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凹和上凸型海洋内孤立波对遥控潜航器的作用力研究
1
作者 赵洁 查国震 +2 位作者 宋新改 宋新新 彭红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2-424,共13页
遥控潜航器在海洋环境勘测、钻井支持和水下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控潜航器在陆架和陆坡处工作时很容易遭遇海洋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s, ISWs)。海洋内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诱发水平向和垂向流,从而对正在下放、回收... 遥控潜航器在海洋环境勘测、钻井支持和水下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控潜航器在陆架和陆坡处工作时很容易遭遇海洋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s, ISWs)。海洋内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诱发水平向和垂向流,从而对正在下放、回收和作业状态的遥控潜航器施加作用力。本文分别利用连续分层e KdV和KdV方程估算2个振幅相近的下凹和上凸型海洋内孤立的流速场,进而利用莫里森公式(Morison’s equation)估算这2个海洋内孤立波对1个遥控潜航器的作用力,比较遥控潜航器在不同类型海洋内孤立波流场中的受力差别。研究表明:下凹和上凸型海洋内孤立波均会对遥控潜航器施加较强的水平向力,且不同类型海洋内孤立波在相同深度上对遥控潜航器施加的水平向力的方向不同;对下凹型海洋内孤立波,遥控潜航器在上、下层所受水平向力的大小相差不大;对上凸型海洋内孤立波,遥控潜航器在下层所受水平向力是上层所受的水平向力的2倍;2种类型海洋内孤立波对潜航器施加的垂向力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遥控潜航器 上凸型 下凹型 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数据在海洋大气折射环境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成印河 彭上博 +3 位作者 赵彬彬 张玉生 郭相明 高超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海上大气折射率是影响电波传播的重要因子,是构建电波环境数据库的重要元素.而再分析数据是其重要的数据源,因此本文利用典型海域的GPS探空数据从两个方面开展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ERA-interim)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FNL(FiNal... 海上大气折射率是影响电波传播的重要因子,是构建电波环境数据库的重要元素.而再分析数据是其重要的数据源,因此本文利用典型海域的GPS探空数据从两个方面开展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ERA-interim)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FNL(FiNal)再分析数据在大气折射环境的应用评估,包括直接应用和作为初始场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靠近大洋的“开阔”海域,FNL再分析数据对大气折射率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其中在北极、南极海域,FNL数据计算的修正大气折射率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RMSE)分别为4.7和2.8 M单位;而在相对封闭的海域,ERA-I再分析数据刻画的大气折射更准确.大气波导识别方面,ERA-I再分析数据能识别大部分波导,而FNL再分析数据只能识别小部分波导尤其是海上波导,在波导高发的中东地区,二者正确率分别为58.1%和45.4%.在数值模拟中,两种不同数据初始场对模拟大气折射率的影响不大,各站点计算修正大气折射率的RMSE均小于1M单位.研究结果可对不同海域大气折射环境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 FNL 大气折射率 WRF模式 大气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海洋牧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封苏兰 李玉 +5 位作者 朱琳 谢艺萱 洪晨飞 卢霞 李向阳 王雪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2,共9页
为了解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的环境状况,通过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Pb、Cd、As、Hg)进行测定;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海州湾... 为了解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的环境状况,通过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Pb、Cd、As、Hg)进行测定;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海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程度,并结合PCA/APCS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进行定量分析,可为海洋污染防控和海水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评估认为海水中的As具有高生态风险,Cd、Cu和Zn处于中度生态风险;(2)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发现海州湾海洋牧场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状态,主要受到Cd与Hg的影响;(3)由受体模型定量分析可知,海洋牧场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来源主要包括养殖中产生的污染、陆源排污及2009年以前的临河口排污,其中养殖产生的污染对Cu、Zn、Ni、Pb和Cr的贡献率大于50%,陆源排污对As和Cd的贡献率分别为40.33%和82.85%,而Hg主要受2009年以前临河口排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风险 重金属 污染物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son-3的海洋二号C卫星IGDR数据质量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波 王锦洋 +2 位作者 宋焕宇 翟国君 桂维振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评估国产第3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C卫星(HY-2C)高度计产品质量,选择HY-2C卫星15~56周期的IGD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质量评估。首先分析了HY-2C卫星IGDR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后以同期Jason-3卫星GDR数据为参考,利用标准差、... 为了评估国产第3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C卫星(HY-2C)高度计产品质量,选择HY-2C卫星15~56周期的IGD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质量评估。首先分析了HY-2C卫星IGDR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后以同期Jason-3卫星GDR数据为参考,利用标准差、均方根误差(RMSE)、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两卫星之间的后向散射系数、有效波高、海况偏差、电离层延迟改正和湿对流层延迟改正等地球物理参数的日均值情况;最后统计了HY-2C卫星地面轨迹自交叉点海平面异常(SLA)不符值以及HY-2C和Jason-3之间的互交叉点SLA差值。结果显示:HY-2C数据完整性较高,有效性较好;与Jason-3对应的地球物理参数日均值一致性较好;地面轨迹自交叉点SLA不符值的RMSE为5.80 cm,平均值为0 cm;互交叉点SLA差值的RMSE为5.46 cm,平均值为1.84 cm。因此,HY-2C卫星整体运行稳定,精度与Jason-3接近,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海面高异常 星星交叉相对定标 高度计定标检验 数据质量评估 海洋二号C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佳龙 焦明连 +1 位作者 王晓 汤均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0-43,61,共5页
