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斯勒合金Mn_(2)LiGe块体和(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
1
作者 孙亮 张钰 王群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8-1385,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文研究了休斯勒合金Mn_(2)LiGe块体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对于Mn_(2)LiGe块体,其基态结构是具有反铁磁排布且空间群为F43m的反Heusler合金,晶格常数为5.87A。自旋向下通道费米面附近具...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文研究了休斯勒合金Mn_(2)LiGe块体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对于Mn_(2)LiGe块体,其基态结构是具有反铁磁排布且空间群为F43m的反Heusler合金,晶格常数为5.87A。自旋向下通道费米面附近具有一个宽度为1.1 eV的直接带隙。晶格常数在5.55~6.33A时,Mn_(2)LiGe块体均具有半金属性和稳定的磁性。此外,本文构建了6种不同的表面结构,表面第一层原子经历了不同的位移,增加了表面粗糙度。由于表面效应,表面原子磁性与块体中相比亦有所不同。Mn^(A)Mn^(A)和Mn^(B)Mn^(B)表面结构具有最高的磁矩值,而LiLi和GeGe表面结构的磁矩最低。电子结构计算表明,块体中存在的半金属带隙在6种表面结构中均被破坏,自旋极化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只有LiLi表面结构保持高达99.9%的表面自旋极化率,因此该表面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休斯勒合金 表面 电子结构 磁性质 自旋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金属零件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 董世运 +3 位作者 闫世兴 刘晓亭 李立伟 夏丹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3,共15页
增材制造(AM)具有加工步骤简单、可原位制造、可定制零件等突出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但是增材制造的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较高、成形尺寸精度较差,需要进行表面抛光才能使用,这限制了该技术优势的... 增材制造(AM)具有加工步骤简单、可原位制造、可定制零件等突出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但是增材制造的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较高、成形尺寸精度较差,需要进行表面抛光才能使用,这限制了该技术优势的发挥。如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原位抛光是其中一个分支。基于此,综述了超快激光抛光增材制造金属零件的新进展。概述了金属增材制造的主要工艺、零件表面的主要缺陷以及主要的抛光技术,总结归纳了传统激光抛光的不足和超快激光抛光的加工优势;重点综述了金属的超快激光抛光发展、超快激光抛光机制、金属AM零件的超快激光抛光发展现状、设备集成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了超快激光抛光增材制造零件及其设备的发展方向,对该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填补了在增材制造金属零件表面超快激光抛光方面的综述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表面后处理 激光技术 超快激光 激光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中继和速率分割协同的安全传输方案
3
作者 魏明生 端思轶 +2 位作者 李世党 高全学 李春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
针对传统网络框架存在的诸如覆盖范围受限、系统容量偏低等固有缺陷,考虑具有不可信用户中继与速率分割协作通信中的安全问题,构建了远端用户的平均保密率与公共信息可达速率的加权和的最大化问题。首次将速率分割多址技术与协作中继技... 针对传统网络框架存在的诸如覆盖范围受限、系统容量偏低等固有缺陷,考虑具有不可信用户中继与速率分割协作通信中的安全问题,构建了远端用户的平均保密率与公共信息可达速率的加权和的最大化问题。首次将速率分割多址技术与协作中继技术相结合,同时考虑了公共消息广播特性可能引发的公共信息泄露风险。由于该问题中存在变量的耦合和非线性约束,导致其非凸特性,无法直接求解,因此考虑基站和中继设备的功率预算的约束下,联合优化预编码矩阵、公共信息分割和设备到设备的发射功率,采用连续凸逼近的方法,引入松弛变量,线性化处理非凸约束,将该非凸问题转换为易求解的凸问题,进而设计了一种全双工协作速率分割的迭代优化算法,避免了时间资源的浪费。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优越性:相比已有半双工速率分割多址方案,所提方案具有更良好的收敛性,硬件配置实时性有相应改善;同时相比不协作速率分割多址方案,可以实现更高的安全传输速率,为远端用户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优化算法 安全速率 预编码 速率分割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下拉法Er∶CNGG晶体的生长及光谱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子航 王晓丹 +3 位作者 刘坚 刘鹏 徐晓东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5-941,共7页
采用微下拉法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Er∶CNGG晶体属于立方晶系。测试了Er∶CNGG晶体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5.0%Er∶CNGG晶体在968 nm处的吸收系数... 采用微下拉法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Er∶CNGG晶体属于立方晶系。测试了Er∶CNGG晶体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5.0%Er∶CNGG晶体在968 nm处的吸收系数为1.70 cm^(-1),半峰全宽(FWHM)为17.5 nm,可有效匹配商用激光二极管泵浦源。5.0%Er∶CNGG晶体最强发射峰位于2709 nm,对应的FWHM为17.3 nm。计算得到0.3%、2.0%、3.0%和5.0%的Er∶CNGG晶体^(4)I_(13/2)能级寿命分别为5.97、6.30、6.46和5.73 ms。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Er∶CNGG晶体是一种有潜力的2.7μm波段激光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NGG 微下拉法 晶体生长 光谱性能 2.7μm 激光增益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μm固体激光器多维度调控研究进展
