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影响成效及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内8所大学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王云白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社会包容与友爱、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以及政治效能感、政府工作评价、家国情怀等社会态度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大学生情怀深厚、信任包容,社会态度赤诚且温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的知识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社会包容与友爱、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以及政治效能感、政府工作评价、家国情怀等社会态度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大学生情怀深厚、信任包容,社会态度赤诚且温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的知识学习、隐性的育人氛围、大学生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参与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产生了正向积极的影响。其中,直接的知识学习与学校公共事务参与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隐性课程的协同效应尚不明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在涵养情怀的同时,融入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态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建富 姚丽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排斥,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社会场域窄化。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和策略包括:创新建构“市域统整联合,中高贯通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搭建乡城流动人口子女向上流动的阶梯;提供“梯度设计,分类实施”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乡城流动人口就业机会和质量;以职业教育培训“赋能职业素养,摧毁贫困接纳”,助推乡城流动人口心理重构;以“包容性社区培训,融合性社会场域”,促进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城流动人口 贫困表征 归因分析 职教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现代新农人培育路径研究
3
作者 吕莉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共8页
现代新农人培育是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新农人培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育强国建设能为现代新农人培育提供资金、政策与制度支持,而现代新农人培育能够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 现代新农人培育是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新农人培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育强国建设能为现代新农人培育提供资金、政策与制度支持,而现代新农人培育能够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资源要素的整合。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培育具备新形象、新思维、新素养的现代新农人,面临培育标准缺失、培育理念陈旧、培育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以科学先进的培育理念引领现代新农人培育改革、以信息技术助推现代新农人精准培育、以制度建设提升现代新农人培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现代新农人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演进脉络、实然问题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心鋆 陈春霞 马建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7,74,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作为紧密服务社会民生的教育类型,为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撑。以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160份政策文件为分析对象,依次可分为开发式扶贫阶段、整体推进阶段、精准服务阶段和转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作为紧密服务社会民生的教育类型,为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撑。以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160份政策文件为分析对象,依次可分为开发式扶贫阶段、整体推进阶段、精准服务阶段和转型赋能阶段。以渐进主义决策模型为切入视角,政策的演进逻辑展现出按部就班的发展目标、稳中求进的推进方式和积小成大的教育改革的特点。基于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政策设计体系化不足,内在系统缺乏衔接;政策内容工具性突出,难以呼应高质量富裕”等现实问题,提出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强化政策协同机制,丰富共同富裕内涵、优化政策内容设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政策变迁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建富 周如俊 +4 位作者 潘玉山 张胜军 杨海华 吕莉敏 陈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44,共7页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侧的改革,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端的能力。根据对江苏省80393名毕业生、256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939个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采集的数据,对江苏省职业教...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侧的改革,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端的能力。根据对江苏省80393名毕业生、256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939个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采集的数据,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建议--基于江苏的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建富 吕莉敏 陈春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9,共10页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基于留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不强,政府不作为,制度配置、政策创新不够,颇受农民欢迎的社区教育中心发展严重受抑。要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基于留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不强,政府不作为,制度配置、政策创新不够,颇受农民欢迎的社区教育中心发展严重受抑。要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升留守农民的素质,就必须强化留守农民培训的政府行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机制;必须研究农民的需要,给予农民参加培训积极的心理预期;根据农民特点,提供更具适宜性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强化正规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认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培训 社区教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助力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作为与路径——《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评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1,共4页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未来产业工人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观——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依晨 李德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数字化技术在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法革新的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观是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的一种新的理解和新的理念。其具体表现为... 数字化技术在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法革新的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观是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的一种新的理解和新的理念。其具体表现为: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石的生成性教学目标、以数字化技术为桥梁的动态性教学过程、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的增值性教学评价。基于数字化时代项目教学观的实践转向,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学生身体认知,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提供多模态技术条件,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采集课堂实时数据,开展具身化的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具身认知理论 项目教学 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化项目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指向与设计原则——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依晨 李德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2,共6页
数字化项目教学是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内涵上而言,数字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目标动态、内容再生、过程交互、评价多元的创新型教学活动。数字化项目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由“面向知识技能的掌握”转... 数字化项目教学是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内涵上而言,数字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目标动态、内容再生、过程交互、评价多元的创新型教学活动。数字化项目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由“面向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向“适应数字化的工作世界”、教学任务由“贴合教材内容”转向“契合产业发展”、教学形态由“系统封闭”转向“人机协同”。数字化项目教学活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数字化任务为目标引领、以职业化情境为过程组织、以过程性评价为评价依据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化 项目教学 活动理论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起源和实用性的十大论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1,共9页
本文强调的观点是,现代教育和教化的基础阶段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学校教授的、面向全民的新式基础教育,二是借助社会教育行业得到传授和加强的新式社会基础教育。社会基础教育的组织结构根植于分化的现代社会子系统之上,涵盖了德国各种形... 本文强调的观点是,现代教育和教化的基础阶段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学校教授的、面向全民的新式基础教育,二是借助社会教育行业得到传授和加强的新式社会基础教育。社会基础教育的组织结构根植于分化的现代社会子系统之上,涵盖了德国各种形式的社会工作,包括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就业社会工作,以及社区工作、社会热点和罪犯再社会化方面的社会工作。中国的教育和教化体系已经牢固确立了,普通基础教育和社会基础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期望这十大论点的译介,能够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展开相应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基础教育 社会基础教育 现代教育和教化过程的自身逻辑 社会教育学和社会工作 纪律规训性的、拓展经验和交往的、咨询性的教育实践 现代社会性 分享与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CD学前教育政策的转向及其动因、现实隐忧与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文顶 王小英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9,共13页
