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王澍的身份认同论艺术设计师的人文素养
1
作者 张圣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王澍向来以文人和业余建筑师自称,本文以王澍的身份认同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文本的分析,指出王澍谈论的"业余"背后所隐藏的观念,即中国文人传统中对业余品格的强调,以及对职业化和匠气的顾虑。再者,通过引入西方艺术体制中,由... 王澍向来以文人和业余建筑师自称,本文以王澍的身份认同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文本的分析,指出王澍谈论的"业余"背后所隐藏的观念,即中国文人传统中对业余品格的强调,以及对职业化和匠气的顾虑。再者,通过引入西方艺术体制中,由职业体制向使命体制转变中的特征,与中国文人传统作一比照,指出二者的共同特征,即对艺术本体探索之外的观念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澍 业余 文人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BLUE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伟彦 孙雁飞 +1 位作者 张顺颐 刘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2-466,共5页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的频繁发生。该文引进参数自适应机制,提出了自适应BLUE算法,并借鉴了RED算法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减少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的发生,在提高链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自适应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类型与手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振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150,共2页
在已经创作出品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作品中,类型和手法不尽相同,下面笔者从作品纪录创作的媒体形式、呈现的类型以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创作类型 创作手法 纪录片 题材 媒体形式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格美学中的意象与幻像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冬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6-228,共3页
朗格美学中,表象、意象和幻像是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她本人没有对这三个概念作过明确区分。表象偏重于可视的外现形象,意象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于或包含表象的概念,它既指可视的视觉形象,也指意识中来自幻想的或清晰或模糊的形象。朗格把和... 朗格美学中,表象、意象和幻像是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她本人没有对这三个概念作过明确区分。表象偏重于可视的外现形象,意象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于或包含表象的概念,它既指可视的视觉形象,也指意识中来自幻想的或清晰或模糊的形象。朗格把和现实区别的进入艺术的一切形象都称为幻像,她认为艺术中的一切形象都是虚幻的,幻像的实质是一种"他者",朗格使用的这些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都可找出与之对举的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幻像 他者 二级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