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胱氨酸-Fe(Ⅲ)-邻菲啰啉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半胱氨酸的含量
1
作者 刘毅 袁莉 +2 位作者 袁嘉怡 储文 马卫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巯基的非必需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在人体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体内的浓度水平与多种疾病相关[1-2]。半胱氨酸在食品、制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因此建立省时、高效的检测半胱... 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巯基的非必需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在人体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体内的浓度水平与多种疾病相关[1-2]。半胱氨酸在食品、制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因此建立省时、高效的检测半胱氨酸的方法对于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Fe(Ⅲ)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半胱氨酸 邻菲啰啉 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生理 浓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含量
2
作者 袁莉 刘毅 +2 位作者 储文 袁嘉怡 马卫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将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取1.20 mL样品稀释液、1.25 mL pH 3.0 Clark-Lubs(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和1.25 mL 1×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2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在315 nm处分别测量空白溶... 将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取1.20 mL样品稀释液、1.25 mL pH 3.0 Clark-Lubs(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和1.25 mL 1×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2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在315 nm处分别测量空白溶液(I_(0))及样品溶液(I)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计算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ΔI=I-I_(0)。分取1.00 mL样品稀释液、0.75 mL pH 3.4 Clark-Lubs缓冲溶液和2.50 mL 5×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3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以水为参比,在564 nm处测量空白溶液(A_(0))和样品溶液(A)的吸光度,计算吸光度差值ΔA=A-A_(0)。结果显示:酒石酸泰乐菌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3~1.2 mg·L^(-1)内和ΔI呈线性关系,在4.0~48.0 mg·L^(-1)内和ΔA呈线性关系。2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22 mg·L^(-1)和0.107 mg·L^(-1),回收率分别为99.0%~101%和98.2%~101%,测定值的RSD均小于1.0%。推断了2种方法的反应机理,ΔI和ΔA随酒石酸泰乐菌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均和形成了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有关,形成的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中酒石酸泰乐菌素和虎红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6和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乐菌素 虎红 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宫颈癌活性
3
作者 王秀军 姜文韬 +13 位作者 何景粱 陈慧杰 乔悦 王德伟 王炳岩 侯啸 刘伟 耿婷 张思懿 刘星 马少杰 刘彬 杨明利 吉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3,共11页
以胡椒碱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肾细胞(293T)、宫颈癌(HeLa)和乳腺... 以胡椒碱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肾细胞(293T)、宫颈癌(HeLa)和乳腺癌(MDA-MB-321)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大多数衍生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5-FU)和胡椒碱.化合物6b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高,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3.49μmol/L,对MDA-MB-321细胞的IC50值为20.89μmol/L.机理研究发现,化合物6b不仅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侵袭、黏附和克隆能力,而且对HeLa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化合物6b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抗肿瘤 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白鲜皮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芸 徐华 +4 位作者 徐长丽 金俊杰 秦昆明 高珣 李伟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53-2063,共11页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通过利用SwissADME数据库对白鲜皮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预测,筛选主要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白鲜皮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从白鲜皮中共分析鉴定了12种成分,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48个关键靶点和14条主要通路。结论采用L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快速分析白鲜皮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初步揭示了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做作用靶点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石芸 毛银雪 +4 位作者 金俊杰 高珣 唐丽娟 秦昆明 李伟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123-13128,共6页
研究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的药效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作用网络,解释牛蒡子炮制机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牛蒡子炮制前后6个质量标志物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 研究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的药效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作用网络,解释牛蒡子炮制机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牛蒡子炮制前后6个质量标志物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结果显示: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成分可通过多靶点作用,在抗肿瘤、抗炎、心脏损伤保护、抗高血压等方面发挥作用,且各个成分的相关作用靶点相互交联,共同发挥多靶点药效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的主要药效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其炮制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质量标志物 作用靶点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冰 宁汝曦 +3 位作者 秦昆明 封亮 贾晓斌 蔡宝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05-2209,2215,共6页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工艺过程连贯性操作,摒弃了传统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可极大地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升中药饮片质量...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工艺过程连贯性操作,摒弃了传统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可极大地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升中药饮片质量。目前,推动实施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本文聚焦于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在简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分合”演变史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近况,明确提出构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体系,并指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面临的窘境。以期引起业内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加工 中药炮制 一体化技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秦昆明 李伟东 +3 位作者 张金连 张炳勋 朱岷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71-2677,共7页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水平有限、标准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引起了行业的广泛...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水平有限、标准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系统的开展中药制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并且开发系列新型智能化中药制药装备,对于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通过系统调研中药制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课题组指出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中药制药装备研究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对中药制药装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制药装备 发展战略 设备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晶金 李杰 +2 位作者 许锦涛 吴嘉迪 官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0,83,共6页
