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颗粒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婕 廖寅飞 +1 位作者 安茂燕 马子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7,共11页
传统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效果有限,纳米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在矿物浮选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功能化PS纳米颗粒、木质素纳米... 传统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效果有限,纳米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在矿物浮选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功能化PS纳米颗粒、木质素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捕收剂的特征、制备及其在浮选中的应用现状。纳米颗粒由于其自身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能够更好地吸附在矿物表面,同时纳米颗粒的微小尺寸使其能在矿物表面形成微纳米级粗糙结构,改善矿物的表面疏水性,提高浮选效果。然而,PS纳米颗粒在非目的矿物表面的吸附导致了捕收剂用量的增加和浮选效果的降低。为了提高选择性吸附,通过表面改性合成了功能化PS纳米颗粒捕收剂,这些功能化纳米颗粒能与特定矿物实现更好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增强浮选性能。木质素纳米颗粒不仅具有高疏水性,而且具有可再生性,降解周期短,减少了化学捕收剂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无机纳米颗粒捕收剂,如SiO_(2),因其稳定性高、制备简单且可循环利用,在特定矿物的回收利用中显示出独特优势。最后,本文对纳米颗粒捕收剂的胶体稳定性、低消耗和高效回收利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应用方向,为推动纳米技术在浮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捕收剂 浮选 功能化 选择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动压巷道围岩冲击破坏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增强 金珠鹏 +2 位作者 刘国栋 任长乐 王琛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7,42,共6页
以宝积山煤矿705工作面沿空侧回风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电镜扫描、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射流钻割冲孔防治冲击地压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射流以基本段射流对孔壁的钻割为主,冲孔... 以宝积山煤矿705工作面沿空侧回风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电镜扫描、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射流钻割冲孔防治冲击地压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射流以基本段射流对孔壁的钻割为主,冲孔后孔壁周围塑性区内煤体裂隙十分发育;冲孔期间钻头沿钻孔轴向连续式运动,所形成的柱体状冲孔空间能够实现对煤体的卸让压增透效果,煤体内会重新形成应力峰值并呈“内低外高”的“双峰值”应力曲线;冲孔直径为420 mm、两相邻钻孔之间中心距为5 m、冲孔段长度取10 m时卸让压增透效果最佳。现场工业性试验期间,电磁辐射和瓦斯流量衰减监测数据验证了该冲孔防冲技术的有效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动静载 水射流 数值模拟 卸让压增透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曲翼部区煤层倾角变化诱发冲击地压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增强 刘畅 +2 位作者 刘思佳 裴宗远 舒通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 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内褶曲翼部影响区为工程地质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统计、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运算等方法,对开采煤层倾角变化诱冲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协同控制防治冲击地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大,煤柱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实体煤侧内高集中静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规律;在煤层倾角较小的条件下,厚硬关键层更容易在采空区两侧边界位置发生破断,诱使其悬空段中部区域瞬间发生破断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大的远场应力扰动;关键块体B在煤层倾角较小且埋深较大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回转失稳,进而形成扰动强度较小的近场应力扰动。