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长江沿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磊 万欣 王火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6-21,45,共7页
长江沿岸森林资源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不仅能改善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且为长江沿岸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天然的绿色屏障,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合201... 长江沿岸森林资源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不仅能改善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且为长江沿岸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天然的绿色屏障,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合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7.1亿元/a,其中森林固碳释氧的功能价值占比最高(8.40亿元/a),其次是涵养水源(5.78亿元/a),森林防护价值最低(0.08亿元/a)。(2)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内39种植被类型森林中,乔木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远远大于灌木林、竹林及药材林。显然,这与乔木林的面积大密切相关。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最高的是杨树林(5.6亿元/a),其次是阔叶混交林(2.7亿元/a),茶林及其他药材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小。(3)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大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灌木林>针叶纯林。单位面积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纯林。可见,江苏长江沿岸森林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研究建议江苏应大力发展长江沿岸的阔叶混交林建设,以增加长江沿岸森林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运用多种监测手段监测长江沿岸森林面积和树种变化等。此外,还建议在江苏长江沿岸增设森林生态监测站点,为长江沿岸森林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森林 混交林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长江沿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戚阳艳 万欣 +1 位作者 江浩 王火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
扬州范围内长江沿岸森林位于长江生态廊道范围核心区,是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对扬州市国土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 扬州范围内长江沿岸森林位于长江生态廊道范围核心区,是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对扬州市国土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扬州市长江沿岸宽1 km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扬州市长江沿岸宽1 km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481.96万元/a。在8大生态服务功能中,森林固碳释氧的功能价值占比最高,为2684.41万元/a,占总价值的48.97%,其次是涵养水源,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的价值占比最低。建议扬州市应大力发展长江沿岸森林建设,以增加长江沿岸森林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运用多种监测手段监测长江沿岸森林面积和树种变化等。此外,建议在长江沿岸增设森林生态监测站点,为长江沿岸森林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长江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城市森林负氧离子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连经纬 邢玮 +2 位作者 万欣 葛之葳 何冬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7-1117,共11页
【目的】分析扬州城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了解扬州城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资源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江苏扬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城市森林)、茱萸... 【目的】分析扬州城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了解扬州城市森林空气负氧离子资源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江苏扬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城市森林)、茱萸湾风景区(城市近郊森林)和润扬湿地森林公园(城市远郊森林)为研究对象,收集3个区域的2020年1—12月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林内气象数据,比较不同季节之间负氧离子浓度的差异,分析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利用增强回归树分析各气象因素对负氧离子浓度的贡献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气象因素对负氧离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扬州地区城市近郊森林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城市近郊森林区与城市远郊森林区月变化趋势较一致,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6月。城市近郊森林区不同季节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城市远郊森林区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城市远郊森林区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666.87个/cm3)和郁闭度(0.80)低于城市森林区和城市近郊森林区,且森林郁闭度越高其负氧离子浓度的变异系数越小。城市森林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风速、气压、空气温度和PM2.5存在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相关性,城市近郊森林区和城市远郊森林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压、风速、空气温度、空气湿度、PM2.5、光照强度等林内气象因素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选择城市远郊森林区进行气象因素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贡献率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湿度在春季(38.51%)和秋季(47.58%)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贡献最大,而PM2.5在夏季(27.87%)和冬季(38.51%)对空气负氧离子的贡献最大;空气湿度对负氧离子浓度有直接正向影响,而光照强度对负氧离子浓度有直接负向影响,风向通过改变PM2.5对负氧离子浓度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扬州不同区域森林的负氧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不同季节和时间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明显影响。根据不同区域的负氧离子浓度差异及其表现出的季节变化规律可制定不同的公园游览计划,建议夏季前往城市远郊森林区,春季前往城市近郊森林区游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 城市森林 气象因素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江防护林主要树种选择研究
