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临床科室灭菌包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真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56-357,共2页
目的加强临床科室灭菌包后续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对临床科室灭菌包使用前后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加强临床科室无菌包使用前后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储存条件,优化交接方式,正确检... 目的加强临床科室灭菌包后续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对临床科室灭菌包使用前后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加强临床科室无菌包使用前后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储存条件,优化交接方式,正确检查无菌包的质量,及时做好使用后器械的预处理等工作,有效保证无菌包的质量,确保病人使用安全.结论:规范管理可以确保灭菌物品不被污染,保证医疗质量;对使用后器械进行及时正确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成本的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灭菌包管理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兴亮 刘娟 +3 位作者 费忠亭 高爱忠 陈震 刘兴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64-76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thewholeblood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nvitro,IGRA-ELISA)在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143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thewholeblood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nvitro,IGRA-ELISA)在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143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包括11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继发性肺结核66例,和33例非结核病患者进行IGRA-ELISA、结核抗体、抗酸染色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继发性肺结核中,IGRA-ELISA敏感度为90.9%(60/66),均高于结核抗体检测(57.6%,38/66)、抗酸染色检测(16.7%,11/66),且IGRAELISA与另两种方法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p=0.000;χ^2=1.320,P=0.000;χ^2=6.005,P=0.000)。特异度方面3种检测方法均在90%以上,分别为93.9%(31/33),93.9%(31/33),90.9%(30/33),IGRAELISA、结核抗体与抗酸染色检测方法特异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20,P=1.000;χ^2=4.311,P=1.000;χ^2=0.213,p=1.000)。细菌培养阳性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IGRA-ELISA阳性率为96.0%(24/25),而培阴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IGRA-ELISA阳性率为87.8%(36/41)。结论相比其他检测方法,IGRA-ELISA在继发性肺结核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可作为继发性肺结核辅助诊断的有效依据,尤其是培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结核 肺/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京杭 于岩岩 +9 位作者 斯崇文 陈新月 韩忠厚 陈勇 张文谨 徐道振 陈宇萍 于敏 席宏丽 李雪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拉米夫定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11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尔康 朱素尧 +2 位作者 张士红 孟敏 许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斑),且大多伴有进食进饮呛咳和腹泻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结论:麻疹传染性极强,出疹前(前驱期)诊断困难,医院儿科门诊传播不容忽视,门诊传播易使疫情扩散,需加强疫情监控,做好儿童发热门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婴儿 接种 主动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狂犬病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尔康 吴亚松 +3 位作者 薛乐洋 孙海荣 许锁 孟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80-1681,共2页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1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农村居民是主要受感染者,正确全面采取预防措施的只有2/。91例患者病死率100/。结论:...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1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农村居民是主要受感染者,正确全面采取预防措施的只有2/。91例患者病死率100/。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暴露后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全程注射疫苗、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 流行病学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婴儿麻疹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艳 张尔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197,共1页
近年来全国多数地区麻疹疫情再现甚至反弹流行,出现了婴儿麻疹发病高峰,对我国消灭麻疹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麻疹患儿172例,其中&lt;1岁的婴儿麻疹112例(65.12%)。本文分析该112例婴儿麻疹的临... 近年来全国多数地区麻疹疫情再现甚至反弹流行,出现了婴儿麻疹发病高峰,对我国消灭麻疹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麻疹患儿172例,其中&lt;1岁的婴儿麻疹112例(65.12%)。本文分析该112例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麻疹 临床特征 麻疹疫情 发病高峰 消灭麻疹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平 胡义扬 +13 位作者 刘成 徐列明 刘成海 孙克伟 胡德昌 尹有宽 周霞秋 万谟彬 蔡雄 张志清 叶军 唐宝璋 周仁兴 贺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对照药为和络舒肝胶囊,疗程24周并随访12周。结果:试验组110例, 对照组106例,其中治疗前进行肝组织学检查者分别为99例和96例,...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对照药为和络舒肝胶囊,疗程24周并随访12周。结果:试验组110例, 对照组106例,其中治疗前进行肝组织学检查者分别为99例和96例,治疗后作2次肝活检者分别为50例和43例。治疗后,试验组纤维化分期降低1期以上者占52%,显著高于对照组(23.3%), 同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显著下降;试验组治疗12周、24周时的血清HA、LN、P-Ⅲ-P及Ⅳ-C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其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血清Alb、ALT、AST、GGT、ALP均有显著改善;但试验组血清ALT改善率、GGT的下降值及Alb含量的增加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停药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和ALT稳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治疗后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治疗前 多中心临床观察 试验 下降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异甘草酸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礼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76-1780,共5页
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单一立体异构体镁盐,其中18a-异构体甘草酸含量达99%以上,是从天然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经碱催化异构化后成盐精制而得,既往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解毒、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单一立体异构体镁盐,其中18a-异构体甘草酸含量达99%以上,是从天然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经碱催化异构化后成盐精制而得,既往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解毒、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口。异甘草酸镁是第四代甘草酸制剂,具有复合功能的抗炎药物,临床多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肝损伤或肝功能异常。现将异甘草酸镁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肝炎 肝硬化 肝损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视管理在传染病门诊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爱红 王晶晶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3期649-649,共1页
