善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为工程上类似问题提供了实际案例与系统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振动 振源识别 传递路径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