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口径管道清洗修复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根新 沈晓翔 +1 位作者 周拾庆 王青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7期303-306,309,共5页
对管道化学清洗工艺和风送挤涂修复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厚浆型涂料用于高压注水管道内防腐蚀涂层的应用效果 ,介绍了小口径管道清洗修复技术在江苏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 :修复管道内径小于 92mm ,压力大于 2 5MPa ,一次性通过弯头... 对管道化学清洗工艺和风送挤涂修复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厚浆型涂料用于高压注水管道内防腐蚀涂层的应用效果 ,介绍了小口径管道清洗修复技术在江苏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 :修复管道内径小于 92mm ,压力大于 2 5MPa ,一次性通过弯头数达 4 6 /km ,挤涂长度 1.78km。由此探索出一条适应江苏油田小口径管道清洗修复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管道 化学清洗 管道内防护 聚合物砂浆 厚浆型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注水井套管软密封保护技术
2
作者 谢军 龙远强 +2 位作者 廉冬 白友国 豆支冬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3期72-74,共3页
针对注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在注水井油套环空某一指定位置使用化学剂形成一个环状黏弹性密封塞,同时筛选适合油田实际情况的防腐剂、杀菌剂,配制相应的套管保护液,以保护油套环空。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隔离性能好、有效期长和可用... 针对注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在注水井油套环空某一指定位置使用化学剂形成一个环状黏弹性密封塞,同时筛选适合油田实际情况的防腐剂、杀菌剂,配制相应的套管保护液,以保护油套环空。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隔离性能好、有效期长和可用于套管变形井等特点。通过在江苏油田15口井的现场应用,工艺成功率100%,有效解决了污水回注井油套环空防腐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油套环空的腐蚀速度,延长了油、套管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保护 软密封 注水井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志 李凡磊 赵绍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过滤,改进了全自动双室精细过滤技术;结果使处理后回注污水水质有了很大提高,改造后处理工艺的主要不足之有:流程偏长,立式储罐容积偏大,对药剂的依赖性加大等。完成了管式膜超滤器的现场试运行,考察并比较了各种气浮方法,确定了包括气浮的污水处理流程,推荐用于沙埝、高集污水处理系统。针对小断块油藏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气浮和二级或三级过滤的两个污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推荐用于超低渗油藏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第三级过滤为管式膜超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注污水 污水处理 处理工艺 工艺设备 膜过滤技术 气浮工艺 小断块油藏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层酸化管柱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向阳 潘国辉 龙远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非均质油藏注水井层间物性差异大、吸水剖面单层突进现象严重的特点,在对储层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分层酸化管柱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具备了管柱自验封和自定位功能,在不动管柱的条件下可...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非均质油藏注水井层间物性差异大、吸水剖面单层突进现象严重的特点,在对储层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分层酸化管柱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具备了管柱自验封和自定位功能,在不动管柱的条件下可以一次酸化2~3层,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效率和酸化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在江苏油田非均质油藏注水井的应用,获得了明显的增注效果,有效改善了吸水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技术 分层酸化 验封 定位 吸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堡油田陈2断块阜宁组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刚 王正 陈清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挖掘剩余油,实现陈2断块的稳产,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陈2断块阜宁组三段的层内、层间和平面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单砂层垂向非均质模式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水下分流河道、... 为了挖掘剩余油,实现陈2断块的稳产,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陈2断块阜宁组三段的层内、层间和平面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单砂层垂向非均质模式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和分流河口砂坝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等3个参数依次减小;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了砂层组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高于纵向非均质性,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和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和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渗透率变异系数 渗透率突进系数 基尼系数 沉积微相 阜三段 陈堡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崔梅红 殷志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对沙埝低渗透油藏储层、流体特征及开发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其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井网密度总体偏低、开发层系划分过粗、注采井数比偏低等。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室内实验及矿场数据研究了相应的开发政策,实施调整后取得明显效果,... 通过对沙埝低渗透油藏储层、流体特征及开发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其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井网密度总体偏低、开发层系划分过粗、注采井数比偏低等。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室内实验及矿场数据研究了相应的开发政策,实施调整后取得明显效果,老井两项递减率明显下降,含水上升平缓,绝大多数主力单元产量平稳,压力水平总体上稳中有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开发特征 井网密度 开发层系组合 注采井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驱替机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苏青 苏玉亮 叶惠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9-41,共3页