4
作者 施士争 王红玲 +1 位作者 王保松 黄瑞芳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3,29,共8页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3类共10个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3种生态位上各造林树种均可分为3类,第1类树种3种生态位可作为优选树种分别有15,7,7个;第2类3种生态位作为一般树种,分别有22,40,29个;其他可作为备选树种。结合沿江不同造林环境的特点和相关树种的特殊适应性,提出了相应的树种选择和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景观林 树种 选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茱萸湾风景区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万欣 王磊 +1 位作者 李文斌 江浩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10,15,共5页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作为分解者、共生体或病原体,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土壤细菌能够释放土壤无机物、矿石或有机质中的营养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作为分解者、共生体或病原体,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土壤细菌能够释放土壤无机物、矿石或有机质中的营养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城市森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杉林土壤细菌的物种总数、菌群丰度和复杂度最高,其次是竹林和山茱萸林。水杉林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均匀度最高,其次是竹林和杂阔林。山茱萸林独有的土壤细菌的OTUs数目最多,与其他森林群落土壤细菌的OTUs分布差异较大;在门分类水平上,该地区相对丰度平均值大于1%的优势菌门有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土壤细菌 多样性指数 茱萸湾风景区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多样性研究
6
作者 孙文杰 窦浩 +3 位作者 曹明明 丁晶晶 王磊 王玄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
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公里网格法布设28台红外相机,对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时长16200 d,筛选出物种独立有效照片1794张,共记录到鸟兽16种,隶属于8个目12个科。其中哺乳动物6种,其中,貉(... 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公里网格法布设28台红外相机,对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时长16200 d,筛选出物种独立有效照片1794张,共记录到鸟兽16种,隶属于8个目12个科。其中哺乳动物6种,其中,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1种,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的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黑鸢(Milvus migrans)。野猪(Sus scrofa)记录的独立照片最多,其次为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该研究丰富了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并为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无想山森林公园 本底调查 鸟兽多样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茱萸湾风景区森林土壤质量状况 被引量:2
7
作者 万欣 李文斌 +2 位作者 黄海涛 江浩 祝亚云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40-43,47,共5页
城市森林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是衡量土壤是否健康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选取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被种类的城市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植被种类下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 城市森林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是衡量土壤是否健康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选取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被种类的城市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植被种类下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个指标,阐明该区域内6种森林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显示:6种植被种类的森林土壤中,pH值在6.26与8.91之间,其中3号山茱萸林的土壤pH值超过了标准最高值,碱性偏大;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未达到标准的最低值;有效磷的数值均偏低,在标准均值以下。建议在今后的城市森林土壤的养护管理中,应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土壤 理化性质 有机碳 有效磷 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祝亚云 王磊 +1 位作者 谢斐 江浩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江苏省整合优化后178个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和地理数学方法对其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梳理和量化,结果表明:(1)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由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组成,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2个保护管理级别。数量上地方级... 以江苏省整合优化后178个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和地理数学方法对其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梳理和量化,结果表明:(1)江苏省自然保护地由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组成,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2个保护管理级别。