本文对海洋测量课程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以“海洋水文测量”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进行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以供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海洋测量 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与数值模式的浒苔漂移输运预报:以江苏近海为例
6
作者 林连杰 董昌明 +7 位作者 嵇宇翔 LIM KAM SIAN Kenny Thiam Choy 李兆鑫 蒋星亮 曹玉晗 高慧 王胜强 曹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
浒苔暴发是影响全球近岸海域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该研究基于大气-波浪-海洋集合模式,根据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浒苔位置,采用拉格朗日漂流模式对浒苔进行追踪并预报其漂移路径。与卫星观测结果对比表明,该集合模... 浒苔暴发是影响全球近岸海域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该研究基于大气-波浪-海洋集合模式,根据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浒苔位置,采用拉格朗日漂流模式对浒苔进行追踪并预报其漂移路径。与卫星观测结果对比表明,该集合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报浒苔的位置、分布及其漂移路径。此外,该研究还讨论了Stokes漂流对于模式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Stokes漂流可以修正浒苔漂移路径,有效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模式预报 Stokes漂流 江苏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声速剖面快速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臣 李明 +3 位作者 陈希 毛科峰 王鹏皓 刘宇航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重构声速剖面。上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声速与海表信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是逐格点重构对于大区域三维声速场重构而言计算效率低下。为此,本文基于HYCOM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资料,采用三维经验正交函数法(three dimens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3D EOF)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建立声速与海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等海表信息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提出一种区域逐深度层的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重构方法(3D EOF-RF)。声速剖面重构结果表明:3D EOF-RF的重构精度和重构效率均有效提高,且重构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声速剖面重构的平均精度比经典sEOF-r法提高1.5 m/s,重构效率提高7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EOF分解 随机森林 快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国光纤骨干网络的相对论重力测量模拟
8
作者 安树伟 冯伟 +3 位作者 穆庆禄 杨萌 王长青 钟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43,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时频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原子钟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基于相对论原理的重力测量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本文综合考虑国内外多家机构的光学原子钟精度水平,开展基于我国光纤骨干网络的相对论重力测量模拟实验,...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时频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原子钟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基于相对论原理的重力测量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本文综合考虑国内外多家机构的光学原子钟精度水平,开展基于我国光纤骨干网络的相对论重力测量模拟实验,同时讨论了潮汐作用以及单、双向时频传递方式下的多链路观测对其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40)Ca^(+)光钟和我国光纤链路,采用相对论重力测量的方法,有望实现精度为8.1mm的上千公里海拔高程传递.本文引入间接平差原理,建立基于相对论重力测量的光纤网间接平差函数模型.当采用单向时频传递方式时,经光纤网间接平差前后,11个站点高程测定的总体精度从21.0 mm提高至9.0mm.当采用双向时频传递方式时,光纤网间接平差前,11个站点的高程测定总体精度为11.5mm,相对于采用单向时频传递方式提高约45%;经光纤网间接平差后进一步提升至8.9mm,与采用单向时频传递方式的精度相当.本文的研究基于真实的光钟以及光纤链路稳定度指标,为后续开展基于我国光纤骨干网络的相对论重力测量实验提供一定参考,为建立与维护我国毫米级高程基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相对论 重力测量 高程基准 光纤时频传递 光纤网间接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与物理模型的中尺度涡声速剖面重构
9
作者 李洪臣 李明 +3 位作者 王鹏皓 毛科峰 朱宇航 刘宇航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60,共14页
