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工作差错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基于部分三甲医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媛媛 赵浩 倪春湘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统计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差错发生情况,分析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4所三甲医院中符合标准的护理人员32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理工作差错调查问卷、工... 目的:统计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差错发生情况,分析其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4所三甲医院中符合标准的护理人员32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理工作差错调查问卷、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差错与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65.61%的护理人员承认在过去1年工作中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工作差错发生与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呈相关性,护理人员个人的成就感、去人格化以及超负荷工作、工作不被认可、管理缺失、责任不明、福利待遇低等原因容易导致护理工作差错的发生。结论:基于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对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的影响,应通过制度优化,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缓解职业倦怠,从而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护理差错 工作满意度 职业倦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现代化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沈莹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健全科室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控制,应用ISO9000族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PDCA循环工作方法,实施单项奖惩与双因素激励相结合,并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主要整体护理质量指标达到基本现代化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关键词 现代化医院 评审 护理 质量管理 基本现代化医院 护理质量管理 ISO9000族标准 组织管理体系 质量标准体系 PDCA循环 医院评审标准 护理质量指标 全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就诊人群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8
3
作者 裴蕴锋 经先振 +2 位作者 周娟 曹春萍 牛国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究医院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29日期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同时接受HPV分型定量检测的年龄14~73岁的7694名患者临床... 目的探究医院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29日期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同时接受HPV分型定量检测的年龄14~73岁的7694名患者临床数据,其中421名接受病理学检查。按年龄将患者分为6组:<20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组。结果 (1)7694名就诊患者中有1637名为HPV阳性,感染率为21.28%。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均以高危型HPV感染最为常见。(2)HPV感染率在年龄上呈V型分布,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与<20岁组,分别为23.23%与33.33%,30~岁组感染率最低,为18.96%。(3)HPV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为多见,占多重感染患者的74.72%,感染亚型数越多,感染率越低。最常见的多重感染类型分别为:HPV16与HPV52共感染、HPV52与HPV58共感染、HPV16与HPV56共感染。(4)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1×104个宫颈脱落细胞中所有高危型HPV载量每升高10倍,宫颈上皮瘤变风险提高1.35倍。(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病理学分级越高,患者HPV感染可能性显著提高。结论医院就诊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不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均较高。高危型HPV总载量提高,宫颈癌变风险提高且HPV感染与宫颈细胞学病变和宫颈组织学病变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HPV分型定量检测方法能区分更多的基因型别,能呈现给临床医生更多的参考信息,也能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分型定量检测 流行病学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余新艳 苏鹏 +5 位作者 袁晓静 姜清茹 杨建云 赵旭东 王一凡 张海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6-1193,1200,共9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国内外应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设备针对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较...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国内外应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设备针对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较少,且在既往研究中也未以整体观对患者包含不同数量风险的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目的分析基层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基层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控提供客观依据及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039例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其中至少1种慢性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72 h心电图分析结果划分为正常组632例、风险组2407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确定最佳λ值,绘制模型,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及包含不同数量风险的变量排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分布、吸烟、运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λ值为0.01568531。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BMI、城乡分布、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650(95%CI=0.627~0.673,P<0.001)。影响综合风险及不同数量风险种类变量排序前五位的分别为:年龄、BMI、城乡分布、饮茶、运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性别、城乡分布、吸烟;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性别、BMI、城乡分布;糖尿病+冠心病、年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结论年龄、BMI、城乡分布、吸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是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因素。除年龄外,BMI及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的发生影响较为重要,随着+风险种类数量的增多,慢性病尤其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增强。基层医护团队应以单导联可穿戴设备为载体定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管理,其不但可高效、低成本的实现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一级、二级预防及健康管理,并可加速基层医疗服务应加快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分析 变量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运动处方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机制初探: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钱贞 卢同波 +3 位作者 何俊 朱海颖 王瑾 巩尊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45-2450,2465,共7页
