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造法原》原稿插图中的江南地域建筑设计与工法研究
1
作者 邰杰 尹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138,139,共9页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文献研究现状,并从原稿插图中的园林建筑设计思想和园林建筑工法技艺两方面来认识插图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思想方面,插图体现了布局连贯、动静结合的园林建筑整体空间谋划;“法”“式”并重的建筑营造;杂糅多样的建筑设计表达。在工法技艺方面,插图体现了大木作为主的匠作门类、尺度化与模数化的量度体系、江南地方性的营造术语。揭示出《营造法原》原稿插图的图像学价值,即对原书释读的补充以及凸显图像文献的设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原》 地域建筑设计 工法技艺 图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抄本《园冶》图式与明末版画中的园林建筑——基于循证设计视角的个案研究
2
作者 王羽霏 邵言蕾 邰杰 《北方建筑》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从循证设计研究的视角出发,将和抄本《园冶》图式与明末版画中的园林建筑进行个案式一一比对研究,并明确提出《园冶》中的图式(即具有范式意义的“设计图样”)是指计成在其造园时所绘制的“施工详图”,经过系统整理和逻辑汇编而形成... 本文从循证设计研究的视角出发,将和抄本《园冶》图式与明末版画中的园林建筑进行个案式一一比对研究,并明确提出《园冶》中的图式(即具有范式意义的“设计图样”)是指计成在其造园时所绘制的“施工详图”,经过系统整理和逻辑汇编而形成,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同时,将明末郑元勋的《影园自记》与《园冶》图式进行“文图互证”,旨在将同一时期的建造说明与建造图纸进行比对,并将《影园自记》视作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小木作”营造的技艺文献。通过验证与比对的研究路径,以呼应阚铎所提及的从“园冶图式”到“建筑图像”的循证设计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抄本《园冶》 图式 明末版画 园林建筑 循证设计 建筑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古籍插图中的园林图像设计研究——以孙温《全本红楼梦》为例
3
作者 陈沛羽 邰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具有卓越的历史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通过采用计算机建模软件,以孙温绘制的《全本红楼梦》为例,选取其中绘制的大观园插图进行计算机复...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具有卓越的历史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丰碑。通过采用计算机建模软件,以孙温绘制的《全本红楼梦》为例,选取其中绘制的大观园插图进行计算机复原,分析其中的园林景观要素,探讨其设计语言的艺术特色和对人物塑造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本红楼梦》 园林图像 景观概念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类一流专业“工作室制”建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邰杰 《设计艺术研究》 2022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将设计类专业内容的复杂性问题、片段性学习时间的整合问题、校外资深艺术设计大师的引入问题、学生职业性素养的建构问题,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将设计类专业内容的复杂性问题、片段性学习时间的整合问题、校外资深艺术设计大师的引入问题、学生职业性素养的建构问题,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实践为途径、提升设计应用能力"的教学理念与运行模式。而且,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最重要的表征形态之一,就是"多学科远缘杂交"的创新设计实验室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专业 艺术设计类专业 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与景观规划的互生关系与案例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邰杰 《北方建筑》 2019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从特色小(城)镇的概念界定出发,明晰了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深度剖析了特色小镇产业类型与景观规划间的互生关系,阐释了产业结构类型与城市景观设计的互生逻辑、产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耦合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逻辑和产业驱动下的特色... 本文从特色小(城)镇的概念界定出发,明晰了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深度剖析了特色小镇产业类型与景观规划间的互生关系,阐释了产业结构类型与城市景观设计的互生逻辑、产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耦合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逻辑和产业驱动下的特色小镇微观景观形态设计,旨在强调特色小镇景观形态建构与产业经济学的内在关联,并为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业类型 景观规划 互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特色小镇的先锋规划理念梳理与“苏绣小镇”景观设计案例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邰杰 《北方建筑》 2019年第5期26-34,共9页
