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安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林闯 赵建锋 +5 位作者 汪国莲 刘璐 许文钊 尹莲 孙玉东 罗德旭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3期27-30,共4页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访调查淮安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企业和蔬菜主产区种植户,本文作者对当地工厂化育苗产业现状和种苗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探析,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为相关政策制...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访调查淮安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企业和蔬菜主产区种植户,本文作者对当地工厂化育苗产业现状和种苗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探析,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工厂化育苗 调研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林闯 仲秀娟 +4 位作者 赵建锋 罗德旭 张朝阳 王玮玮 孙玉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60-63,共4页
以黄瓜为材料,分别对多效唑在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培育黄瓜壮苗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有效抑制黄瓜育苗中徒长现象的发生,黄瓜和砧木幼苗的株高均有显著的降低,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 以黄瓜为材料,分别对多效唑在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培育黄瓜壮苗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有效抑制黄瓜育苗中徒长现象的发生,黄瓜和砧木幼苗的株高均有显著的降低,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以T2(100mg·kg-1)最为合适,在其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降低了24.7%,砧木幼苗的株高降低了45.8%,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8.2%,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37.9%和23.1%,壮苗指数提高了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砧木 徒长 多效唑 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抗性遗传、基因定位及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瑞 王学征 +5 位作者 徐兵划 张朝阳 黄大跃 白甜 罗德旭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1,共9页
由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spp.)引起的西瓜蔓枯病是严重影响西瓜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有S.caricae、S.citrulli和S.cucurbitacearum。近年来,该病害在西瓜生产中暴发频繁、分布广泛,且各地致病菌优势种存在差异,治理难度... 由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spp.)引起的西瓜蔓枯病是严重影响西瓜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有S.caricae、S.citrulli和S.cucurbitacearum。近年来,该病害在西瓜生产中暴发频繁、分布广泛,且各地致病菌优势种存在差异,治理难度大,催促了育种工作者对该病致病菌进行调查研究,并加速了西瓜抗性遗传、基因/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分子标记开发及辅助育种的研究工作。迄今,研究者明确了我国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西瓜蔓枯病致病菌优势种分别为S.cucurbitacearum、S.citrulli,我国科学家首次完成了致病菌S.cucurbitacearum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西瓜蔓枯病抗源主要来自野生西瓜类型,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西瓜蔓枯病抗性遗传属于复杂的数量遗传。不同地区的研究者利用不同抗源材料、致病菌种(株)进行西瓜蔓枯病抗性基因/QTL定位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目前,研究者已经定位出西瓜1、3、5、6、7、8、10、11号染色体上累计9个抗性相关QTL位点,预测出与西瓜蔓枯病抗性相关基因13个,并进行了部分分子标记开发和群体验证,但尚未见到相关育种应用。本文通过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西瓜蔓枯病抗性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西瓜蔓枯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 抗病种质 基因定位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A联合转录组分析发掘西瓜叶片黄化候选基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朝阳 程瑞 +3 位作者 徐兵划 顾妍 黄大跃 孙玉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之一,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可作为重要的形态标记,应用于育种中。叶片颜色作为形态标记,不仅可用于苗期杂种的清除,亦可用于种子纯度的测定。以西瓜全生育期叶片黄化突变体纯合自交系ly104为母...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之一,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可作为重要的形态标记,应用于育种中。叶片颜色作为形态标记,不仅可用于苗期杂种的清除,亦可用于种子纯度的测定。以西瓜全生育期叶片黄化突变体纯合自交系ly104为母本(P_(1))、绿叶自交系w3为父本(P_(2)),通过杂交创制F_(1)代、F_(2)代、BC_(1)代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叶片黄化由单隐性基因控制。采用混合分组分析(BSA)进行初定位,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RAD)开发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构建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西瓜叶片黄化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13950306~15517591 bp(大小约为1.57 Mb)。以西瓜97103v2为参考基因组,该区间包含24个注释基因。对P_(1)(P1Y)、P_(2)(P2G)和F 2代群体中黄叶(F2Y)、绿叶(F2G)株系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区间内基因Cla97C02G035950、Cla97C02G036010、Cla97C02G036020、Cla97C02G036060在黄化叶片与正常绿叶材料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可能是西瓜叶片的黄化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西瓜叶片黄化基因功能和生物学特性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黄化 BSA 遗传图谱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花粉授粉诱导西瓜单倍体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红 顾妍 +2 位作者 张朝阳 孙玉东 罗德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9-161,共3页
