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基金属酞菁仿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云 徐锦龙 陈龙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5,共5页
为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揭示蛋白质骨架对仿生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以十六氯金属酞菁为活性中心,吡啶基为第五配体,石墨烯微片及碳球分别为蛋白质骨架的碳基金属酞菁过氧化物酶仿生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筑仿生催... 为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揭示蛋白质骨架对仿生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以十六氯金属酞菁为活性中心,吡啶基为第五配体,石墨烯微片及碳球分别为蛋白质骨架的碳基金属酞菁过氧化物酶仿生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筑仿生催化体系以降解水体中的对氯间二甲基苯酚(PCMX)、酸性橙7(AO7)等有机污染物,研究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催化机理。结果表明:以石墨烯微片及碳球为蛋白质骨架的碳基金属酞菁过氧化物酶仿生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活化双氧水,其对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降解率分别为82%、93%,对酸性橙7的降解率分别为86%、94%;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高价铁氧活性种,其次为羟基自由基;以石墨烯微片为蛋白质骨架的仿生催化剂催化性能优于以碳球为蛋白质骨架的仿生催化剂,是由于石墨烯微片的电子转移能力强于碳球,且光照能够促进电子转移,从而增强仿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该研究为从蛋白质骨架角度调控仿生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 金属酞菁 仿生催化剂 催化性能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湿透气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彦 侯钦正 +4 位作者 徐锦龙 王智 谭晶 杨卫民 李好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熔体微分电纺热塑性聚氨酯(TPU)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的绿色制备工艺,采用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及气流辅助牵伸技术,研究了纺丝电压、辅助气流风速、纺丝时间等纺丝参数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考查了纺丝参数及纤维微观形貌对... 为了探究熔体微分电纺热塑性聚氨酯(TPU)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的绿色制备工艺,采用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及气流辅助牵伸技术,研究了纺丝电压、辅助气流风速、纺丝时间等纺丝参数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考查了纺丝参数及纤维微观形貌对TPU纤维膜防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纺丝电压55 kV、辅助气流风速30m/s时,制备的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透湿量可达6045 g/(m^(2)·24h),透气率可达97mm/s;在纺丝时间60min时,纤维膜耐静水压值可达8.5 kPa,所制备纤维膜在防水、透湿及透气性能上都较为优异,熔体微分静电纺有望成为防水透湿透气材料绿色制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电纺 静电纺丝 防水透湿 透气 热塑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功能膜的制备及防水透湿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璐 高涵超 +5 位作者 王春红 王晓云 左祺 王利剑 赵润 高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开发具有一定防水透湿功能的绿色环保可降解医用防护材料,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首先,采用水刺工艺将汉麻、棉纤维混合制备非织造布,然后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汉麻/棉水刺非织造... 为开发具有一定防水透湿功能的绿色环保可降解医用防护材料,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首先,采用水刺工艺将汉麻、棉纤维混合制备非织造布,然后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汉麻/棉水刺非织造材料上制备PBAT微孔膜。对不同铸膜液浓度、不同预蒸发时间、不同膜厚度微孔膜/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的平均孔径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复合膜的最优工艺。探究了覆膜前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孔径、接触角、耐静水压和透湿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BAT微孔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铸膜液浓度为14.34%、预蒸发时间为44.63 s、膜厚度为0.16 mm。使用最优工艺制备的复合膜力学性能与耐静水压均大于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和透湿量均小于水刺非织造材料,接触角略小于水刺非织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微孔膜 防水透湿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基仿生催化剂活化PMS高效降解染色废水
4
作者 夏云 徐锦龙 陈龙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3,共5页
设计了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剂十六氯锰酞菁轴向配位吡啶基修饰的炭黑(MnPcCl_(16)-Py-CB),以过硫酸氢盐(PMS)为氧化剂,构筑仿生催化体系,催化氧化降解以酸性橙07(AO7)为目标底物的染色废水,研究其催化性能、影响因素和催化机理。研究... 设计了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剂十六氯锰酞菁轴向配位吡啶基修饰的炭黑(MnPcCl_(16)-Py-CB),以过硫酸氢盐(PMS)为氧化剂,构筑仿生催化体系,催化氧化降解以酸性橙07(AO7)为目标底物的染色废水,研究其催化性能、影响因素和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催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MnPcCl_(16)-Py-CB质量浓度为0.05 g/L,PMS浓度为1 mmol/L,催化性能最优,对AO7的降解率为100%;所构筑的仿生催化体系在pH为酸性、中性和碱性的条件下,或在高浓度无机盐条件下,对AO7降解效率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构筑的MnPcCl_(16)-Py-CB/PMS催化体系氧化降解AO7的活性种为高价锰氧[Mn(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基仿生催化剂 PMS 高效降解 染色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阻燃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雨航 魏建斐 +3 位作者 顾伟文 王玉萍 张安莹 王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及锥形量热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gCDs与DDP复配后对PET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阻燃PET在气相中的热分解产物,提出了DDP、gCDs对PET的阻燃机制。结果表明:当添加DDP质量分数为8%、gCDs质量分数为1.0%时,DDP-gCDs-PET的UL-94等级提升至V-0级,LOI值可达到35%;相较于纯PET,DDP-gCDs-PET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39.77%,总热释放量降低25.00%,引燃时间延长25 s,阻燃效果显著改善;在燃烧过程中DDP促进了PET基体分解并在气相中淬灭自由基,gCDs使热量迅速扩散,提升了PET基体的热稳定性能,且gCDs在凝聚相促进成炭使DDP中的P留存于炭层中,二者共同作用提升了PET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明胶基碳点 磷系阻燃剂 原位聚合法 复配阻燃 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收温度调控的TPU熔体静电直写可控沉积
6