背景在目前的康复环境下,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较肢体、言语、吞咽等问题隐匿,在临床康复中不被重视,但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康复结局。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依靠药物改善症状,但收效甚微,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目的... 背景在目前的康复环境下,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较肢体、言语、吞咽等问题隐匿,在临床康复中不被重视,但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康复结局。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依靠药物改善症状,但收效甚微,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精准化运动处方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同时实施精准化运动处方,该处方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结果精准制订,处方共执行12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将康复训练前患者Hcy水平和SAS、SDS、MMSE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PET,以及12周的精准化运动处方康复,无不良事件发生。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SAS、SDS、MMSE评分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康复训练前后SAS、SDS、MMSE评分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康复训练前,患者Hcy水平和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20、0.507,P<0.05),与MMSE评分无相关关系(r=0.079,P=0.473)。结论精准化运动处方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该运动处方可以作为一种新颖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Hcy可能是精准化运动处方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关于Hcy是否和该处方改善认知功能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心肺运动试验 精准化运动处方 焦虑 抑郁 认知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洋 王宇 +6 位作者 丛晶 宫艺 韩布威 王凯悦 朱梦一 张蓓 吴效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2,共6页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针刺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活产率的影响(PCOSAct)”临床试验数据,选取基线较完整且符合研究标准的受试者428例。判断高脂血症的评价标准:总胆固醇(TC)≥6.2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2.26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并据此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体测量学、性激素、糖脂代谢以及心肌酶、肝功能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MI正常的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32.24%(138/428),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是HDL水平降低;单一表型异常率较高[21.73%(93/428)]。高脂血症组138例、无高脂血症组290例。高脂血症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占比、体质量、腰围、BMI、腰臀比(WHR)较大,尝试妊娠时间较长,游离雄激素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DL、TC、TG、载脂蛋白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无高脂血症组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抗米勒管激素、HDL、载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无高脂血症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HOMA-IR、LDH是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0、1.348、1.172、1.009),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是独立保护因素(OR=0.979,P<0.05)。结论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2.24%,年龄、BMI、HOMA-IR、LDH、SHBG均是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该根据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及延缓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脂血症 胰岛素抵抗 体质量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状动脉CTA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心病的评估 被引量:18
7
作者 师毅冰 高永广 +4 位作者 张培影 赵宝忠 李光超 夏平 冯春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A)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心病患者犯罪病变处的影像学作用,从而评价CTA与OCT的对诊断犯罪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共87例行CTA及OCT,分别测量管腔直径、病变最大直径,并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对斑块狭窄...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A)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心病患者犯罪病变处的影像学作用,从而评价CTA与OCT的对诊断犯罪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共87例行CTA及OCT,分别测量管腔直径、病变最大直径,并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对斑块狭窄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共87例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CTA较OCT测量管腔最大直径偏大P<0.05,斑块最大直径CTA较OCT直径亦偏大P<0.05,对于斑块管腔狭窄度OCT较CT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对斑块性质优于CTA检查,操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CTA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学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立伟 戴体俊 +2 位作者 王建华 张党生 周美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人,每组10人,均为男性,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Ⅰ组)、0.1 mg.kg-1(Ⅱ组),观察比较2组给药前后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注射咪达...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人,每组10人,均为男性,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Ⅰ组)、0.1 mg.kg-1(Ⅱ组),观察比较2组给药前后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注射咪达唑仑后,Ⅱ组各导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0.01),5 min左右达高峰,约10 min恢复。Ⅰ组各导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增加趋势,但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咪达唑仑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深度 监测 Δ频段 功率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04
9
