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生物基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国东 马艳 +3 位作者 胡立红 张猛 贾普友 周永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共6页
以来源广泛的废弃油脂地沟油为主要原料,通过酯交换、环氧化和开环等常用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氯乙烯(PVC)增塑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表明,相转移催化剂([(C_8H_(17))_3NCH_3]_3[PO_4[W(O)(O_2)_2]_4]^(3-))可以在... 以来源广泛的废弃油脂地沟油为主要原料,通过酯交换、环氧化和开环等常用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氯乙烯(PVC)增塑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表明,相转移催化剂([(C_8H_(17))_3NCH_3]_3[PO_4[W(O)(O_2)_2]_4]^(3-))可以在无羧酸条件下有效地催化脂肪酸结构中双键发生环氧化反应;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各种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AC-FAME-BA被成功制备。不同增塑剂增塑PVC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C-FAME-BA可以有效降低PVC制品的模量和玻璃化温度,增加断裂伸长率,50 phr的添加量可以使PV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到22.8℃;对比分析各制品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热分析和耐挥发性能,结果表明ACFAME-BA的增塑性与相容性要优于环氧大豆油(ESO),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当。对比ESO和DOP,AC-FAMEBA(35 phr)增塑的PVC在极性溶剂(乙醇)中抽出量相对较多,在弱极性溶剂(石油醚)中抽出量相对较少。这些应用分析结果表明AC-FAME-B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PVC增塑剂,在某些领域可以完全替代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脂 增塑剂 高性能 开环反应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价油脂快速热裂解制备生物燃油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俊明 肖国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蒋剑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4-298,共5页
以高酸价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快速热解工艺制备生物燃料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0℃,给料速率50~60g/h的条件下,燃料油收率稳定在77%~78%。通过对热解油的催化酯化反应,热解油中的羧酸组分显著降低,所得酯化燃油具有较好的燃料性能(粘... 以高酸价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快速热解工艺制备生物燃料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0℃,给料速率50~60g/h的条件下,燃料油收率稳定在77%~78%。通过对热解油的催化酯化反应,热解油中的羧酸组分显著降低,所得酯化燃油具有较好的燃料性能(粘度3.26mm^2/s,密度0.85g/cm^3,冷凝点-10℃,冷滤点-5℃,热值为41.3kJ/g)。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液体产物,表明热解产物中含有烃类、醛类、酮以及羧酸酯等组分,碳链长度主要分布在C10~C18,烃类含量约占50%。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快速热解的方式可有效避免热解过程中二次反应的发生,减少芳香族、异构化产物的生成,提高燃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废弃油脂 热解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阻燃蓖麻油磷酸酯聚氨酯保温材料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立强 张猛 +1 位作者 胡立红 周永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蓖麻油和甘油经过酯交换反应生成甘油醇解蓖麻油,然后与双氧水生成环氧醇解蓖麻油,在三苯基膦作催化剂作用下与磷酸二乙酯进行开环反应制备蓖麻油磷酸酯阻燃多元醇。以蓖麻油磷酸酯阻燃多元醇和甘油醇解蓖麻油与膨胀石墨(EG)和磷酸三... 以蓖麻油和甘油经过酯交换反应生成甘油醇解蓖麻油,然后与双氧水生成环氧醇解蓖麻油,在三苯基膦作催化剂作用下与磷酸二乙酯进行开环反应制备蓖麻油磷酸酯阻燃多元醇。以蓖麻油磷酸酯阻燃多元醇和甘油醇解蓖麻油与膨胀石墨(EG)和磷酸三乙酯(TEP)共混制备了阻燃聚氨酯泡沫,并研究了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蓖麻油磷酸酯阻燃多元醇、EG提高了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磷酸二乙酯基团的存在提高了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EG和TEP有协同阻燃的作用,使聚氨酯泡沫燃烧时产生更多的炭层,两者共同作用使聚氨酯泡沫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蓖麻油 磷酸三乙酯 膨胀石墨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中循环酯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朋 蒋剑春 +2 位作者 徐俊明 许彬 陈水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65,共4页
在自制罐式反应器内,对高酸值油脂进行循环甲酯化反应研究,探索最佳酯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下,对3种不同高酸值油脂原料进行酯化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罐式反应器可实现液相和气液循环交替反应,缩短反应时间,显著提高反应效率;罐式反... 在自制罐式反应器内,对高酸值油脂进行循环甲酯化反应研究,探索最佳酯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下,对3种不同高酸值油脂原料进行酯化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罐式反应器可实现液相和气液循环交替反应,缩短反应时间,显著提高反应效率;罐式反应器中循环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硫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0.2%、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循环流量55 m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产物酸值(KOH)降至2.6 mg/g,满足油脂酯交换反应原料的酸值(KOH)小于4.0 mg/g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式反应器 高酸值油脂 循环酯化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物质加压液化制备烷基糖苷类精细化学品过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秋丽 蒋剑春 +2 位作者 冯君锋 李芳琳 徐俊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83-3489,共7页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阐明加压液化过程中木质纤维结构变化规律和产物的形成机理,合成理化性质相近的糖苷类化合物,为液化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当m杨木∶m甲醇=1∶12、浓硫酸2.5%(以杨木质量为基准)、反应时间10 min、...