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瑶 姚梦楠 +5 位作者 缪亚梅 金建华 顾春燕 赵娜 汪凯华 王学军 《农学学报》 2022年第2期80-84,共5页
鲜食蚕豆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历经了产业起步、产业雏形、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已到达提升阶段。本研究综述了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阶段、影响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 鲜食蚕豆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历经了产业起步、产业雏形、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鲜食蚕豆产业已到达提升阶段。本研究综述了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阶段、影响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鲜食蚕豆产业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将来鲜食蚕豆产业发展实现突破和不断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鲜食蚕豆 产业 发展阶段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的蚕豆InDel标记开发和应用
2
作者 周瑶 周恩强 +10 位作者 姚梦楠 赵娜 李宗迪 朱宇翔 王永强 李波 王学军 缪亚梅 汪凯华 顾春燕 魏利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1,共7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蚕豆生产国,然而由于蚕豆基因组巨大(约为13.0 G),蚕豆基础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受限于有限的蚕豆专用分子标记,我国蚕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研究开展的不够深入。为了丰富蚕豆分子标记类型,充分有效评价和利用蚕豆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蚕豆生产国,然而由于蚕豆基因组巨大(约为13.0 G),蚕豆基础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受限于有限的蚕豆专用分子标记,我国蚕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研究开展的不够深入。为了丰富蚕豆分子标记类型,充分有效评价和利用蚕豆种质资源,拟开展7份蚕豆材料的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间存在的插入/缺失(InDel)位点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挖掘出2666个InDel位点,其中插入、缺失位点分别有841、1825个,且单碱基的插入/缺失位点类型占比最大。此外,根据InDel位点信息,从插入/缺失碱基长度大于5 bp的序列中随机挑选25条序列进行InDel标记开发。利用开发的标记对国内141份蚕豆资源进行扩增,共筛选到有效InDel标记20对,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32,平均每对标记中检测到2.85个等位基因,香农指数均值为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的资源呈交叉分布,可能因为近年来各省份的蚕豆资源相互借鉴、利用,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增加了彼此间的联系。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首次开发蚕豆InDel标记并成功将其应用于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不仅丰富了目前蚕豆的分子标记类型,而且对于今后蚕豆的基础研究和育种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转录组 INDEL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春大豆的品种筛选
3
作者 周瑶 周恩强 +7 位作者 朱宇翔 姚梦楠 缪亚梅 李波 赵娜 魏利斌 王永强 王学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98-1602,共5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淮南生态区还没有适宜该模式的优势春大豆品种。为筛选适宜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春大豆品种,本试验对16个春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性状和产量进行研究。综合考虑,75-3、95-1、苏成8号较适宜在淮南生态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应用,本研究为淮南生态区提供了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也为该模式下春大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品种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