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河蓝色经典”工艺特征、环境因素及微量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164,167,共5页
"洋河蓝色经典"酒采用独特的多粮酿造、多粮制曲、多工艺配合,加之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采用甘甜绵软、矿物质丰富的"美人泉水"精心勾调,造就了高品位的"绵柔"品质;特殊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酒体中丰富的微量... "洋河蓝色经典"酒采用独特的多粮酿造、多粮制曲、多工艺配合,加之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采用甘甜绵软、矿物质丰富的"美人泉水"精心勾调,造就了高品位的"绵柔"品质;特殊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酒体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低分子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及乙酯、酚类化合物等微量成分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河蓝色经典白酒 工艺 环境因素 微量成分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技术在窖泥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邵海燕 《酿酒》 CAS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经检测能达到克泥每106个以上,将窖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我公司在生产第一排即能产优级酒,平均优级酒率达15.21%,解决了以往改造后的窖池第一排无优级酒的状况,另外出酒率达35%,产质量均达到了理想的试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纯种培养 混合培养 窖泥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乳球菌延缓窖池老化的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59,共2页
从人工老窖泥中分离出1株最新菌株L-乳球菌,经过近5年的试验,证明L-乳球菌能够利用酒醅中的乳酸,抑制乳酸乙酯的生成,同时提高其他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促进其他酯类的生成。另外,将L-乳球菌加入到人工老窖泥中,使酒醅发酵产生的乳酸不... 从人工老窖泥中分离出1株最新菌株L-乳球菌,经过近5年的试验,证明L-乳球菌能够利用酒醅中的乳酸,抑制乳酸乙酯的生成,同时提高其他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促进其他酯类的生成。另外,将L-乳球菌加入到人工老窖泥中,使酒醅发酵产生的乳酸不致渗入窖壁,抑制乳酸钙的生成,使窖池老化程度延缓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人工老窖 老化 L-乳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技术养窖护窖 提高原酒产质量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酿酒科技》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采用科学合理的养窖技术对窖池进行养护,对提高原酒产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使用养窖液养窖后进行压窖,压窖后第一排出酒率平均提高4.81%,己酸乙酯含量平均提高85.0mg/100mL,升级率平均提高4%~6%,利用新型养窖技术养护窖... 采用科学合理的养窖技术对窖池进行养护,对提高原酒产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使用养窖液养窖后进行压窖,压窖后第一排出酒率平均提高4.81%,己酸乙酯含量平均提高85.0mg/100mL,升级率平均提高4%~6%,利用新型养窖技术养护窖池是提高原酒产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养窖技术 窖池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创新窖泥功能菌培养技术在提升绵柔型白酒产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庆 张海燕 郭风雪 《酿酒》 CAS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运用创新的窖泥功能菌三级梯度培养技术,应用于绵柔型生态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以己酸菌为代表的功能菌经检测能达到每克泥108个以上。将培养的窖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我公司在复工生产第一排即能产优级酒,平均优级酒率达35.21%,... 运用创新的窖泥功能菌三级梯度培养技术,应用于绵柔型生态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以己酸菌为代表的功能菌经检测能达到每克泥108个以上。将培养的窖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我公司在复工生产第一排即能产优级酒,平均优级酒率达35.21%,解决了以往改造后的窖池第一排无优级酒的状况,另外出酒率平均达到34.2%,比往年同期平均出酒率提高近3.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菌 三级梯度培养 绵柔 生态窖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技术改造窖池提高原酒质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8-39,共2页