该方法对于冲击地压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曲翼部 倾角变化 冲击地压 协同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总线型电磁阀控制器设计与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顺 王洋 臧其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针对工程机械PLC对电磁阀控制时,控制点数难扩展和由于控制线束过长而导致的电磁阀控制线路安装复杂、控制信号衰减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CAN总线型电磁阀控制器,介绍了控制器的电气硬件组成并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 针对工程机械PLC对电磁阀控制时,控制点数难扩展和由于控制线束过长而导致的电磁阀控制线路安装复杂、控制信号衰减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CAN总线型电磁阀控制器,介绍了控制器的电气硬件组成并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电磁阀控制器测控系统。该控制器具备数字量输出、电比例输出、电压型模拟量输出、CAN总线配置等功能,其能够实时采集电磁阀电流并采用PID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电比例输出的控制精度,经验证控制器电流控制精度误差在±1%以内,满足PLC对电磁阀控制的点数扩展,实现了工程机械PLC对安装距离过长的电磁阀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CAN LABVIEW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槽和四合扣的频带扩展重构织物天线
5
作者 刘逢雪 晁帅 +3 位作者 曹天天 孟凡宇 霍羽 尹洪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8-1334,共7页
织物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适合作为可穿戴天线进行应用,但存在带宽小的缺点。在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基于开槽和四合扣的频带扩展重构织物可穿戴天线。通过在顶面添加开槽的方法实现基模频带扩展,通过在辐射开口添加金属四合扣的方... 织物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适合作为可穿戴天线进行应用,但存在带宽小的缺点。在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基于开槽和四合扣的频带扩展重构织物可穿戴天线。通过在顶面添加开槽的方法实现基模频带扩展,通过在辐射开口添加金属四合扣的方法实现频带重构。该天线在四合扣断开、闭合状态下分别覆盖不同的无线体域网频带,可动态覆盖相对带宽为17.5%的频率范围(2.27~2.71 GHz)。利用电脑缝纫技术制备了实物天线,通过仿真与实测验证了设计,分析了人体、柱面弯曲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体域网 可穿戴天线 织物天线 频带扩展 频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码垛系统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权宁 徐志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3-238,共6页
目的为提高企业工件的码垛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搭建工业机器人视觉码垛实验系统。方法在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机坐标系和末端坐标系的坐标关系,得到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结果提出了基于工件... 目的为提高企业工件的码垛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搭建工业机器人视觉码垛实验系统。方法在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机坐标系和末端坐标系的坐标关系,得到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结果提出了基于工件位置坐标的图像剔除算法,实现了多余工件图像的剔除。通过旋转平移矩阵计算待码垛工件的实际位置,并将此位置作为视觉校正后的工业机器人抓取工件位置。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系统的重复性定位精度在x,y方向上均有显著提高,验证了工业机器人视觉码垛系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机器人 码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现役军人教育培训 服务军民融合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建华 李轮 +2 位作者 来源 国芳 崔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1-264,271,共5页
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军队职业教育和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的政策要求,提高空军后勤保障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自2019年起,由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接军用机场供电专业技术骨干综合技术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团队从学员... 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军队职业教育和现役军人的教育培训的政策要求,提高空军后勤保障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自2019年起,由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接军用机场供电专业技术骨干综合技术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团队从学员的学历、年龄、职业资格证和工作年限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搭建了以培训目标、培训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培训考核与质量保障等为基础的教育培训平台,保障高质量完成培训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役军人 军民融合 技术技能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GIL电力综合管廊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浆成膜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洋 蒋斌松 +2 位作者 杨乐 季翔 陈肖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187,108,共5页
