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例谈教学目标陈述中的“四缺”问题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蒋岳庆
-
机构
江苏常州市勤业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27,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组式阅读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D/2016/02/0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课程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经历了泰勒的两维度、马杰的三要素、新课程的三方面、ABCD表述法等形式[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目标陈述的基本规范,知道目标需要从行为主体、教学内容等方面去陈述,但这些陈述往往停留在笼统的要求、生硬的术语、概括化的标准等层面。面对具体的文本、年段的差异,教师在目标陈述时仍会出现缺少学生行为的培养、缺少教学内容的聚焦等新问题.
-
关键词
目标陈述
主要内容
关键词语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提高学生言语品质从“回答问题”开始
- 2
-
-
作者
蒋岳庆
-
机构
江苏常州市勤业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2,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组式阅读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D/2016/02/08)的阶段成果.
-
文摘
言语学习需要环境,课堂就是言语学习的"主环境"。但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个提高学生言语品质的关键节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言语品质不高时,应即时指导与提升。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告诉我们:学生言语品质的提高是指学生的言语具有"清晰、丰富、深刻、敏锐、独特"五大基本特征,言语品质的提高既是学生语言系统的优化,也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1]。本文拟从上述五个特征去描述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
关键词
现象描述
教学片段
夏洛蒂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注“时髦评价语”对教学的“隐性伤害”
- 3
-
-
作者
蒋岳庆
-
机构
江苏常州市勤业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24-25,共2页
-
基金
江苏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组式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D/2016/02/0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现在的课堂中盛行时髦的评价语,诸如“嘿,恭喜你,答对了,加十分!”“哇,你就是最强大脑!”等等。这些评价语看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细细推敲,其并没有对教学起到“组织、支持、引导、提升”等作用,相反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隐性伤害”。
-
关键词
评价语
隐性伤害
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