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阐明加压液化过程中木质纤维结构变化规律和产物的形成机理,合成理化性质相近的糖苷类化合物,为液化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当m杨木∶m甲醇=1∶12、浓硫酸2.5%(以杨木质量为基准)、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200℃的条件下,液化转化率为78.20%,甲基糖苷得率为57.76%。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表明,在120~180℃之间主要是半纤维素分解,200℃后,以纤维素分解为主。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在120~200℃之间,由于非结晶区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液化残渣纤维结晶度相对提高20%~50%,当反应温度超过200℃,由于纤维素结晶区破坏,结晶度降低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 加压液化 液化机理 甲基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氧气气化制备中热值燃气的工艺优化及其示范工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卫 应浩 +2 位作者 孙云娟 许玉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在高温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松木屑氧气气化制备燃气特性研究,考察了气化温度和用量比(ER)对氧气气化制备燃气的热值、产气率以及燃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的影响。将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在生物质气化制备燃气用于工业锅炉的示范工程中进行... 在高温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松木屑氧气气化制备燃气特性研究,考察了气化温度和用量比(ER)对氧气气化制备燃气的热值、产气率以及燃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的影响。将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在生物质气化制备燃气用于工业锅炉的示范工程中进行了调试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化温度850~950℃时,随着用量比的增加,燃气热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用量比为0.24时,燃气热值最高,气化温度对木屑的氧气气化有显著的影响,气化温度升高,燃气热值以及燃气中H_(2)、CO、CH_(4)体积分数随之升高,产气率先升高后降低,在900℃时达到最高。气化温度900℃、用量比0.24为最佳的气化条件,此时气化制备的燃气热值为13.14 MJ/m^(3),产气率为0.98 L/g,燃气中H_(2)、CO、CH_(4)和C_(2)H_(m)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7.64%、39.78%、12.45%和2.76%。将该参数应用于示范工程得到燃气热值为10.90 MJ/m^(3),产气率约为1.02 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气化 用量比 热值 产气率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催化酯化油脂裂解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俊明 肖国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3,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S2O28-促进的含锆介孔分子筛S2O28-/ZrO2-MCM-41,通过模型反应获得了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550℃下焙烧3 h的介孔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在甲醇用量与热解油质量0.3∶1... 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S2O28-促进的含锆介孔分子筛S2O28-/ZrO2-MCM-41,通过模型反应获得了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550℃下焙烧3 h的介孔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在甲醇用量与热解油质量0.3∶1的条件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3次,酯化率仍保持85%以上。通过XRD,N2吸附脱附以及FT-IR表征了催化剂结构,将该催化剂用于油脂裂解产物的三相催化酯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处理可将桐油裂解油中羧酸转化成酯,有效降低羧酸含量,在降低了酸值的同时还增加了燃烧热值,提高了燃料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裂解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加氢制备生物柴油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霏 徐俊明 +3 位作者 蒋剑春 刘朋 周明浩 王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5-771,共7页
利用油脂加氢制备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具有辛烷值高、氧含量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与石化柴油混合使用。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对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依赖,并能缓解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中,催化剂的... 利用油脂加氢制备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具有辛烷值高、氧含量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与石化柴油混合使用。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制备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对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依赖,并能缓解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中,催化剂的研发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油脂加氢领域的催化剂的种类、催化转化路径以及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其中,贵金属基催化剂催化加氢活性比较高,主要以脱羧和脱羰反应路径为主,但是制备成本昂贵;传统的钼基催化剂主要以加氢脱氧反应为主,但是使用过程中需要硫化,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新型的碳化钼基催化剂和镍基催化剂的催化反应路径分别为加氢脱氧和脱羧-脱羰;以沸石分子筛作载体时,油脂加氢产物中异构化烃类得率较高。同时,文章还对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加氢 第二代生物柴油 催化剂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加压液化制备甲基糖苷与酚类物质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君锋 蒋剑春 +1 位作者 徐俊明 贺小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42,共9页
