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语芋头话的昵称变调研究
1
作者 杨通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1,共7页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解释其可能来源和形成演变机制,认为其与侗台语民族盛行的从孩称和强化高调有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语 昵称 变调 儿语 从孩称 小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能力到国家语言能力——兼论当前我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强 王仁法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7-583,共7页
近年来国家语言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在其来源、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误解。文章梳理了从语言能力研究到国家语言能力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文章还讨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 近年来国家语言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在其来源、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误解。文章梳理了从语言能力研究到国家语言能力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文章还讨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和当前我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国家语言能力 通用语言文字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念小芳的爷爷”类句法歧义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顾介鑫 周昕 翁婧琦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662,共16页
文章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的动因,探讨了词汇语义特征对歧义程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歧义程度高的"VP+NP1+的+NP2"结构仍表现出歧义偏向性的原因。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1)歧义... 文章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的动因,探讨了词汇语义特征对歧义程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歧义程度高的"VP+NP1+的+NP2"结构仍表现出歧义偏向性的原因。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1)歧义偏向性、动词致歧度均影响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加工,分别导致额-颞网络、额下回三角部(BA45)激活,且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影响;2)脑功能成像数据还显示在偏正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没有差异,而动宾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1)句法与语义信息共同影响汉语句法歧义解读;2)尽管句法歧义允许两种结构分析,但它们的心理表征并不平衡,存在解读偏向且偏正结构的表征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歧义 歧义程度 歧义偏向性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藏语支语言的特点看松林语的语言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成 林鑫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9-659,共11页
松林语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上察隅镇松林村及其周边村落,使用人口1000人左右。前贤研究中,或认为松林语为藏语的一个方言土语,或认为松林语是藏语支语言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本文将松林语与藏语支语言的共性特点进行对比,发现在... 松林语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上察隅镇松林村及其周边村落,使用人口1000人左右。前贤研究中,或认为松林语为藏语的一个方言土语,或认为松林语是藏语支语言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本文将松林语与藏语支语言的共性特点进行对比,发现在语音、同源词、语法等诸多层面上,松林语都应当是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但并非藏语支语言的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林语 语言地位 藏缅语族 藏语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散,杀也”疏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洪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方言》卷三记载古齐方言"散,杀也",但是前人研究中只找到两个文献用例,且不甚妥当,不免使人生疑。文章指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之语"何所不散"、东周齐国兵器铭文"散戈"等中的"散"... 《方言》卷三记载古齐方言"散,杀也",但是前人研究中只找到两个文献用例,且不甚妥当,不免使人生疑。文章指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之语"何所不散"、东周齐国兵器铭文"散戈"等中的"散"都是杀伐义,齐国兵器铭文所记当然是齐方言,韩信是淮阴人(今江苏淮安),地近东齐,应该也会说东齐方言,证明训杀伐之"散"确实是古齐方言。根据出土先秦文献的用字习惯,文章又研究"散"之语源,指出训杀伐之"散"应语源于当翦灭讲的"刬"。"散"表杀义,不是一般地杀,而是全部地彻底地击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齐方言 出土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偏正结构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句法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满在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8-598,共11页
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总的来说,有"的"是组合式,无"的"是粘合式。两类结构的句法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认为,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源于... 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总的来说,有"的"是组合式,无"的"是粘合式。两类结构的句法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认为,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源于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其中,组合式偏正结构是"的"选择一个命题性质成分后进一步句法运算的结果,即当功能性成分"的"进入句法运算时,表层的结构形式是在"的"字的作用下形容词谓语前置的结果。粘合式偏正结构在句法生成过程中并不涉及命题性质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偏正结构 粘合式偏正结构 句法分析 命题成分 “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