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碳低氮条件下培养基中磷水平对莱茵衣藻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天
孙守瑞
+3 位作者
宋佳美
华兰
郑世燕
王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在前期已明确最佳碳氮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磷水平下莱茵衣藻生物量、油脂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究高碳低氮...
为进一步提高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在前期已明确最佳碳氮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磷水平下莱茵衣藻生物量、油脂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究高碳低氮条件下培养基中磷水平(0P、1/8P、1/4P、2/4P、4/4P、5/4P)对该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磷水平的增加,莱茵衣藻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培养5 d,磷水平1/8P时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率最高,分别为2.27 g/L、43.35%和191.31 mg/(L·d),分别比0P时提高91.55%、13.09%和1.23倍;培养5 d,磷水平5/4P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15 mg/L和3.46 mg/L,分别比0P时高2.30倍和0.65倍;当磷水平为1/8P~5/4P时,莱茵衣藻油中各脂肪酸含量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0P时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显著高于0P时的;随培养基中磷水平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综上,在高碳低氮条件下,与常规磷水平培养基培养相比,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磷水平可进一步提高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同时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磷水平
微藻生物量
油脂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姆裸甲藻溶藻菌LD-B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俊佳
陈磊
+3 位作者
王君玥
蔡月凤
申欣
姬南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近年来,有害藻华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是一种典型有害藻华原因种,开展其溶藻菌筛选工作,将有利于该种藻华的防控研究。本研究从伊姆裸甲藻藻华发生海域,分离一株针对藻...
近年来,有害藻华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是一种典型有害藻华原因种,开展其溶藻菌筛选工作,将有利于该种藻华的防控研究。本研究从伊姆裸甲藻藻华发生海域,分离一株针对藻华原因种的溶藻菌LD-B3,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菌藻共培养结果显示,2.0%终浓度LD-B3菌液添加72 h后,伊姆裸甲藻溶藻率达81.06%,且溶藻效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显微观察和生理参数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D-B3可导致伊姆裸甲藻细胞链断裂,最大光合效率(Fv/Fm)下降。溶藻方式研究发现,菌株LD-B3主要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实现溶藻,且这类物质对温度较为敏感,初步推断其可能为蛋白类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D-B3在伊姆裸甲藻溶藻剂开发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有害藻华
伊姆裸甲藻
溶藻菌
假交替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碳低氮条件下培养基中磷水平对莱茵衣藻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天
孙守瑞
宋佳美
华兰
郑世燕
王强
机构
江苏
海洋大学
、江苏省
海洋生物
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大学
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032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91006)
+2 种基金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JS-2019-310)
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22-21)。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在前期已明确最佳碳氮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磷水平下莱茵衣藻生物量、油脂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究高碳低氮条件下培养基中磷水平(0P、1/8P、1/4P、2/4P、4/4P、5/4P)对该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磷水平的增加,莱茵衣藻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培养5 d,磷水平1/8P时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和油脂产率最高,分别为2.27 g/L、43.35%和191.31 mg/(L·d),分别比0P时提高91.55%、13.09%和1.23倍;培养5 d,磷水平5/4P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15 mg/L和3.46 mg/L,分别比0P时高2.30倍和0.65倍;当磷水平为1/8P~5/4P时,莱茵衣藻油中各脂肪酸含量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0P时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显著高于0P时的;随培养基中磷水平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综上,在高碳低氮条件下,与常规磷水平培养基培养相比,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磷水平可进一步提高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同时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关键词
莱茵衣藻
磷水平
微藻生物量
油脂
脂肪酸组成
Keywords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phosphorus level
microalgal biomass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姆裸甲藻溶藻菌LD-B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俊佳
陈磊
王君玥
蔡月凤
申欣
姬南京
机构
江苏
海洋大学
、江苏省
海洋生物
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海洋生物
技术
重点实验室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
海洋
资源开发研究院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0900203)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2)203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00613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文摘
近年来,有害藻华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是一种典型有害藻华原因种,开展其溶藻菌筛选工作,将有利于该种藻华的防控研究。本研究从伊姆裸甲藻藻华发生海域,分离一株针对藻华原因种的溶藻菌LD-B3,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菌藻共培养结果显示,2.0%终浓度LD-B3菌液添加72 h后,伊姆裸甲藻溶藻率达81.06%,且溶藻效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显微观察和生理参数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D-B3可导致伊姆裸甲藻细胞链断裂,最大光合效率(Fv/Fm)下降。溶藻方式研究发现,菌株LD-B3主要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实现溶藻,且这类物质对温度较为敏感,初步推断其可能为蛋白类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D-B3在伊姆裸甲藻溶藻剂开发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有害藻华
伊姆裸甲藻
溶藻菌
假交替单胞菌
Keywords
marine biology
harmful algae bloom
Gymnodinium impudicum
algicidal 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碳低氮条件下培养基中磷水平对莱茵衣藻生长及油脂合成的影响
冯天
孙守瑞
宋佳美
华兰
郑世燕
王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伊姆裸甲藻溶藻菌LD-B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
李俊佳
陈磊
王君玥
蔡月凤
申欣
姬南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