5
作者 宋骁钊 朱强 +7 位作者 康惠 姚添宸 马嘉诚 周伟 王昊天 王飞 王屹山 沈德元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8-1484,共17页
激光因在时域、频域、空间和相位等多个维度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尤其是Tm^(3+)、Ho^(3+)掺杂的2μm固体激光具有宽带宽、高增益、模式灵活选择以及波长可被大气分子吸收等特点,在光电对抗、医疗诊断、新波段通信和... 激光因在时域、频域、空间和相位等多个维度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尤其是Tm^(3+)、Ho^(3+)掺杂的2μm固体激光具有宽带宽、高增益、模式灵活选择以及波长可被大气分子吸收等特点,在光电对抗、医疗诊断、新波段通信和阿秒光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2μm波段超快固体激光研究现状,梳理和分析了该波段固体超快激光多维度调控方面的研究历程、理论基础、技术进展和应用现状,并进一步展望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中红外激光多维度调控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为中红外新体制超快激光的波长扩展和空间维度扩展等新兴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超快激光 固体激光器 2μm 横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基于TDLAS的乙炔浓度和温度同时探测
6
作者 刘庆辉 黄文健 +4 位作者 高光珍 张铭珂 王宣 杨玉冰 蔡廷栋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碳氢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烟,乙炔作为碳烟产物的重要前驱体,其浓度对碳烟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实现对燃烧环境中乙炔的直接探测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搭建了一套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测量系统,并通过高温高压气体池模... 碳氢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烟,乙炔作为碳烟产物的重要前驱体,其浓度对碳烟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实现对燃烧环境中乙炔的直接探测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搭建了一套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测量系统,并通过高温高压气体池模拟燃烧环境,探测了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乙炔气体吸收谱线。利用中心波长为1542 nm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采用扫描波长直接吸收方法,获取6489.074 cm^(−1)与6490.020 cm^(−1)处乙炔的一段吸收谱线消光信号,实现了对乙炔浓度和温度的同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强为1.01×10^(5)~5.05×10^(5)Pa和500~1100 K温度范围内,气体体积浓度和气体温度测量的相对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4.59%和2.47%,与参考值吻合度较高,表明该系统可为高温高压下气体浓度和温度的同时测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高温高压 流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深度学习实现Dst指数短期业务预报
7
作者 牛犇 黄智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
由太阳活动引发的磁暴事件会导致地球磁场产生剧烈变化,进而影响通信、导航、电力等工程应用系统的服务性能.在空间物理领域通常利用Dst指数表征磁暴强度的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时记忆网络(... 由太阳活动引发的磁暴事件会导致地球磁场产生剧烈变化,进而影响通信、导航、电力等工程应用系统的服务性能.在空间物理领域通常利用Dst指数表征磁暴强度的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磁暴预测模型(C-G-LSTM),能够提前1~6 h预测Dst指数.进一步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提供的2010-2019年Dst指数评估混合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最大均方根误差不超过7.29 nT;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5.03 nT,磁暴期间误差有所增大.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且无须提供太阳风温度、太阳风动压以及行星际磁场分量等输入参数,适用于业务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T指数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TDLAS和脱气膜的水中溶解CO_(2)检测技术
8
作者 魏志涵 张俊森 +7 位作者 顾萱 许盼 何博扬 叶标 韦欣欣 孟鑫 薛国刚 王静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52-2458,共7页
