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民间舞蹈概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恒夫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一、民间舞蹈的分布、源流与分类江苏民间舞蹈的种类十分丰富,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的有花鼓、龙舞、莲湘、花船舞、灯舞、剑舞、高跷、跳五猖、跳财神等等,这些舞蹈几乎遍及本省江南、里下河流域与徐淮地区。另外,有一些舞蹈几乎只在一... 一、民间舞蹈的分布、源流与分类江苏民间舞蹈的种类十分丰富,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的有花鼓、龙舞、莲湘、花船舞、灯舞、剑舞、高跷、跳五猖、跳财神等等,这些舞蹈几乎遍及本省江南、里下河流域与徐淮地区。另外,有一些舞蹈几乎只在一个大的区域内流行,如跳马伕(又叫马伕香、跳马皮、跳马披等)流行于南通、扬州、盐城等地区,采茶舞基本上只流行于栽种茶树的江南地区。还有一些舞蹈只在一两个县的范围内流行,如痴和尚吃酒之于吴县,抢更饭之于昆山县,三十六板凳之于无锡县,水鬼求雨之于如皋县,摇钱树之于启东县,水牛舞之于江都县,踩水之于阜宁县,请孙猴子之于沛县,独杆桥之于丰县、泗洪县,男欢女喜之于宜兴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民间舞蹈 艺人 摇钱树 江南地区 艺术化 戏曲 审美功能 花篮 昆山 娱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赏识教育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献玲 唐献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赏识教育,其前提是“识”,教师要认识了解学生从而尊重学生;其表现是“赏”,教师要欣赏赞扬学生从而发现学生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其本质是“爱”,教师在爱的艺术中让学生体悟到爱,在被赏识中学会赏识。赏识教育具有丰厚学理依据和重要的... 赏识教育,其前提是“识”,教师要认识了解学生从而尊重学生;其表现是“赏”,教师要欣赏赞扬学生从而发现学生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其本质是“爱”,教师在爱的艺术中让学生体悟到爱,在被赏识中学会赏识。赏识教育具有丰厚学理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理念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识教育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王夫之诗论与古代画论之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思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6,共10页
引征相关中国画艺、画论资料 ,论析王夫之以古代画学为参照 ,拮英采精 ,融会贯通 ,从而深化他对艺术概括 (“咫尺有万里之势”)、主客关系 (“胸中有丘壑”)、生命传达 (“生意”“元气”)、表现手法 (“笔法墨法”)等重要艺术论题的阐... 引征相关中国画艺、画论资料 ,论析王夫之以古代画学为参照 ,拮英采精 ,融会贯通 ,从而深化他对艺术概括 (“咫尺有万里之势”)、主客关系 (“胸中有丘壑”)、生命传达 (“生意”“元气”)、表现手法 (“笔法墨法”)等重要艺术论题的阐述 ,极大地丰富其诗学理论的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古代绘画 诗学理论 画家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口融合”周作人的“新诗情结”所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江锡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9,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写过新诗,研究过新诗,但最终没有成为诗人的作家,他们在其他文学形式的写作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关注着新诗的命运与发展,形成了所谓"新诗情结",而这些"情结"往往又集中于新诗发展的关键...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写过新诗,研究过新诗,但最终没有成为诗人的作家,他们在其他文学形式的写作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关注着新诗的命运与发展,形成了所谓"新诗情结",而这些"情结"往往又集中于新诗发展的关键问题——诗歌语言变革。周作人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本文着重考察周作人的诗歌文学活动,论析他的以"文口融合"为中心的诗歌语言理论创见和艺术实践,试图从中透视他的探索对于破解新诗艺术发展难题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新诗情结 诗歌语言 周作人 “文口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喉牙声转——兼评“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声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论证喉音是人类的原始音,认为李新魁先生上古没有喉音的观点不能成立。从汉字谐声系统论证喉牙声转这一音理,对李文所谓喉牙“合一”、“不分”、“音值相同”、“魏晋以后喉音自牙音分化而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述。
关键词 谐声系统 喉牙声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鲁迅与游戏关系疏证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光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鲁迅与(审美)游戏学说关系密切。他翻译与引进了游戏理论,关注余裕理念;对《故事新编》创作中"油滑"现象认定上的自我矛盾与犹疑,折射出鲁迅对于文学游戏的自觉与警醒。小说史研究中的理论立场,显豁地表明鲁迅对游戏理论独特... 鲁迅与(审美)游戏学说关系密切。他翻译与引进了游戏理论,关注余裕理念;对《故事新编》创作中"油滑"现象认定上的自我矛盾与犹疑,折射出鲁迅对于文学游戏的自觉与警醒。小说史研究中的理论立场,显豁地表明鲁迅对游戏理论独特审美价值的深刻洞悉及运用该理论介入文本批评的理论自觉。鲁迅所谓"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给他的审美选择与文学创造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游戏 余裕 油滑 审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与制约:民俗与戏曲之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恒夫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7,共8页