针对中尺度涡内声速剖面结构复杂且重构误差显著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Argo剖面,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和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提出了PIRF-DEN模型。通过将海表面温度、高度异常、盐度、密度等海表环境参数与Argo密度作为输... 针对中尺度涡内声速剖面结构复杂且重构误差显著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Argo剖面,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和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提出了PIRF-DEN模型。通过将海表面温度、高度异常、盐度、密度等海表环境参数与Argo密度作为输入,建立了“水面-水下”声速映射关系。同时,基于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重构涡旋内密度场,将海表环境参数和涡旋重构密度输入映射关系并重构了涡旋内声速剖面。研究结果表明,PIRF-DEN模型显著提高了声速剖面的重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至0.8324 m/s和1.3869 m/s,较传统的sEOF-r方法降低了87.3%和83.7%,且声速重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重构 随机森林 中尺度涡统一结构模型 垂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3年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农作物精细分类数据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梦 王卷乐 +2 位作者 李凯 江嘉伟 邹伟豪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所在的黑龙江跨境流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面临全球冲突不断增加和粮食供应链的短缺危机,加强黑龙江跨境流域农业资源的监测和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所在的黑龙江跨境流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面临全球冲突不断增加和粮食供应链的短缺危机,加强黑龙江跨境流域农业资源的监测和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数据集以黑龙江跨境流域作为研究区,运用机器学习和样本迁移方法,构建一套全面的农作物精细分类体系。基于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以及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Landsat和Sentinel影像为数据源,完成2015、2020和2023年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分类,总体精度超过84%,Kappa系数大于0.81。通过时空变化分析,揭示了黑龙江跨境流域农作物的格局与变化特征,对该流域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类 Sentinel-2 LANDSAT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1990-2020年土地覆盖与耕地资源时空变化
11
作者 邹伟豪 王卷乐 +3 位作者 杨可明 刘梦 江嘉伟 刘亚萍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2-13,共12页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的土地资源优越,是东北亚粮食生产潜力巨大的区域。掌握其过去土地覆盖和耕地变化对区域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域长期土地覆盖和农业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GlobeLand 30和GLC_FCS 30数据集,获...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的土地资源优越,是东北亚粮食生产潜力巨大的区域。掌握其过去土地覆盖和耕地变化对区域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域长期土地覆盖和农业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GlobeLand 30和GLC_FCS 30数据集,获取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的30米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引入土地覆盖转移矩阵、动态度以及变化强度等模型对黑龙江流域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耕地资源变化及其中俄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类型中林地占主导地位,其次为草地和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占比较小。1990-2020年,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其中1990-2000年变化最大,而2010-2020年是耕地面积增加较为明显的时期。中俄对比分析显示,黑龙江流域内中国部分的耕地面积远多于俄罗斯部分的耕地面积,1990-2000年中国部分的耕地变化的剧烈程度也远远高于俄罗斯部分的耕地变化,但后20年有明显减弱。从共同点来看,黑龙江流域内中俄两个区域耕地变化趋势均为先减少后增加,不同之处在于1990-2020年中国区域内耕地总面积减少,俄罗斯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略有增加。研究发现人口迁移、城镇化、土地改革以及资金短缺可能是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未来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耕地资源 黑龙江流域 俄罗斯 农业发展 中蒙俄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无人机影像道路识别
12
作者 李子威 石娟 +1 位作者 王皓辰 王飞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2,共5页
使用无人机影像进行道路识别在城乡发展规划、智能交通管控和基础设施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度学习算法在无人机道路识别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无人机影像中常因背景复杂、目标重叠和尺度变化等问题导致识别精度低,不能很好... 使用无人机影像进行道路识别在城乡发展规划、智能交通管控和基础设施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度学习算法在无人机道路识别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无人机影像中常因背景复杂、目标重叠和尺度变化等问题导致识别精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要。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无人机道路识别的数据集并基于YOLOv8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在主干网络部分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强调重要特征,抑制无关或冗余特征,提升特征表示能力,从而减低模型错检、漏检和复检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精度为85.20%,相较原模型提升了5.02%,并且优于其他模型,为无人机影像道路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无人机影像 道路识别 YOLOv8算法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化快速实景建模技术探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韩友美 许梦兵 +1 位作者 户忠祥 王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88,共4页