通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odecyl hydroxypropyl sulfobetaine,DSB)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生物被膜的清除效率和多糖胞间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形成等作用指标的检测,为DSB... 通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odecyl hydroxypropyl sulfobetaine,DSB)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生物被膜的清除效率和多糖胞间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形成等作用指标的检测,为DSB防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污染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万古霉素为阳性对照,利用XTT减低法,评价DSB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的影响及对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清除效率。采用刚果红培养基,观察DSB对PIA产生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SB对生物被膜作用的效果。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1024、512、256和128 mg/L的DSB对ATCC 35984生物被膜内细菌的代谢有极显著影响(P<0.001);质量浓度依次为64、32、16和8 mg/L的DSB在6、12和24 h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P<0.001);质量浓度为16和8mg/L的DSB对PIA形成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DSB在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及清除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等环节均可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代谢 PIA 清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正交设计优化复方降脂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曹蕾 邹明慧 +4 位作者 秦雪莹 闫占宽 冯静 高珣 秦昆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737-10745,共9页
为了优选复方降脂口服液的提取工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复方降脂口服液中的功效成分,结合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方降脂口服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AKT1... 为了优选复方降脂口服液的提取工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复方降脂口服液中的功效成分,结合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方降脂口服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AKT1、IL6、PPARG等关键靶点,通过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AM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以功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设计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焦山楂、赤小豆、决明子、茯苓、薏苡仁、枸杞子6味药加1 500 mL水浸泡60 min,煎煮45 min后下荷叶、陈皮、玫瑰花共煎25 min。可见复方降脂口服液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途径治疗单纯性肥胖,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确定工艺评价指标,优选的工艺稳定,可为口服液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复方降脂口服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吡啶类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佟萍 吴江萌 +6 位作者 徐萍 王晓莹 李海南 王城 杨斯淇 周嘉荟 许瑞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9-1316,共8页
分别以3-甲基-2-氨基吡啶(L_(1))、5-溴-2-氨基吡啶(L_(2))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CH_(3)COO)_(4)(L_(1))_(2)](1)和[Cu_(2)(CH_(3)COO)_(4)(L_(2))_(2)](2),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 分别以3-甲基-2-氨基吡啶(L_(1))、5-溴-2-氨基吡啶(L_(2))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CH_(3)COO)_(4)(L_(1))_(2)](1)和[Cu_(2)(CH_(3)COO)_(4)(L_(2))_(2)](2),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1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2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每个配合物含有2个铜中心离子、4个醋酸根离子和2个配体(L_(1)或L_(2))分子;每个醋酸根都起到桥联作用,分别与2个Cu^(2+)配位,形成笼状结构;每个Cu^(2+)均为五配位变形四方锥构型。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显示出良好抑制作用;对DPPH·具有良好清除效果;均表现出准可逆氧化还原的电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Ⅱ)配合物 氨基吡啶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磷酸西格列汀中基因毒性杂质乙二胺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穆丽娜 董淑波 +5 位作者 魏佳佳 周安琪 陈勇 杨汉跃 张珍明 杨永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对乙二胺进行衍生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磷酸西格列汀中基因毒性杂质乙二胺的含量。以Waters CORTECS®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5 mmol·L^(-1)乙酸铵-乙酸缓冲溶液(pH 5.6... 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对乙二胺进行衍生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磷酸西格列汀中基因毒性杂质乙二胺的含量。以Waters CORTECS®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5 mmol·L^(-1)乙酸铵-乙酸缓冲溶液(pH 5.6)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乙二胺的线性范围为0.50~33.5μg·L^(-1),检出限(3.3s/k)为0.55μg·L^(-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102%~103%。对平行配制的6份加标供试品溶液进行重复性和重现性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磷酸西格列汀 基因毒性杂质 乙二胺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ERK激酶相分离荧光探针定点整合的稳定细胞株
12
作者 杨玉梅 张坤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4,共6页
旨在构建人AAVS1位点定点敲入的诱导表达型ERK-SPARK激酶荧光探针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150)。根据AAVS1位点的DNA序列设计和已公开ERK-SPAEK荧光探针碱基序列构建了两端带有750 bp同源臂的诱导型ERK-SPARK表达盒的同源重组供体质粒... 旨在构建人AAVS1位点定点敲入的诱导表达型ERK-SPARK激酶荧光探针的人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150)。根据AAVS1位点的DNA序列设计和已公开ERK-SPAEK荧光探针碱基序列构建了两端带有750 bp同源臂的诱导型ERK-SPARK表达盒的同源重组供体质粒。其次,利用在线设计工具设计了3个靶向AAVS1位点的sgRNA,并克隆至pX330骨架质粒中得到3个能定点切割AAVS1位点的CRISPR/Cas9打靶载体,将同源重组供体质粒分别与表达CRISPR/Cas9打靶载体共转染KYSE-150细胞,经Dox诱导表达24 h后进行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和流式细胞分选,得到抵抗嘌呤霉素且表达GFP的细胞亚群。再应用PCR鉴定基因型,以及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对获得的细胞群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获得片段的大小与诱导型ERK-SPARK表达盒的大小一致。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该细胞群表达了ERK-SPARK探针融合蛋白。荧光探针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在未经Dox诱导表达条件下,细胞株有极少量泄漏表达;经Dox诱导表达后,GFP荧光蛋白在细胞质内均匀分布,无明显聚集成点现象;在加入EGF激活ERK激酶后,原本在细胞质内均匀分布的GFP绿色荧光聚集成高亮度的绿色液珠。成功获得了可诱导表达检测ERK激酶活性的SPARK荧光探针的稳定细胞株,解决了瞬时表达ERK-SPARK探针效率不稳定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问题,为后续建立基于SPARK技术的高通量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平台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AAVS1安全港 同源重组 SPARK荧光探针 稳定细胞株 KYSE-150细胞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