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沉积法制备三维泡沫镍负载钴催化剂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永生
王茂森
+4 位作者
康健
马瑞欣
韦露
李建伟
赵新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04-3308,共5页
多孔泡沫镍具有质轻、比表面积大、渗透性较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工作采用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负载了非贵金属钴催化剂,通过排水法测试了其硼氢化钠醇解产氢性能。XRD测试结果显示,催...
多孔泡沫镍具有质轻、比表面积大、渗透性较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工作采用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负载了非贵金属钴催化剂,通过排水法测试了其硼氢化钠醇解产氢性能。XRD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组分钴呈现α相,从SEM结果可以看出Co/Ni-foam催化剂表面平整、光滑,且具有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考察电沉积法过程中电沉积时间、镀液温度、电流密度、镀液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在电沉积时间为1.5h、镀液温度为40℃、电流密度为5mA/cm^2、镀液浓度为50g/L时,其硼氢化钠醇解产氢速率高达17 685.81mL·min^(-1)·g^(-1)(Co),在便携式制氢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硼氢化钠
产氢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硼氢化钠循环再生工艺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文英
司司
+4 位作者
魏永生
刘妍
陈佳琪
韦露
赵新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7-15025,15046,共10页
硼氢化钠(NaBH_(4))的储氢密度大,在碱液中能实现常压常温储运,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间接供氢和直接硼氢化燃料电池(DBFC)系统的氢源材料,但价格昂贵、产氢成本太高、再生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研究学者对硼氢化钠的生...
硼氢化钠(NaBH_(4))的储氢密度大,在碱液中能实现常压常温储运,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间接供氢和直接硼氢化燃料电池(DBFC)系统的氢源材料,但价格昂贵、产氢成本太高、再生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研究学者对硼氢化钠的生产工艺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较早的有工业合成法、直接还原法等。直接还原法将偏硼酸钠、氢化镁、镁等原料在氢气氛或氩气氛下对体系进行加热来获得硼氢化钠,从可实现一步制备、产物产量高的角度来看,该方法确实吸引人,但是它需要高压高温且能耗大,有一定危险性。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以高能球磨法为主的机械-化学还原法,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在不同转速和球磨时间下获得硼氢化钠,优点是工艺简单,仅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获得硼氢化钠,并且产量高、成本低,是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此外,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的方法还有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硼氢化钠,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解液在电解槽中电解还原制得硼氢化钠,但是利用此种方法制得的产物产率太低,并且其反应机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国内外的硼氢化钠再生工艺进行了综述,从不同的再生工艺——工业合成法、直接还原法、机械-化学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进行了讨论和探究,总结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机理、工艺路线及优缺点,并对其更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氢化钠
储氢
燃料电池
再生技术
电化学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沉积法制备三维泡沫镍负载钴催化剂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永生
王茂森
康健
马瑞欣
韦露
李建伟
赵新生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氢能实验室
华北科技
学院
环境
工程
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04-330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6115
21703088
+2 种基金
21776119)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BK20140232
BK20160210)
文摘
多孔泡沫镍具有质轻、比表面积大、渗透性较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工作采用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负载了非贵金属钴催化剂,通过排水法测试了其硼氢化钠醇解产氢性能。XRD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组分钴呈现α相,从SEM结果可以看出Co/Ni-foam催化剂表面平整、光滑,且具有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考察电沉积法过程中电沉积时间、镀液温度、电流密度、镀液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在电沉积时间为1.5h、镀液温度为40℃、电流密度为5mA/cm^2、镀液浓度为50g/L时,其硼氢化钠醇解产氢速率高达17 685.81mL·min^(-1)·g^(-1)(Co),在便携式制氢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沉积
硼氢化钠
产氢
醇解
Keywords
electrodeposition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gen generation
alcoholysis
分类号
TK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硼氢化钠循环再生工艺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文英
司司
魏永生
刘妍
陈佳琪
韦露
赵新生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氢能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7-15025,150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06115)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KYCX20_2214,SJCX20_0910)
+1 种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KC20195)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SJCX10093)。
文摘
硼氢化钠(NaBH_(4))的储氢密度大,在碱液中能实现常压常温储运,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间接供氢和直接硼氢化燃料电池(DBFC)系统的氢源材料,但价格昂贵、产氢成本太高、再生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研究学者对硼氢化钠的生产工艺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较早的有工业合成法、直接还原法等。直接还原法将偏硼酸钠、氢化镁、镁等原料在氢气氛或氩气氛下对体系进行加热来获得硼氢化钠,从可实现一步制备、产物产量高的角度来看,该方法确实吸引人,但是它需要高压高温且能耗大,有一定危险性。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以高能球磨法为主的机械-化学还原法,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在不同转速和球磨时间下获得硼氢化钠,优点是工艺简单,仅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获得硼氢化钠,并且产量高、成本低,是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此外,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的方法还有利用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硼氢化钠,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解液在电解槽中电解还原制得硼氢化钠,但是利用此种方法制得的产物产率太低,并且其反应机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国内外的硼氢化钠再生工艺进行了综述,从不同的再生工艺——工业合成法、直接还原法、机械-化学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进行了讨论和探究,总结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机理、工艺路线及优缺点,并对其更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硼氢化钠
储氢
燃料电池
再生技术
电化学还原法
Keywords
sodium borohydride
hydrogen storage
fuel cell
regeneration process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分类号
TK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沉积法制备三维泡沫镍负载钴催化剂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魏永生
王茂森
康健
马瑞欣
韦露
李建伟
赵新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硼氢化钠循环再生工艺的研究进展
付文英
司司
魏永生
刘妍
陈佳琪
韦露
赵新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