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寡肽转运蛋白(PepT1)生物学特性及活性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建锦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作为蛋白质主要的消化产物,小肽的吸收不仅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寡肽转运蛋白(PepT1)被预测出有12个跨膜结构域,Fei等对其跨膜结构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PepT... 作为蛋白质主要的消化产物,小肽的吸收不仅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寡肽转运蛋白(PepT1)被预测出有12个跨膜结构域,Fei等对其跨膜结构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PepT1所具有的无从差别转运小肽、在特定的PH条件下电现象等特点也使得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此外,底物因素、生理生物因素以及营养因素等对于PepT1活性调控的影响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对PepT1生物学特性及活性调控研究进展的论述,对PepT1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PepT1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转运蛋白 生物学特性 活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调控动物骨骼肌细胞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岳炳霖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5期70-76,共7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寡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s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理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miRNAs的来源和作用机制,miRNAs对...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寡核苷酸左右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s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理过程并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miRNAs的来源和作用机制,miRNAs对动物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再生以及肌纤维类型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骨骼肌:肌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类动物胃肠道内味觉受体的信号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慧 张春雷 +1 位作者 陈宏 房兴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子识别对食物的消化、摄取量的控制、胰岛素的分泌、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过程很有可能受到激素/中枢神经通路的介导。但是,有关于胃肠道的味觉识别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舌上皮组织... 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子识别对食物的消化、摄取量的控制、胰岛素的分泌、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过程很有可能受到激素/中枢神经通路的介导。但是,有关于胃肠道的味觉识别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舌上皮组织的特异性味觉受体细胞的化学感应机制在内分泌细胞中也发挥作用,用来感知肠腔内容物的化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受体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 化学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b14基因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晓猛 张春雷 +1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鉴于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14(GRB14)在胰岛素信号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信号调节上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GRB14与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该基因已经成为调控胰岛素信... 鉴于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14(GRB14)在胰岛素信号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信号调节上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GRB14与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该基因已经成为调控胰岛素信号和FGF信号途径的研究热点,但在牛上还未见报道。在此,本文对牛grb14基因的功能及其相应机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b14基因 GRB14蛋白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南牛与13个黄牛群体mtDNA及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彦环 吴慧 +2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张春雷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3,共7页
采用mtDNA和微卫星DNA两种标记方法,对夏南牛与13个黄牛群体的17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及母系起源分析。通过测定14个黄牛群体179条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124个变异位点和60种单倍型,表明14个黄牛群体具有丰富的... 采用mtDNA和微卫星DNA两种标记方法,对夏南牛与13个黄牛群体的17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及母系起源分析。通过测定14个黄牛群体179条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124个变异位点和60种单倍型,表明14个黄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夏南牛群体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49个变异位点和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32±0.017,其单倍型多样度较中国地方牛种低,中国黄牛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测定9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Na)、平均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在60个夏南牛个体中共发现4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29~6.584。总群体的PIC和H分别为0.608~0.798和0.695~0.837,夏南牛的PIC和H分别为0.692和0.715,夏南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中国黄牛低,中国黄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外来牛种,这一结果和群体间mtDNA D-loop区研究结果一致。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显示14个黄牛群体主要起源于普通牛和瘤牛,夏南牛受瘤牛的影响更大,具有瘤牛和普通牛的种质特征。本研究为夏南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南牛 MTDNA D-LOOP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母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GPR43的信号通路及生理功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永安 张春雷 +2 位作者 王艳红 陈宏 房兴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6期49-53,共5页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是动物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一直以来倍受关注。研究表明,GPR41和GPR43是目前已发现的仅有的2种特异性短链脂肪酸受体。它们可以通过介导...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是动物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一直以来倍受关注。研究表明,GPR41和GPR43是目前已发现的仅有的2种特异性短链脂肪酸受体。它们可以通过介导短链脂肪酸,通过MAPK的信号通路,在调节机体内脂肪形成和白细胞功能等生理过程以及在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和GPR43的结构、分布、下游信号通路,及其介导SCFA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GPR41 GPR4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牛mtDNA 16S rRNA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佘一凡 武青 +3 位作者 张春雷 房兴堂 何丹丹 陈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8,共7页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测定分析了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和2个外来牛品种共131个体的mtDNA 16SrRNA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品种(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在12个群体131条16SrRNA基因序列...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测定分析了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和2个外来牛品种共131个体的mtDNA 16SrRNA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品种(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在12个群体131条16SrRNA基因序列中,共发现了78个变异位点,形成了40种单倍型,揭示了中国黄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57±0.024,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82,Kimura双参数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1-0.009,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核苷酸多样度高于2个外来牛品种。基于Kimura-2-parameter距离采用NJ法构建了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分子系统树,111个体聚为2簇,即分别与瘤牛和普通牛聚在一起,说明中国黄牛存在两个母系起源,主要起源于瘤牛和普通牛。其中草原红牛和蒙古牛起源于普通牛,恩施牛主要起源于瘤牛,但是对于亲缘关系复杂的中原地区黄牛而言,瘤牛和普通牛对它们的影响力大小因品种而异。这些结果为我国黄牛的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奠定了分子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MTDNA 16S RR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门山羊MDFI基因SNP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春侠 林加娟 +2 位作者 刘宣宣 李园 房兴堂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104,共6页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18月龄海门母山羊共116只个体的MDFI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多态性和遗传结构,并对该基因的多态位点与海门山羊的体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海门山羊MDFI基因的...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18月龄海门母山羊共116只个体的MDFI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多态性和遗传结构,并对该基因的多态位点与海门山羊的体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海门山羊MDFI基因的外显子3和外显子4共发现了2个SNPs,引起了1个无义突变和1个错义突变。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MDFI基因的2个SNPs与海门山羊的体高、胸围和管围有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海门山羊分子育种的辅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门山羊 MDFI基因 单核苷多态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