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通俗地讲,是通过眼睛将所管理的区域的信息、异常的问题、不良的现象收集整理并做出反应。目视... 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通俗地讲,是通过眼睛将所管理的区域的信息、异常的问题、不良的现象收集整理并做出反应。目视管理具有形象直观、容易识别、简单方便、传递信息快的特点,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高,便于现场各方面人员的协调配合与相互监督。目视管理的常用工具有标志线、标志牌、显示装置、颜色、指示书等。门诊实施目视管理,能及时发现就诊病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帮助病人建立合理的就诊流程,有效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播散,防止交叉感染。现就目视管理在传染病门诊的应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门诊 医院感染 目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肝穿刺组织活检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礼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穿刺 组织活检 失败原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山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自发性破裂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鑫 许金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77-3577,共1页
患者男,68岁。1周前因劳累出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为持续性钝痛,伴少量血尿1次,有时伴低热。于2012年5月17日收治入院。患者1周前旅游登山时憋尿.突然出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之后有少量血尿1次。近期无外伤史,无结石、无肿瘤病史... 患者男,68岁。1周前因劳累出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为持续性钝痛,伴少量血尿1次,有时伴低热。于2012年5月17日收治入院。患者1周前旅游登山时憋尿.突然出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之后有少量血尿1次。近期无外伤史,无结石、无肿瘤病史.10年前有肺结核病史。体检:神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自发性破裂 登山 腰部酸痛 持续性钝痛 无外伤史 肺结核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亚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存活病例远期预后观察
12
作者 朱礼尧 汪习成 +2 位作者 薛乐洋 李晶 郭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肝炎 病毒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热消融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13
作者 朱农 吕春 张晓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87-2087,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热消融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肝癌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独TACE治疗和热消融同步TACE治疗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88%...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热消融同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肝癌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独TACE治疗和热消融同步TACE治疗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88%、87.50%、7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TACE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热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梅毒49例分析
14
作者 郝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症状、诊断、处理方法等临床资料.方法:分析综合49例妊娠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驱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孕早、晚期规范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规范治疗或未治疗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梅...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症状、诊断、处理方法等临床资料.方法:分析综合49例妊娠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驱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孕早、晚期规范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规范治疗或未治疗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19例在妊娠早期、晚期各进行水剂青霉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所生新生儿足月儿18例,早产儿1例,均无临床症状,血清学滴度(RPR)低于母亲或为阴性;对照组(20例不规范治疗和10例未治疗):早产5例,其中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2个,3例流产,胎膜早破3例,产下活婴25例(双胎1例),其中1例手背有皮损.64%(16/25)血清RPR滴度高于母亲.结论:青霉素早期规范化治疗妊娠梅毒和新生儿梅毒是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措施,可望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诊断 青霉素治疗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肝灵口服液的制备及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力 张明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I0009-I0010,共2页
关键词 愈肝灵口服液 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耿光星 张学广 +1 位作者 耿世馨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3-555,共3页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韧带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邻近神经根、脊髓、血管及软组织,导致颈、肩部产生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绝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1]、中医针灸推...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韧带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邻近神经根、脊髓、血管及软组织,导致颈、肩部产生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绝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1]、中医针灸推拿[2]、银质针导热[3,4]等治疗方法。神经阻滞治疗精准、可视,将药物注射于神经附近,损伤小、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银质针导热疗法主要应用于软组织疼痛,起效慢但作用持久。本研究通过将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与银质针导热疗法结合,探讨该方法在缓解颈型颈椎病病人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上的疗效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软组织疼痛 中医针灸推拿 神经阻滞治疗 非手术治疗 神经根 药物注射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尖锐湿疣11例治疗和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益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73-3173,共1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居性病的第2位。近几年来,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妇女妊娠后,体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更容易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其危害性大,不仅给孕...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居性病的第2位。近几年来,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妇女妊娠后,体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更容易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其危害性大,不仅给孕妇身体带来一定的身心痛苦,还可导致胎膜早破、绒毛膜炎症,甚至引发胎儿宫内感染。孕期疣体生长迅速,严重危害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对早期感染者,家属及患者自愿者可采用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一般情况下,人类乳头瘤病毒无遗传性,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健康,但如果经阴道分娩胎儿将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现将我院门诊确诊的11例孕妇尖锐湿疣的治疗护理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尖锐湿疣 孕妇 护理 治疗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类乳头瘤病毒 胎儿宫内感染 胎儿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