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某市规模化养殖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佳 辛东帅 +2 位作者 姜辞冬 苏海涛 翟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8,共11页
为查明规模化养殖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健康风险,在江苏省某市69家规模化养殖场采集299个表层土壤(0~20cm)样品,分析测定了Cu、As、Cd、Cr、Hg、Ni、Pb、Zn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 为查明规模化养殖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健康风险,在江苏省某市69家规模化养殖场采集299个表层土壤(0~20cm)样品,分析测定了Cu、As、Cd、Cr、Hg、Ni、Pb、Zn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除Cr、Hg外,Ni、Cu、Cd、Pb、Zn、As的均值高于区域背景值,不同养殖类型和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生猪养殖场表层土壤Zn、Cu和Cd的均值最高,鸡养殖场表层土壤Cr、Pb和Ni的均值最高,粪污堆放区、畜禽活动区重金属含量高于饲料堆放区。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21~1.08,轻度污染占比0.33%,Zn为主要贡献因子,污染点位于粪污堆放区。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养殖场内土壤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现象,其中Zn、Cu、Cd、As达到轻度至中度污染的点位分别占比为23.41%、13.38%、10.03%、9.36%。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综合生态风险指数范围为55.14~277.71,生态风险处于低等至中等风险区间,其中26.42%的点位Cd存在中等风险,6.35%的点位Hg存在中等至高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尚未对人体构成非致癌健康风险,致癌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场 土壤重金属 污染 生态健康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压覆石膏矿采空区勘探与稳定性评价——以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为例
2
作者 汪传胜 宋涛 +3 位作者 李健 葛斐 刁谦 孔玉柱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投入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6.24 km和验证钻探261.10 m实施地下采空区勘探,综合多源信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推断解释了采空区7处;确定6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2处不稳定采空区和5处基本稳定采空区。实践证明,在InSAR监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勘探隐伏采空区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具有可靠的效果和良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高密度电法 沉降监测 邳州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中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来源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项立辉 王艳芬 +2 位作者 姜辞冬 刘强 李伟欣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52,共11页
基于2015年江苏中部潮间带89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测试分析结果和以往资料,探讨了Cu、Pb、Zn、Cr、Cd、As和Hg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并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地累积指数法和富集系数对该区重金属状况进行了系统评... 基于2015年江苏中部潮间带89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测试分析结果和以往资料,探讨了Cu、Pb、Zn、Cr、Cd、As和Hg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并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地累积指数法和富集系数对该区重金属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差较大,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r>Zn>Cu>Pb>As>Cd>Hg,空间分布不均匀,高值区呈点状或片状分布。沉积物质量符合中国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所有站位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可能效应水平(PEL),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低风险。元素相关性分析、地累积指数、富集系数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u、Pb和Zn元素主要来自于地壳物质或自然风化作用,未污染、未富集;Cr元素含量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部分站位轻度污染和轻度富集;Cd、As和Hg元素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较为富集,污染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京沿江地区土壤-底泥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强 胡建 +2 位作者 宫少军 罗锋 杨贵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镉(Cd)等重金属元素污染是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探究南京沿江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污染情况,为该区土壤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对该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等不同地类共采集了3552个土壤/... 镉(Cd)等重金属元素污染是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探究南京沿江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污染情况,为该区土壤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对该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等不同地类共采集了3552个土壤/底泥样品,并测定其pH值和重金属Cd含量,采用累积指数法(ACd)、超标指数法(PCd)、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对各地类重金属Cd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和滨江湿地表层土壤/底泥中Cd含量出现高度异常,平均含量分别为1.25 mg/kg、0.82 mg/kg、0.72 mg/kg;与丘陵岗地区相比,长江冲积平原也出现Cd的富集,平均含量为0.35 mg/kg;Cd平均含量依次为栖霞山>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区>丘陵岗地区>滁河底泥≈南京市背景值;重金属Cd累积指数(ACd)依次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滁河底泥>丘陵岗地区;Cd单项超标指数(PCd)揭示全区95%的区域处于安全状态,约5%的区域出现Cd超标,超标级别为轻微—轻度级,超标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八卦洲中南部;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均揭示,全区约有50%的区域存在生态危害风险,主要分布于长江冲积平原和长江底泥。