以Bonbon、嘉年华二号、先甜74、超玉4个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辐射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研究其对西瓜单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授粉11~12 d的西瓜果实相对较好,能得到较多的幼嫩种子;采用西瓜表面灼烧消毒再取种的方法简便易行... 以Bonbon、嘉年华二号、先甜74、超玉4个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辐射花粉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研究其对西瓜单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授粉11~12 d的西瓜果实相对较好,能得到较多的幼嫩种子;采用西瓜表面灼烧消毒再取种的方法简便易行,污染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辐射花粉 胚挽救 授粉 诱导效果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无萌蘖嫁接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朝阳 徐兵划 +6 位作者 顾妍 赵建峰 罗德旭 王林闯 仲秀娟 王玮玮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以西瓜品种淮蜜2号为接穗,强根为砧木,以普通贴接、插接法为对照,研究无萌蘖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萌蘖率、幼苗株高、接穗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第1雌花节位、果实中心糖含量、皮厚及单果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 以西瓜品种淮蜜2号为接穗,强根为砧木,以普通贴接、插接法为对照,研究无萌蘖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萌蘖率、幼苗株高、接穗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第1雌花节位、果实中心糖含量、皮厚及单果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贴接、顶插接常用嫁接方法相比,无萌蘖贴接、蘖插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幼苗株高,但第1雌花节位、平均单果质量、果实中心糖含量、皮厚及产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嫁接工效、接穗干质量、幼苗真叶叶绿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但采用该技术嫁接的西瓜苗产生的萌蘖率均为0,极显著低于常用嫁接法,因此该方法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无萌蘖嫁接幼苗生长量、真叶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常用的贴接和插接,但定植后,第1雌花开放时期与常用嫁接方法无明显差异,幼苗这一缺点可采用延长苗龄的方法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西瓜 嫁接方法 无萌蘖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辐射及温度处理对西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红 顾妍 +2 位作者 张朝阳 罗德旭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以Bonbon、嘉年华二号、先甜74和超玉4个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进行γ射线辐照、紫外线辐照、高温及低温贮藏处理,观察花粉活力及授粉后坐果能力。结果表明,强度为600 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效果较好,果实内种子数量较多;紫外线辐照... 以Bonbon、嘉年华二号、先甜74和超玉4个西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进行γ射线辐照、紫外线辐照、高温及低温贮藏处理,观察花粉活力及授粉后坐果能力。结果表明,强度为600 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效果较好,果实内种子数量较多;紫外线辐照和高温处理不便于操作,且效果远不如γ射线辐照处理。西瓜花粉经干燥后分装到冷冻管中,可于液氮(-196℃)中贮存半年以上,使用前40~42℃解冻2 min。坐果率与花粉的生活力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花粉 辐射 Γ射线 花粉活力 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多效唑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林闯 赵建锋 +3 位作者 罗德旭 仲秀娟 王玮玮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以黄瓜为材料,采用50 mg/kg的多效唑溶液浸种,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能够有效抑制黄瓜苗期的徒长,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T2(浸种2 h)最... 以黄瓜为材料,采用50 mg/kg的多效唑溶液浸种,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能够有效抑制黄瓜苗期的徒长,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T2(浸种2 h)最为合适,在T2处理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出苗速度推迟1 d,黄瓜幼苗的株高降低了54.9%,茎粗减少了5.6%,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4.5%,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减少了24.7%和12.6%,壮苗指数提高了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多效唑 浸种 徒长 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建锋 王玮 +4 位作者 王伟中 罗德旭 张朝阳 王林闯 孙玉东 《蔬菜》 2019年第2期80-82,共3页
为了选育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微苦的苦瓜新品种,以B19强雌系为母本,以B118苦瓜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其早熟,果皮翠绿色,长纺锤形,口感脆嫩;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126.2 kg,比... 为了选育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微苦的苦瓜新品种,以B19强雌系为母本,以B118苦瓜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后,经系统选育,培育出苦瓜新品种——淮农青1号。其早熟,果皮翠绿色,长纺锤形,口感脆嫩;前期平均667 m2产量1 126.2 kg,比对照增产25.5%,平均667 m^2总产量达2 740.8 kg,比对照增产26.3%;中抗白粉病,适合江苏省春季大棚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新品种 淮农青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土栽培基质对西兰花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王林闯 罗德旭 +4 位作者 赵建锋 张朝阳 王玮玮 仲秀娟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78,共3页
