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财务绩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锦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17-120,共4页
以增发和配股两种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为基础,根据2002—2004年期间进行增配的上市公司在融资后连续4年间的绩效与同期全体A股上市公司表现的对比分析,并结合股改后的有增配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增配行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联... 以增发和配股两种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为基础,根据2002—2004年期间进行增配的上市公司在融资后连续4年间的绩效与同期全体A股上市公司表现的对比分析,并结合股改后的有增配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增配行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绩效低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结果是绩效低下。导致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再融资资金使用的低效、特殊的股权结构和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财务绩效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分析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景阳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对自身而言就是要形成更加高效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通过自身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更加有效的产权安排和激励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合理界定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行... 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对自身而言就是要形成更加高效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通过自身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更加有效的产权安排和激励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合理界定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边界,降低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通过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降低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并在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中寻找到效益递增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公共物品 路径依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与银行风险问题的研究
3
作者 孙琴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84,共2页
文章根据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向银行质押股权取得贷款的数据,检验了可能影响质押股权价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质押股权的估值方面,银行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但没有考虑盈利能力和规模,表明银行更加关注账面价值,而对利润表信... 文章根据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向银行质押股权取得贷款的数据,检验了可能影响质押股权价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质押股权的估值方面,银行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但没有考虑盈利能力和规模,表明银行更加关注账面价值,而对利润表信息则持怀疑态度;在风险控制方面,银行十分注意上市公司股东利用股权质押套现的动机;银行不仅没有认可公司控制权价值,反而将控制权视为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押股权 控制权价值 风险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4
作者 周传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本文在论述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要从企业内部治理、薪酬结构、绩效考核、用人制度四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国企经营者 激励约束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济伦理论谈我国企业信用建设中的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镭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6期93-94,共2页
企业信用的建设非常需要社会信用环境的支持。而社会信用环境的培植是以经济伦理为基础的。经济伦理内涵于各种信用形式之中,是一般性的伦理道德在信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行为主体在各种信用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关键词 企业信用 经济伦理 社会信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谈中小企业信用平台的应用
6
作者 李镭 倪爱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文章通过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指出为了减少中小企业在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平台,以促进信用信息的传递,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信誉,从而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失范问题。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 信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美国利率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探讨
7
作者 万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66-68,共3页
实证研究和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无论是浮动汇率还是利率控制都没有获得货币供给的独立性。本文从货币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了影响货币供给独立性的主要渠道,结果表明:美联储基金利率对我国的利率存在显著影响,并通... 实证研究和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无论是浮动汇率还是利率控制都没有获得货币供给的独立性。本文从货币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了影响货币供给独立性的主要渠道,结果表明:美联储基金利率对我国的利率存在显著影响,并通过货币需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独立性 外生理论 内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