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李育娟
龚克成
刘红江
侯秀芬
孙志明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无锡太湖水稻示范园
-
出处
《中国稻米》
2010年第3期47-49,共3页
-
基金
无锡市科技局科技支撑-农业项目"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项目编号:CLE00905)
-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纯N 18 kg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氮肥运筹前后比例以6∶4为宜;实施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总量不宜减少,水稻单产600 kg/667 m2以上,每667 m2需施纯N 18 kg。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是把好麦草入土、草泥混合、培育壮秧和保证栽插密度四个关键环节。
-
关键词
小麦
秸秆还田
机插水稻
氮肥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机插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实施“五改”新办法实效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晓强
孙志明
言建良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稻示范园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机插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实行了改常规机收小麦为收割机上安装切草机、改常规机旋耕为机旋耕后增一次犁耕、改常规驱动耙耙田为秸秆还田机耙田并增加一次化除封杀、改常规施肥为适当增加机前肥用量、改栽后至分蘖前期保持薄水勤灌为栽后7~10d开始分次脱水等5项技术措施后,减少了机插秧缺穴率,促进了稻苗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高效。
-
关键词
机插秧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
五改技术
效果
-
分类号
S224.2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机插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初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言建良
孙志明
孙晓强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东港镇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稻示范园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47-47,49,共2页
-
文摘
为探索机稻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可行性,笔者实施了机稻秧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机插秧,分蘖发展平衡,成穗率高,后期清秀活熟,增产显著。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每667m2以施纯N18kg左右为宜,氮肥前后比例以6∶4或7∶3为宜,技术环节上要重点把好稀播培育适龄壮秧关、秸秆还田整田关、机插质量关等技术环节。
-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机插秧
氮肥运筹
技术环节
-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壮秧、瘦秧对机插秧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试验
- 4
-
-
作者
孙晓强
言建良
孙志明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稻示范园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62-62,共1页
-
文摘
为解决机插秧播种密度偏高、秧苗素质偏差的问题,于2010年进行了机插秧壮秧与瘦秧大田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壮、瘦秧对机插秧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壮秧分蘖起步早、发苗较稳、成穗率较高、齐穗期较早、总叶片和总节间数多,穗大、粒多、粒重、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
关键词
壮秧
瘦秧
机插秧
产量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麦季稻草还田试验简报
- 5
-
-
作者
言建良
孙志明
王文英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稻示范园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9-59,61,共2页
-
文摘
麦季稻草还田,有冻害伤、死苗风险,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为促进麦季稻草还田的推广应用,必须改进耕种方式、肥料运筹等技术措施。
-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对比试验
小麦产量
改进措施
-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