作者 李好义 贾紫初 +2 位作者 徐锦龙 杨卫民 谭晶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通过调控接收板温度,实现了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熔体静电直写制备。通过模拟发现,当纺丝距离为5 mm时,接收板温度升高后,纺丝区间内温度呈线性提高,有利于减缓射流的冷却速度。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接收板温度对熔体静电直写制备热塑性聚... 通过调控接收板温度,实现了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熔体静电直写制备。通过模拟发现,当纺丝距离为5 mm时,接收板温度升高后,纺丝区间内温度呈线性提高,有利于减缓射流的冷却速度。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接收板温度对熔体静电直写制备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纤维直径、形貌、沉积精度以及三维网格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接收板温度为80℃时,平均纤维直径与40℃时相比,降低了27.7%;当接收板温度100℃时,纤维沉积误差与60℃时相比,降低了46.8%;当接收板温度为80~100℃时,能够制备稳定的三维纤维结构;当接收板温度为120℃时,射流无法凝固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熔体静电直写 静电纺丝 聚合物纤维 纤维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刺工艺对医用复合非织造材料防水透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韩秀丽 王春红 +4 位作者 高涵超 荆妙蕾 赵润 高欢 王玉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1,共8页
为了解决医用防护服透气透湿性差和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水刺工艺制备聚乳酸(PLA)/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并使用喷雾胶将水刺、熔喷(M)、纺粘(S)材料黏合紧密制备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水刺工艺(水刺面密度、聚乳酸混比... 为了解决医用防护服透气透湿性差和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水刺工艺制备聚乳酸(PLA)/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并使用喷雾胶将水刺、熔喷(M)、纺粘(S)材料黏合紧密制备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水刺工艺(水刺面密度、聚乳酸混比、水刺压力)对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透湿和耐静水压性能影响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水刺工艺参数为聚乳酸混比73%、水刺面密度52 g/m^(2)、水刺压力2 MPa;最优工艺制备的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耐静水压为2.65 kPa,与预测值2.71 kPa相差2.21%,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对材料的耐静水压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优化得到SM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可用于兼备良好透气透湿和阻隔性能的医用防护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水刺非织造材料 防护服 耐静水压 透湿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亚文 杨芸宇 +3 位作者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威 徐锦龙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5,共4页
锦/棉混纺织物存在特殊的“支架效应”,导致其阻燃性能较差。将磷酸酯阻燃剂FR-8526与水性聚氨酯混合用于阻燃涂层整理,研究了阻燃剂添加量、涂层增重率、防水剂浓度等因素对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透气、透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锦/棉混纺织物存在特殊的“支架效应”,导致其阻燃性能较差。将磷酸酯阻燃剂FR-8526与水性聚氨酯混合用于阻燃涂层整理,研究了阻燃剂添加量、涂层增重率、防水剂浓度等因素对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透气、透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与阻燃剂FR-8526的质量比为1∶2、涂层增重率为65%时,涂层锦/棉混纺织物获得较好的阻燃性能,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自熄,损毁长度为12.5 cm,满足阻燃纺织品B1级标准。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值达到74.05 kPa,拉伸断裂强力升高,撕破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涂层 磷系阻燃剂 锦/棉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织物的氯菊酯纳米银抗菌整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孙通 李双燕 +3 位作者 崔振华 程德亮 田会双 徐思峻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6,共5页
以商用氯菊酯除螨剂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常温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得到纳米银溶液。最优的纳米银制备工艺为:纳米银溶液质量浓度800 mg/L,保护剂质量浓度36 g/L,反应温度30℃。所制备的纳米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7 nm。将制得的纳... 以商用氯菊酯除螨剂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常温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得到纳米银溶液。最优的纳米银制备工艺为:纳米银溶液质量浓度800 mg/L,保护剂质量浓度36 g/L,反应温度30℃。所制备的纳米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7 nm。将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利用浸轧烘工艺对真丝织物进行抗菌处理。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负载量为1356 mg/kg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10.6 mm和10.4 mm,抑菌率均达到99.99%,显示出优异的抑菌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银均匀分布在蚕丝纤维表面,无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除螨剂 纳米银 真丝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黑金属酞菁原位生高价铁氧降解有机污染物
10
作者 夏云 徐锦龙 陈龙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0,共10页
为高效去除复杂水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制备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体系,来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地塞米松有机污染物。研究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特征,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性能、催化机理... 为高效去除复杂水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制备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仿生催化体系,来催化降解水体中的地塞米松有机污染物。研究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特征,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性能、催化机理、催化降解产物及最终产物。结果表明:所构筑的催化体系在温和(室温、中性)及复杂水体环境中(酸性、无机盐)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均为100%,但在碱性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因双氧化水分解过快而降低了28%;该催化体系经过6次循环使用后,对地塞米松的降解率仍达到95%;过氧化物模拟酶在双氧水的作用下产生对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起主要作用的高价铁氧活性种,而羟基自由基起次要作用;经过60 min反应,该催化体系将地塞米松降解为对环境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小分子有机酸。该仿生催化体系的构筑为仿生催化材料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 金属酞菁 高价铁氧活性种 降解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