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建议采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pH值、轮作种植、深耕或添加重金属钝化剂等安全利用措施,同时加强土壤-作物环境监测工作,以防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底泥 重金属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晓牛 肖娥 +2 位作者 陈振宁 龚斌 居维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71,共14页
梅仙铅锌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为主。该次研究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 梅仙铅锌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为主。该次研究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梅仙矿区花岗岩成岩年龄在158~155 Ma。岩石具高硅、富碱、高钾、铝饱和指数较高,以及富铁贫镁等特征,富集Cs、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Ga/Al比值较低,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梅仙矿区花岗岩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消减后的伸展引张环境。在岩浆热液活动作用下,早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初始矿源层受到强烈的构造岩浆热液叠加和改造作用,对矿质富集和矿体最终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花岗岩 铅锌多金属矿 梅仙 闽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晓牛 费利东 +3 位作者 余新明 秦新龙 肖娥 刘荣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3-1739,共7页
为探讨闽中梅仙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对小焦、寨头、根竹园花岗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小焦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58±3Ma,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 为探讨闽中梅仙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对小焦、寨头、根竹园花岗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小焦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58±3Ma,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高ISr(0.707099~0.710082)和低εNd(t)(-9.79^-10.92)的特点,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结合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梅仙矿区燕山中期花岗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消减的伸展拉张环境,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SR-ND同位素 花岗岩 梅仙 闽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江都地区土地复垦后蔬菜种植类土壤的肥力指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居维伟 孙丰瑞 +1 位作者 卢诚 张会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并科学指导复垦耕地的培肥和管理。选择江苏省江都地区6个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复垦年限的村庄土壤样品以及周边荒草地的土壤样品,选取8个评价指标(土壤压实程度、酸碱度、盐分浓度、颗粒组成等),采用层次分析法... 为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并科学指导复垦耕地的培肥和管理。选择江苏省江都地区6个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复垦年限的村庄土壤样品以及周边荒草地的土壤样品,选取8个评价指标(土壤压实程度、酸碱度、盐分浓度、颗粒组成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权重,并构建了土壤肥力评价模型,并对土地复垦后不同年限蔬菜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复垦前的A值范围在50.58~69.34,复垦后的A值范围在61.64~72.93,蔬菜土壤肥力优化效果与复垦年限呈正相关,表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肥力指数和优化指数相应增加;同时,有机质对蔬菜土壤肥力的影响较pH值、电导率、全氮等因素的影响大。本研究中,有机质是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5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江都地区 土地复垦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典型铜矿周边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风险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顾佳 苏海涛 +1 位作者 赵培松 翟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275,共8页
为查明铜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在长江中下游某典型铜矿周边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87个,分析测定了9种重金属Cu、As、Cd、Cr、Hg、Ni、Pb、Zn、Mo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u、Cd、Pb、Zn、As、Mo含量均值高于南京地区背景值。... 为查明铜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在长江中下游某典型铜矿周边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87个,分析测定了9种重金属Cu、As、Cd、Cr、Hg、Ni、Pb、Zn、Mo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u、Cd、Pb、Zn、As、Mo含量均值高于南京地区背景值。9种重金属含量呈现岛状或条带状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侧紧邻矿区区域或中部沟谷区域。