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语言大会: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大突破
1
作者 杨亦鸣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近日,本刊主编、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就世界语言大会及成果文件《苏州共识》,接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访谈。值此世界语言大会召开十周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本刊编... 近日,本刊主编、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就世界语言大会及成果文件《苏州共识》,接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访谈。值此世界语言大会召开十周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刊登该访谈录以为纪念和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亦鸣教授 世界语言大会 中国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阿拉伯国家语言国情及相关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光武 张森 宋思琪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1,共8页
阿拉伯国家被称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重要合作伙伴,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作为宗教语言而超越国家、成为多国官方语言的语言,了解这些国家的语言政策规划及状况很有必要,而对此迄今尚无系统的调查研究。本文全面分析了“... 阿拉伯国家被称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重要合作伙伴,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作为宗教语言而超越国家、成为多国官方语言的语言,了解这些国家的语言政策规划及状况很有必要,而对此迄今尚无系统的调查研究。本文全面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13个阿拉伯国家的标准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方言及外语的使用情况,梳理、介绍了阿拉伯国家多元化的语言格局以及阿拉伯国家语言教育情况和汉语教育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面向这些国家的语言对策与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建议:(1)根据“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阿拉伯语+”人才培养模式;(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修订相关教材,提升教学的实用性与时代性;(3)考虑文化差异,重视阿拉伯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4)加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双方合作办学、开设孔子学院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阿拉伯国家 语言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声音条件下言语理解的脑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立波 薛紫炫 +3 位作者 蔡文鹏 赵欣雨 马勇 杨亦鸣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3,共12页
文章使用ERPs技术,对比分析了汉语母语者在安静、白噪声、汉语噪声、英语噪声四种听觉条件下加工汉语句子的情况,以探究信息掩蔽条件下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不同噪声条件下诱发的N400、LPC等ERPs成分具有不同的波形表现,据此该... 文章使用ERPs技术,对比分析了汉语母语者在安静、白噪声、汉语噪声、英语噪声四种听觉条件下加工汉语句子的情况,以探究信息掩蔽条件下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不同噪声条件下诱发的N400、LPC等ERPs成分具有不同的波形表现,据此该文得出以下结论:(1)言语噪声的语言特征占用了目标声音加工所需的认知和心理资源,资源竞争导致听者对目标信号的识别能力降低,由此产生了“语言干扰”形式的信息掩蔽。(2)对于难度较大的语义加工,言语噪声的可懂度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当言语噪声为听者极其熟悉或完全陌生的语言,对语义加工的掩蔽干扰较小,当言语噪声为听者接触过的语言但不是母语或主要语言时,掩蔽效应更强。(3)可懂度或不确定性存在交互作用。言语噪声中出现频率较小但能够被听者理解的语义信息即为一种不确定因素,其出现与听者的预期相冲突,更容易引发听者的注意转移,加大了注意及认知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掩蔽 语义加工 噪声类型 言语可懂度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