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 ,建立了低渗透油层中一维两相驱替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 ,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 ,造成地层压力的增加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的降低 ,不同的驱替方向 ,对低渗透油田有不同的... 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 ,建立了低渗透油层中一维两相驱替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 ,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 ,造成地层压力的增加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的降低 ,不同的驱替方向 ,对低渗透油田有不同的开发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驱替 表观粘度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机抽井变频控制系统应用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为提高油田机采井系统效率,近年来在塔河油田碳酸岩盐油藏和碎屑岩油藏机抽井中进行了变频控制系统试验。矿场试验证明,该系统可提高抽油泵的泵充满系数,节电35.89%,综合效益明显。针对在稠油供液不足和稀油供液充足油井的试验情况进行... 为提高油田机采井系统效率,近年来在塔河油田碳酸岩盐油藏和碎屑岩油藏机抽井中进行了变频控制系统试验。矿场试验证明,该系统可提高抽油泵的泵充满系数,节电35.89%,综合效益明显。针对在稠油供液不足和稀油供液充足油井的试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现场应用的优缺点及经济性评价,为今后塔河油田工艺创新、工艺增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机抽井 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别爱芳 冀光 +2 位作者 张向阳 冯明生 曲德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8-632,共5页
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 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量数据和开发单元投产新井单井产量数据为劈分基础,经回归参照对象的历史参数值得出定量预测模型,进而用类比法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一的回归参数为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在历年的措施增油量,从而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则通过两个回归参数(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历年的总产量和自然产量)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具有理论依据,在处于递减阶段的开发单元的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预测中,可信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构成 措施产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饱和油藏注水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梅红 杨波 +3 位作者 屈传刚 师国记 李晓梅 陆陈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65-68,共4页
高饱和油藏具有高饱和压力、高气油比的特点,注水开发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是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保证。以高邮凹陷投入开发的3个高饱和油藏为例,阐述了研究区域内高饱和油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对比了油藏开发效果,总结了影响油藏注水... 高饱和油藏具有高饱和压力、高气油比的特点,注水开发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是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保证。以高邮凹陷投入开发的3个高饱和油藏为例,阐述了研究区域内高饱和油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对比了油藏开发效果,总结了影响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准确认识油藏构造和储层特征,是注水开发高饱和油藏的前提和基础;合理把握注水时机,保持油藏合理压力水平,是开发高饱和油藏的关键;不断提高注采井网的适应性,是巩固改善高饱和油藏注水效果的保证;适时采用针对性工艺措施,可巩固改善高饱和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从而明确了下一步巩固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调整思路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油藏 开发效果 开发地质特征 开发模式 影响因素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顾春元 虞建业 +1 位作者 任永林 袁萍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6期59-61,共3页
超声波采油技术是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有效增产手段。介绍了超声波采油的机理和施工工艺。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岩心的渗透率 ,降低原油的粘度 ,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
关键词 超声波采油技术 油田 油层岩石 岩心渗透率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熊建华 李根生 +3 位作者 黄中伟 牛继磊 王明才 朱苏青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4,共5页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参数的配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井斜角达45°的井中深穿透射孔,射孔速度可达2m/h,射孔深度可达2m,增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水力射孔 增产工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苏里格气田上覆压力计算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钒潦 李相方 +3 位作者 汪洋 林孟鲁 陈晓亮 赵晶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目前所有的应力敏感实验都假设上覆压力不变,事实上,油气田开采时储层部分甚至整个上覆岩层的应力将重新分布,上覆压力将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不同形状储层上覆压力变化值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苏里格砂... 目前所有的应力敏感实验都假设上覆压力不变,事实上,油气田开采时储层部分甚至整个上覆岩层的应力将重新分布,上覆压力将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不同形状储层上覆压力变化值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苏里格砂体展布特征,将储层模型简化为近饼状体模型和近椭圆柱体模型,以Sohanzadeh非均质理论为基础,计算了苏里格气田两种简化储层模型在油气开采时上覆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于储层的应力敏感评价中。结果表明:油气开采时,苏里格气田上覆岩层中形成压力拱,不同形状储层的压力拱比不同,近饼形储层和近椭圆柱体储层的最大压力拱比分别为0.276和0.119。地层压力降低30 MPa时,近饼状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14%,近椭圆柱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6%,对应的应力敏感渗透率较常规应力敏感实验分别提高38.57%和23.25%,对于压力拱效应显著的低渗储层,常规实验夸大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压力 压力拱效应 压力拱比 非均质理论 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SF_6微量气体示踪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万国赋 刘同敬 +2 位作者 祝奎 任建强 郭文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145,201,共5页
