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叙事——评李锐“农具系列之一” |
陈树萍
李相银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1
|
|
2
|
盛世君王的“成功”颂歌——从所颂对象考论《诗经》三《颂》的主旨 |
祝秀权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试论语文教育的后现代主义批评 |
刘正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4
|
上下文教学观与“游离文本”现象 |
孔凡成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20世纪以来陈衍研究述评 |
周薇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象征解读:小说审美分析的一个视角 |
施军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7
|
古为今用 贵在取舍 |
宋灏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8
|
张扬形式的魅力——电视节目改革初探 |
刘行芳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9
|
略论清代笔记名著《茶余客话》的文献价值 |
王泽强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论萧乾小说象征化创作 |
施军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1
|
智慧·金钱·道德——《宋定伯捉鬼》的另类解读 |
苗珍虎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2
|
语文教育与文化阐扬 |
刘正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3
|
还是实在一点吧 |
蔡莱莉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4
|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对话 |
刘正伟
顾黄初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