本文从与特色小镇密切关联的园林城市、文化规划、景观都市主义和景观基础设施四大规划理念梳理出发,以江苏苏州"苏绣小镇"特色小镇景观形态建构为典型案例,深度解读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路线与设计方法,认为"苏绣小镇... 本文从与特色小镇密切关联的园林城市、文化规划、景观都市主义和景观基础设施四大规划理念梳理出发,以江苏苏州"苏绣小镇"特色小镇景观形态建构为典型案例,深度解读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路线与设计方法,认为"苏绣小镇"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内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产业社区",即植根于苏绣产业历史技艺优势,注重"苏绣小镇"的苏绣文化总体性规划,并将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进行高度整合,强调了低密度、紧凑型、收缩式景观都市主义的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景观设计 先锋规划理念 形态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园林图像转译与现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以七峰草堂刊本《牡丹亭还魂记》为例
7
作者 朱韦光 邰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9期1-4,共4页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刊行的七峰草堂刊本《牡丹亭还魂记》这一明代经典的版刻插图图像文本,其复杂的景观构造肌理与造园设计手法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感与文脉感。对其设计形式进行深入发掘,聚焦其插图中的园林图像与元素、设计技法与形式...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刊行的七峰草堂刊本《牡丹亭还魂记》这一明代经典的版刻插图图像文本,其复杂的景观构造肌理与造园设计手法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感与文脉感。对其设计形式进行深入发掘,聚焦其插图中的园林图像与元素、设计技法与形式、设计方法与灵感等,以现代转译手法创新性、合理性地运用于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中,体现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景观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图像 版刻插图 现代商业景观 《牡丹亭还魂记》 转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中的“园林图像”转译设计研究--以《西厢记》与婺源特色小镇为例
8
作者 朱韦光 邰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聚焦于明刊本《西厢记》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构景元素与造园技法,通过景观元素的抽象表达和造园技法的引入耦合两个层面的阐述,将江西婺源特色小镇景观设计项目作为设计案例,探索对古籍版刻插图中构景元素的抽象化转译设计及对传... 聚焦于明刊本《西厢记》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构景元素与造园技法,通过景观元素的抽象表达和造园技法的引入耦合两个层面的阐述,将江西婺源特色小镇景观设计项目作为设计案例,探索对古籍版刻插图中构景元素的抽象化转译设计及对传统造园技法的继承创新,旨在强化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图像 转译设计 《西厢记》 婺源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制圆明园图咏》中的造园设计与园林建筑研究
9
作者 田源 邰杰 《北方建筑》 2023年第3期29-37,共9页
《御制圆明园图咏》是仿制《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对圆明园园林景观进行描摹的一部著作,其精美的图画、逸致的诗词无一不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描绘对象圆明园更是被称为“万园之园”屹立于中国古典园林之巅。本文通过... 《御制圆明园图咏》是仿制《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对圆明园园林景观进行描摹的一部著作,其精美的图画、逸致的诗词无一不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描绘对象圆明园更是被称为“万园之园”屹立于中国古典园林之巅。本文通过对《御制圆明园图咏》中园林要素进行分类、整理,展示该版画中的艺术风韵,凸显出圆明园精巧的风景规划设计构思,以期能够为当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文脉传承、设计语言借鉴、空间形式结构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造园图像文本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制圆明园图咏》 造园设计 版画 园林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点石斋画报》中海派建筑图像的个案解析——基于“焦点透视”的研究切入
10
作者 孙艺菲 杨涵雨 邰杰 《北方建筑》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以《点石斋画报》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点石斋画报》相关背景及其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地位,阐释了蕴涵其中的建筑历史图像、“焦点透视”的绘制原理等方面的中西交融特质,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个案图像的环境场景进行设计复... 本文以《点石斋画报》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点石斋画报》相关背景及其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地位,阐释了蕴涵其中的建筑历史图像、“焦点透视”的绘制原理等方面的中西交融特质,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个案图像的环境场景进行设计复原研究。同时强调了画报本身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参考价值。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历史图像文本能够为当下建筑设计提供诸多创意性素材引用的史学参照,在历史建筑保护、文旅景区开发等建造活动中,也可发挥“建筑史图谱”之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海派建筑图像 “焦点透视” 《莽汉寻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综合课程教学与思考
11