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分别对以水葫芦渣、椰糠、木薯渣及三者混合物为主原料,不同水平的鸡粪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为辅助原料所配制而成的栽培基质配方进行西兰花的生长试验研究。对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表明:从4种主原料来看,... 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分别对以水葫芦渣、椰糠、木薯渣及三者混合物为主原料,不同水平的鸡粪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为辅助原料所配制而成的栽培基质配方进行西兰花的生长试验研究。对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表明:从4种主原料来看,椰糠的种植效果更好一些,与对照相比,其叶绿素含量增加了8.8%,植株高度提高了9.0%,茎粗增加了12.7%,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45.4%、58.9%,单球质量增加了16.9%;从不同配方处理来看,T3处理(100 L/m3鸡粪有机肥+1.50 kg/m3复合肥+1.00 kg/m3尿素)在各类基质原料中西兰花的各项测定指标均明显的好于其他处理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 基质 西兰花 椰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SP技术的SNP标记用于西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和种子纯度检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欣 程瑞 +7 位作者 徐兵划 白甜 许文钊 张朝阳 罗德旭 赵建锋 张兴平 孙玉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8-1356,共9页
随着SNP标记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KASP技术因其低成本、高通量、高准确性等优势,在作物指纹图谱构建及种子纯度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报道的西瓜品种分子鉴定和指纹图谱多采用SSR标记,试验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本研究利用3... 随着SNP标记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KASP技术因其低成本、高通量、高准确性等优势,在作物指纹图谱构建及种子纯度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报道的西瓜品种分子鉴定和指纹图谱多采用SSR标记,试验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本研究利用32对核心SNP标记,采用KASP技术对54份包括野生型、东亚型和美洲型等不同农艺性状的西瓜自交系材料和25份西瓜杂交种进行了基因分型,明确了自交系材料之间遗传距离和遗传背景,为西瓜育种提供了方向,并构建了苏梦和苏创系列西瓜品种的指纹图谱。从32对引物中筛选出的2对引物可用于苏梦5号、苏梦6号、苏梦7号、苏梦9号、苏创3号、苏创4号和苏创5号的种子纯度检测,这为西瓜品种及种子纯度鉴定提供了简便、快捷、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P SNP 西瓜 指纹图谱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盘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子松 王林闯 +6 位作者 李纲 仲秀娟 赵建锋 罗德旭 张朝阳 王玮玮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比较江苏省常见的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育苗基质的理化指标存在差异,但均符合辣椒育苗要求。辣椒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检测结果,以T2为育苗基质,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干质量、鲜质量、壮苗指数明显提... 比较江苏省常见的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育苗基质的理化指标存在差异,但均符合辣椒育苗要求。辣椒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检测结果,以T2为育苗基质,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干质量、鲜质量、壮苗指数明显提高,表现出较好的育苗效果。研究结果以期为辣椒工厂化育苗选择合适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穴盘 育苗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HAK/KUP/KT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瑞 汪国莲 +5 位作者 孙玉东 王林闯 罗德旭 王玮 仲秀娟 赵建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7-787,共11页
钾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影响,细胞内K+含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K+转运蛋白控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出萝卜K^(+)转运蛋白HAK/KUP/KT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 钾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影响,细胞内K+含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K+转运蛋白控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出萝卜K^(+)转运蛋白HAK/KUP/KT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特性、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及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的17个萝卜HAK/KUP/KT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萝卜6条染色体及Scaffold00840上,根据与拟南芥的同源关系将其命名为RsHAK1~RsHAK17;RsHAKs基因结构、保守基序、蛋白质理化特性等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与环境因素、植物激素、逆境胁迫应答等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7个RsHAKs基因聚为4个亚家族,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是RsHAKs基因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转录组和q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除RsHAK5仅在萝卜根部表达外,其他RsHAKs在萝卜各器官及发育过程中均有特异性表达,且在高钾渗透胁迫下在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RsHAK3、RsHAK9、RsHAK11和RsHAK12在根部呈现明显的缺钾诱导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全面解析HAK/KUP/KT基因在萝卜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提高萝卜栽培品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钾转运蛋白 基因家族 K^(+)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芽青”萝卜生长·品质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瑞 赵建锋 +4 位作者 孙玉东 王欣 王玮 罗德旭 汪国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147-151,共5页