作者 翟宏伟 巩尊科(审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8-670,共3页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临床常见 artery 综合症状 颈性眩晕 视力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宇宁 魏鹏 +2 位作者 施毕旻 钱珂 丁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3951-3955,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老年科收治的绝经后女性且既往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情况将患者分为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老年科收治的绝经后女性且既往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为A组57例、普通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B组54例、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C组53例。测量各组患者腰椎(L_(1~4))、左侧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检测患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B组和C组患者L_(1~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较A组降低,CTX、IL-6水平较A组升高(P<0.05);C组患者L_1、L_2、L_4、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较B组降低,CTX、IL-6水平较B组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可以增强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的活性及炎性因子IL-6的表达,亦可部分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但骨吸收显著大于骨形成,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的加剧。H型高血压可以进一步增加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的活性及炎性因子的表达,进而加重骨质疏松症,因此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骨质疏松 绝经后期 白介素6 骨代谢标志物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附132例报告)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苏 田志龙 +2 位作者 贾高磊 李永 王小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132例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分类系统(CEAP)分级为C2~5 Ep/As/Pr的患者.内翻剥脱大隐静... 目的 探讨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132例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分类系统(CEAP)分级为C2~5 Ep/As/Pr的患者.内翻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至膝下水平,小腿曲张静脉团结合透光旋切(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及泡沫硬化剂治疗(foam sclerotherapy).观察术后瘀斑、隐神经缺失、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曲张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6.1%(8/132)有隐神经缺失症状.术后1年随访,1.7%(2/117)有隐神经缺失症状.无复发病例.结论 限制性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及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微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隐神经损伤 透光旋切 泡沫硬化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维 许继元 +2 位作者 李茂琴 卢飞 程书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4-1111,共8页
背景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 背景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肾脏血液灌注异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肾损伤(AK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可用于评估肾脏血流变化,但有关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AKI评估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CDU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并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并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CDU检查受试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管腔内径(D)、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感染组患者入院72 h内发生AKI与否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AKI组与非AKI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以AKI由轻到重的程度将患者分为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比较AKIⅠ组、AKIⅡ组、AKIⅢ组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AKI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确诊为感染性休克后,于72 h内发生AKI的患者共39例,其中AKIⅠ组19例、AKIⅡ组15例、AKIⅢ组5例。感染组D、Vs、Vd小于对照组,RI、PI大于对照组(P<0.05)。AKI组D、Vs、Vd小于非AKI组,RI、PI大于非AKI组(P<0.05)。D、Vs、Vd、RI、P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72、0.708、0.842、0.6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91 mm、71.19cm/s、17.19 cm/s、0.71、1.50,灵敏度分别为66.67%、94.87%、58.97%、87.18%、56.41%,特异度分别为80.30%、51.52%、77.27%、66.67%、78.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4.91 mm、Vs≥71.19 cm/s、RI≥0.71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P<0.05)。与AKIⅢ期患者比较,AKIⅡ期患者的D更大,RI更小(P<0.05);与AKIⅢ期患者比较,AKIⅠ期患者的D、Vs、Vd更大,RI更小(P<0.05);与AKIⅡ期患者比较,AKIⅠ期患者的Vd更大(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D、Vd与AKI分期呈强负相关,Vs与AKI分期呈弱负相关(rs=-0.421,-0.674,-0.358,P<0.05);RI与AKI分期呈强正相关(rs=0.539,P<0.001);PI与AKI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U可用于检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具有预测价值。未来或可通过检测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AKI发生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彩色多普勒超声 感染性休克 肾脏血流动力学 急性肾损伤 诊断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国栋 许亚 +1 位作者 朱颖 常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3-8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所有关于埃索美... 目的系统评价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所有关于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的DU的相关文献,参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在文献质量评估及其特征描述之后,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文献统计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纳入2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29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对Hp阳性DU总文献样本及满疗程的溃疡率略高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方案[OR=1.36,95%CI(1.07,1.73),P=0.01;OR=1.59,95%CI(1.12,2.27),P=0.01];Hp根除率基本相似[OR=1.16,95%CI(0.94,1.43),P=0.17;OR=1.36,95%CI(1.00,1.85),P=0.05];序贯疗法及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短程疗法中2组的治愈率及Hp根除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8,95%CI(0.85,1.65),P=0.33;OR=1.01,95%CI(0.76,1.35),P=0.94;OR=1.04,95%CI(0.71,1.52),P=0.84;OR=0.84,95%CI(0.62,1.15),P=0.28];患者对2组治疗方案的耐受性较好且无差别[OR=0.94,95%CI(0.59,1.52),P=0.81]。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Hp阳性DU疗效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方案效果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能够成为替代以奥美拉唑为基础治疗该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巩尊科 翟宏伟 +2 位作者 陈伟 尉志刚 孙海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国芳 刘薇薇 +3 位作者 刘雷婧 平蕾 庄丽丽 秦晓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98-260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CT、MRI及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做MRI检查,9例并作了MRI增强扫描;11例同时曾做CT检查,3例增强CT扫描;曾同时5例作CTA/MRA+DSA检查,7例曾作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对各...