针对苏通GIL电力综合管廊盾构隧道在砂土地层泥浆成膜和泥膜特性的问题,考虑实际施工中在刀盘转动影响下泥浆成膜空间分布不均、成膜过程波动较大,研制一套泥水盾构动态成膜及渗透特性试验装置,在砂土地层开展6组4工况泥浆渗透模型试验... 针对苏通GIL电力综合管廊盾构隧道在砂土地层泥浆成膜和泥膜特性的问题,考虑实际施工中在刀盘转动影响下泥浆成膜空间分布不均、成膜过程波动较大,研制一套泥水盾构动态成膜及渗透特性试验装置,在砂土地层开展6组4工况泥浆渗透模型试验,研究盾构典型掘进环境中的泥浆渗滤量、入渗地层电导率及泥膜成膜形态。结果表明,考虑刀盘周期性切削、泥浆反复渗透下的分级加载渗滤曲线存在明显的"渗滤滞后区",泥浆渗透后土体电导率变化过程可分为不稳定、稳定下降、平稳3个阶段,泥膜在砂土地层成膜厚度随刀盘转速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浆成膜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平衡盾构 砂土地层 泥浆成膜 刀盘转动 渗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C准则的气动位置控制系统辨识 被引量:3
9
作者 权宁 徐志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135,共7页
为了解决气动位置控制系统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AIC准则的气动位置控制系统辨识。通过对气动位置控制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基于AIC准则建立了白噪声和有色噪声两种模型,找到了满足两种模型最小的阶次... 为了解决气动位置控制系统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AIC准则的气动位置控制系统辨识。通过对气动位置控制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基于AIC准则建立了白噪声和有色噪声两种模型,找到了满足两种模型最小的阶次,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实现对有色噪声参数的无偏估计;通过自相关系数检验了系统残差序列的白色性,验证了气动位置控制系统辨识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幅值分别为1000 A和1200 A时,两种系统的传递函数基本等价,说明在相同阶次的逆M序列且幅值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系统对模型参数的辨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C准则 气动位置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砂土隧道土拱效应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崔蓬勃 朱永全 +2 位作者 刘勇 朱正国 潘英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51-3466,共16页
非饱和砂土基质吸力引起的表观黏聚力使其力学性质与干砂差异较大,为研究非饱和砂土隧道土拱效应,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及埋深条件的Trapdoor试验,通过分析挡板下落过程中砂土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工况土拱演化的时变特征,... 非饱和砂土基质吸力引起的表观黏聚力使其力学性质与干砂差异较大,为研究非饱和砂土隧道土拱效应,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及埋深条件的Trapdoor试验,通过分析挡板下落过程中砂土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工况土拱演化的时变特征,阐述了含水率及埋深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同时基于大主应力迹线圆弧拱理论对挡板上方土压力分布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考虑粒间吸力作用基于PFC线性滚动阻力黏结模型,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从细观角度对不同工况土拱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砂工况破坏模式由三角形迅速发展为梯形,非饱和工况破坏模式为三角形且夹角与含水率相关;土压力呈三阶段变化,干砂时土压力降到极值后出现回升;非饱和工况土压力极值较干砂大幅减少,含水率较大时土压力受埋深影响较小,且松动区边缘出现裂缝,局部坍塌后形成自然拱;数值模拟表明,随挡板下落,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接触力链为由松动区向稳定区呈由弱到强结构,对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土压力进行归一化处理,土压力分布与理论分析一致。干砂工况孔隙率与土压力规律一致,在含水工况出现裂缝处孔隙率快速增大,同时接触组构随含水率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非饱和砂土 破坏模式 土压力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钻割一体化防冲机理分析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增强 王琛艳 +2 位作者 朱栋 任长乐 李常浩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高压水射流钻割一体化技术对煤层巷道的卸压防冲效果,以甘肃华亭砚北煤矿2502采区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50203运输巷道受邻近250204工作面回采扰动影响进行了研究。... 