我国戏曲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是民俗规定了在一年之中必须有许许多多的戏曲演出的日子。造成了戏曲繁盛的局面;是民俗保证了一地戏班到外埠的长期顺利的演出,使得剧种不断地繁衍,形成众多新的剧种;是民俗促使艺人刻苦练艺,表演上... 我国戏曲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是民俗规定了在一年之中必须有许许多多的戏曲演出的日子。造成了戏曲繁盛的局面;是民俗保证了一地戏班到外埠的长期顺利的演出,使得剧种不断地繁衍,形成众多新的剧种;是民俗促使艺人刻苦练艺,表演上精益求精;是民俗导致了历史剧、神仙剧占有很大的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同系声母内部可以互转(下)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声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声母 定母 《说文》 喻四 《唐韵》 《玉篇》 透母 来母 谐声字 古今字 舌音 辅音 《集韵》 段玉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同系声母内部可以互转(上)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声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2-77,共6页
中古汉语36声母5音8大系,同系内部的几个声母皆可互转。我们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和总结出这一重要的语音规律。从汉字的谐声关系、古注、古书异文等十多个方面论证这一规律。利用它去认识和解释有关的语言现象,帮助我们从理论... 中古汉语36声母5音8大系,同系内部的几个声母皆可互转。我们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和总结出这一重要的语音规律。从汉字的谐声关系、古注、古书异文等十多个方面论证这一规律。利用它去认识和解释有关的语言现象,帮助我们从理论上解决古书中、大学中学教材中许许多多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声母系统 互转 语音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说“似的1”和“似的2”及相关语句的辨别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德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本文分析了“似的1”与“似的2”的语法语用特征,并就如何辨别跟两个“似的”
关键词 似的1 似的2 比况短语 测断短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社会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成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由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在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后来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同时也由于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等等,这使得20世纪的中国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在社... 由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在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后来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同时也由于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等等,这使得20世纪的中国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在社会学的内容表现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差异,由此人们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小说和现代西方小说所呈现的不同创作特征和发展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现代西方 现代小说 西方小说 审美追求 创作特征 呈现 重大 社会学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论的研究要开新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明 胡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刘勰的风骨论”并不等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风骨”概念。“风骨”论的研究要想开拓新路,就应该参照它在魏晋人物品评中的原始意义和它在文学批评史上被理解使用的情况对之重新作出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 “刘勰的风骨论”并不等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风骨”概念。“风骨”论的研究要想开拓新路,就应该参照它在魏晋人物品评中的原始意义和它在文学批评史上被理解使用的情况对之重新作出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风骨”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刘翩“风骨”论自身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风骨 中国文学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文为戏”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52-61,共10页
“以文为戏“本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中一种倾向的否定批评.本文首先为韩愈的“以文为戏”正名,指出它是一种艺术创新,朝愈用“以文为戏”的笔法写作《毛颖传》等作品是发其积郁,是以戏谑的形式和笔法表达严肃的内容.继而,论证《庄... “以文为戏“本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中一种倾向的否定批评.本文首先为韩愈的“以文为戏”正名,指出它是一种艺术创新,朝愈用“以文为戏”的笔法写作《毛颖传》等作品是发其积郁,是以戏谑的形式和笔法表达严肃的内容.继而,论证《庄子》是它的艺术源头.然后,梳理了“以文为戏”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表现及规律,归纳出几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史 散文批评 以文为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韦应物诗歌的艺术渊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锡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韦应物与陶渊明并称“陶韦”,学陶是韦诗的基本方面。除此以外,韦应物还很注意学习《古诗十九首》、“大小谢”以及其他汉魏以至晋宋齐梁的诗人,形成了其诗歌“源出于陶”,融汇诸家的艺术风貌,取得了自创新格的成就,颇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韦应物 诗歌艺术 渊源 陶渊明 诗歌创作 艺术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鲧禹治水与词语规范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德和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共2页
