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CB油田套损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华 杨海滨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70-72,共3页
阐述了造成江苏CB油田套损的主要原因是地质与注采因素的共同作用 ,根据CB油田套损的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使该油田目前套损状况有所改观。
关键词 CB油田 套管 断层 地质构造 地层水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桥河口油田阜二段第三砂层组裂缝参数模拟计算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肖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4,259,共6页
低渗透油气藏中的储层裂缝不仅为油气储集提供了空间,而且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目前对裂缝的研究多限于定性描述。准确计算裂缝的开度、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是裂缝定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为油气田开发奠定基础。基于岩石破裂准则... 低渗透油气藏中的储层裂缝不仅为油气储集提供了空间,而且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目前对裂缝的研究多限于定性描述。准确计算裂缝的开度、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是裂缝定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为油气田开发奠定基础。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建立了苏北盆地桥河口油田阜二段第三砂层组造缝时期古地应力和现今地应力与裂缝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构造解析确定了造缝时期古地应力的性质和方向,用声速法、水力压裂法和声发射法计算了现今地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将古今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代入裂缝参数计算模型中,模拟计算了桥河口油田阜二段第三砂层组裂缝的开度、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靠近主断层的构造高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不同方向裂缝渗透率的差异反映了裂缝自身的方向性,岩心统计和测井解释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裂缝孔隙度 裂缝渗透率 有限元分析 桥河口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物源—坡折控扇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玉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 高邮凹陷为苏北—南黄海泰州组—阜宁组统一盆地解体形成的戴南组箕状断陷之一。戴南组断陷有断裂、侵蚀、挠曲成因3大类坡折,坡折平面凸缘、凹缘2类样式,构成10种坡折类型;存在泰州组—阜宁组新岩系、基底岩系2套物源,前者大套泥岩深刻影响了戴南组沉积体系建设。在明确岩相概念后,发现和命名了泥屑流扇相新类型,提出水下冲积扇、泥屑流扇、泥石流扇、扇三角洲、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是戴南组主要沉积相类型。阐述了戴南组低位、湖侵、高位体系域中,断陷陡坡、缓坡和洼陷不同坡折带的沉积体系类型、展布及演化特征;发现了凸缘坡折沉积富砂的扇,凹缘坡折建设富泥的扇,总结出物源—坡折—扇相—砂体之间关系规律,并指出了砂岩发育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沉积物源 泥屑流 凸缘坡折富砂 凹缘坡折富泥 源坡控扇 沉积体系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S油井无线网络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齐鸣 刘松林 +2 位作者 孙天淦 汪祥林 吴利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5期79-81,共3页
油井监测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油井无线网络系统由无线一次仪表和GPRS无线中继站组成,它整合了无线功图连续监测、无线电机参数检测、无线温压监测以及GPRS远传等四大模块,形成完整的油井网络系统。它将太阳能供电技术、... 油井监测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油井无线网络系统由无线一次仪表和GPRS无线中继站组成,它整合了无线功图连续监测、无线电机参数检测、无线温压监测以及GPRS远传等四大模块,形成完整的油井网络系统。它将太阳能供电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GPRS远距离传输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重要生产数据采集、处理、远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无线功图连续监测模块 太阳能 无线数据通信 油井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