数量上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占多数,并以自然公园为主体;面积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占比大;自然保护区与自然公园的面积大致呈9∶11的比例。(2)江苏省自然保护地在省域地理空间的分布模式为“随机型”,在空间上相对形成2个高密度聚集区,分别为宁-镇-扬三角区和苏-锡环太湖区。(3)江苏省自然保护地在13个设区市间呈不均衡分布,数量层面的不均衡性较低,面积层面的不均衡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自然保护地 自然公园 组成结构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防护林带PM2.5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邱苏梅 李立文 +1 位作者 万欣 邢玮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长江沿岸的典型景观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榔榆、乌桕、落羽杉和薄壳山核桃4种纯林类型的景观防护林,于2023年监测PM2.5、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气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度变化。发现乌桕防护林带PM2.5质量... 以长江沿岸的典型景观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榔榆、乌桕、落羽杉和薄壳山核桃4种纯林类型的景观防护林,于2023年监测PM2.5、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气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度变化。发现乌桕防护林带PM2.5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夏季明显低于冬季,而其他3个防护林带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不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PM2.5与多个环境因子有相关性,尤其是乌桕防护林带。为了探究各环境因子对PM2.5的影响,该研究引入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在长江沿岸的典型景观防护林中空气湿度是影响PM2.5质量浓度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结果为未来建构科学合理的防护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带 PM2.5 环境因子 随机森林模型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风景名胜区与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亚云 王磊 江浩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24-27,33,共5页
该文以“重叠次数n”与“重叠率r”为指标对江苏风景名胜区和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在范围上的交叉重叠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为江苏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优化调整提供一定参考。截至2019年底,江苏共批复设立风景名胜区22个,面积1 664.67 km^(2... 该文以“重叠次数n”与“重叠率r”为指标对江苏风景名胜区和其他5类自然保护地在范围上的交叉重叠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为江苏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优化调整提供一定参考。截至2019年底,江苏共批复设立风景名胜区22个,面积1 664.67 km^(2)。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6个,与其他5类共计4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8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476.62 km^(2)。通过整合优化,江苏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的次数和重叠程度都有所降低,涉及交叉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有15个,与其他5类共计35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含7个交叉重叠类型,交叉重叠总面积360.88 km^(2)。太湖风景名胜区和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最为复杂的区域,狼山风景名胜区及茅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风景名胜区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程度最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自然保护地 风景名胜区 交叉 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基质不同对射干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俊楠 徐鹏 +1 位作者 吴云虎 李冬林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1期106-110,共5页
通过设置T1(园土)、T2(园土∶草炭=1∶1)、T3(园土∶珍珠岩∶草炭=1∶1∶1)、T4(蛭石∶草炭∶珍珠岩=2∶1∶1)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对射干一年生幼苗的形态、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栽培基质不同对射干生长... 通过设置T1(园土)、T2(园土∶草炭=1∶1)、T3(园土∶珍珠岩∶草炭=1∶1∶1)、T4(蛭石∶草炭∶珍珠岩=2∶1∶1)4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对射干一年生幼苗的形态、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栽培基质不同对射干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不同对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T1处理下的射干幼苗生长指标最小,T2、T4处理中等,T3处理下幼苗表现出最强的生长态势,且生长量和生物量指标最大。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下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评价,表明T3处理最有利于射干容器苗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栽培基质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防护林内PM_(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2