为了研究高压水射流钻割一体化技术对煤层巷道的卸压防冲效果,以甘肃华亭砚北煤矿2502采区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50203运输巷道受邻近250204工作面回采扰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巷帮煤体采取高压水射流冲孔措施后,煤体内的高集中静载将会转移和释放,并形成一定范围的“弱结构”区;巷帮“弱结构”区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动静载叠加作用下巷道帮部和底板煤体瞬间失稳冲击破坏。SOS微震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对250203运输巷道煤帮实施高压水射流冲孔措施后,其受邻近250204工作面回采扰动影响下冲孔段巷道两帮及底板内均没有大能量微震事件(E≥10^3 J)发生。研究成果为动静载叠加作用下巷道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巷道煤帮 底板 冲击地压 动静载叠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曲构造影响区内工作面开采诱冲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增强 刘畅 +3 位作者 宋洁 白洋 靳会武 王大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9,共9页
针对褶曲构造影响区内不同工作面的倾角变化所引起的矿压显现特征多变性问题,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倾角变化煤层内不同工作面开采期间动静载荷进行了研究。... 针对褶曲构造影响区内不同工作面的倾角变化所引起的矿压显现特征多变性问题,以宝积山煤矿七采区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倾角变化煤层内不同工作面开采期间动静载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岩组合系统刚度值大于0的累积声发射(AE)能量较煤岩组合系统刚度值小于0的累积AE能量小,说明煤岩组合系统刚度值小于0时更易累积AE能量,且在煤岩组合系统刚度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越大越能够积聚更高的AE能量。②随着煤层倾角递增,沿空巷道实体煤侧内集中静载荷降低,煤柱侧内集中静载荷增高,高位厚硬关键层发生破断所需悬顶段更长。③煤层倾角较小时,动静载叠加作用下沿空巷道两帮内煤岩组合系统极易诱发动态破坏II型冲击地压。煤层倾角较大时,高集中静载作用下沿空巷道煤柱侧内煤岩组合系统极易诱发静态破坏型或动态破坏I型冲击地压。④705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沿空巷道煤柱侧极易诱发静态破坏型或动态破坏I型冲击地压,对其实施防冲措施后的电磁辐射值降幅高达67.3%,煤岩组合系统不易诱发冲击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褶曲构造 煤层倾角 冲击地压 近场动载扰动 远场动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武术之“劲”的学理阐幽及训练要义探赜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国强 夏一帆 杨建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7,共8页
以中华武术之“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学与武学两个视角对“劲”的概念进行学理辨析,然后展开“劲”理论层面的意义探讨以及实践层面的训练要义探赜。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之“劲”是以技击为主... 以中华武术之“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学与武学两个视角对“劲”的概念进行学理辨析,然后展开“劲”理论层面的意义探讨以及实践层面的训练要义探赜。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之“劲”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以形体练习、气息吐纳以及意识引导为主要练习程序,经系统化训练后所获得的符合武术相关技术特点的整体力。就其理论层面而言,在揭示拳种技击基础、深化格斗对抗理念、促进肢体协调表达、丰富套路演练韵味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其实践层面而言,则主要通过形体练习奠定“劲”之松通顺达的身体基础,通过气息吐纳保障“劲”之己身贯穿与彼身渗透,通过意识引导实现“劲”之破体构象的实践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武术 武术文化 技击 学理诠释 训练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体理论的低含水率砂层隧道松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蓬勃 朱永全 +1 位作者 刘勇 安辰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为研究低含水率砂层隧道土拱效应下的破坏模式与松动土压力,自制试验装置开展低含水率条件下Trapdoor试验,利用PIV技术得出破坏模式;分析主应力偏转对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基于椭球体理论,考虑松动区内竖向荷载梯形分布形式与表观黏聚力作... 为研究低含水率砂层隧道土拱效应下的破坏模式与松动土压力,自制试验装置开展低含水率条件下Trapdoor试验,利用PIV技术得出破坏模式;分析主应力偏转对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基于椭球体理论,考虑松动区内竖向荷载梯形分布形式与表观黏聚力作用,推导不同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下隧道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黏聚力使模型试验最终滑动面呈现椭圆状,与Terzaghi假设的竖直面存在差别;φ为常数时,K值与埋深正相关,随土拱效应发挥程度增大而增大;土拱效应的发挥程度与埋深成正相关,相同埋深下,K随φ增大而减小,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出K随φ值变化在0.2~0.7之间。算例表明,相同埋深时松动土压力在不同含水率下随土拱效应发挥呈递减趋势,体现出表观黏聚力随土体饱和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黏聚力 破坏模式 松动土压力 土拱效应 侧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作动器测控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顺 王洋 臧其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9,共9页
