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梁励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2-36,共5页
-
文摘
文章论述了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的六大功能。阐述了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体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从目标分类和水平层次两个层面探讨如何构建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目标体系。
-
关键词
历中学科
情感教育目标
体系构建
中学教育
历史教育
-
Keywords
the science of history
emotional education objectiv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再认识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梁励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
文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基本要素 ,相互递进 ,呈现出情感发展不同的水平层次 ,形成了历史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同时 ,又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历史新课程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三者相互对应 ,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 ,从而构成了历史新课程完整的目标体系。
-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情感目标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中学
历史教学
-
Keywords
the concpet of the new course standards
history education
affective target
another discussion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黄光耀
刘金源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
文摘
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英国人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不仅对于英国 ,而且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英国
工业化
历史教训
-
Keywords
Great Britain
industrialization
historical lesson
-
分类号
K561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被引量:44
- 4
-
-
作者
梁励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江苏 南京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9,共5页
-
文摘
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建立在思维过程性、创新性、问题性和主体性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情境是由新的、未知知识,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与学生主体认知可能性等要素构成。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易的问题情境,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中的“现代化体系”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宇博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9,共5页
-
基金
项目批准号:01JA770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研讨>
-
文摘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发生理论变化的时期。现代化理论与世界近代史学科的结合,催生出以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即不同于传统的“苏联体系”的“现代化体系”。相关高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地反映出这种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体系”
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
高校教材
-
分类号
K14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澳大利亚现代化历史探析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王宇博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
文摘
在后起的现代化国家中,澳大利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是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本土化与和谐发展是澳大利亚现代化发展的特色,其影响巨大而深远。
-
关键词
澳大利亚现代化
本土化
和谐发展
-
分类号
K611.0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研究性学习情境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
- 7
-
-
作者
梁励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从学科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 ,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全新模式 ,它对历史教师角色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历史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情感体验的培育者 ;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
-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历史教师
角色转换
情感体验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
-
Keywords
research type study
circumstances
teachers of history
role
conversion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历史与艺术的成功结合——评电视剧《平民大总统》
- 8
-
-
作者
翟国璋
-
机构
江苏省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80,共5页
-
文摘
电视剧《平民大总统》作为历史剧选择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题材,对某些有学术争议的问题采取了审慎选择历史事实加以表现的态度。该剧在重大问题上基本尊重历史,在细节上则在可信的基础上大胆虚构,塑造了孙中山等一系列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历史剧的创作具有启迪意义。
-
关键词
历史题材
艺术细节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答杨焕鹏先生
被引量:6
- 9
-
-
作者
马烈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
文摘
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是为了“溶共”。它与孙中山的“容共”在本质上不同 ,但与“反共”是一致的 ,只是手段不同。成立三青团 ,其倡导者不可能是陈立夫 ;其目的不可能是为了排斥汪派。汪派与汪精卫叛国集团是两个概念 ,周佛海不属汪派。复兴社、青白团成立于 1 93 2年 ,而不是 1 93 5年。
-
关键词
三青团
成立动机
研讨
-
Keywords
The Youth League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motive for founding
study and discuss
-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南唐国党争与唐宋之交的社会转型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何剑明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9,共5页
-
文摘
南唐时期,以宋齐丘为首的宋党以外,形成了或以孙晟为首、或以韩熙载为首的反对党,两党斗争对南唐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家对其多持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南唐国党争有其特殊性,对于消弭南北文化差异、整合南北文化、促进文化重心南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五代十国乃至今天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应当得到充分肯定,将南唐的衰亡归咎于区区党争是没有道理的。
-
关键词
南唐国
党争
唐宋之交
社会转型
-
分类号
F243.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鸣凤记》作者考辨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刘致中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52,共9页
-
基金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重点课题"昆曲学"(项目编号:98BGA06)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根据新的资料和论据,有理由认为《鸣凤记》绝非王世贞所作,而是唐仪凤所作。
-
关键词
《呜凤记》
王世贞
唐仪凤
昆曲研究
-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16世纪英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及其影响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黄光耀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4,共5页
-
文摘
本文认为 1 6世纪是英国社会重要转型期 ,此间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农本经济的松弛解体、市场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 ,最终形成国内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展格局和开放性的对外贸易体制 ,而这正是近代英国率先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
-
关键词
16世纪
英国
经济一体化
-
分类号
K561.3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南唐经济发展原因及其相对性探要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何剑明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9,共5页
-
文摘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国家中与中原抗衡的中坚力量, 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统治者施行保境息民政策、实施阻断北方割据势力南渐的策略 以及唐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等,是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与邻邦之间的 长期战争、小生产模式下沉重的封建剥削和日益激化的派系斗争,则使南唐的经济发展仍未 达到理想的水平。探索南唐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相对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南唐时期
经济发展
原因
相对性
中国
-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antang Dynasty
cause
limitations
-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澳大利亚国家政策的变化
- 14
-
-
作者
王宇博
相林均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3,共6页
-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对澳大利亚社会产生重大震撼的战争。日本的侵略威胁和英国的无能为力,促使澳大利亚走上自主发展道路,澳大利亚由此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随着国家和民族独立性的提高及社会意识的变化,澳大利亚的本土化并未停止,而是其立足点由依赖英国转向自主,由移植和扬弃英国的舶来品转为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利益,自行选择发展道路,国家政策由“英国制造”转变为“澳大利亚制造”。澳大利亚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澳大利亚
国家政策
-
Keywords
the Second World War
Australia
national policy
-
分类号
K611.5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澳大利亚共和运动的起源和内涵
- 15
-
-
作者
王宇博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1,87,共6页
-
文摘
澳大利亚共和运动是一场事关国家政治制度变革和转型的社会运动,是当今澳大利亚社会颇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澳大利亚特有的共和主义以及澳大利亚民族的成熟和国家独立性的加强是这场运动的起源,并赋予它特定内涵。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特色和发展轨迹。
-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共和主义
共和运动
民族意识
-
分类号
K611.0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