作者 李立文 周润洋 +1 位作者 万欣 邢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89-2700,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模式防护林内直径≤2.5μm的是浮颗粒物(PM_(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为优化防护林植物配置,建设宜居城市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植物配置模式(榉树+桃树混交林、落羽杉纯林、落羽杉+石楠混交林、女贞... 【目的】探究不同模式防护林内直径≤2.5μm的是浮颗粒物(PM_(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为优化防护林植物配置,建设宜居城市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6种植物配置模式(榉树+桃树混交林、落羽杉纯林、落羽杉+石楠混交林、女贞+落羽杉混交林、女贞纯林和榉树+樱花混交林)且林龄均在10年左右的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空旷地作为对照(CK),测定防护林和CK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向、PM_(2.5)浓度、光照强度6种环境因子及9种土壤理化因子,并分析不同防护林模式下气候和土壤因子之间相关性;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重要性得分。【结果】落羽杉纯林、落羽杉+石楠混交林、女贞+落羽杉混交林模式下PM_(2.5)浓度低于榉树+桃树混交林、女贞纯林和榉树+樱花混交林3种防护林模式和CK。7个监测点的土壤pH均呈弱碱性,女贞+落羽杉混交林和女贞纯林模式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防护林模式和CK(P<0.05),落羽杉纯林模式下有效磷含量为最高值,为14.53 mg/k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M_(2.5)浓度与空气湿度、土壤微生物碳和土壤微生物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铵态氮与PM_(2.5)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向、光照强度、土壤微生物碳、土壤微生物氮和含水量对PM_(2.5)浓度影响的重要性得分较高。【结论】不同防护林模式下的风向和PM_(2.5)浓度有差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微生物碳和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是影响大气PM_(2.5)浓度变化的重要因子,防护林配置落羽杉能有效降低大气PM_(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环境因子 PM_(2.5) 土壤微生物碳 土壤微生物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对桔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丽莎 徐德平 +1 位作者 徐艳 李冬林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探明不同光环境下桔梗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桔梗的耐荫性。本研究设置T_(1)(相当于50%透光率)、T_(2)(相当于25%透光率)、T_(3)(相当于5%透光率)、T_(0)(不遮光)4种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遮光对桔梗幼苗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的... 为探明不同光环境下桔梗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桔梗的耐荫性。本研究设置T_(1)(相当于50%透光率)、T_(2)(相当于25%透光率)、T_(3)(相当于5%透光率)、T_(0)(不遮光)4种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遮光对桔梗幼苗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T_(2)处理下幼苗的株高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T_(1)无显著显差异(P>0.05);T_(3)处理下的地径、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著变小;T_(1)、T_(2)处理下,桔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而T_(3)处理则会引起可溶性蛋白质及糖的显著下降;T_(1)、T_(2)处理下,桔梗叶片内MDA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T3处理则引起MDA显著上升;4种光处理下桔梗幼苗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分别是3.125、8.361、5.960、0,以T_(1)处理下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适度遮光不会对桔梗幼苗的正常发育带来不利影响,50%的遮光可以为桔梗幼苗的生长提供优越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桔梗 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南郊丘陵山区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晶晶 王玄 +1 位作者 常青 袁屏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2-47,53,共7页
为研究南京南郊丘陵山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调查样地,共记录鸟类个体3002只,隶属于15目35科94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的物种数(60种)和个体数均最高。全年样区内优势鸟种为白头鹎、... 为研究南京南郊丘陵山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调查样地,共记录鸟类个体3002只,隶属于15目35科94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的物种数(60种)和个体数均最高。全年样区内优势鸟种为白头鹎、乌鸫和棕头鸦雀;记录的鸟类中属于国家II级保护的鸟类有6种,分别为黑鸢、凤头鹰、燕隼、红隼、红角鸮和画眉;属于国家规定的“三有”保护鸟类81种。这些重点保护物种对栖息地质量、食物资源、人为干扰强弱等环境因子较为敏感,在调查样区内的多次记录充分反映了该区域良好的鸟类栖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调查 鸟类群落 样线法 丘陵山区 南京南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套种下细叶麦冬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姣佼 万欣 +2 位作者 王保松 王磊 邢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1-2909,共9页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女贞套种细叶麦冬;模式2,落羽杉套种细叶麦冬;模式3,樱花+榉树套种细叶麦冬;模式4,非林下单一种植细叶麦冬(对照)。比较不同模式下细叶麦冬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等生物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营养物质含量和林地土壤养分等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套种模式样地环境存在差异,年均温与年均光照强度均为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与对照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提高了细叶麦冬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其中模式3下细叶麦冬叶片生长状态最好,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模式1的细叶麦冬生长较好。4种模式下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模式3的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含量最高(0.43 mg/g),模式1的细叶麦冬多糖含量最高(171.02 mg/g)。