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修荣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所有在市场中有良好表现并获得一定影响的出版社,一定是在某个自己专长的领域抢占了制高点的出版社。
关键词
专业出版
图书市场
品牌建设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验证·寻找·发现——读《文艺学方法通论》
2
作者
朱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1期64-64,共1页
文艺学方法是不是“斯芬克司之谜”?不敢说。读赵宪章的《文艺学方法通论》,倒也明白文艺学方法这个谜也是可以解开的。 1985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空前热闹,从新闻传播媒介到各种学术刊物,无一例外地讨论起文艺学的方法问题。不经意...
文艺学方法是不是“斯芬克司之谜”?不敢说。读赵宪章的《文艺学方法通论》,倒也明白文艺学方法这个谜也是可以解开的。 1985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空前热闹,从新闻传播媒介到各种学术刊物,无一例外地讨论起文艺学的方法问题。不经意就可看到运用各类“新方法”操作理论批评的文字。“方法论”,其时仿佛成了整个文艺理论界最感兴趣、最饶有意味、也最时髦的话题,以致1985年遂被人们称作“方法论年”。赵宪章的论著,可以看作是对这些年“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总结。文艺学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其一定规则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应,文艺学方法在结构上便有其自身起点、操作过程和终点,有一定的范式和参照系。考察古今中外文艺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文艺学方法的范式可归纳成五大基本类型,即:文艺学经验方法;文艺美学方法;文艺社会学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方法论
本体方法
社会学方法
新闻传播媒介
通论
参照系
社会科学学科
理论批评
美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缘分——《特别的一天》出版小札
3
作者
刘佳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5,共2页
编辑与作者的缘分是前世修炼而得,大多时候。不必焦急,唯有耐心。才能成就具足的因缘。做书亦是如此。 吴念真十多年前在台湾出版的小说集《特别的一天》时隔多年后,作为在大陆首发的小说作品,2012年5月由江苏文艺社出版。作为责...
编辑与作者的缘分是前世修炼而得,大多时候。不必焦急,唯有耐心。才能成就具足的因缘。做书亦是如此。 吴念真十多年前在台湾出版的小说集《特别的一天》时隔多年后,作为在大陆首发的小说作品,2012年5月由江苏文艺社出版。作为责任编辑,我回忆起从认识吴念真到编辑吴念真的作品出版,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正如吴念真在书中致读者的信笺上所写的“一种缘分”那样,编辑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人与人之间、人和书之间,这所有的情感都归结为缘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缘分
责任编辑
小说作品
作者
小说集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拒绝平庸:诗歌小众时代的精神对话
4
作者
李少君
张清华
+4 位作者
汪政
何言宏
子川
黄礼孩
马铃薯兄弟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值《扬子江》诗刊改版之际,本刊邀请《扬子江》诗刊特聘执行主编子川,与诗歌评论家汪政、张清华、何言宏,诗人李少君、马铃薯兄弟,诗歌民刊《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等,就诗歌与时代、诗歌刊物的品格、官刊与民刊等话题进行笔谈。
关键词
诗歌
精神对话
平庸
扬子江
评论家
张清华
诗刊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岳寻仙不辞远——策划选编“双叶丛书”有感话敬业
5
作者
张昌华
《出版广角》
2000年第12期60-65,共6页
极目物欲横流、世风不振的今天,一切变得莫名的浮躁。鉴此,百业倡导敬业精神,自然被社会认同。所谓敬业,窃以为不止是一种浅泛的对职业道德的恪守,而是对本职工作一种尽善尽美高层次的追求。就我们编辑工作而言.不止是墨守陈规地编发自...
极目物欲横流、世风不振的今天,一切变得莫名的浮躁。鉴此,百业倡导敬业精神,自然被社会认同。所谓敬业,窃以为不止是一种浅泛的对职业道德的恪守,而是对本职工作一种尽善尽美高层次的追求。就我们编辑工作而言.不止是墨守陈规地编发自然来稿,而是在选题策划上谋求一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丛书》
编辑策划
成功经验
敬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持一个艺术家吸血鬼般的开放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马铃薯兄弟
西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53,共8页
“我也许是在写反诗歌了……” 马铃薯兄弟:你的诗歌写作及文学活动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你在那个年代已经写出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样被选家和读者广泛关注的诗歌代表作。在三十年这样长的时间里,你的写作似乎一直保持着...
“我也许是在写反诗歌了……” 马铃薯兄弟:你的诗歌写作及文学活动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你在那个年代已经写出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样被选家和读者广泛关注的诗歌代表作。在三十年这样长的时间里,你的写作似乎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状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你在写作上依然保持着前行的姿态,呈现出较上个世纪更加宏阔的景象,也似乎呈现出更大的抱负。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进入新世纪以来,你的诗歌写作的兴趣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吸血鬼
艺术家
诗歌写作
开放
八十年代
文学活动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当代诗歌总体论旧体诗词的社会价值
被引量:
2
7
作者
丁芒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82-87,共6页
十年浩劫结束迄今,旧体诗词出人意外地兴盛起来。“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使旧体诗词遭了厄运,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一种文学样式的消长兴衰,牵涉着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六十多年来,旧体诗词虽处于捉襟见肘的窘...