内陆水域作为碳循环关键,其溶解气体监测对评估碳源/汇、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现有原位水中溶解气体探测技术聚焦于海水中的溶解气体检测,检测限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仪器装置体积大,在内陆水域中的适用性低。针对内陆水域CO_(2)气... 内陆水域作为碳循环关键,其溶解气体监测对评估碳源/汇、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现有原位水中溶解气体探测技术聚焦于海水中的溶解气体检测,检测限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仪器装置体积大,在内陆水域中的适用性低。针对内陆水域CO_(2)气体溶解度较高、环境复杂多变的实际特点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本研究使用低成本的国产蝶形近红外(1603 nm)激光器、紧凑型光学多通池和脱气膜等元器件搭建了一套用于检测水中CO_(2)溶解度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的CO_(2)气体检测系统和基于膜脱气技术的水气分离装置两部分组成,整个系统可以完整的集成在两个15寸的仪器箱内,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通过测量一组不同浓度的CO_(2)标准气体确定了TDLAS气体检测系统的CO_(2)气相浓度计算公式和性能,系统测量CO_(2)的下限为3.91×10^(-4)(积分时间5 s)。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气体检测系统和特氟龙气袋的简易有效的CO_(2)标准水溶液配置方法;深入探究了液相CO_(2)溶解度和脱气后的气相CO_(2)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在脱气流程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CO_(2)水中溶解度和析出气体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并利用线性拟合建立了液相CO_(2)溶解度的反演公式。利用Allan方差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系统的噪声情况和检测灵敏度,系统检测水中CO_(2)溶解度的灵敏度可达1.15μmol·L^(-1)(积分时间100 s),检查下限约为3.22μmol·L^(-1)。最后对多种水样中的CO_(2)溶解度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出自来水、纯净水、河水、鱼缸水等水样中CO_(2)溶解度,测量值与调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卓越效果与可靠性。为发展小型、低成本的水中溶解气体原位探测设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在水生态环境检测和温室气体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技术 紧凑型多通池 膜脱气技术 水中气体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SSA-GRU模型的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预测
9
作者 李敬民 陈斯 +1 位作者 唐海晨 杨增汪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1-1790,共10页
为了解决养殖水体溶解氧(DO)含量预测精度低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预测模型(P-ISSA-GRU)。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确定水质中各种因子与溶解氧含量的... 为了解决养殖水体溶解氧(DO)含量预测精度低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预测模型(P-ISSA-GRU)。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确定水质中各种因子与溶解氧含量的相关系数,选取强关联因子为模型输入特征;通过引入Tent混沌映射改进种群初始化,自适应动态权重因子ω动态改变权重系数以及高斯扰动(GP)改进最优位置更新,增强了麻雀搜索算法(SSA)在寻找全局最优解和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加快了其收敛速度;通过ISSA优化GRU网络,进行模型参数的优化搜索,构建了非线性溶解氧含量预测模型(P-ISSA-GRU)。试验结果表明,P-ISSA-GRU模型与其他5个常用的模型相比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效果,均方误差(MSE)为0.152(mg/L)^(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311 mg/L、均方根误差(RMSE)为0.390 mg/L、决定系数(R^(2))为0.984。因此,本研究建立的P-ISSA-GRU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含量预测 皮尔逊相关系数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 门控循环单元(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随机效果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抽签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道光 李亚利 王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143,147,共4页
对大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且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方法。改进的考试抽签系统从Excel表格中读取操作考试项目及学生的信息,基于Matlab的GUI提问对话框和消息对话框与学生实现互动... 对大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且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抽签方法。改进的考试抽签系统从Excel表格中读取操作考试项目及学生的信息,基于Matlab的GUI提问对话框和消息对话框与学生实现互动,增强了抽签结果的随机性。给出了随机抽签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实现程序代码。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抽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操作考试 MATLAB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卷积与LSTM网络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预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丝语 黄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65,共9页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不仅是分析电离层形态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为导航及定位等空间应用系统消除电离层附加时延提供重要支撑。由于电离层TEC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融合因果卷积和长短时记忆网络,以太阳活动指数F_(10.7)、地磁活动指数Ds...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不仅是分析电离层形态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为导航及定位等空间应用系统消除电离层附加时延提供重要支撑。