自涉足学前教育以来,OECD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从主张多样化发展到追求“最佳实践”的转向。“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盛行、构建全球标准化教育治理体系的需要、国家/地区间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明显是这一转向背后的主要动因。这一转向也带来... 自涉足学前教育以来,OECD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从主张多样化发展到追求“最佳实践”的转向。“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盛行、构建全球标准化教育治理体系的需要、国家/地区间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明显是这一转向背后的主要动因。这一转向也带来了多重现实隐忧,体现在矮化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造成学前教育的“文化殖民”、遮蔽学前教育的“复杂性”、引发学前教育政策的“趋同化”。应审慎对待最佳实践的“价值”与“效能”平衡问题、数据依赖性问题以及应用限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 学前教育政策 最佳实践 多样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只能是实践的科学:德国博姆人格主义教育学阐析
12
作者 顾娟 王一凡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51,共16页
现代教育受制于创制思维,在“个体化”和“社会化”两种创制范式之间徘徊不前,造成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危机。这一危机只有在人格主义和人格主义教育学那里才能化解,因为人格主义教育学既不强调个体化,也不强调社会化,而是把人视作人格的存... 现代教育受制于创制思维,在“个体化”和“社会化”两种创制范式之间徘徊不前,造成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危机。这一危机只有在人格主义和人格主义教育学那里才能化解,因为人格主义教育学既不强调个体化,也不强调社会化,而是把人视作人格的存在,维护人格的自主抉择和自由行动。在此思想框架下,德国教育学家博姆基于对西方传统的理论(Theorie)、实践(Praxis)以及创制(Poiesis)的概念区分,指出教育不可能是创制,更不可能是作为静观沉思的理论,而只能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关于教育的科学,只能是实践的科学。博姆人格主义的教育学继承了德国教育学中的教化传统,反对现代教育学从“个体化”和“社会化”两个角度日益成为一种创制的科学的趋势,试图捍卫教育作为人格自由、自主和负责的实践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育学 人格 人格主义 创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存田 董晓英 +1 位作者 乔晓华 张建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任务与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套新的学业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制度详细规定了学生拓展创新学分的组成、认定机构及职责、学分转换的机制、学分认定的标准、... 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任务与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套新的学业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制度详细规定了学生拓展创新学分的组成、认定机构及职责、学分转换的机制、学分认定的标准、学分认定的流程、学分银行管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管理制度 “学分银行”制度 拓展学分 学分替代 分型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作为与策略 被引量:42
14
作者 马建富 蔡巧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12,共6页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农村存量人力资本量减质低,增量人力资本堪忧的实然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转变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重塑城乡关系,构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农村存量人力资本量减质低,增量人力资本堪忧的实然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转变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重塑城乡关系,构建以县域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大职教体系;加强新农科建设,重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瞄准重点人群,精准高效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理念 县域职业教育体系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研究--以江苏省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演克武 王建华 杨海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1-85,共5页
专升本是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分段培养的一种形式,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专升本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升本教育当前面临着两个阶段课程体系内容衔接不畅、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等问题。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 专升本是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分段培养的一种形式,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专升本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升本教育当前面临着两个阶段课程体系内容衔接不畅、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错位等问题。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和企业作为专升本培养程序上三个不同的培养阶段,应该是一个包含衔接和提升的"螺旋链"。基于罗伯特·卡茨的岗位能力素质结构模型,以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酒店具体岗位能力素质结构剖析和与其相匹配的课程进行对比分析,从转段机制、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高专、本科、企业和学生合作共赢的课程衔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课程衔接 “螺旋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23
16
作者 马建富 马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9,共6页
"四化同步"战略的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推行、返乡农民工创业潮的兴起,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诉求。在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改革的主题和主线。目前农村... "四化同步"战略的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推行、返乡农民工创业潮的兴起,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诉求。在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改革的主题和主线。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诸多不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应着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着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着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返乡农民工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9
17
作者 马建富 黄晓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25,共7页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构建一个由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构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是职业农民培育的公益性、跨界性等所要求。在这个支持体系中,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必须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促进这一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构建一个由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构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是职业农民培育的公益性、跨界性等所要求。在这个支持体系中,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必须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促进这一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政府必须明确定位,转变职能;职业院校要研究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涉农企业要积极参与,释放活力;社会要努力做好舆论引导,政策宣导激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培训 社会支持体系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模型、结构及评价原则探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维芳 翟友华 王超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7,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科学合理地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科学合理地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模型、结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需要重构理论模型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 胜任力模型 专业素质结构 评价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莉敏 马欣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
"互联网+"时代要求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掌握相应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新生代农民将是这一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但是,要在农业领域实现"互联网+教育培训"的美好愿景还面临着农村网络技术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互联网+"时代要求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掌握相应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新生代农民将是这一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但是,要在农业领域实现"互联网+教育培训"的美好愿景还面临着农村网络技术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欠缺、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滞后、网络信息平台不健全等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强化自身职能,根据网络教育培训的特征、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新生代农民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网络教育培训政策、加强网络教育培训监管,建立多元网络教育培训投入机制,为实现新生代农民"互联网+教育培训"构筑新优势和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生代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培训 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审视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庆东 马建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79,共4页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的平台与载体,对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关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的平台与载体,对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关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然而,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在面临巨大社会需求的同时,却存在着缺乏社会广泛关注及多维发展动力不足等系列困境。基于此,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应当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础上,善用多方资源,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 价值审视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