鲧禹治水与词语规范□曹德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段鲧禹治水的故事。鲧在治水时不顾实际一味采取笨拙的“堵”的办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禹记取了老子的教训,“堵”和“导”相结合,选择了比较切实、比较明智的做法,最后取得了成... 鲧禹治水与词语规范□曹德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段鲧禹治水的故事。鲧在治水时不顾实际一味采取笨拙的“堵”的办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禹记取了老子的教训,“堵”和“导”相结合,选择了比较切实、比较明智的做法,最后取得了成功。词语规范和治水有相似的地方。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规范 鲧禹 汉语成语 完全符合 四字格 江苏教育学院 “导” 《现代汉语词典》 马拉松赛 移动电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研究四十年述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锡铨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1期57-61,52,共6页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就出现过不少评介他的新诗创作和诗歌理论的文章,但是比较深入的研究,始于四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逝世之后.回顾一下闻一多研究的发展线索和学术积累,对于继续开拓研究也...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就出现过不少评介他的新诗创作和诗歌理论的文章,但是比较深入的研究,始于四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逝世之后.回顾一下闻一多研究的发展线索和学术积累,对于继续开拓研究也许是有所助益的.本文拟分四个部分,对四十年来的闻一多研究做一点粗略的考察.建国前三年的研究1946年7月闻一多的不幸遇难,震动了神州大地,形成了一个持续的追念、学习、研究闻一多的热潮.建国前三年的研究活动,主要有:1946年8月由李(公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研究 四十年代 中国现代史 思想发展 现代文学史 建国前 诗歌理论 爱国主义思想 发展线索 思想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神问题与郭沫若的后期诗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成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泛神论,睡觉去了”没有? 1958年11月,郭沫若在回答北京师院六位来访同学提问时说,1924年“我跑到日本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找到了一把钥匙,以后思想就有了一个大转变,写作上,生活上都有了一个方向。宇宙观,比较认识清了;泛神论,睡... “泛神论,睡觉去了”没有? 1958年11月,郭沫若在回答北京师院六位来访同学提问时说,1924年“我跑到日本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找到了一把钥匙,以后思想就有了一个大转变,写作上,生活上都有了一个方向。宇宙观,比较认识清了;泛神论,睡觉去了”。(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其实,早在20年代郭沫若就有过类似的表述。例如,192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到,在日本翻译了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泛神论者 诗歌创作 马克思主义 艺术机制 诗人气质 社会科学 后期作品 哲学思想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6年诗人卢前随同于右任新疆考察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9-125,共7页
1946年6月于右任率团为新疆联合政府成立大会监誓,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新疆考察,这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大事之一。卢前是于右任先生极为赏识并寄予厚望的大学教授和著名诗人,出于诗人特有的热情和敏感,在... 1946年6月于右任率团为新疆联合政府成立大会监誓,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新疆考察,这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大事之一。卢前是于右任先生极为赏识并寄予厚望的大学教授和著名诗人,出于诗人特有的热情和敏感,在随团考察过程中对当时新疆的政治局面、社会问题以及自然景观,用报告文学、散曲和古体诗形式作了真实的系列记载,为我们今天解读国民党统治大陆后期的新疆,留下了大量可靠而形象的文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前 于右任 新疆联合政府 新疆见闻 西域词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黄等词的同体异用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子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词发展到北宋中期,苏轼及其弟子对词诸方面进行了新的诠释,其突出点是表现在词的同体异用,主要点是对词之传统性的反动,有意识地破坏词体的固有特点,更多的是引导词体对诗体的认同。以诗为词,古今均有探讨,多是从创作手法、艺术风格、... 词发展到北宋中期,苏轼及其弟子对词诸方面进行了新的诠释,其突出点是表现在词的同体异用,主要点是对词之传统性的反动,有意识地破坏词体的固有特点,更多的是引导词体对诗体的认同。以诗为词,古今均有探讨,多是从创作手法、艺术风格、文体递变等处比照分析,在词的文本方面用功甚深。而词的同体异用现象的产生,是与苏、黄等人对词体定位、有意识地引导和创作分不开的,是他们促使词体的雅化和开放,以及回避诗歌创作诸种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同体异用 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敬渠《野叟曝言》与晚明清初实学思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保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野叟曝言》的创作,与作家接受晚明清初实学思潮,尤其是东林学派的思想影响有关。既往对"炫学"一概否定并不客观。该书所炫耀的属于"实学"的学问,在实学思潮走向低迷的时代,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其大段议论说理,非... 《野叟曝言》的创作,与作家接受晚明清初实学思潮,尤其是东林学派的思想影响有关。既往对"炫学"一概否定并不客观。该书所炫耀的属于"实学"的学问,在实学思潮走向低迷的时代,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其大段议论说理,非文学内容的阑入小说,则不符合文学创作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敬渠 《野叟曝言》 实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