作者 蔡玲玉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7期82-84,共3页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艺术学类专业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该文作者基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探讨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综合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关注设计...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艺术学类专业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该文作者基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探讨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综合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关注设计与经济、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素质和修养,规范开展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环境设计 专业综合课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古籍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空间形式与图绘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邰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87-94,共8页
从“神游型”的园林图像空间形式、“风景如画”的图绘结构表达、喜龙仁《中国园林》中的版刻插图共三个部分探讨了明清古籍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空间形式与图绘结构,并聚焦于《玉茗堂还魂记》与《西厢记》的版刻插图进行艺术形式分... 从“神游型”的园林图像空间形式、“风景如画”的图绘结构表达、喜龙仁《中国园林》中的版刻插图共三个部分探讨了明清古籍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空间形式与图绘结构,并聚焦于《玉茗堂还魂记》与《西厢记》的版刻插图进行艺术形式分析,认为“园林版画”即可视作一种独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图稿”,即明清古籍版刻插图中呈现的“园林图像”作为“纸上的园林”,是即时发生的历史风景图像,可成为景观艺术创造所根源的“设计文本库”,也就是黄裳所言的“历史学习的参考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古籍 版刻插图 园林图像 空间形式 图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方志版刻“城市八景图”中园林活动及其空间意象营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赛 邰杰 《湖南包装》 2023年第4期41-45,101,共6页
清代方志中的版刻“城市八景图”是清代风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市民在城市及周边进行公共游憩活动时的理想目的地和观景需求。文章以清代方志版刻“城市八景图”为研究素材,通过对八景图题名、题记和图像的分析,梳理出山水游赏... 清代方志中的版刻“城市八景图”是清代风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市民在城市及周边进行公共游憩活动时的理想目的地和观景需求。文章以清代方志版刻“城市八景图”为研究素材,通过对八景图题名、题记和图像的分析,梳理出山水游赏、田园游赏、城郭远望、公建游园4种活动题材及其活动主体和内容,并进一步从空间范围、构成要素、空间营造手法和氛围总结出活动题材所对应的空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方志 八景图 园林活动 空间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视野的艺术形式研究
14
作者 邰杰 李超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41,共10页
本文从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艺术形式系统,即探析形式系统整体中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方式,各个要素的构造序列是如何借助于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作用力的紧张和松弛,借助于这些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非平衡而生成的... 本文从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艺术形式系统,即探析形式系统整体中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方式,各个要素的构造序列是如何借助于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作用力的紧张和松弛,借助于这些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非平衡而生成的,整体的内在一致性乃其各种内部关系相互适应的结果。而且,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亦遵循形式系统建构之道,其形式子系统以及形式要素在形式系统中均应处于平衡的状态,即在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建立合理的关联,以建构形式的关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系统 艺术形式 形相 功能 结构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版刻插图中的园林景观复原设计——以万历四十五年七峰草堂本《牡丹亭还魂记》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邰杰 朱韦光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
盛行于明代的木刻版画插图艺术记录了古人眼中的园林景象,亦成为当代人研究古人造园活动的珍贵资料。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版刻插图呈现的生机勃勃的园林氛围完美诠释了柳杜二人真挚美好的爱情故事,即以刊行于万历四... 盛行于明代的木刻版画插图艺术记录了古人眼中的园林景象,亦成为当代人研究古人造园活动的珍贵资料。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版刻插图呈现的生机勃勃的园林氛围完美诠释了柳杜二人真挚美好的爱情故事,即以刊行于万历四十五年七峰草堂本石林居士序的《牡丹亭还魂记》为例,对其插图中园林景观元素的创作运用以及氛围营造进行研究,旨在呈现明代刻工对园林景观塑造在图面表达上的精湛工艺与创作技法以及当时的造园风格倾向,亦以计算机虚拟表现技法进行设计性的、概念性的景观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版刻插图 园林图像 景观复原 概念性设计 《牡丹亭还魂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古籍版刻插图中“园林图像”的衍生功用与建构类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邰杰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5期66-76,共11页