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研究区表层土壤达到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42.53%、26.44%、18.39%、4.60%和8.04%;结合单因子指数评价,Cu、Cd为主要污染贡献因子,Pb、As、Zn为次要贡献因子;根据综合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研究区表层土壤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及以上的点位占67.82%,主要是As、Hg、Cu、Cd、Mo存在潜在生态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出研究区重金属有3种来源,其中Cu、Zn、As、Hg和Mo主要受工矿活动影响;Cu、Ni、Cr主要受自然母质影响;Cd、Zn、As、Pb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土壤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居维伟 谌伟艳 +1 位作者 张会 吕国海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江苏省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和农业发展困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助力乡村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为此,江苏省应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为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江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 江苏省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和农业发展困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助力乡村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为此,江苏省应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为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江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农业发展的路径,以优化江苏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达到助推乡村农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地区土地复垦24年后农业用土壤碳氮组分的特征分析
10
作者 刘小胡 谌伟艳 +1 位作者 张会 吕国海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探究江苏盐城地区土地复垦后土壤碳、氮组分的特征,选取江苏省盐城地区,在复垦了24年的混交林、乔木纯林、苗圃地、未成林造林地这4种土地复垦样地,以及未复垦样地和原地貌样地进行研究。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并对土壤的碳、氮组... 为探究江苏盐城地区土地复垦后土壤碳、氮组分的特征,选取江苏省盐城地区,在复垦了24年的混交林、乔木纯林、苗圃地、未成林造林地这4种土地复垦样地,以及未复垦样地和原地貌样地进行研究。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并对土壤的碳、氮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复垦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碳、氮组分含量,其中混交林的效果较好。但在24年复垦后,土壤仍存在钾限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碳组分 土壤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技术的栟茶河断裂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13 位作者 杨浩 胡利 许汉刚 孟科 于俊杰 蒋新 赵启光 朱升初 薛莹莹 王金艳 李金良 张浩 徐烨 陈昊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8-955,共18页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由疏到密”的工作思路,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的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并结合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及新年代学样品测试等,查明了目标断裂近地表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最新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1)栟茶河断裂是海安凹陷和通扬隆起的分界断裂暨控制苏北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2)并非前人认识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正断层组成的断阶带.中间走向近东西向,西段北西向,东段北东东向;视倾角约为60°~75°,是上陡下缓的铲形生长断层.(3)平面上呈向东(隆起区)收敛、向西(凹陷区)撒开趋势;向东发育并未延伸至原来认定的南黄海,而是终止于Ⅱ测线以西;向西延伸可能穿越了海安市主城区,继续追踪其空间位置的科学探索和系统研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尤为必要.(4)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成功定位了主断面在BCL1测线和BCL3测线分别位于7765和3660桩号处.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庄村场地ZK2-5孔内中更新统启东组下段砂层中揭露了断层面,倾角约为70°.(5)确定了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6)在栟茶河断裂南侧新发现了丁家所南缘断裂,它与栟茶河断裂夹持构成了鼻状地垒式的丁家所古潜山.(7)查明了栟茶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已探明的长度为26 km.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江苏地区相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重大工程的建设选址及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目标断裂所在测区近地表浅层地震探测研究和空间发育特征研究的空白,而且探测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城市(尤其是厚覆盖区)活动断层探测和断裂活动性鉴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栟茶河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多层次探测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活动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区二叠纪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12
作者 汪传胜 顾连兴 +3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唐俊华 汤晓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9-1511,共13页
