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职教师资“六·三”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宏伟 王志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2,共5页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江苏理工学院构建了卓越职教师资"六·三"培养体系,即"三特"逐层递进的办学理念、"三性"和谐统一的培养原则、"三...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江苏理工学院构建了卓越职教师资"六·三"培养体系,即"三特"逐层递进的办学理念、"三性"和谐统一的培养原则、"三能"兼具的卓越职教师资、"三证书"缺一不可的毕业制度、校企校"三元"协同育人的培养路径、"三基地"有力支撑的环境条件。"六·三"培养体系实施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形成一批优质的职教师资教学资源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现代职教 卓越职教师资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效果有效性评价——以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2013-2019年省培项目为案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新生 李锋 +1 位作者 张坚强 谢忠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内,对于参加高职培训的学员而言,只要不存在恶意的倾向,在总体上基于参训学员主观判断而所实际打出的分值会趋于相近或相同,这一结果显示出参训学员所打分值的内在统一性。文章运用统一性检验方法,以江苏省高等职... 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内,对于参加高职培训的学员而言,只要不存在恶意的倾向,在总体上基于参训学员主观判断而所实际打出的分值会趋于相近或相同,这一结果显示出参训学员所打分值的内在统一性。文章运用统一性检验方法,以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为案例,对高职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效果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从而为高职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统一性 高职教师培训机构 培训有效性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发展历程、主要问题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旻 林丽霞 刘晓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
江苏省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中本衔接项目的建设,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对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初期试点、规模扩张、稳步实施的三阶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准入条件... 江苏省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中本衔接项目的建设,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对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初期试点、规模扩张、稳步实施的三阶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准入条件尚需规范、过程监控成效尚不显著、校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质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等问题,需要完善中本衔接项目的准入标准、健全中本衔接项目的过程监控机制、打造校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积极培育学生质量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本衔接 分段培养 贯通培养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锋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27,共5页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必须以恰当的分析模型为基础。根据素质结构说中素质生成的先天遗传或后天习得,结合冰山模型中素质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以及洋葱模型中素质的表层与核心关系等,可以建立素质的三维分析模型,并将教师的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必须以恰当的分析模型为基础。根据素质结构说中素质生成的先天遗传或后天习得,结合冰山模型中素质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以及洋葱模型中素质的表层与核心关系等,可以建立素质的三维分析模型,并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分解为生理—心理素质、规范—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和技能—能力素质。据此,在社会经济转型加速时期,必须积极完善教师医疗和卫生保健体系,重构教师职业伦理道德和规范,建设教师知识和文化管理体系,建构教师能力和技能积累机制,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教体系下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9
5
作者 俞洋 罗印升 郭占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39,共5页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以江苏理工学院ICT技术专业的深度产教融合项目为例,探索和实践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混编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共...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以江苏理工学院ICT技术专业的深度产教融合项目为例,探索和实践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混编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共同进行学生职业管理的“六个共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构建深度产教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探索出更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产教融合 职教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示范中心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单文霞 雷卫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8,共4页
服装产业"西进"与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及我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纵向相互交叉、横向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示... 服装产业"西进"与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及我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纵向相互交叉、横向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统一规划、三个层次、分类实施、开放教学"的架构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9-62,共4页
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经费投入压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取向陷入悖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尚不能满足国际合作战略新布局。为此,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 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经费投入压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取向陷入悖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尚不能满足国际合作战略新布局。为此,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和经验积累机制;盘活和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多种模式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兼顾需求侧改革的成果,重点实施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关系分析
8
作者 王志华 高杰 郑宝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7,共5页
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2000-2012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利用人均净收入差距间接测算了同时期长三角劳动力的流动强度。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强度呈逐年增大的发展态... 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2000-2012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利用人均净收入差距间接测算了同时期长三角劳动力的流动强度。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强度呈逐年增大的发展态势。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三角劳动力流动强度的增大,省际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这样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明确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劳动力流动 制造业 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衔接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叶霞 陈东勤 +1 位作者 王志华 雷卫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46-48,共3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依然遵循中职、本科、专硕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亦是如此,因而存在内容相互涵盖、重复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机械...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依然遵循中职、本科、专硕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亦是如此,因而存在内容相互涵盖、重复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贯通式衔接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策略是:教学目标设置层级化、产教合作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平台、打造校企共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分阶段设计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以解决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 产教合作 校企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的构建——以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教育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印升 臧志军 俞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8-40,共3页
以江苏理工学院培养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师范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架构科学、实践体系合理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 以江苏理工学院培养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师范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中职教师“三三三”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架构科学、实践体系合理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案。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本专业逐步形成了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所特有的职业性,现代产业技术及其实践技能训练的技术性,师德养成、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师范性于一体的三性和谐统一的中职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培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培养模式 技术师范 信息技术类专业 职教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俞超 陆玉梅 +1 位作者 潘冬 张万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8-61,共4页
文章测算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变量,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文章测算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变量,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一个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过程,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不仅显著抑制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而且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能源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基础的多系统耦合效应分析
12
作者 陶蕾花 《福建茶叶》 2020年第2期69-70,共2页
区域创新是一个多系统的耦合体,创新水平或创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创新耦合度。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支撑评价系统耦合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基础多系统耦合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天津和上海的... 区域创新是一个多系统的耦合体,创新水平或创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创新耦合度。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支撑评价系统耦合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基础多系统耦合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天津和上海的区域创新基础子系统的耦合效应比较理想,系统之间达成了一种良性共振耦合并呈动态有序螺旋优化态势。而甘肃、云南、青海、黑龙江、海南和西藏等地区的区域创新子系统耦合效应较低,创新基础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耦合,达成形成相互的螺旋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系统耦合 熵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