为有效促进江苏地方特色蔬菜“紫芽青”萝卜优质高效生产,以“紫芽青”萝卜为试材,以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为底肥,搭配追施不同浓度钾肥进行不同施肥方案处理,共设12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抗氧化酶... 为有效促进江苏地方特色蔬菜“紫芽青”萝卜优质高效生产,以“紫芽青”萝卜为试材,以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为底肥,搭配追施不同浓度钾肥进行不同施肥方案处理,共设12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有机肥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萝卜生长量和产量,普通有机肥效果比生物有机肥效果更佳,追施钾肥(K_(2)SO_(4))对萝卜生长、产量和品质并无明显改善,但追施一定量钾肥,萝卜POD、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随之增高,能有效增强萝卜抗逆性;不同施肥处理对萝卜肉质根质地无显著影响。合理施肥能提高萝卜产量和营养品质,追施一定量钾肥可显著提高萝卜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青萝卜 产量 抗逆性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型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繁殖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兵划 孙玉东 +4 位作者 顾妍 张朝阳 赵建锋 罗德旭 杨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79-181,共3页
以无籽西瓜苏梦1号母本F01为材料,研究栽培技术、授粉方式和时间、嫁接砧木以及繁种季节对无籽西瓜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F01采用四蔓整枝坐果数、繁种量比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多;F01采用蜜蜂授粉,其繁种量和千粒质量显著高于人工授粉,... 以无籽西瓜苏梦1号母本F01为材料,研究栽培技术、授粉方式和时间、嫁接砧木以及繁种季节对无籽西瓜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F01采用四蔓整枝坐果数、繁种量比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多;F01采用蜜蜂授粉,其繁种量和千粒质量显著高于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中10:00—11:00授粉繁种量较高。F01选用西瓜砧木嫁接繁种量显著高于用南瓜和葫芦砧木嫁接。无籽西瓜制种春季繁种量和千粒质量极显著高于秋季制种,发芽率显著高于秋季制种。因此,无籽西瓜制种宜在春季,F01选择西瓜砧木嫁接,株行距0.6m×2.4m,四蔓整枝,繁种量、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坐果数 繁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植期对红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莲 王玮玮 +5 位作者 汪国莲 罗德旭 孙玉东 白甜 刘璐 尹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3-137,共5页
为摸索适宜红椒新品种定植的夏秋茬时期,有效减少夏季高温对红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群体或个体目测和测量方法对红椒新品种创椒一号和对照先红一号4个定植时期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定植时期对红椒影响差异较大,T... 为摸索适宜红椒新品种定植的夏秋茬时期,有效减少夏季高温对红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群体或个体目测和测量方法对红椒新品种创椒一号和对照先红一号4个定植时期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定植时期对红椒影响差异较大,T2和T3定植期对创椒一号和对照先红一号影响最小,表现出植株生长适宜、果实品质高、坐果能力强、产量高和转色速度快等优势,其中T2优于T3。T1和T4定植期受气温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果实膨大期遭受高温胁迫,导致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转色速度缓慢等问题。同时,2个品种比较发现,创椒一号相比对照先红一号在连续高温胁迫下坐果更强、产量更高、转色更快,说明该品种更适用于夏秋季栽培,品种优势性状突出。综上所述,本试验为确立红椒夏秋茬定植最佳时期的同时,为后期辣椒新品种推广及耐热机理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红椒夏秋茬最佳定植期从高到低顺序为T2>T3>T1>T4,创椒一号优于先红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茬 辣椒 定植期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物对杏鲍菇渣发酵及基质化利用的影响
17
作者 许文钊 顾妍 +5 位作者 程瑞 戚春雷 黄大跃 王林闯 仲秀娟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218,共7页
为研究杏鲍菇渣基质化应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添加木薯渣、牛粪、双孢菇渣和设置不添加,添加0.05%、0.10%发酵菌剂3个试验组合,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发酵温度、积温、孔隙度、容重、可溶性盐浓度(EC)值及pH值等,并通过育苗试验对... 为研究杏鲍菇渣基质化应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添加木薯渣、牛粪、双孢菇渣和设置不添加,添加0.05%、0.10%发酵菌剂3个试验组合,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发酵产物发酵温度、积温、孔隙度、容重、可溶性盐浓度(EC)值及pH值等,并通过育苗试验对不同处理发酵产物基质化利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的有效积温存在差异,其中添加0.10%发酵菌剂的杏鲍菇渣处理有效积温最高;添加双孢菇渣处理的EC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牛粪处理的EC值始终最低;不同处理的pH值变化趋势不规律。发酵结束各处理的总孔隙度在43.04%~54.10%之间,通气孔隙在9.45%~30.44%之间,持水孔隙在20.72%~39.39%之间,容重在0.18~0.33 g/cm^(3)之间。杏鲍菇渣和木薯渣混合发酵产物配制的育苗基质综合表现最好。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杏鲍菇渣发酵腐熟的最佳方法为每500 L杏鲍菇渣与500 L木薯渣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渣 快速发酵 基质化利用 育苗基质 木薯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