以甲醇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对竹子、杨木、松木和桉木四种生物质原料的加压液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下反应30 min后,这些生物质原料可转化得到气体、固体残渣和液体生物油三种产品,且竹子的液化率最高。将竹子液化... 以甲醇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对竹子、杨木、松木和桉木四种生物质原料的加压液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下反应30 min后,这些生物质原料可转化得到气体、固体残渣和液体生物油三种产品,且竹子的液化率最高。将竹子液化产物进一步分级处理,得到烷基多糖苷和木素解离多酚两类化学品。其中,多糖苷产品的主要成分为己糖苷类化合物,占83.38%(质量分数);多酚类产品的主要成分为4-乙基-2-甲氧基苯酚、丁香酚和3,4-二甲氧基苯酚等,占65.79%(质量分数)。同时,根据原料的物质构成和液化油的组成结构分析,提出了液化反应的机理:纤维类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醇解反应生成甲基糖苷,小部分甲基糖苷进一步转化生成乙酰丙酸甲酯;原料中的木质素在降解过程中,由于酚羟基和甲氧基的供电子效应,使Cα-Caromatic键发生断裂,生成苯酚、愈创木酚等酚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加压液化 甲基糖苷 乙酰丙酸酯 杂多酚 甲醇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液化油分级产物的分离和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君锋 蒋剑春 +3 位作者 徐俊明 贺小亮 杨中志 许乐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8,共8页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甲醇-甘油复合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竹屑、杨木、桉木和松木进行液化,并且对液化产物进行了中和、过滤和旋转蒸发等一系列分级处理,并对液化固体残渣和气体产物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以竹屑为原料的液化油的...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甲醇-甘油复合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竹屑、杨木、桉木和松木进行液化,并且对液化产物进行了中和、过滤和旋转蒸发等一系列分级处理,并对液化固体残渣和气体产物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以竹屑为原料的液化油的分级产物的组成及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竹屑经甲醇-甘油液化,产物经过分级处理得到的主要产物为杂多酚、多糖苷和乙酰丙酸甲酯。多糖苷相主要含有多糖苷和未反应的甘油及其甘油聚合物,其中多糖苷主要为六元环吡喃糖苷,约占41.81%,甘油及其聚合物占47.27%;杂多酚相主要含有乙酰丙酸酯、杂多酚和甘油等化合物,其中甘油及其聚合物占38.04%,杂多酚相物质为难溶于水的焦油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约占杂多酚相的38.41%,并且杂多酚相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9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液化 多糖苷 乙酰丙酸甲酯 杂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生物质定向液化制备甲基-α-D-葡萄糖苷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君锋 蒋剑春 +3 位作者 徐俊明 王奎 苏秋丽 杨中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0,共8页
以硫酸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200℃、压力6 MPa、反应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考察竹材、甘蔗渣、杨木、桉木、松木和麦秆6种原料的定向液化,通过对定向液化的产物进行过滤、中和、萃取分离和旋蒸等一系列分级处理操作,得到... 以硫酸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200℃、压力6 MPa、反应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考察竹材、甘蔗渣、杨木、桉木、松木和麦秆6种原料的定向液化,通过对定向液化的产物进行过滤、中和、萃取分离和旋蒸等一系列分级处理操作,得到甲基糖苷类化合物。结果显示:6种原料的液化率均在78%以上,甲基糖苷类化合物主要为甲基-α-D-葡萄糖苷(MLG)和甲基-α-D-木糖苷,其分别来自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甲醇酸解,并且甲基糖苷类化合物的得率均为原料质量的40%左右;其中甘蔗渣加压液化制备甲基糖苷类的效果最好,甲基糖苷类GC含量86.81%。将甲基糖苷类化合物进行脱色和重结晶处理,得到甲基-α-D-葡萄糖苷晶体,对其进行HSQC NMR、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可知,实验所制备的甲基-α-D-葡萄糖苷晶体纯度几乎接近于标准样品,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定向液化 甲基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酚类模型化合物原位加氢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君锋 蒋剑春 +2 位作者 徐俊明 贺小亮 夏海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47-2051,共5页
以Raney Ni为催化剂,对甲醇水相重整制氢与生物油酚类模型化合物的原位加氢反应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苯酚原位加氢转化率和目标产物得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不同酚类的原位加氢进行考察。研究表明:... 以Raney Ni为催化剂,对甲醇水相重整制氢与生物油酚类模型化合物的原位加氢反应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苯酚原位加氢转化率和目标产物得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不同酚类的原位加氢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反应温度为220℃,加热电压和搅拌速度一定,Raney Ni用量为1.5 g,反应7 h后,苯酚的转化率为91.64%,目标产物得率为84.09%。采用加氢耦合反应,生物油的酚类模型化合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外部供氢的转化率,同时可简化液相催化氢化反应生产工艺,避免外部供氢存在的多种问题,为生物油的提质精炼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RANEY NI 原位加氢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晓慧 肖国民 +3 位作者 王治民 景菲 周永红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4-148,共5页