本文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讨论东天山克拉麦里-哈尔里克岛弧东段八大石和小铺东两个岩体的特征和成因。八大石岩体和小铺东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分别为61.92%~74.40%和69.17%~74.92%,K_2O+Na_2O的含量分别为6.... 本文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讨论东天山克拉麦里-哈尔里克岛弧东段八大石和小铺东两个岩体的特征和成因。八大石岩体和小铺东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分别为61.92%~74.40%和69.17%~74.92%,K_2O+Na_2O的含量分别为6.50%~8.32%和7.74%~8.14%,绝大部分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特征;∑REE分别为105×10^(-6)~210×10^(-6)和100×10^(-6)~172×10^(-6),(La/Yb)_(CN)分别为4.1~8.9和9.1~15.3,配分模式右倾,δEu分别为0.40~0.93和0.59~0.80,为中-低负异常;两个岩体均富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Hf、Zr等高场强元素,而贫Ta、Nb、Sr、Ti等。通过LA-ICP-MS分析得到八大石岩体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98±2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纪,计算得到八大石和小铺东岩体的模式年龄t_(DM)分别为944Ma和648Ma;八大石和小铺东岩体的ε_(Nd)(t)分别为+3.06和+4.47,(^(87)Sdr/^(86)Sr)_i分别为0.70475和0.70384,表现出高ε_(Nd)(t)低(^(87)Sr/^(86)Sr)_i。综上所述,认为哈尔里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可能为碰撞后挤压-伸展转折阶段的产物,主要由来自新生地壳的中钾钙碱性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钙碱性 后碰撞 底侵 东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像元二分模型的内蒙古正蓝旗植被覆盖度格局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40
13
作者 马娜 胡云锋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学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的纯净像元;以此为基础,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研究区其它权威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LUCC)数据,对比分析了本研究所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精度,评价了2000~2009年间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过程,指出本区在实施有关生态工程后植被覆盖度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研究结果证明,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地区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是简洁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
14
作者 肖晓牛 喻学惠 +2 位作者 莫宣学 李勇 黄行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与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之一。本文重点提供了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微量元素和矿石S、Pb同位素分析结果,并对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本区流体包裹体稀土...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与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之一。本文重点提供了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微量元素和矿石S、Pb同位素分析结果,并对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本区流体包裹体稀土总量较低,∑REE介于5.19×10-6~9.0×10-6之间,反映轻重稀土分馏程度的∑LREE/∑HREE比值和(La/Yb)N分别为4.12~11.25和9.56~17.65,表现为轻稀土明显富集型,流体包裹体与该区富碱斑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矿石的S和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不同矿段不同硫化物矿石黄铁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的S和Pb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异,其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分别变化在38.256~39.0394,15.457~15.703和18.380~18.673范围内,且与富碱斑岩的S、Pb同位素组成十分相近。结合已有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研究成果,提出北衙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富碱斑岩岩浆的深部分异作用,在流体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成矿物质具有与成矿流体相同的深部来源。因此,富碱斑岩岩浆作用不仅为含矿流体上升提供了动力和热能,同时也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稀土微量元素 硫、铅同位素 滇西北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在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上的吸附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为红 李福春 +2 位作者 吴志强 代静玉 刘本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5,共7页
本文研究了胡敏酸存在下高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胡敏酸和Cu2+溶液按先后顺序或同时加入高岭石中反应,在Cu2+平衡浓度<10mg/L时,3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基本相同,当Cu2+平衡浓度>10mg/L时,(K+Cu)+HA和(K... 本文研究了胡敏酸存在下高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胡敏酸和Cu2+溶液按先后顺序或同时加入高岭石中反应,在Cu2+平衡浓度<10mg/L时,3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基本相同,当Cu2+平衡浓度>10mg/L时,(K+Cu)+HA和(K+Cu+HA)两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比(K+HA)+Cu的略大。②在pH=5时,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对Cu2+的吸附量明显大于纯高岭石。这是由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羧基和酚羟基等活性基团,吸附在高岭石上的胡敏酸增加了其表面吸附位,在复合体表面形成了S—HA—Cu三元配合物,且Cu2+的吸附量与复合体中胡敏酸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③溶液pH值在4~7之间变化可调控复合体对Cu2+的吸附机制。④在Cu2+和Cd2+共存时,随着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Cu2+的吸附量呈直线上升,而Cd2+的吸附量增加缓慢,表明复合体对Cu2+的吸附能力比对Cd2+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胡敏酸 高岭石 复合体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辽成矿带东段新台门钼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5 位作者 顾连兴 冯慧 郑远川 黄建华 李晶 孙亚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20,共8页