由于电离层TEC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融合因果卷积和长短时记忆网络,以太阳活动指数F_(10.7)、地磁活动指数Dst和电离层TEC历史数据作为特征输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提前24 h预报电离层TEC。进一步利用2005-2013年连续9年的CODE TEC数据,全面评估了模型在北京站(40°N,115°E)、武汉站(30.53°N,114.36°E)和海口站(20.02°N,110.38°E)的预报性能。结果显示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三个站的TEC值与真实测量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7,均方根误差大都集中在0~1TECU以内,且模型预报精度与纬度、太阳、地磁活动程度、季节变化相关。与仅由长短时记忆网络构成的预报模型相比,本实验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5%,为电离层TEC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预报 因果卷积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解中痕量乙烯在线激光吸收光谱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政 孟星星 +6 位作者 李凯亮 孙小聪 田亚莉 宫廷 李传亮 邱选兵 蔡廷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77,共8页
为了实现煤热解过程中痕量乙烯(C2H4)标识气体的在线识别与检测,结合波长调制与长光程技术,搭建了煤热解乙烯在线激光吸收光谱检测装置。采用中心波长为1620 nm通信波段DFB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有效光程为15 m的多光程吸收池为样品吸收池... 为了实现煤热解过程中痕量乙烯(C2H4)标识气体的在线识别与检测,结合波长调制与长光程技术,搭建了煤热解乙烯在线激光吸收光谱检测装置。采用中心波长为1620 nm通信波段DFB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有效光程为15 m的多光程吸收池为样品吸收池,利用SR830进行波长解调,通过二次谐波信号反演得到乙烯浓度。使用高精度流量控制器,利用高纯氮气稀释乙烯配比,制备得到10×10^(-6)到90×10^(-6)的标准乙烯样气,其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989;对浓度为20×10^(-6)的乙烯进行连续4000 s的Allan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极限为121×10^(-9)。为了研究不同气体氛围下煤热解过程中乙烯浓度的演化规律,控制气体流速为150 mL/min,分别在氮气、空气以及合成空气中对乙烯标识气体的释放过程进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发现,当温度小于500℃时,3种气体环境下乙烯释放量较少且基本一致,当温度在500~700℃时,氮气环境中乙烯释放量要远高于其他两种气体,但空气中乙烯释放的增速最快,最大释放量约为40×10^(-6),温度高于700℃时乙烯释放量均开始减少。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煤热解中乙烯的生成机理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乙烯 ALLAN方差 波长调制 煤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丹 章健 +2 位作者 罗皓鸣 刘鹏 王士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37-3646,共10页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高透过率、高强度、高热导率、耐环境侵蚀和低介电常数等优点,在透明装甲、红外窗口、基片衬底等军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五十多年的研究,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制备工艺路线(粉体制备-...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高透过率、高强度、高热导率、耐环境侵蚀和低介电常数等优点,在透明装甲、红外窗口、基片衬底等军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五十多年的研究,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制备工艺路线(粉体制备-陶瓷成型-烧结),但该路线严重依赖于高纯度、高活性的镁铝尖晶石商业粉体。本文简要介绍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本文作者团队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原料晶型、组分、烧结工艺和烧结助剂等因素对材料微观结构演变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材料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应用需求,首次报道了大尺寸平板和超半球等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为推动材料制备工艺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镁铝尖晶石 反应烧结 微结构 大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ASL单晶光纤的生长、光谱和激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俊 刘坚 +6 位作者 王泽彬 陈鹏 宋青松 马杰 王庆国 徐晓东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7-1883,共7页