综述了腰果酚在表面活性剂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腰果酚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硫酸酯盐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但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另外,对今后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 综述了腰果酚在表面活性剂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腰果酚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硫酸酯盐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但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另外,对今后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壳油 腰果酚 腰果酸 强心酸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的有机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4
作者 谢友利 张猛 周永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4-851,共8页
蒙脱土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一维纳米结构特性,从而赋予了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优良的性能,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针对钠基蒙脱土的有机改性,按不同的有机改性剂进行分类概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改... 蒙脱土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一维纳米结构特性,从而赋予了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优良的性能,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针对钠基蒙脱土的有机改性,按不同的有机改性剂进行分类概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有机改性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能;最后,对蒙脱土的有机改性剂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制适合不同类型的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机改性剂,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及其它的特殊性能等,拓宽蒙脱土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有机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的合成及在聚氨酯泡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立强 张猛 +2 位作者 周永红 胡立红 杨晓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蓖麻油为原料,经过甘油醇解反应、双氧水环氧化反应、磷酸二乙酯与环氧基团开环反应生成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然后与多聚异氰酸酯(MDI)形成聚氨酯泡沫。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的结构采用FT-IR、1H NMR进行表征,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和阻... 以蓖麻油为原料,经过甘油醇解反应、双氧水环氧化反应、磷酸二乙酯与环氧基团开环反应生成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然后与多聚异氰酸酯(MDI)形成聚氨酯泡沫。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的结构采用FT-IR、1H NMR进行表征,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采用万能试验机、极限氧指数仪和热重分析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在不采用任何阻燃剂的情况下,虽然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的P元素仅有1%,但是聚氨酯泡沫的氧指数与醇解蓖麻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相比从20.1%提高到23.8%,说明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泡沫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制备的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的羟值与醇解蓖麻油相比,由408 mg/g提高到了420 mg/g;随着蓖麻油基阻燃多元醇含量的提高,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从0.118提高到0.128 MPa,热稳定性也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多元醇 阻燃 聚氨酯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型聚合甘油脂肪酸酯阻燃增塑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国东 胡云 +2 位作者 周永红 刘朋 马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了提高油脂增塑剂的阻燃性,开发以生物柴油副产粗甘油为直接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以粗甘油、油酸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主原料,经聚合、酯化、环氧化和开环反应,合成含磷型大分子阻燃增塑剂DOPO-环氧乙酰... 为了提高油脂增塑剂的阻燃性,开发以生物柴油副产粗甘油为直接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以粗甘油、油酸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主原料,经聚合、酯化、环氧化和开环反应,合成含磷型大分子阻燃增塑剂DOPO-环氧乙酰化聚合甘油脂肪酸酯(DOPO-EAPFAE),并通过红外谱图(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DOPO-EAPFAE用量对聚氯乙烯(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PVC样条的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和垂直燃烧测试等,分析了PVC制品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OPOEAPFAE代替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用量为60%时,PVC样条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LOI从21.3上升到了28.7,阻燃级别达到V0级;说明该阻燃增塑剂可有效地改善PVC增塑体系的阻燃性。与小分子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相比,DOPO-EAPFAE阻燃性不仅优于TCPP,而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甘油 环氧化 阻燃增塑剂 PVC 植物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可再生液体燃料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俊明 肖国民 +1 位作者 周永红 蒋剑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6-1460,共5页