利用从洋河老窖泥中分离出的优良菌株作为菌种,进行优化、扩大培养,制作人工老窖泥,进行窖池改造。改造后的窖池与未改造的窖池比较,结果表明,窖泥感官和理化指标及产酒产量、质量、出酒率、优级酒率得到明显提高;窖池产酒的主体香味成... 利用从洋河老窖泥中分离出的优良菌株作为菌种,进行优化、扩大培养,制作人工老窖泥,进行窖池改造。改造后的窖池与未改造的窖池比较,结果表明,窖泥感官和理化指标及产酒产量、质量、出酒率、优级酒率得到明显提高;窖池产酒的主体香味成分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提高较大;窖池的改造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池 新技术 改造 产量 质量 效益 新技术改造 窖池改造 原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特殊风味调味酒工艺技术在白酒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亚庆 朱青 《酿酒》 CAS 2020年第4期75-79,共5页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为满足不同酒体设计而创新研发的调味酒是嫁接现代科学技术,为改造传统白酒生产工艺和口感而诞生的一个创新性酒种。用多工艺结合酿制的特殊风味调味酒具备了“芳香舒适、绵甜醇厚、优雅丰满细腻、焦香突出”的独特个...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为满足不同酒体设计而创新研发的调味酒是嫁接现代科学技术,为改造传统白酒生产工艺和口感而诞生的一个创新性酒种。用多工艺结合酿制的特殊风味调味酒具备了“芳香舒适、绵甜醇厚、优雅丰满细腻、焦香突出”的独特个性,较好地赋予了中高档浓香型白酒幽雅香气和绵甜、丰满、柔顺的酒体风格。调味酒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与使用,对进一步丰富调味酒的种类、更好的满足浓香型白酒调味勾兑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风味 调味酒 工艺技术 勾调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皮中橙皮苷的新型双水相萃取 被引量:8
8
作者 朱红菊 丁玉 贾亚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5-1001,共7页
采用新型双水相体系对桔皮中橙皮苷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了粗提物用量、pH、温度等参数对橙皮苷在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回收率的影响。首先选取2种低分子有机物及3种无机盐分别构成双水相体系,用浊点法对其成相性能进行研究。选取其中成... 采用新型双水相体系对桔皮中橙皮苷进行分离、纯化研究,考察了粗提物用量、pH、温度等参数对橙皮苷在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回收率的影响。首先选取2种低分子有机物及3种无机盐分别构成双水相体系,用浊点法对其成相性能进行研究。选取其中成相性能较好的物质构成双水相体系,对橙皮苷的乙醇粗提物进行双水相分离,考察体系及其成相浓度对橙皮苷分配系数的影响。用所得最佳体系——丙酮-K2HPO4双水相体系对桔皮中橙皮苷进行分离。最佳条件下,橙皮苷的萃取收率可达96.69%。采用制备型HPLC对其进一步纯化,梯度洗脱时分离效果较好。经测定,双水相体系纯化后,橙皮苷样品纯度约为71.36%。经制备型HPLC精制所得橙皮苷纯度为96.09%。橙皮苷总回收率为8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双水相体系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酒蒸馏尾水油状物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星辉 张广松 +1 位作者 张瑞娟 甘广东 《酿酒科技》 2015年第5期69-72,共4页
研究了三大类4种白酒蒸馏尾水中的油状物,结合该几类尾水油状物表观性质的不同对其组分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白酒 尾水油状物 风味物质 高级脂肪酸乙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窖泥制作过程中提高质量的几点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64,68,共3页
在窖泥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制作原料及配比进行调整,对己酸菌培养基进行优化,加大成品窖泥后期保养力度等方式,可提高窖泥质量,己酸菌达到了106数量级。用于窖池发酵生产,第一排出酒率可达到32.0%,优级酒率达到25.05%;第二排酒质大幅提升,... 在窖泥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制作原料及配比进行调整,对己酸菌培养基进行优化,加大成品窖泥后期保养力度等方式,可提高窖泥质量,己酸菌达到了106数量级。用于窖池发酵生产,第一排出酒率可达到32.0%,优级酒率达到25.05%;第二排酒质大幅提升,出酒率达到了43.35%,优级酒率达到41.8%,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窖泥 微生物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生物功能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王亚庆 朱青 +1 位作者 郭风雪 武圆圆 《酿酒》 CAS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曲是酒之骨”,大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大曲品质的微生物体系、多酶体系及其成香机制的研究与验证,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生物功能曲,并将集成化制曲技术引入大曲生产工艺,从而实现大曲生产的可控化... “曲是酒之骨”,大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大曲品质的微生物体系、多酶体系及其成香机制的研究与验证,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生物功能曲,并将集成化制曲技术引入大曲生产工艺,从而实现大曲生产的可控化,对提高大曲生产效率和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以及对推动白酒行业总体科技创新力度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功能曲 集成化 工艺技术 科技创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