十年浩劫结束迄今,旧体诗词出人意外地兴盛起来。“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使旧体诗词遭了厄运,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一种文学样式的消长兴衰,牵涉着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六十多年来,旧体诗词虽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却没有到达被犁庭扫穴,斩尽杀绝的地步,相反默默写作者大有人在,虽不足以与新诗分庭抗礼,倒也淡泊自持,绵延不绝。一旦解脱禁锢,蓄势既久,其发必猛,形成了足以与新诗争衡的鼎盛局面,诗社峰起,诗刊层出,作者读者面迅速扩大。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已达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我们应该摆脱陈见,从当代中国的诗歌运动总体上去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当代诗歌
古典诗词
白话文运动
文学样式
五·四
当代诗词
诗词创作
文学现象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大河的对话——诗人洛夫访谈录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铃薯兄弟
洛夫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18-32,2,共15页
马铃薯兄弟(以下简称马):诗人张默先生曾说过,“洛夫是当代诗坛少数几位赢得国际声誉的杰出诗人之一”。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中国诗人,您在大陆读者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从您的诗集的受欢迎程度即可见一斑。我有幸担任责任编辑的...
马铃薯兄弟(以下简称马):诗人张默先生曾说过,“洛夫是当代诗坛少数几位赢得国际声誉的杰出诗人之一”。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中国诗人,您在大陆读者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从您的诗集的受欢迎程度即可见一斑。我有幸担任责任编辑的您的诗集《烟之外》,2011年出版,年内加印,一年两次印刷,这种情况,在诗集出版中并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洛夫
访谈录
对话
受欢迎程度
当代诗坛
责任编辑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本书到一套书——与余光中先生合作十年记
9
作者
汪修荣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3,共1页
从2003年出版余光中先生第一本书算起,我与余先生的合作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的电话,他向我转递了一个信息,余光中先生有意在江苏文艺社出版一本散文集。余先生是海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名人...
从2003年出版余光中先生第一本书算起,我与余先生的合作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的电话,他向我转递了一个信息,余光中先生有意在江苏文艺社出版一本散文集。余先生是海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名人,在大陆一向不乏出版者,他选择江苏文艺社出版作品,理由十分简单,就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古都南京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样,仅仅因为这座城市的关系,我便有幸成了余光中先生的责编,并开始了与他的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合作
出版者
文化名人
出版作品
散文集
作家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修荣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摘
所有在市场中有良好表现并获得一定影响的出版社,一定是在某个自己专长的领域抢占了制高点的出版社。
关键词
专业出版
图书市场
品牌建设
出版社
分类号
G23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验证·寻找·发现——读《文艺学方法通论》
2
作者
朱砂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1期64-64,共1页
文摘
文艺学方法是不是“斯芬克司之谜”?不敢说。读赵宪章的《文艺学方法通论》,倒也明白文艺学方法这个谜也是可以解开的。 1985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空前热闹,从新闻传播媒介到各种学术刊物,无一例外地讨论起文艺学的方法问题。不经意就可看到运用各类“新方法”操作理论批评的文字。“方法论”,其时仿佛成了整个文艺理论界最感兴趣、最饶有意味、也最时髦的话题,以致1985年遂被人们称作“方法论年”。赵宪章的论著,可以看作是对这些年“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总结。文艺学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其一定规则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应,文艺学方法在结构上便有其自身起点、操作过程和终点,有一定的范式和参照系。考察古今中外文艺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文艺学方法的范式可归纳成五大基本类型,即:文艺学经验方法;文艺美学方法;文艺社会学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
关键词
文艺学
方法论
本体方法
社会学方法
新闻传播媒介
通论
参照系
社会科学学科
理论批评
美学方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缘分——《特别的一天》出版小札
3
作者
刘佳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5,共2页
文摘
编辑与作者的缘分是前世修炼而得,大多时候。不必焦急,唯有耐心。才能成就具足的因缘。做书亦是如此。 吴念真十多年前在台湾出版的小说集《特别的一天》时隔多年后,作为在大陆首发的小说作品,2012年5月由江苏文艺社出版。作为责任编辑,我回忆起从认识吴念真到编辑吴念真的作品出版,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正如吴念真在书中致读者的信笺上所写的“一种缘分”那样,编辑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人与人之间、人和书之间,这所有的情感都归结为缘分。
关键词
出版
缘分
责任编辑
小说作品
作者
小说集
读者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拒绝平庸:诗歌小众时代的精神对话
4
作者
李少君
张清华
汪政
何言宏
子川
黄礼孩
马铃薯兄弟
机构
<天涯>杂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省作家协会创研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民刊<诗歌与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文摘
