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塔变压吸附循环中两步均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永正 刘应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进一步利用吸附塔产品端的富氧气体,提高氧气回收率,减少单位氧产量的能耗,设计了一种新的两塔变压吸附均压方式,即把均压分为两个小步骤,第一步实现产品端均压,第二步实行产品端与进气端均压,每步均压前有一小段保压时间.为此建立... 为了进一步利用吸附塔产品端的富氧气体,提高氧气回收率,减少单位氧产量的能耗,设计了一种新的两塔变压吸附均压方式,即把均压分为两个小步骤,第一步实现产品端均压,第二步实行产品端与进气端均压,每步均压前有一小段保压时间.为此建立了一套产氧规格为5 Nm3/h的制氧设备对这种均压方式进行详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所述试验条件下,当第一次保压时间与第二次保压时间分别为0.3 s和1.2 s,第一步均压时间与第二步均压时间分别为0.5 s和2.4 s,氧气浓度维持在93.5%左右且环境温度与湿度基本不变时,与单纯的产品端均压相比,两步均压使氧气回收率增加了4.9%.采取两步均压方式,吸附阶段吸附塔产品端氧气浓度随时间非常缓慢地减少,27 s时间内氧气浓度下降值仅为0.61%,形成了类似于激波的浓度波,产品氧气的浓度非常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 两步均压 制氧 类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富氧技术在煤气炉上的应用
2
作者 严有琪 林须生 纪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2,共2页
对传统膜法富氧设备进行了技术创新,新型膜法富氧设备投入使用后节煤效率可达到8.75%,将创造出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膜法富氧 技术创新 节煤效率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及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祝显强 刘应书 +1 位作者 杨雄 刘文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新型吸附剂和变压吸附工艺开发是提高变压吸附装置性能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我国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改性及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存在问题:Li LSX型及Li+和其他离子的混合型吸附剂具有良好氧氮分离性能,但仍存在离子交... 新型吸附剂和变压吸附工艺开发是提高变压吸附装置性能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我国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改性及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存在问题:Li LSX型及Li+和其他离子的混合型吸附剂具有良好氧氮分离性能,但仍存在离子交换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其他离子改性的吸附剂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也有分离系数低或成本高等缺点;基于循环步骤改进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优化研究大多以实验室规模制氧装置为主,未深入研究优化工艺的过程性能,难以有效地指导工业级制氧装置工艺优化;快速和双回流变压吸附制氧新工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相关研究欠深入;而多级和耦合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存在流程复杂、能耗较高等缺点。指出未来制氧吸附剂和制氧工艺研究应进一步研究固相离子交换方法,提高LSX吸附剂Li+交换利用率,降低成本;开展优化工艺的过程性能研究,指导工业级制氧装置优化;加强快速变压吸附和双回流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研究,推动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分离 制氧 优化 耦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气两步充压对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祝显强 刘应书 +2 位作者 杨雄 刘文海 李永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64-4272,共9页
针对快速变压吸附制氧浓度和回收率低问题,提出了用于提高产氧浓度和回收率的中间气两步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中间气先在出气端充压可以有效提高产氧浓度,之后再... 针对快速变压吸附制氧浓度和回收率低问题,提出了用于提高产氧浓度和回收率的中间气两步充压的快速真空变压吸附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中间气先在出气端充压可以有效提高产氧浓度,之后再在进气端充压可提高氧气回收率。出气端充压前中间气压力及氧浓度和进气端充压后床层压力是影响产氧浓度和回收率提高的关键参数。当吸附和解吸压力分别为240、60 k Pa时,循环氧气回收率为34.57%,且每天产单位吨氧需吸附剂量为61.18 kg·TP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离 制氧 充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