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字型保偏光纤热应力致双折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美成 熊敏 +3 位作者 刘礼华 王洪磊 萧天鹏 梁乐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了光纤芯区形变的原因,得到了由于热应力引起的光纤横截面的双折射的分布,并与相同应力区厚度的熊猫型保偏光纤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一"字型保偏光纤采用熊猫型保偏光纤1/5的应力区面积便能获得较高的应力双折射。同时,通过研究径向压应力与温度变化对"一"字型保偏光纤应力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光纤能稳定工作的压应力与温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有限元法 热应力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0nm工作波长新颖结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文建湘 萧天鹏 +1 位作者 卞进良 孙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1-34,共4页
对工作波长在1 550 nm,新型结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的制备与性能进行研究,并制备出拍长达到2.1 mm、消光比达到28 dB(1 km)、工作波长在1 550nm、低衰减且高强度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
关键词 偏振保持光纤 偏振特性 应力双折射 应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能光纤用涂料的制备与涂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鲁钢 陆宇 +5 位作者 宋韬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分别以氟单体、氟橡胶、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3种光纤涂料,考察了3种涂料的性能及其在不同压力、温度和拉丝速度等涂覆生产工艺下制得的传能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的光纤涂料,折射率为1.... 分别以氟单体、氟橡胶、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3种光纤涂料,考察了3种涂料的性能及其在不同压力、温度和拉丝速度等涂覆生产工艺下制得的传能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的光纤涂料,折射率为1.395,控制涂料黏度不超过3 000 mPa·s,涂覆压力为0.06 MPa,涂覆温度为50℃,拉丝速度为70 m/min,制得的传能光纤传输损耗较低,为4.6 dB/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用涂料 传能光纤 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涂覆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宋韬 鲁钢 +5 位作者 陆宇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设计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并讨论其应用。方法以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氟橡胶、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份,设计不同配方... 目的设计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并讨论其应用。方法以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氟橡胶、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份,设计不同配方的光纤涂料,并考察其折射率、透过率、凝胶含量和光纤损耗等性能,筛选最优配方。结果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最佳配比为m(乙烯基硅油)∶m(巯基硅油)∶m(TRIFEMA)=27∶5∶1,其涂层的折射率为1.392,透过率为99.23%(波长为850 nm时),制得大芯径能量光纤的抗拉强度为4392 MPa,传输损耗为6.6 d B/km。结论全氟化合物虽然能使涂料的折射率较低,但是其固化时存在缺陷,会导致光纤损耗较大。氟硅涂料具有优良的润湿性能,涂层附着力强,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光纤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损耗 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 透过率 折射率 光纤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能光纤表面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健 鲁钢 +4 位作者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制备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方法以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分,考察各组分用量对涂层接触角、吸光度和折射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的用量... 目的制备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方法以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分,考察各组分用量对涂层接触角、吸光度和折射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折射率随FA和TRIFEMA用量增加而降低,随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升高;接触角随FA和TRIFEMA用量增加,先增大,然后保持稳定,随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减小;吸光度随FA用量增加而增大,随TRIFEMA,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减小。结论低折射率光固化涂料的最佳配比为m(FA)∶m(TRIFEMA)∶m(THFA)∶m(PU)=2∶5∶1.25∶1,其涂层折射率为1.387,吸光度为0.0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涂料 折射率 吸光度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5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廖奕凯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沉积包层、纤芯工艺流程以及反应原理对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传输损耗和激光损伤阈值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3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预制棒生产工艺,分别指出了3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列举了一些大芯径多模光... 为了研究不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沉积包层、纤芯工艺流程以及反应原理对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传输损耗和激光损伤阈值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3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预制棒生产工艺,分别指出了3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列举了一些大芯径多模光纤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 改进化学气相沉积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轴向化学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烯烃聚硅氧烷大芯径光纤内涂层的光引发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宇 鲁钢 +5 位作者 宋韬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通过对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的筛选,用于制备低折射率、低损耗的大芯径光纤涂层。方法采用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配制出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并研究其对光纤内涂层折射率、凝胶含量... 目的通过对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的筛选,用于制备低折射率、低损耗的大芯径光纤涂层。方法采用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配制出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并研究其对光纤内涂层折射率、凝胶含量、固化时间、固化状态的影响。将最佳比例的引发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并测试光纤损耗。结果在五种单组分光引发剂中,BP光引发制得的涂层的折射率为1.5795,最佳加入质量分数为0.2%,光纤损耗为7.1 d B/km。单组分Irgacure184光引发制得的涂层的固化时间短,达到20 s深层固化,折射率为1.5858,最佳加入量为1%,光纤损耗为8.3 d B/km。在4种复配体系中,Irgacure1173+BP的引发效果好,固化时间20 s,折射率1.5842,1173:BP最佳质量分数之比为2∶1,光纤损耗最低,为6.7 d B/km。结论在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加入光引发剂BP可有效降低折射率,Irgacure184制得的涂层的固化时间短,1173和BP复配所制得的涂层具有最低的光纤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烯烃官能化 聚硅氧烷 光固化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芯径能量光纤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5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郝春蕾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59,共3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大芯径能量光纤表面与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光纤的差异性,表明改进后生产工艺参数可明显提高包层与纤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光纤断面成分分析得到不同生...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大芯径能量光纤表面与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光纤的差异性,表明改进后生产工艺参数可明显提高包层与纤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光纤断面成分分析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各化学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各化学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成分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掺杂对大芯径能量光纤传输损耗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4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4,共3页
采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与外气相沉积法(MCVD+OVD)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反应原料配料比、蒸发压力、靶棒的移动速度以及修正系数等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出两种不同氟含量的大芯径能量光纤。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氟含量进行测定以及... 采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与外气相沉积法(MCVD+OVD)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反应原料配料比、蒸发压力、靶棒的移动速度以及修正系数等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出两种不同氟含量的大芯径能量光纤。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氟含量进行测定以及结合光纤衰减谱测试设备(PK2600)对此两种光纤进行传输损耗测试,以探究不同氟含量掺杂对光纤传输损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氟 传输损耗 截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