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CT、MRI及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做MRI检查,9例并作了MRI增强扫描;11例同时曾做CT检查,3例增强CT扫描;曾同时5例作CTA/MRA+DSA检查,7例曾作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对各例的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高密度影;MRI中T1WI大部分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环围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灶,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CTA/MRA/DSA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诊断时,应综合CT、MRI及DSA的表现,其影像学的表现对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CT MRI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及抗氧化能力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洋 徐梅 +1 位作者 蒋英 张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74-576,57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微量元素及抗氧化能力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正常健康晚孕孕妇、21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8例子痫前期轻度孕妇、22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比较各组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差异,同时采用火焰原子吸... 目的:分析血清微量元素及抗氧化能力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正常健康晚孕孕妇、21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8例子痫前期轻度孕妇、22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比较各组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差异,同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受试者全血微量元素水平,检测胎盘绒毛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结果:HDCP孕妇白细胞、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孕妇,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孕妇,凝血酶时间长于正常健康孕妇,血清铜、锌、锰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孕妇,铁则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DCP孕妇胎盘绒毛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小于正常健康孕妇,而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则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失衡,氧化还原系统平衡失调,要加强妊高征孕妇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相关指标的测定,确保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抗氧化 妊娠期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巩尊科 翟宏伟 +2 位作者 陈伟 孙洁 王海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和等长肌力训练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明显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强化训练 膝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14
18
作者 贾高磊 田志龙 +2 位作者 耿厚法 耿浩 高新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110例资料,共发生意外出血9例(8.2%)。术中出血8例,出血量35~100 ml,使用超声刀凝固、血管夹...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110例资料,共发生意外出血9例(8.2%)。术中出血8例,出血量35~100 ml,使用超声刀凝固、血管夹或生物蛋白夹夹闭;术后出血1例,为胸壁血肿,出血量1440 ml,加压包扎及对症处理。结果9例均止血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术中出血的血管为甲状腺下动脉分支1例,甲状腺最下动脉1例,颈外静脉属支2例,颈内静脉属支3例,颈前静脉1例;胸壁血肿1例为胸壁穿支血管出血。结论对于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意外出血,术中出血可及时采取凝闭、夹闭等措施妥善处理,术后出血不易引起气管压迫、窒息,可从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腔镜 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撤机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杰斌 蒋红侠 +2 位作者 田贞尚 许红 刘祥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呼吸机撤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61例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呼吸机撤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61例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SIMV组31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0例,观察两组撤机前后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撤机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撤机前pH值、PaCO2、PaO2、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后6 h、24 h 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后6 h、24 h PaCO2、PaO2、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与nCPAP组撤机失败〔10%(3/31)vs.30%(9/30)〕及呼吸暂停发生率〔19%(6/31)vs.47%(14/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时间〔(69±33)h vs.(75±2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用于HMD呼吸机的撤离,与nCPAP相比成功率更高,同时能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呼吸 人工 通气机撤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芳 王璇 +5 位作者 王建军 涂频 程凯 陆珍凤 余波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PR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19例PRL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7~85...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PR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19例PRL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7~85岁,平均55岁。以单侧肾脏发病为主,腰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3例行肾脏切除术,6例行肾脏肿物穿刺活检,其中17例接受化疗。病理检查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中14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占73.684%(14/19);4例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占21.053%(4/19);1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占5.263%(1/19)。15例获得随访资料,12例存活,生存时间1~78个月;3例死亡,生存时间3~3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3个月(1例死于脑梗)。结论 PR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肾癌,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分型;组织学类型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以DLBCL多见;治疗方式推荐手术切除+化疗。预后可能与患者年龄、临床病理特点、肿瘤分型和治疗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表型 临床特征 治疗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