CO2驱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而井间示踪监测是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CO2驱替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天然低渗透岩芯CO2驱SF6气体示踪室内实验研究,独创性地设计了"常压加剂高压注入"的微体积量气体示踪剂的... CO2驱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而井间示踪监测是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CO2驱替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天然低渗透岩芯CO2驱SF6气体示踪室内实验研究,独创性地设计了"常压加剂高压注入"的微体积量气体示踪剂的投放方法,建立了基于高灵敏度热导检测器的SF6示踪剂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F6气体示踪剂的投放工艺具有简便、加剂量可控的优点,示踪剂检测方法具有简单、速度快(2 min/样)、灵敏度高(检测极限10–7)和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驱 气体示踪剂 SF6投放工艺 SF6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普通油管旋流连续冲砂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顾文萍 陈碧波 +1 位作者 苏德胜 陈黎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106,181,共3页
水平井普通油管旋流连续冲砂工艺技术是利用普通油管实现水平井反循环旋流连续冲砂的,接单根过程中不停泵,可防止砂粒下沉和砂卡事故发生。该工艺的配套工具主要由井口循环工具(高压自封封井器和新型反冲洗阀)和井下冲砂工具(水力旋流... 水平井普通油管旋流连续冲砂工艺技术是利用普通油管实现水平井反循环旋流连续冲砂的,接单根过程中不停泵,可防止砂粒下沉和砂卡事故发生。该工艺的配套工具主要由井口循环工具(高压自封封井器和新型反冲洗阀)和井下冲砂工具(水力旋流冲砂器、安全泄流阀和扶正器)2部分组成。该项工艺在江苏油田分公司真11-平1井的首次应用获得成功,冲砂效率提高50%,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旋流连续冲砂 工艺技术 配套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替浆酸洗配套工具的研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文萍 苏德胜 +2 位作者 陈黎祥 邓学峰 陈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81,共3页
针对如何解除裸眼与筛管环空钻井液的污染问题,以及如何对目标储层实施替浆、酸洗、防膨等工艺措施,采用了替浆酸洗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替浆酸洗工具和工艺管柱在水平井裸眼筛管防砂完井后,对裸眼井的砂岩地层进行酸化(酸浸)。替浆酸... 针对如何解除裸眼与筛管环空钻井液的污染问题,以及如何对目标储层实施替浆、酸洗、防膨等工艺措施,采用了替浆酸洗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替浆酸洗工具和工艺管柱在水平井裸眼筛管防砂完井后,对裸眼井的砂岩地层进行酸化(酸浸)。替浆酸洗工具主要包括洗井阀总成、洗井胶碗封隔器、φ139.7mm(51/2英寸)扶正器和φ73mm(27/8英寸)油管泄油器,具有设计合理、简单、密封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工艺管柱自下而上为中心插管+下洗井胶碗封隔器+下扶正器+油管+上洗井胶碗封隔器+上扶正器+泄油器+油管至井口。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完全满足替浆酸洗作业的需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替浆酸洗工具 工艺管柱 封隔器 泄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薄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菲 孙培安 张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513,共4页
薄层由于受围岩影响较大,常规测井曲线难以有效的反映薄层的真实测井响应,进而无法有效评价储层特性和解释储层参数。随着测井新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已大批量投入到了实际生产中。根据研究表明,阵列感应测井能够... 薄层由于受围岩影响较大,常规测井曲线难以有效的反映薄层的真实测井响应,进而无法有效评价储层特性和解释储层参数。随着测井新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已大批量投入到了实际生产中。根据研究表明,阵列感应测井能够准确识别薄层、划分厚度、判断油水层等,在薄层评价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阵列感应 测井 薄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建华 黄中伟 +4 位作者 李根生 史怀忠 王开龙 申瑞臣 金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针对煤层气井常规套管完井时水泥浆污染煤层的问题,提出一套绕煤层固井技术方案,设计研制一种新型结构的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测试整套装置的耐压性,计算水泥浆通过该装置时的局部流体压耗。测试及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承受28 MPa的管... 针对煤层气井常规套管完井时水泥浆污染煤层的问题,提出一套绕煤层固井技术方案,设计研制一种新型结构的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测试整套装置的耐压性,计算水泥浆通过该装置时的局部流体压耗。测试及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承受28 MPa的管内压力,额外增加的循环压耗约为2.2 MPa,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下入套管时,把多组装置连接在套管串上对应煤层的位置,即可实现水泥浆仅封固非煤层段,避免水泥浆和煤层的接触,从而避免水泥浆对煤层的污染,为煤层气井及油气井低压层段提供一种新的完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固井 绕煤层 水泥浆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测井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波 吴传旺 +1 位作者 崔梅红 唐建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118-120,共3页
Y油区的许多开发单元已处于高含水、中高采出程度、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的开发阶段,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了多种测井方法的应用与研究,与生产动态认识相结合,提出了各种注采调整方案和单井措施增油方案,实施效果明显,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水淹级别 产液剖面 油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停采油藏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建宁 尤启东 郭文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剩余油再聚集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及再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再聚集过程中受油藏内部驱动压力、重力、浮力及毛管力的力学再平衡作用控制。剩余油富集规模... 在剩余油再聚集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及再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再聚集过程中受油藏内部驱动压力、重力、浮力及毛管力的力学再平衡作用控制。剩余油富集规模受停采时间、停采前含油饱和度、原油性质、储层非均质和构造等因素影响,油藏的微构造高点、腰部、平面渗透率高及砂体顶部是剩余油重新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带。现场通过侧钻、零星调整井、回采和水淹层挖潜,取得了良好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停采油藏 剩余油再聚集 数学模型 敏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