采用微下拉法制备了不同浓度Nd^(3+)掺杂的Sr_(0.7)La_(0.3)Mg_(0.3)Al_(11.7)O_(19)(Nd∶ASL)单晶光纤,并对其晶体结构、偏振光谱和连续激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Nd∶ASL单晶光纤的光谱参数Ω_(2)、Ω_(4)和Ω_(6)分别为1.09310^(-... 采用微下拉法制备了不同浓度Nd^(3+)掺杂的Sr_(0.7)La_(0.3)Mg_(0.3)Al_(11.7)O_(19)(Nd∶ASL)单晶光纤,并对其晶体结构、偏振光谱和连续激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Nd∶ASL单晶光纤的光谱参数Ω_(2)、Ω_(4)和Ω_(6)分别为1.09310^(-20)、2.28510^(-20)和2.11710^(-20)cm^(2)。0.5%、1.0%、3.0%和5.0%Nd∶ASL单晶光纤^(4)F_(3/2)能级的荧光寿命分别为375、398、384和363μs。采用发射波长800 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3.0%Nd∶ASL(原子数分数)单晶光纤,在1055 nm处获得了1.08 W的连续激光输出,斜效率为18.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下拉生长的Nd∶ASL单晶光纤是一种有潜力的激光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下拉法 单晶光纤 Nd∶ASL 晶体生长 光谱性能 激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CaYAlO_(4)晶体光谱和激光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志恒 侯文涛 +6 位作者 刘坚 李东振 薛艳艳 王庆国 吕莎莎 徐晓东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68-1876,共9页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15%和30%的Er∶CaYAlO_(4)晶体。研究了Er∶CaYAlO_(4)晶体偏振光谱性能和激光特性。测试了室温下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偏振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CaYAlO_(4)基质的无序性使吸收谱和发射...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15%和30%的Er∶CaYAlO_(4)晶体。研究了Er∶CaYAlO_(4)晶体偏振光谱性能和激光特性。测试了室温下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偏振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CaYAlO_(4)基质的无序性使吸收谱和发射谱呈现宽带特征。15%Er∶CaYAlO_(4)晶体在σ偏振和π偏振的发射截面分别为1.22×10^(-20)cm^(2)(2712 nm)和0.71×10^(-20)cm^(2)(2754 nm),半峰全宽(FWHM)分别为152和167 nm。随着Er^(3+)掺杂浓度升高,4 I 11/2和4 I 13/2能级的荧光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上下能级寿命比值(τlower/τupper)大幅减小。能量传递上转换过程ETU1不仅可以抑制自终止效应还可以提高2.7μm辐射跃迁量子效率。974 nm LD泵浦源的激发下,透过率1.5%的输出镜对应的激光性能最佳。c切15%Er∶CaYAlO_(4)晶体在2720 nm处最大输出功率为358 mW,斜效率为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aYAlO_(4) 提拉法 光谱性能 激光性能 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_(2)O_(3)粉体酸洗处理对透明陶瓷光学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刘小龙 付仲超 +5 位作者 吴南 龙海波 邵岑 任轶 侯朝霞 张乐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0-1996,共7页
Y_(2)O_(3)透明陶瓷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在固体激光器、透明窗口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粉体分散性一直是研究者在透明陶瓷制备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国产商业纳米Y_(2)O_(3)粉体为原料,通过机械分散结合HF酸洗的方... Y_(2)O_(3)透明陶瓷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在固体激光器、透明窗口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粉体分散性一直是研究者在透明陶瓷制备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国产商业纳米Y_(2)O_(3)粉体为原料,通过机械分散结合HF酸洗的方式提高粉体分散性,湿法成型后真空烧结,制备具有较高光学性能的Y_(2)O_(3)透明陶瓷。结果表明,超声结合酸洗的方式可有效提升粉体分散性和烧结活性,粉体D 50从3.5μm降低至1.4μm,制备得到Y_(2)O_(3)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有明显提升,400 nm处透过率从酸洗前的65.5%提升至酸洗后的71.5%,为Y_(2)O_(3)透明陶瓷在固体激光器和窗口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制备工艺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 粉体 分散性 酸洗 透明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CW雷达和ESP-EMSH网络的非接触健康监测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代志豪 姜杰 +1 位作者 赵雪成 杨增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9-46,共8页
非接触式医疗健康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用户依从性问题,并消除传统监测方式带来的不适感,从而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这种监测手段能够持续关注用户的健康状况,并具备在发生突发急性医疗事件时及时发出警示的潜力,可以满足新生儿、烧伤... 非接触式医疗健康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用户依从性问题,并消除传统监测方式带来的不适感,从而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这种监测手段能够持续关注用户的健康状况,并具备在发生突发急性医疗事件时及时发出警示的潜力,可以满足新生儿、烧伤患者、传染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监测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ESP32微控制器的创新型非接触式健康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独居老人的生命体征和跌倒情况。该系统通过非侵入方式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和跌倒状态,监测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数据监测屏幕和监护人手机应用上。