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02年《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著者情况统计分析 |
吴大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2
|
能想会干的完美主义者:省级教育官员眼中的“名校长” |
回俊松
张彬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校长培训模式转换的启示——校长培训开设“信息检索课”小议 |
吴大同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98 |
1
|
|
4
|
语文人“守正”才有“纯正”的语文教育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祛魅”: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第一要务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乐之得之:语文教育的“有我”境界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学区房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 |
陈友华
施旖旎
季春梅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8
|
“六维度三阶段”校长反思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与实践 |
回俊松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9
|
当前我国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程振响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0
|
教材建设:现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高分时代”:中国语文的困境和出路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2
|
标准、文库和“定活两便”——关于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的思考 |
严华银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边际效用递减”与学校图书馆 |
吴大同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