智慧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对实景三维模型的真实感、实用性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生产高精细、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结合空中倾斜摄影测量建模的特点,探索了基于空中倾斜摄影和地面近... 智慧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对实景三维模型的真实感、实用性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生产高精细、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结合空中倾斜摄影测量建模的特点,探索了基于空中倾斜摄影和地面近景摄影测量快速进行一体化建模的技术,从近景传感器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方面探究了一套高效的空地一体化建模工艺,并完成了试验区的空地一体化实景模型制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项研究弥补了空中倾斜摄影建模在近地面模型变形甚至缺失的不足,使基于倾斜摄影测量进行实景建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 空地一体化 实景三维 高精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辉 卢霞 +4 位作者 王晓新 何爽 李珊 郑薇 罗文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为精准实施海域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与有效管理,开展了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扩张模式研究。选取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分别计... 为精准实施海域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与有效管理,开展了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扩张模式研究。选取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分别计算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江苏近海紫菜区养殖面积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揭示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分布面积分别为804.69hm^(2)、6097.95hm^(2)、29453.29hm^(2)、42316.98hm^(2),呈现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2)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海域以及盐城-南通交界海域。(3)基于2018年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格局,在江苏近海的部分港口航运区和特殊利用区存在紫菜养殖的不合理用海行为。(4)连云港海域紫菜养殖扩张模式以密度增大的填充型为主,盐城-南通交界海域以密度增大的外延型为主。该研究可为相关海洋管理部门提供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和扩张模式的基础数据,也可为控制江苏近海紫菜养殖规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紫菜 空间分布 扩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AS-InSAR技术反演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邦彦 任志忠 +2 位作者 张琪 李云 王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5,共5页
本文基于30景Sentinel-1影像,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反演了2018年4—10月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并利用非冰雪覆盖的基岩区形变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为9 mm,表明SBAS-InSAR技术应用于冰川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 本文基于30景Sentinel-1影像,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反演了2018年4—10月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并利用非冰雪覆盖的基岩区形变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为9 mm,表明SBAS-InSAR技术应用于冰川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升降轨数据对不同坡向形变监测的敏感性,以及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冰川运动的主流线在东西坡交汇的中轴部,研究区平均形变量达-34.8 mm。在典型剖面上,随着海拔逐渐降低,冰川形变呈先缓慢减少,后快速增加,再缓慢减少的趋势,平均形变量为-50.1 mm。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已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可为冰川灾害早期识别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BAS-InSAR 冰川形变 色东普流域 坡向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遥感技术海面盐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原 邱志伟 +2 位作者 常宇佳 吴振宇 潘春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5,共9页
海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是研究海洋变化及其气候效应重要的物理量,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海面盐度反演精度,本文通过对SMAP卫星L波段微波辐射计测量的亮温数据进行海面盐度反演研究,考虑风、浪... 海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是研究海洋变化及其气候效应重要的物理量,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海面盐度反演精度,本文通过对SMAP卫星L波段微波辐射计测量的亮温数据进行海面盐度反演研究,考虑风、浪等影响海面粗糙度的环境因子对Klein-Shift模型(简称K-S模型)进行改进,再将反演盐度与Argo盐度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改进K-S模型反演盐度与Argo盐度相关系数R=0.99,呈显著相关,且平均偏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6和0.17,残差基本分布在0.2之内,相比较于K-S模型,反演精度提高了0.5左右。总的来看,改进K-S模型反演盐度与Argo盐度之间偏差较小,反演精度较好,在空间分布上趋于一致,且海面盐度空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纬度分布地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盐度 反演方法 改进K-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岛礁常用高程传递技术适用性评价
17
作者 李正元 王建波 +1 位作者 彭聪 王志良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4,共5页