所设计系统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和出色的质量,在实验室测试中,该系统采用FMCW毫米波雷达技术,相比传统视频跌倒检测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ESP32微控制器支持ESP-EMSH组网和无线传输,可提供更广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传输。所提出的健康监测系统显著减少了老人独居风险,有效地减少了危险时刻下未能及时获得帮助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 非接触式 跌倒检测 FMCW雷达 ESP-EMSH组网 ESP32微控制器 远程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对MgAl_(2)O_(4)透明陶瓷致密化过程、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邢钰培 刘鹏 +4 位作者 韩丹 章健 王俊 马杰 徐晓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8-1057,共10页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在防弹装甲窗口、高马赫整流罩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为实现MgAl_(2)O_(4)透明陶瓷的致密化,一般需要相对较高的烧结温度,然而高的烧结温度会导致陶瓷晶粒生长过大,影响...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在防弹装甲窗口、高马赫整流罩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为实现MgAl_(2)O_(4)透明陶瓷的致密化,一般需要相对较高的烧结温度,然而高的烧结温度会导致陶瓷晶粒生长过大,影响其性能。因此通过引入合适的烧结助剂降低烧结温度,对于提升陶瓷性能和降低成本均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高纯商业MgAl_(2)O_(4)粉体为原料,La(OH)_(3)为烧结助剂,采用真空烧结结合热等静压后处理的方式,成功制备MgAl_(2)O_(4)透明陶瓷,并采用XRD、SEM等对透明陶瓷的微结构和相组成的演变以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3+)在烧结早中期可有效提高陶瓷致密化速率,在烧结后期可抑制陶瓷晶粒生长。掺入0.01%(质量分数)La_(2)O_(3)后,MgAl_(2)O_(4)光学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所需的热等静压烧结温度由1650℃降低到1600℃,相应平均晶粒尺寸由7μm减小到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 La^(3+) 透明陶瓷 烧结助剂 微结构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糯玉米种子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庄浩轩 魏明生 +2 位作者 王波 赵慕阶 陈化东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无损地对糯玉米种子分类,采用可见-近红外(400~1000 nm)高光谱成像仪对5种糯玉米种子进行数据采集,使用一阶中心差分联合SG平滑对糯玉米种子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噪,通过自优化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筛选出5... 为了快速、准确、无损地对糯玉米种子分类,采用可见-近红外(400~1000 nm)高光谱成像仪对5种糯玉米种子进行数据采集,使用一阶中心差分联合SG平滑对糯玉米种子的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噪,通过自优化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筛选出56个重要的特征波段,同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和Sobel算子提取糯玉米种子的相关性、能量、同致性、相关熵、灰度熵和梯度熵等6种纹理特征,将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融合后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分别用350个训练样本、150个测试样本和50个预测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预测分类,相应得到了准确率为98.50%、95.92%和94.00%的最佳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糯玉米种子分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一阶中心差分 自优化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 灰度共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DF传感器和LoRa的远程呼吸监测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增汪 华志远 +1 位作者 代志豪 赵雪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9-75,共7页
文中设计一种基于PVDF传感器和LoRa无线通信模块的远程呼吸监测系统,旨在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提供高效、准确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PVDF传感器采集呼吸信号,通过放大与滤波电路对其进行处理,并利用LoR... 文中设计一种基于PVDF传感器和LoRa无线通信模块的远程呼吸监测系统,旨在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提供高效、准确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PVDF传感器采集呼吸信号,通过放大与滤波电路对其进行处理,并利用LoRa技术实现对处理后的呼吸信号进行远程传输与监测。为扩大远程呼吸监测系统的通信范围,引入一级中继设备,并提出新型的信道资源分配规则和扩频因子分配算法,以提高无线通信信道的利用率,增加病人的支持数量。文中首次提出一级中继设备扩频因子的约束条件和中继设备的替代性指数,以优化远程呼吸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通过呼吸信号采集测试验证文中提出的呼吸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功能,根据通信测试验证文中提出的网络结构以及搭建网络结构的方法。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并展示了其在医疗监控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HS PVDF传感器 LoRa 呼吸监测 信号处理 扩频因子 无线通信 中继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