生物柴油是重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但其在制备方法及自身燃料性质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出现的热化学方法提供了较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质柴油新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接热解、催化热裂解两种转化方式... 生物柴油是重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但其在制备方法及自身燃料性质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出现的热化学方法提供了较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质柴油新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接热解、催化热裂解两种转化方式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了热化学转化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对催化裂解过程所用不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及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目前油脂裂解过程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柴油 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作为PVC增塑剂的热分解动力学与裂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国东 胡云 +2 位作者 许彬 马艳 周永红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
为明确环氧大豆油(ESO)作为PVC增塑剂的热稳定性能和热裂解机理,笔者研究了ESO作为PVC制品增塑剂在热失重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变化。结果表明:活化能随失重量增加而升高;添加ESO的PVC材料在热失重50%前活化能的变化情况说明ESO可作为一... 为明确环氧大豆油(ESO)作为PVC增塑剂的热稳定性能和热裂解机理,笔者研究了ESO作为PVC制品增塑剂在热失重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变化。结果表明:活化能随失重量增加而升高;添加ESO的PVC材料在热失重50%前活化能的变化情况说明ESO可作为一种稳定剂使用;在高温阶段,两种增塑剂可能发生了复杂的交联反应,从而使得生成物热稳定性提高。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分析了ESO作为PVC增塑剂的裂解机理,在温度达到260℃前,多数PVC分子失去氯化氢后生成含有苯环物质,少部分生成含有十二到十六碳的环状烷烃;约10%的ESO裂解生成含有十六和十八碳的脂肪酸,裂解产物与油脂结构有关,脂肪链上碳原子个数越少越易于分解;温度达到480℃时,ESO裂解产物占多数,产物以十六碳的饱和脂肪酸、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酯类为主。环氧键吸收氯化氢后生成双键,也有少部分生成呋喃结构和羰基结构。植物油脂较易燃烧的原因为油脂受热分解出沸点较低、易燃的脂肪酸和脂肪酸甲酯。研究结果可为优化PVC材料配方与合成新型油脂基增塑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裂解机理 PVC 动力学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粉乙醇-苯酚加压液化工艺研究及产物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艳 谭卫红 +4 位作者 冯国东 徐俊明 王奎 应浩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以乙醇-苯酚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高温高压(3.8 MPa)的方法对竹粉进行了液化处理。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在苯酚和竹粉质量比(酚固比)为1∶1、乙醇和竹粉质量比(醇固比)为18∶1,浓硫酸用量(以竹粉质量计)5%,... 以乙醇-苯酚为液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高温高压(3.8 MPa)的方法对竹粉进行了液化处理。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在苯酚和竹粉质量比(酚固比)为1∶1、乙醇和竹粉质量比(醇固比)为18∶1,浓硫酸用量(以竹粉质量计)5%,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0 min时,液化率达98.5%。液化残渣的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结果证实了竹粉中化学组分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复合溶剂液化使芳环上有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形成,液化残渣主要由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构成;竹粉液体产物(生物质油)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酯、酚和酮等化合物,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乙酯GC含量为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液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值废弃油脂甘油酯化脱酸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朋 蒋剑春 +3 位作者 陈水根 徐俊明 李静 夏海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2-1245,共4页
无催化条件下,开展甘油对高酸值废弃油脂酯化脱酸研究,优化酯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并对酯化脱酸后油脂经酯交换制备的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进行指标检测。研究表明,甘油无催化酯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甘油添加量为150%、反应温度为220℃、反... 无催化条件下,开展甘油对高酸值废弃油脂酯化脱酸研究,优化酯化反应最佳工艺参数;并对酯化脱酸后油脂经酯交换制备的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进行指标检测。研究表明,甘油无催化酯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甘油添加量为150%、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8 h、真空度为0.03 MPa,可将酸化油的酸值降至2.1 mg KOH/g,满足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原料酸值的要求;制备生物柴油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现行生物柴油标准,为产业化、连续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值废弃油脂 甘油 酯化 脱酸 无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