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徐紫薯4号产量及营养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5 位作者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5-1898,共4页
为了探讨徐紫薯4号块根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利用田间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对徐紫薯4号的绿叶数,百孔叶片鲜重,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花青素、淀粉和蔗糖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徐紫薯4号块根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利用田间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对徐紫薯4号的绿叶数,百孔叶片鲜重,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花青素、淀粉和蔗糖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宁紫薯1号相比,在生长前期徐紫薯4号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处于劣势,然而到了生长后期,徐紫薯4号长势稳健、净同化率高,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转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量有明显优势。徐紫薯4号的淀粉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蔗糖含量的变化动态相反;而徐紫薯4号的花青素含量总体上表现出曲折下降现象,与块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紫薯4号 高花青素含量 变化规律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牛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红 钮福祥 +2 位作者 张爱君 孙健 徐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甘薯牛乳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包括酶处理、稳定剂和糖酸比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加5倍水打成浆液,通过糖化酶酶解,加入8%的白砂糖、0.2%的柠檬酸、30%的鲜牛乳、0.45%的复合稳定剂(0.1%琼脂+0.1%黄原胶+0.1%CMC-... 采用正交试验对甘薯牛乳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包括酶处理、稳定剂和糖酸比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加5倍水打成浆液,通过糖化酶酶解,加入8%的白砂糖、0.2%的柠檬酸、30%的鲜牛乳、0.45%的复合稳定剂(0.1%琼脂+0.1%黄原胶+0.1%CMC-Na)进行调配,在30 MPa压力下均质,即可得到营养丰富、口感较好的甘薯牛乳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牛乳饮料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杂粮粉品质特征与主要理化性质的Mantel test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穆晶晶 周翔 +2 位作者 母浩圆 章敖波 岳瑞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4,40,共5页
以不同品种甘薯全粉为原料,复配黄豆粉、芝麻粉制备甘薯杂粮粉,并测定其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槲皮素含量,利用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方法探讨这3种天然成分含量与其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甘薯品种对甘薯杂粮粉品质的影响。结... 以不同品种甘薯全粉为原料,复配黄豆粉、芝麻粉制备甘薯杂粮粉,并测定其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槲皮素含量,利用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方法探讨这3种天然成分含量与其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甘薯品种对甘薯杂粮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杂粮粉的抗氧化能力与β-胡萝卜素含量呈强正相关(r=0.80),与玉米黄质含量(r=0.26)和槲皮素含量(r=-0.14)呈现弱相关性。甘薯杂粮粉的干物质含量与β-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r=-0.72),与玉米黄质含量(r=0.91)和槲皮素含量(r=1.00)呈强正相关。总体表明β-胡萝卜素是甘薯杂粮粉中有效的抗氧化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杂粮粉 工艺优化 理化性质 曼特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徐紫薯6号花青素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穆晶晶 朱成雷 +4 位作者 徐静雯 韩玮璐 陈才法 郑元林 陈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1-226,共6页
以徐紫薯6号为研究样本,建立了检测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紫甘薯花青素含量与组分差异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进行了指纹特征的聚类分析。采用1.5%磷酸和35%乙腈(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成功分离出分离度R>1,USP塔板系数达到10000以上的1... 以徐紫薯6号为研究样本,建立了检测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紫甘薯花青素含量与组分差异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进行了指纹特征的聚类分析。采用1.5%磷酸和35%乙腈(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成功分离出分离度R>1,USP塔板系数达到10000以上的13种花青素组分,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2%~8.16%。同时分析了来自徐州(XZ15)、睢宁(SN15)、盐城(YC15)三种植试点区的徐紫薯6号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徐紫薯6号花青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咖啡酰-p-羟基苯甲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其中XZ15的总含量最高并含有13种花青素组成,样本YC15的花青素主要含量提升,但组分大幅减少,样本SN15的花青素总含量大幅度减少但保留全部13种花青素组分。聚类分析结果证明了三份样本花青素组成存在差异性,样本YC15由于组成减少,主成分含量增加显示了与其它两者有较大的差异性。本实验建立的花青素鉴定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而不同地区徐紫薯6号花青素总含量和组成受到地域影响明显,可作为徐紫薯6号的产地溯源的指标之一,并对该品种在不同地区推广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花青素 紫甘薯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