沿海岛礁建立与国家高程系统相统一的高程基准,是岛礁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基础。对我国沿海岛礁4种常用的跨海高程传递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法、短时同步验潮法、GNSS/水准法和重力位差法,从基本原理、工程实践、误差分析和适用条件等方面... 沿海岛礁建立与国家高程系统相统一的高程基准,是岛礁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基础。对我国沿海岛礁4种常用的跨海高程传递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法、短时同步验潮法、GNSS/水准法和重力位差法,从基本原理、工程实践、误差分析和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近岸20 km跨距范围内,4种方法均可使用,其中三角高程测量法最常用。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测量精度可达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离岸20~100 km距离的高程传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陆海之间海中加观测平台接力传递高程,也可采用短时同步验潮法、GNSS/水准或重力位差法传递高程;对离岸100 km及以上距离的高程传递仍然面临较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高程传递 高程基准统一 三角高程测量法 短时同步验潮法 GNSS/水准法 重力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奇龙 夏斌 +3 位作者 隋琪 曲克明 朱琳 李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每日摄入量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估了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食用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渤海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02±0.680)、(9.697±5.279)、(0.035±0.059)、(0.029±0.035)、(0.093±0.091)和(0.959±0.813)mg/kg。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鱼类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无机As(iAs)为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细纹狮子鱼(Liparistanakae)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程度最大。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渤海鱼类带来的重金属每日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鱼类样本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均<1,表明正常摄食渤海鱼类不会对消费者构成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渤海渔业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为保障渤海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渤海 渔业生物 污染指数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水环境监测模拟平台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迪 钱建国 +3 位作者 邱银国 王志勇 刘傅彰 刘佳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及时、全面掌握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水华信息,对于蓝藻水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湖泊水质水华监测方法存在的时效性弱、空间覆盖度低和数据再...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及时、全面掌握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水华信息,对于蓝藻水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湖泊水质水华监测方法存在的时效性弱、空间覆盖度低和数据再分析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利用卫星遥感、空间数据库和WebGIS等技术,研发了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水华自动监测和模拟分析平台。平台集成了卫星遥感全自动监测、动态虚拟浮标、目标水域水环境动态时空分析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湖泊高时空分辨率的动态水质水华监测,提供了湖泊水质水华多尺度精细化表达与再分析功能。平台在太湖、巢湖和滇池实现了示范应用,在湖泊水质水华监测预警和管理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富营养化 藻类水华 监测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多源海冰厚度数据产品的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估
20
作者 李彤彤 汪杨骏 +4 位作者 吴鸿乾 刘科峰 陈希 李明 李洪臣 《极地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22,共16页
北极海冰厚度的研究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开辟北极航道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冰厚度的研究,但相比于海冰密集度的研究,不同海冰厚度数据产品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本文为了客观定量地衡量不... 北极海冰厚度的研究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开辟北极航道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冰厚度的研究,但相比于海冰密集度的研究,不同海冰厚度数据产品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本文为了客观定量地衡量不同海冰厚度数据产品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提出1种海冰厚度数据产品的综合质量评估框架。该框架提取了2010—2020年不同海冰厚度产品的数字统计特征、局地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构建9类评估指标,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海冰厚度产品的多维度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CryoSat-2和SMOS(CS2SMOS)产品在统计特征相关性、空间结构相似度、年际变化偏差、逐月变化相关性和逐月变化偏差等5个指标中表现突出;(2)PIOMAS产品最能反映冬半年海冰厚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和最优的年际变化相关性;(3)CPOM产品在特征统计偏差、空间分布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偏差等3个指标表现最优。以上研究结果可用于海冰厚度数据产品融合,可为不同海冰厚度数据产品在不同时空进行赋权,因而提高海冰厚度数据产品融合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海冰厚度 评估 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