为了满足电液伺服作动器控制精度及运行安全的需要,提出了基于CRIO架构的电液伺服作动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信号采集、故障报警、过载保护和双缸同步控制等功能。以伺服油缸双缸同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作动器液压工作原理及LabVIEW... 为了满足电液伺服作动器控制精度及运行安全的需要,提出了基于CRIO架构的电液伺服作动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信号采集、故障报警、过载保护和双缸同步控制等功能。以伺服油缸双缸同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作动器液压工作原理及LabVIEW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了积分分离PID算法的双缸同步控制策略,建立电液伺服作动器实物平台,经试验其运行效果良好,单缸伺服控制误差在±2 mm范围内,双缸同步控制误差在±4 mm范围内,满足工程机械底盘悬架、车桥结构应力、疲劳性能等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 作动器 LABVIEW PID CR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群开采遗留煤柱效应及跨掘巷道围岩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珠鹏 杨增强 +1 位作者 刘国栋 李丰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共9页
针对采区边界遗留煤柱下侧跨掘巷道存在特殊破坏段问题,以灵新煤矿沿空侧051606回风平巷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业性试验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巷道特殊破坏段现场矿压显现情况,基于半平面体理论建立的遗留煤柱... 针对采区边界遗留煤柱下侧跨掘巷道存在特殊破坏段问题,以灵新煤矿沿空侧051606回风平巷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业性试验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巷道特殊破坏段现场矿压显现情况,基于半平面体理论建立的遗留煤柱效应影响力学模型以及跨掘巷道和回采期间精细化数值模拟,确定了巷道特殊破坏段的修复支护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遗留煤柱效应影响下跨掘巷道围岩在遗留煤柱中轴线正下方主要受垂直应力影响,此处垂直应力大小为13.0~15.0 MPa,而在遗留煤柱两侧边缘位置下方主要受剪切应力集中影响,此处剪切应力大小为-6.5~-5.0 MPa和5.0~7.0 MPa;051606回风平巷跨掘期间顶板位置处最大垂直应力为14.4 MPa,底板位置处最大垂直应力为13.6 MPa,顶板位置处最大剪切应力为6.5 MPa,底板位置处最大剪切应力为5.3 MPa,且最大垂直应力位于遗留煤柱中轴线正下方,最大剪切应力位于遗留煤柱两侧边缘位置下方;051606工作面回采期间对于巷道特殊破坏段围岩的扰动影响分为无应力影响段(距遗留煤柱边缘大于16 m),超前应力影响段(距遗留煤柱边缘0~16 m)和叠加应力影响段(距遗留煤柱中轴线0~17.5 m)3个阶段,且受回采扰动影响护巷煤柱和顶板靠近护巷煤柱侧偏应力集中程度较高,煤岩体更易变形发生非对称性破坏;巷道特殊破坏段采用非对称锚索桁架支护系统修复后,后续051606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监测到顶底板收敛量为143 mm,两帮收敛量为109 mm,较巷道原始断面尺寸收敛率分别为4.3%和2.2%,整体控制在5%以内,能够很好地满足行人、通风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柱 跨掘巷道 特殊破坏段 非对称支护 煤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弯曲对矿用可穿戴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逢雪 崔洁 +1 位作者 孙红 魏明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8,共4页
对矿用可穿戴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在柱面弯曲情况下的频率特性、阻抗匹配及辐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柱面弯曲导致谐振频率升高,但-10dB相对带宽基本不变;当辐射开口发生弯曲时,天线阻抗匹配随着弯曲程度增大而逐渐变差;... 对矿用可穿戴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在柱面弯曲情况下的频率特性、阻抗匹配及辐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柱面弯曲导致谐振频率升高,但-10dB相对带宽基本不变;当辐射开口发生弯曲时,天线阻抗匹配随着弯曲程度增大而逐渐变差;天线柱面弯曲造成正向辐射增益降低、背向辐射增益升高。因此,针对天线在柱面弯曲情况下的应用,应适当增大天线空腔尺寸和导电底面的长度或宽度,并在选择天线放置方向时应保持辐射开口不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可穿戴天线 半模衬底集成空腔天线 柱面弯曲 频率特性 阻抗匹配 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