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创意设计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珂 胡琳 王睿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4,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数字创意设计作为新兴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主要表现在业态创新、产业融合、空间协同三个方面,但面临着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数字创意设计作为新兴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主要表现在业态创新、产业融合、空间协同三个方面,但面临着文化挪用、低端锁定、监管失衡的困境。旅游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数字中国”战略提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不断变革、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要抓住机遇,提升数字化、发展网络化和智能化。研究表明,数字创意设计为旅游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可有效地赋能旅游发展,对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意 赋能旅游 新时代旅游 产业提升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美学设计的统筹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厉笑余 张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3,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亦涉及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但在乡村的落实任务很艰巨。乡村发展中容易将城市的发展模式照搬到乡村,出现形式同质化、过度城市化和商业化、美学价值不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亦涉及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但在乡村的落实任务很艰巨。乡村发展中容易将城市的发展模式照搬到乡村,出现形式同质化、过度城市化和商业化、美学价值不高、自身特色与历史文脉丢失等问题。学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设计美学等单一或多个领域,提出了众多思路和解决方案,但缺乏有效平衡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系统性解决路径研究。文章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提出在“两个结合”指导下,在牢牢把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生态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乡村美学设计统筹三者、解决问题、达到平衡的策略。研究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充分发挥乡村设计美学的统筹性,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中华地域文化前提下,助推乡村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丰富农民精神世界、提升幸福感、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起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乡村设计 统筹策略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设计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丹 杨天明 胡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4,共8页
展示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广泛应用于展览、展示、陈列等领域,设计目标是以最好的效果展示展品或信息,而视觉设计元素作为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可提升视觉效果、引导观者注意力和增强表达力。目前,该领域尚存在缺乏美学... 展示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广泛应用于展览、展示、陈列等领域,设计目标是以最好的效果展示展品或信息,而视觉设计元素作为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可提升视觉效果、引导观者注意力和增强表达力。目前,该领域尚存在缺乏美学、视觉元素运用传递信息不直观、传统的互动体验艺术形态表现不足等问题。因此,从展示空间设计的需求和视觉设计元素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视觉设计元素加持的装饰艺术形态设计来改善展示空间,提供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观展体验,提高展示空间的效果和质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视觉设计元素的应用领域,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示空间 视觉设计元素 装饰艺术形态 美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付建鑫 林庆华 厉笑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0,共8页
地域文化包含地方民俗、历史和艺术等,是地方独有的文化现象。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是从空间、时间、人三个维度显现,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需要用公共艺术本体语言深入融合地域文化的... 地域文化包含地方民俗、历史和艺术等,是地方独有的文化现象。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是从空间、时间、人三个维度显现,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需要用公共艺术本体语言深入融合地域文化的内涵。文旅融合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公共艺术教育的推广,逐渐扩大地域文化的受众和提升相应知名度,进而加快传播并实现传承。同时,应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及与地域文化融合,促进地方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通过比较和分析可知,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是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应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高校重视程度并完善评价和督导机制等,以推动两者深入结合,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实现协同发展,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公共艺术教育 地域文化融合 体验式旅游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