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
被引量:
26
1
作者
刘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101,共5页
受众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从传播学受众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方法论基础出发,针对受众理论主要学说的阙失,我们认为受众理论应在传播学的概念下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整合。
关键词
传播学
受众理论
魔弹论
两级传播论
创新扩散论
受众传播动因分析
受众
大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俊霞
刘云汉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49-57,共9页
准确掌握多音异读字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900多个多音异读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误读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多音字,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规范:一部分只需在语文教学中稍做引导,举一反三,问题...
准确掌握多音异读字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900多个多音异读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误读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多音字,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规范:一部分只需在语文教学中稍做引导,举一反三,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另一部分则需通过合并读音或整理异形词等方法减少多音异读字的数量或读音;还有一部分可以暂时不管,静观其自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音异读字
误读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本文运用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政治、文化、宗教等传播环境的整 体互动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及心理结构,并在选择新的理论视角研究 传统文化受众特质的方法论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受众特质
传播
传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智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从”
《鸿门宴》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
被引量:
26
1
作者
刘强
机构
江苏
省
淮海
工学院
中文
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101,共5页
文摘
受众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从传播学受众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方法论基础出发,针对受众理论主要学说的阙失,我们认为受众理论应在传播学的概念下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整合。
关键词
传播学
受众理论
魔弹论
两级传播论
创新扩散论
受众传播动因分析
受众
大众媒介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俊霞
刘云汉
机构
江苏
连云港
淮海
工学院
中文
系
出处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49-57,共9页
基金
国家语委"十五"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C105-003)"高师学生语言文字现状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的一部分内容。
文摘
准确掌握多音异读字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900多个多音异读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误读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多音字,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规范:一部分只需在语文教学中稍做引导,举一反三,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另一部分则需通过合并读音或整理异形词等方法减少多音异读字的数量或读音;还有一部分可以暂时不管,静观其自然发展。
关键词
多音异读字
误读
规范
Keywords
polyphonic character
misrea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standardization
分类号
H12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强
机构
江苏
省
淮海
工学院
中文
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基金
香港海天基金会<中国受众特质研究>研究论文
文摘
本文运用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政治、文化、宗教等传播环境的整 体互动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及心理结构,并在选择新的理论视角研究 传统文化受众特质的方法论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受众特质
传播
传播环境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智荣
机构
江苏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从”
《鸿门宴》
教材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播学受众理论论略
刘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王俊霞
刘云汉
《汉语学报》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
刘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释《鸿门宴》中的“从”和“敢”
于智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