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第二学段感受语言、积累语言的策略——以《父亲、树林和鸟》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臧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8,共3页
最近,笔者在几次不同层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听了近十节《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细细梳理之后发现,这些课有的抓住主题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木和歌唱的鸟”,让学生在反复涵咏中感受父亲对树木和鸟的深情;有的以“在树林中,父亲... 最近,笔者在几次不同层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听了近十节《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细细梳理之后发现,这些课有的抓住主题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木和歌唱的鸟”,让学生在反复涵咏中感受父亲对树木和鸟的深情;有的以“在树林中,父亲望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为主线,让学生展开自读自品;还有的借助课后的判断练习推动学习进程,将关键词句的品读交流穿插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程 积累语言 涵咏 关键词句 主题句 感受语言 自读 第二学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校级教学成果奖: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
2
作者 王天锋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47,共3页
为使教学成果奖落地校内,助推学校教学文化建设和更多一线教师专业发展,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创设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评比活动,并通过完善组织保障、规范基本流程、明确申报要领、建立奖励机制,推动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同时把握关... 为使教学成果奖落地校内,助推学校教学文化建设和更多一线教师专业发展,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创设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评比活动,并通过完善组织保障、规范基本流程、明确申报要领、建立奖励机制,推动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同时把握关键环节,帮助教师学会提炼教学主张、建构核心概念、提升科研素养、产生教学创新,在此过程中锤炼专业品格、品味职业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果奖 校级教学成果奖 校本教研 教学主张 科研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段目标的小学哲理诗教学策略
3
作者 臧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5-28,共4页
哲理诗与咏物诗、写景诗、抒情诗一样,是小学古诗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哲理诗主要是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或景,来阐释抽象的哲理。它化无为有,赋理于形,将深邃的哲理融于司空见惯的鲜明形象之中,再编织以诗人独特而真挚的情感,用浅白的... 哲理诗与咏物诗、写景诗、抒情诗一样,是小学古诗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哲理诗主要是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或景,来阐释抽象的哲理。它化无为有,赋理于形,将深邃的哲理融于司空见惯的鲜明形象之中,再编织以诗人独特而真挚的情感,用浅白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哲理诗中的形象大多常见,因此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写景诗 咏物诗 重要类别 浅白 教学策略 真挚的情感 抒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四重境界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6-38,共3页
研读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应有之义。对于教材,教师不仅要读懂,更要读透、读通、读活。解读教材,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及深度耕犁。作为教师,只有站到更高的立场上,明晰教材编排体系,顺应儿童思维,才能深度解读教... 研读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应有之义。对于教材,教师不仅要读懂,更要读透、读通、读活。解读教材,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及深度耕犁。作为教师,只有站到更高的立场上,明晰教材编排体系,顺应儿童思维,才能深度解读教材,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抵达思维通透、运筹帷幄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解读 读懂 读透 读通 读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学科教研转型的可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俊 王天锋 许春良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23-26,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学科教研信息量扩容、数字化效率的匹配和深度创新等提出了新挑战。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研活动的人机接口,寻找...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学科教研信息量扩容、数字化效率的匹配和深度创新等提出了新挑战。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研活动的人机接口,寻找技术与教研的融合空间,借助人工智能弥补教师对学科本质理解不够的缺陷,从而实现AI技术为教研添翼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科教研 教研转型 数据分析 教研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力提升视野下“单元—课时”整体性教学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彪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55-57,共3页
在小学"单元-课时"教学中,教师要对"单元""课时"的关联作辩证性考量,对"单元-课时"教学作功能性探析。实践中积极探寻"单元-课时"的实施路径,以大问题、大任务、大主题等为抓手,积... 在小学"单元-课时"教学中,教师要对"单元""课时"的关联作辩证性考量,对"单元-课时"教学作功能性探析。实践中积极探寻"单元-课时"的实施路径,以大问题、大任务、大主题等为抓手,积极发掘相关资源、素材等,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力提升 “单元-课时”教学 整体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课数据的“读通”与“读懂”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天锋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58,共3页
科学课数据从原始的数字转化为具有实证功能的证据,需要学生具有对数据的转化和加工能力。在培养学生数据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数据获得良好的方向感,赋予数据加工丰富的空间感,使得教学朝着把握数据、形成证据、理解科学本质的视角... 科学课数据从原始的数字转化为具有实证功能的证据,需要学生具有对数据的转化和加工能力。在培养学生数据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数据获得良好的方向感,赋予数据加工丰富的空间感,使得教学朝着把握数据、形成证据、理解科学本质的视角不断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 数据 证据 加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本立场活动导学范式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9-50,共2页
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与普及,传统包办式、问答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基于生本立场,我们尝试建构活动导学教学范式,其基本的操作过程为:自研建构→合作探究→展示迁移→评价巩固→归纳致新。活动导学教... 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与普及,传统包办式、问答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基于生本立场,我们尝试建构活动导学教学范式,其基本的操作过程为:自研建构→合作探究→展示迁移→评价巩固→归纳致新。活动导学教学模式表征着儿童的主体诞生,它改变了传统的纸笔模式,重视儿童的学习实践,还学于生,让儿童在活动中探究、合作,进而享受探究、合作的喜悦。活动导学让儿童有田(学田)可“耕”,有悦(喜悦)而“探”,有“果”(结果)可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 教学需求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教学方式 操作过程 教学模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第一学段预习任务偏误及矫正 被引量:1
9
作者 臧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0-31,共2页
预习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很多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不可否认,初步掌握字词、朗读课文、梳理内容、积累资料等预习任务,一方面为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另一方面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育良好的语文学... 预习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很多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不可否认,初步掌握字词、朗读课文、梳理内容、积累资料等预习任务,一方面为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另一方面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育良好的语文学习品质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学段 积累资料 朗读课文 学生预习 语文教师 语文学习 预习任务 习惯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本立场活动导学范式的建构
10
作者 刘志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3,共2页
伴随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普及,传统包办式、问答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基于生本立场,我们尝试建构活动导学教学范式,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还学于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合作,进而享受探究、合作的喜悦... 伴随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普及,传统包办式、问答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基于生本立场,我们尝试建构活动导学教学范式,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还学于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合作,进而享受探究、合作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活动目标充分地探究、合作、展示,确证着学生主体自我的“本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 教育教学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问答式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