值《扬子江》诗刊改版之际,本刊邀请《扬子江》诗刊特聘执行主编子川,与诗歌评论家汪政、张清华、何言宏,诗人李少君、马铃薯兄弟,诗歌民刊《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等,就诗歌与时代、诗歌刊物的品格、官刊与民刊等话题进行笔谈。
关键词
诗歌
精神对话
平庸
扬子江
评论家
张清华
诗刊
主编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岳寻仙不辞远——策划选编“双叶丛书”有感话敬业
5
作者
张昌华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2000年第12期60-65,共6页
文摘
极目物欲横流、世风不振的今天,一切变得莫名的浮躁。鉴此,百业倡导敬业精神,自然被社会认同。所谓敬业,窃以为不止是一种浅泛的对职业道德的恪守,而是对本职工作一种尽善尽美高层次的追求。就我们编辑工作而言.不止是墨守陈规地编发自然来稿,而是在选题策划上谋求一种创新。
关键词
《双叶丛书》
编辑策划
成功经验
敬业精神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持一个艺术家吸血鬼般的开放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马铃薯兄弟
西川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6-153,共8页
文摘
“我也许是在写反诗歌了……” 马铃薯兄弟:你的诗歌写作及文学活动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你在那个年代已经写出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样被选家和读者广泛关注的诗歌代表作。在三十年这样长的时间里,你的写作似乎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状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你在写作上依然保持着前行的姿态,呈现出较上个世纪更加宏阔的景象,也似乎呈现出更大的抱负。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进入新世纪以来,你的诗歌写作的兴趣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关键词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吸血鬼
艺术家
诗歌写作
开放
八十年代
文学活动
马铃薯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当代诗歌总体论旧体诗词的社会价值
被引量:
2
7
作者
丁芒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浙江学刊》
1987年第2期82-87,共6页
文摘
十年浩劫结束迄今,旧体诗词出人意外地兴盛起来。“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使旧体诗词遭了厄运,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一种文学样式的消长兴衰,牵涉着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六十多年来,旧体诗词虽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却没有到达被犁庭扫穴,斩尽杀绝的地步,相反默默写作者大有人在,虽不足以与新诗分庭抗礼,倒也淡泊自持,绵延不绝。一旦解脱禁锢,蓄势既久,其发必猛,形成了足以与新诗争衡的鼎盛局面,诗社峰起,诗刊层出,作者读者面迅速扩大。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已达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我们应该摆脱陈见,从当代中国的诗歌运动总体上去加以考察。
关键词
旧体诗词
当代诗歌
古典诗词
白话文运动
文学样式
五·四
当代诗词
诗词创作
文学现象
审美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大河的对话——诗人洛夫访谈录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铃薯兄弟
洛夫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18-32,2,共15页
文摘
马铃薯兄弟(以下简称马):诗人张默先生曾说过,“洛夫是当代诗坛少数几位赢得国际声誉的杰出诗人之一”。作为一个享誉国际的中国诗人,您在大陆读者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从您的诗集的受欢迎程度即可见一斑。我有幸担任责任编辑的您的诗集《烟之外》,2011年出版,年内加印,一年两次印刷,这种情况,在诗集出版中并不常见。
关键词
诗人
洛夫
访谈录
对话
受欢迎程度
当代诗坛
责任编辑
马铃薯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本书到一套书——与余光中先生合作十年记
9
作者
汪修荣
机构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3,共1页
文摘
从2003年出版余光中先生第一本书算起,我与余先生的合作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的电话,他向我转递了一个信息,余光中先生有意在江苏文艺社出版一本散文集。余先生是海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名人,在大陆一向不乏出版者,他选择江苏文艺社出版作品,理由十分简单,就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古都南京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样,仅仅因为这座城市的关系,我便有幸成了余光中先生的责编,并开始了与他的交往。
关键词
余光中
合作
出版者
文化名人
出版作品
散文集
作家
南京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汪修荣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验证·寻找·发现——读《文艺学方法通论》
朱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缘分——《特别的一天》出版小札
刘佳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拒绝平庸:诗歌小众时代的精神对话
李少君
张清华
汪政
何言宏
子川
黄礼孩
马铃薯兄弟
《扬子江(评论)》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五岳寻仙不辞远——策划选编“双叶丛书”有感话敬业
张昌华
《出版广角》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保持一个艺术家吸血鬼般的开放性
马铃薯兄弟
西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当代诗歌总体论旧体诗词的社会价值
丁芒
《浙江学刊》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与大河的对话——诗人洛夫访谈录
马铃薯兄弟
洛夫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一本书到一套书——与余光中先生合作十年记
汪修荣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