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 1
-
-
作者
张永徽
-
机构
江苏海门三厂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一、分类法 高中化学乙种本总共有九十九个演示实验,根据各个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可分为三类: 1.单纯验证型:这类实验以现象明显,变化单一.操作简单的试管实验为特点。如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甲苯、二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红磷、白磷燃点温度的定性比较……等。这类实验结合“生演法”教学较好。 2.观察分析型:这类实验除了验证物质的某种特性和原理外,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也是实验的重要教学目的。这类实验以现象变化错综复杂为特点。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浓硝酸与铜片反应,片刻后加水(稀释)
-
关键词
类实验
丁达尔现象
演示实验教学
燃点温度
高中化学
教学目的
硫酸钠溶液
金属钠
演法
稀硝酸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介绍二种原电池用锌电极的制取方法
- 2
-
-
作者
冯荣
-
机构
江苏省海门县三厂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5-25,共1页
-
文摘
中学化学的铜、锌原电池实验中,由于实验用的锌电极不纯而出现与铜电极用导线相联后插入稀H<sub>2</sub>SO<sub>4</sub>溶液中时,锌电极上仍有大量气泡产生,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二个制取该实验用的锌电极的方法,用于该实验,效果较好。
-
关键词
锌电极
中学化学
制取方法
铜电极
汞齐
教学效果
电镀液
电镀过程
小电流
用水冲洗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体会
- 3
-
-
作者
张永徽
朱秋平
-
机构
江苏海门县三厂中学
上海东新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1984年第4期16-19,共4页
-
文摘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教材特点,把握联系、分门别类,列表对比、概括总结,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值得研究的。下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演示实验
氧气反应
原子结构
二氧化氮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重视双基教学 提高复习质量
- 4
-
-
作者
秦启忠
-
机构
江苏省海门县三厂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1年第4期25-27,共3页
-
文摘
如何进一步提高生物学科复习质量,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狠抓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编织知识网络,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没有脱离大纲和教材,而考生失误之处恰恰是忽视了基础知识训练。究其原因是没有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起来;
-
关键词
知识训练
生物学科
知识网络
记忆方法
基本技能训练
知识的基础
高考试题
结构单位
DNA
生物学概念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