套种模式同时提升了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模式3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均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叶麦冬叶部指标与年均温和年均光照强度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负相关,块根性状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与非林下单一种植相比,3种套种模式产生的适度遮阴效果及对土壤养分的改善均有利于细叶麦冬生长,但不同树种对细叶麦冬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樱花+榉树和女贞与细叶麦冬的套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麦冬 林药套种 生物量 叶绿素含量 土壤养分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椤木石楠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丽莎 杨勇 李冬林 《天津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为揭示不同施肥处理对椤木石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椤木石楠苗期培育的最佳施肥方法,以椤木石楠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种施肥处理,即T1(40%标优美有机肥)、T2(50%沃尔有机肥)、T3(50%标优美有机肥+尿素)、T4(50%沃... 为揭示不同施肥处理对椤木石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椤木石楠苗期培育的最佳施肥方法,以椤木石楠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种施肥处理,即T1(40%标优美有机肥)、T2(50%沃尔有机肥)、T3(50%标优美有机肥+尿素)、T4(50%沃尔有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钾),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椤木石楠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T1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冠幅、地径和高径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2、T3、T4处理显著高于CK;施肥对幼苗主根长的影响不明显,而侧根数明显增多;施肥对椤木石楠幼苗的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T3、T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T1、T2和CK;T3、T4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均明显大于CK,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显著;T3处理下椤木石楠幼苗中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取得最高值。复合施肥可显著提高椤木石楠的苗木质量,并以T3、T4处理下苗木的生长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椤木石楠 施肥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溧水区野猪危害特征及民意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玄 翟飞飞 +3 位作者 孙立峰 窦浩 曹明明 丁晶晶 《江苏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
近年来,野猪危害农林作物的报道逐年增多,野猪与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该研究调查了野猪危害的特征和野猪危害情况,将为后期野猪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于2021年秋季和冬季,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 近年来,野猪危害农林作物的报道逐年增多,野猪与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该研究调查了野猪危害的特征和野猪危害情况,将为后期野猪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于2021年秋季和冬季,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该区域野猪危害特征及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的反应。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溧水区野猪危害的主要农作物有红薯、玉米和花生,危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危害时间多发生在傍晚和夜间。野猪危害多发生在林地周边、山脚或丘陵山区内的林区。部分受损居民对野猪危害已采取了简单的防控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主管部门应尽早建立快速有效的野猪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并积极引导和增强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的容忍度与保护意识,以缓解当前面对的人兽冲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水区 野猪 危害特征 居民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市溱潼镇乡村绿化群落结构与配置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中慧 周健 李冬林 《绿色科技》 2023年第3期68-72,77,共6页
以溱潼镇为例,对泰州市乡村绿化的物种组成及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溱潼镇乡村绿化共有木本植物29科43属56种(变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4属5种(变种),被子植物25科39属51种(变种)。香樟、桂花、紫薇是该镇村庄绿化植物群落中最为... 以溱潼镇为例,对泰州市乡村绿化的物种组成及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溱潼镇乡村绿化共有木本植物29科43属56种(变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4属5种(变种),被子植物25科39属51种(变种)。香樟、桂花、紫薇是该镇村庄绿化植物群落中最为常见、最重要的骨干树种,乔木树种多样性低,灌木树种应用偏少。景观缀块不同村庄绿化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呈现不同的特点,村周、庭院和休闲广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但道路绿化与水岸绿化的多样性偏低。不用景观缀块村庄绿化的组合模式呈现不同的特点。建议加大村庄绿化珍贵植物应用,丰富物种的丰富度,因地制宜地提升村庄绿化的档次与园林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绿化 群落结构 模式 溱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北方栽培应用的优良攀援植物及其养护技术
19
作者 王瑞钦 朱彦君 李冬林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第5期21-24,共4页
攀援植物是城市园林、建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常用的植物材料,具有品种丰富、类型多样、功能性强等特点。文章简述了攀援植物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介绍了爬山虎、五叶地锦、葛、紫藤、猕猴桃、东北铁线莲、南蛇藤、五味子、扶芳藤、金银... 攀援植物是城市园林、建筑庭院、美丽乡村建设常用的植物材料,具有品种丰富、类型多样、功能性强等特点。文章简述了攀援植物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介绍了爬山虎、五叶地锦、葛、紫藤、猕猴桃、东北铁线莲、南蛇藤、五味子、扶芳藤、金银花、凌霄、美国凌霄12种适于北方栽培的优良攀援植物特性,并对攀援植物在绿化实践中的养护技术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植物 栽培应用 养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