作为“传统园林记忆工具”的版刻插图可视为一种“明清造园设计图册”,“模糊逻辑”导引下版刻插图“园林图像”的立体效果图几何建构类型,“理想世界”投影下版刻插图“园林图像”的景观平面图方位建构类型,这3个部分的阐述亦旨在呼唤... 作为“传统园林记忆工具”的版刻插图可视为一种“明清造园设计图册”,“模糊逻辑”导引下版刻插图“园林图像”的立体效果图几何建构类型,“理想世界”投影下版刻插图“园林图像”的景观平面图方位建构类型,这3个部分的阐述亦旨在呼唤一种属于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风景园林制图表达方法与表现形式的诞生,而且这些以园林场景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版刻插图均是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设计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版刻插图 园林图像 园林记忆工具 模糊逻辑 理想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图”互印研究视角中的苏州古典园林构景研究
17
作者 张健健 邰杰 《湖南包装》 2023年第4期25-30,109,共7页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实地调研,从景的内部结构入手,归纳出33种景的构成方式,并且总结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构景的变化规律以及构景的思想根源。在研究方法上亦采用图像引证法,精心择取苏州古典园林的实景型版刻插图、在苏州刊刻...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实地调研,从景的内部结构入手,归纳出33种景的构成方式,并且总结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构景的变化规律以及构景的思想根源。在研究方法上亦采用图像引证法,精心择取苏州古典园林的实景型版刻插图、在苏州刊刻的文学性版刻插图,即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图像资料引证视角,将现实景观照片与园林版画共同运用于“构景法式”的图示指引作用说明。研究结果不仅为古典园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有助于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继承传统和设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构景 版刻插图 “园·图”互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型”工作室建设探索
18
作者 蔡玲玉 邰杰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1期25-28,共4页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须加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致力于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产教融合型”工作室,聚焦于培养实践层面的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以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现代人居环境产业技术深度融合。
关键词 本科高校 产教融合 工作室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版画的风景营造意匠与园林建筑研究——以《天下名山图》为例
19
作者 田源 邰杰 《北方建筑》 2023年第4期40-46,共7页
中国古代山水版画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风景造园内容,其中以明清时期为盛,这些传统且经典的风景营造意匠与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当下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界定园林山水版画的源流脉络,并聚焦于《天下名山图》山水版画中的《龙... 中国古代山水版画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风景造园内容,其中以明清时期为盛,这些传统且经典的风景营造意匠与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当下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界定园林山水版画的源流脉络,并聚焦于《天下名山图》山水版画中的《龙门山图》和《苏门山图》2幅插图,对其园林要素进行分类整理、概念性场景复原,以展示《天下名山图》作为一种富含景观美学、历史性的中国式风景名胜地图版画,体现出我国传统风景营造意匠与园林建筑“亲自然设计”的绿色生态规划理念。这对于当下风景名胜区的更新保护与国家公园的绿色性建构等大尺度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能够在“设计美学”与“自然生态”间的平衡中探索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版画 风景营造 园林建筑 概念性场景复原 《天下名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视觉皮质层面的制像行为阐释——对巴克森德尔《注视与分神》的解析与思考
20
作者 刘珈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I0011,共8页
巴克森德尔的《注视与分神》一文以乔治·布拉克的画作《小提琴与水罐》为分析对象,从生物学层面上对画面形式所指涉的制像行为作了独特解读。本文将以晚近的相关研究为参照物,深入分析《注视与分神》中的重要内容,并从不同方面检... 巴克森德尔的《注视与分神》一文以乔治·布拉克的画作《小提琴与水罐》为分析对象,从生物学层面上对画面形式所指涉的制像行为作了独特解读。本文将以晚近的相关研究为参照物,深入分析《注视与分神》中的重要内容,并从不同方面检验核心观点的合理性、重审此种分析的局限性,进而正确认识艺术微历史研究的可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布拉克 立体主义 视觉特性 艺术微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