文章对新台门钼矿取自花岗斑岩含矿石英脉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介于(177±4)~(185±1)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83±3)Ma(2σ,MSWD=1.6),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成... 文章对新台门钼矿取自花岗斑岩含矿石英脉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介于(177±4)~(185±1)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83±3)Ma(2σ,MSWD=1.6),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年代学格架,作者认为燕辽成矿带,特别是辽西地区的早侏罗世成矿作用非常重要,其形成应与印支期末华北板块与南北两侧大陆聚合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测年 斑岩钼矿 早侏罗世 燕辽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床锆石年龄与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定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超 谢兴楠 +2 位作者 马春 柳建新 曹创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61-3472,共12页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多金属矿床是江南过渡带池州段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对矿区钻孔中不同深度花岗闪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采用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相对较早(144.5~145.8 Ma),而钾长花...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多金属矿床是江南过渡带池州段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对矿区钻孔中不同深度花岗闪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采用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相对较早(144.5~145.8 Ma),而钾长花岗岩侵位稍晚(141.5 Ma),二者均为燕山晚期(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对矿区13件辉钼矿样品采用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148±3)Ma。考虑到矿体的形成和分布与岩体蚀变关系较为密切,进一步确证安徽池州马头铜钼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为同一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铜钼多金属矿床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矿化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八大石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中闪长质包体的特征、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传胜 张遵忠 +5 位作者 吴昌志 唐俊华 邵毅 刘四海 冯慧 雷如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9-315,共17页
东天山八大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发育闪长质包体。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矿物组合上不同,但两者中同类矿物的种属相似。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包体的Fe、Mg、Ti、Ca含量较高,而Na、K、Si的含量较低;富HREE、Sr,贫Ba、Th、Hf、Z... 东天山八大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发育闪长质包体。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矿物组合上不同,但两者中同类矿物的种属相似。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包体的Fe、Mg、Ti、Ca含量较高,而Na、K、Si的含量较低;富HREE、Sr,贫Ba、Th、Hf、Zr。锆石LA-ICP-MS U-Pb年龄显示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形成时间上非常接近(分别为301±1Ma和298±2Ma),表明两者均形成于早二叠世。闪长质包体和寄主花岗岩具有正的εNd(t)(+4.15和+3.06)、较低的(87Sr/86Sr)i(0.70412和0.70475)和相近的模式年龄tDM(812Ma和944Ma),暗示其母岩浆来自新元古代时从亏损地幔分离出来的初生地壳源区。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八大石闪长质包体属于同源包体,为寄主花岗岩同源母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早期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包体 同源包体 二长花岗岩 结晶分异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油气田与金属矿床的伴生与共生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花林宝 丁梅花 +2 位作者 真允庆 巫静 戴宝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4-827,共14页
我国处于"三面受挤压"、多旋回、多期造山运动的大地构造地质背景,多为叠合盆地展布,其"盆""山"耦合格局,基本上控制着油气田和金属矿床的分布。石油和天然气均产于现行盆地和残留盆地内。在石油、油层... 我国处于"三面受挤压"、多旋回、多期造山运动的大地构造地质背景,多为叠合盆地展布,其"盆""山"耦合格局,基本上控制着油气田和金属矿床的分布。石油和天然气均产于现行盆地和残留盆地内。在石油、油层水中常含有Au、Ag、Hg、U、Fe等多金属组分;天然气中亦含有He、Xe等稀有元素。在盆地内或周边(山脉)常分布金、银、铅、锌、铀等多金属工业矿床共生或伴生,有的矿床规模已达大型、超大型。油气是来自盆地内"有机"和"无机"物质经一定温、压条件下,在"生、储、蓄、圈、移、保"封闭的还原环境下的产物;金属矿床是深部来自地壳、地幔含矿流体,多沿断裂构造密集、开放环境条件下卸载的结果。两者在空间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分离的关系。研究其规律对当今深部找矿和找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盆”“山”耦合 油气与金属矿床 共生与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地质图制作方法探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牛坤 徐雷 +2 位作者 奚砚涛 于雪涛 于书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0,共4页
MapGIS是集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智能软件系统。运用MapGIS软件,能够方便地绘制各种地质图、地形图,提高制图效率,缩短制图时间。以徐州市基岩地质图为例,对在MapGIS中制作地质图的过程和方法进... MapGIS是集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智能软件系统。运用MapGIS软件,能够方便地绘制各种地质图、地形图,提高制图效率,缩短制图时间。以徐州市基岩地质图为例,对在MapGIS中制作地质图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方法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GIS 矢量化 地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