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荣贵 王艳 +1 位作者 贾玉芳 马忠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17-317,共1页
目的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有子宫良性病变且有子宫次全切除指征患者,在腹腔镜下处理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动静脉,经阴道前穹隆切口处牵... 目的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有子宫良性病变且有子宫次全切除指征患者,在腹腔镜下处理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动静脉,经阴道前穹隆切口处牵出子宫体后切除子宫体。结果32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50~1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0(50—180)ml,术后体温均〈38℃,术后8—36h肛门排气,24h拔尿管,术后住院6d。结论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预警机制对产后出血影响趋势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锁娣 刘玲妹 魏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8期128-131,共4页
目的评估产前预警机制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系列教育、筛查、诊断、干预措施全面落实产前预警机制,对机制实施后2015年—2017年内所有就诊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统计与分析,并对每季度、每年度的频率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目的评估产前预警机制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系列教育、筛查、诊断、干预措施全面落实产前预警机制,对机制实施后2015年—2017年内所有就诊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统计与分析,并对每季度、每年度的频率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实施前(2015年第1季度)的产后出血频率为1. 92%,通过落实产前预警机制逐渐降低到1. 00%以下,且长期保持低于1. 00%的水平。结论实施有效的产前预警机制,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升产妇妊娠安全系数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预警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妊娠风险筛查 健康教育 风险评估分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白蛋白、游离蛋白S及D-二聚体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秦霜阳 邹玉 钱朝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PA)、游离蛋白S(fPS)及D-二聚体(D-D)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规律产检的PE患者112例记为PE组,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120...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PA)、游离蛋白S(fPS)及D-二聚体(D-D)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规律产检的PE患者112例记为PE组,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120名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血浆PA、fPS及D-D水平;PE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A、fPS及D-D对PE发病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PE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D水平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浆PA、fPS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OR=2.855)、PA(OR=0.314)、fPS(OR=0.297)、D-D(OR=3.053)为PE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血浆PA、fPS、D-D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浆PA、fPS及D-D与PE发病有关,且血浆PA、fPS及D-D联合检测对PE发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白蛋白 游离蛋白S D-二聚体 子痫前期 发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孙溧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6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微创 子宫肌瘤 宫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